第730章 希特勒的战略

“西南有三险,成昆、川藏和新藏。”

这句话从1928年川藏公路立项开工起,就在民国政府内部传开。说的是成昆铁路、川藏公路和新藏公路三条大动脉。其中成昆铁路和新藏公路在考察测绘数年后,均于1933年破土动工。这样的艰险天堑普通建筑公司是难以承担的,所以承包主力是民国唯一的国有建筑公司,国家基础建设公司。这家公司大部分都由退伍军人组成,由军方提供技术工程技术支持,组建后就在好几项国家重大项目上打出了名气。

但即使如此,成昆铁路和新藏公路依然困难重重。

视察完三条国防干道后,他又前往武汉、长沙和昆明等地调研,原本还准备去钦州和湛江,但由于行程耽搁只能暂缓,先去香港参加中英政权移交仪式。

1936年7月7日那天,飘扬在香港上空的米字旗终于缓缓落下,随着最后一任总督在巡洋舰保护下缓缓驶离维多利亚湾,也意味着鸦片战争后的殖民地屈辱终于彻底从中华大地彻底消失,中国成为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

然而就在民国各界欢呼香港回归后的第十天,巴黎和会后的欧洲终于传出枪炮声,弗朗哥在德意两国的支持下,控制驻扎在摩洛哥的西班牙最精锐军团后,悍然挑起内战向被苏联控制的左翼联盟发动进攻。战争爆发后不久,德意分别宣布干涉。希特勒甚至将性能优良的he111、ju87俯冲轰炸机和bf109战斗机一批等先进武器用于西班牙战场,还组建“秃鹰军团”积极干涉。墨索里尼则更是一口气向西班牙派去万余士兵。到战争截止时在西班牙的意大利军人总数超过五万。

为保住胜利果实,实现西欧革命浪潮的梦想,斯大林同样下令支援国民军,约有500苏军军官脱下军装抵达西班牙,同时世界54个国家的gc国际党员跋山涉水来到西班牙,组成国际纵队支援国民军,其中犹太人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而自诩欧洲领导者,世界唯一霸主的英国因担忧革命浪潮会波及自身。拒绝向西班牙双方提供任何帮助,张伯伦故意压制皇家海军禁止其被卷入,而法国也封锁边境纵容共和军的进攻。

7月23日,内战爆发后第五天,拼命积蓄力量的中美两国几乎同时宣布中立。

内战的爆发,也让世界各国的外交官们结束了长达18年的假期,世界外交活动频繁率暴增数倍。出卖、交易、试探、结盟等等。拥有超凡政治嗅觉的他们都意识到,又一场战争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而这时,杨秋已经来到柏林参加奥运会开幕式。

作为一届世界性体育盛会,因西班牙内战,欧洲再次陷入战争边缘等因素,柏林奥运会已经演变为世界政治圈的盛会。欧美亚各国的政治家们聚集一堂,利用此次机会察言观色,交换意见,各自角力。

先是重返莱茵兰,接着又是奥运会。对饱受欧战苦果的德国来说,有着非凡演说能力的希特勒的个人威望。已经上升到无以加复的地步,整个柏林都被万字旗笼罩。

此次再访德国杨秋也没以往的低调,反而频繁出席各类社交活动,并多次强调中德之间存在共同点,敲掉苏联威胁,借此向莫斯科发出错误信号。

贝尔维尤宫的回廊内,海德里希和希莱姆并肩而立,与他们对面的戴雨农谈笑风生,三位各自活跃在情报界的人物都还没意识到,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他们会成为直接对手。至少现在,他们看起来更像是战壕内的亲密战友,互相吹捧探讨局势,研究各自的安全局势。

回廊外的草坪上撑起了遮阳伞,伞下几个身影相谈甚欢。除了杨秋和陪同的顾维钧外,墨索里尼的出现让会谈更多了一种选择站队的意味。很显然,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墨索里尼,都希望将中国拉入怀抱的,所以借此机会大谈如火如荼的西班牙内战,一再夸大苏联和莫斯科的威胁。可惜的是杨秋始终对这场内战不感兴趣,不仅出发前就宣布中立,还禁止政府和外交部对这场战争发表任何言论。当然他也不会白白错失赚钱的好机会,国内一些企业正在向交战双方提供“人道和商业帮助”。

对这种刻意的话题,他很明白是什么意思,主动打断道:“两位,我对西班牙左翼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非常遗憾,也支持弗朗哥将军的反抗运动,但我国将不会插手这场战争,我将保持在欧洲事务上的中立原则。”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视一眼,眼中只有高兴没有失望。欧洲是他们的欧洲,中国人本来就不该来,当然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做的:“杨秋阁下,gc主义的扩散正在威胁整个文明世界,任何纵容都是不被允许的。应该消灭gc国际运动,消灭邪恶的苏联。只有我们联起手来才能打破凡尔赛体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说话的是墨索里尼。与瘦小的希特勒相比,这位纳粹教父身材高大,双目有神,即使出席这种外交活动也一身戎装,嘴角上挑性格傲然,仿佛已经预见到打败英法独霸地中海的景象。换个人或许会心动,但杨秋怎么可能。这个人是典型地眼高手低,还不如希特勒靠谱,所以用标准的德语说道:“墨索里尼先生,我对莫斯科的担忧一点不比两位少,中苏在边境问题上有非常大的矛盾。对于反gc联盟宣言我也非常感兴趣,但我更想听听两位打算如何处理我们共同的敌人。”

墨索里尼德语水平很糟,竖耳听翻译重复。旁边希特勒却眼睛一亮。之前他多番试探都没说服中国加入反gc同盟,难道现在改变心思了?立刻用他独特的奥地利口音说道:“杨秋先生。苏联是我们共同的敌人,邪恶的莫斯科正在疯狂军备,正在利用西班牙叛徒输出革命。对待这种敌人,应该将他们从肉体到精神彻底消灭!只有将格鲁吉亚和斯拉夫这些劣等民族全部铲除,才能共建一个新世界。”

杨秋不会被这种虚话打动,端着茶杯微微眯眼,静待下文。希特勒不愧是目前欧洲最懂得察言观色的政治家,很快意识到如果没有实际计划恐怕无法打动对方。于是想想继续说道:“我和墨索里

尼先生已经在商讨组建新的联盟,这个联盟的目的是砸碎勒在我们脖子上的凡尔赛绞索,打败苏联,铲除犹太寄生虫,建立属于德意志、意大利和中国的新世界轴心。”

“新轴心?”杨秋双眉一挑,想起过几年就要出现的“钢铁联盟”,装出很感兴趣的模样:“是针对苏联吗?该怎么做?什么时候出兵?”

三个问题让遮阳棚下的空气忽然急热起来。杨秋静静等待着希特勒的回复。说心里话,如果他答应先打苏联,那么自己就有把握先解决哈萨克,这样就能将西北防线向前推进数百公里。没有哈萨克的策应,土库曼和中西伯利亚就是笑话,那样不仅能解决西北安全。还能实现控制波斯湾的梦想。即便大战爆发也能稳稳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付出的代价会相当小。但如果相反,就不得不考虑另一个棘手问题,苏德是否会靠拢。

斯大林不是傻子,目前的苏德矛盾只是他和希特勒互相看不顺眼。是意识形态上的,是政治冲突。再加上点德国希望借打击gc主义,让英法放松警惕。相反中国和苏联却有着无法调和的领土矛盾,斯大林不会看不到这点,所以一旦他发现中国的威胁大于德国,不排除签署类似瓜分波兰的协议先靠近德国专心转战东方战线。一旦苏德携手,即使是名义上的,也会给整个世界战局造成相当大的麻烦。尤其是波斯湾地区,在马六甲海峡没彻底控制,全靠远洋运输的情况下,要想挡住苏军南下,对国防军和总参谋部是一次大考验。

希特勒会怎样答复呢?顾维钧手心里捏了把汗。

作为二战前整个欧洲地区最懂得趋利避害的政治家,希特勒肯定不想太早和苏联对上。中国不怕苏联扩军,是因为西北和中亚的道路铺不开那么多部队,但他却能真切感觉到来自北方的威胁。230万。不,经过大半年后再次增加数十万的苏军是极其可怕的,苏德边境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以目前的德军实力,一旦苏军西下他是挡不住的。

但希特勒也意识到必须要有实际方案,所以继续说道:“这个世界应该拥有新的领导人!德意志、意大利和中国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必须砸碎绞索,由我们共管从大西洋到堪察加的这片大陆,应该解放非洲人民。即使在陆地上,也应该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欧洲!当然,具体的操作我们可以交给将军们研究,我的意见始终如一,击败法国和苏联,迫使英国退出战争,彻底的摧毁莫斯科!”

“杨秋先生,德意志、意大利王国与中国没有任何利益冲突,胜利后我们可以将印度以东的土地都交给您来统治,只有您这样的统治者才能带给那里的人民幸福和自由。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有必要进行先期联系,共享资源和技术,才能齐心协力打败这些敌人。”希特勒挥动拳头,言语激动仿佛在进行战前动员,但坐在后面的顾维钧却悄悄捏了下眉心,眼角偷偷看着不动神色的杨秋。他心里却明白,这句话等于彻底堵死中德的可能性。

他猜得不错,这句话的确让杨秋放弃先和德国一起解决苏联的想法。希特勒还是太执着向法国报仇,凡尔赛体系是英法世界霸权的基础。自己想摧毁,罗斯福想摧毁,斯大林想摧毁,德意也想摧毁,但大家都清楚,摧毁这个体系必须是战争。虽然他也曾幻想过结盟德国打败英法,但终究迈不过美国这关。倒不是怕美国,而是在自己登不上美国本土,美国登不上民国国土的情况下,打一场注定无结果且目的不明的消耗战,鬼才愿意呢。

最可气的是,这个小胡子居然还想插手苏伊士运河和波斯湾!这里可是必争的地方,一场世界大战下来,如果不能独家控制这里,那还不如中立呢。从苏伊士到马六甲,世界一半以上的航运,世界一半的石油,还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市场。

让德国染指,打这场仗还有什么意义?没当即掀桌子就算脾气不错了!

至于非洲、苏联利益、中亚等等这家伙提也没提,明显是埋下伏笔。这么点东西,居然想共享连英法都垂涎的一些技术,真是可笑至极。

不过他没露出不满神色,反而笑眯眯听完希特勒的“伟大战略”构想,才问道:“打破凡尔赛体系必然会导致和英法的全面战争,这将非常困难。不知道两位考虑过没有,如果美国卷入进来该怎么办?”

“美国?哈哈......。”墨索里尼听懂后放肆的笑着,仿佛听到最好听的笑话:“杨秋阁下,美国是不会加入战争的。他们早就恨透了凡尔赛条约,罗斯福总统甚至还因此向我们两国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而且美国商人也不会同意卷入战争,他们国内的孤立思想非常严重,还有很多支持我们的人,如果向我们宣战将会导致上百亿投资化为泡影,会出现更严重的经济灾难,所以我肯定,他们不会那样做的。”

什么时候商人和经济能决定战争了?杨秋看向希特勒,后者显然也认为美国不会卷入欧洲战争,让他心底叹口气。他们明显是低估了罗斯福的野心。罗斯福的确不会自己出手,只想借苏德的手打破凡尔赛体系,但却不想看到单极欧洲的出现。在这点上,中美都是一样的,欧洲可以没有苏联,可以没有德国,但却不能统一!

但话说回来,除了自己外,目前这个世界还真没人看好美国会卷入欧洲战争,毕竟巴黎和约对美国伤害太深,就连罗斯福都无法突破孤立主义的包围,历史上也是靠被日本偷袭才突破国会约束。

走出贝尔维尤宫上了车后,杨秋向顾维钧无奈地笑了笑:“少川,看明白了吗?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让阎宝航放人吧,也是时候,让局势明朗了!”

顾维钧点点头,这场谈判算是不欢而散了。

他知道,国内一直有很深的德国情结,其中又以国社党党员居多,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经历过过欧战前和德国合作,战后莱茵兰计划的,所以主观认为中德才是最佳盟友。

可事实上,欧洲绝不能只有一个声音。即使中国做不到,美国也会这样做。

第829章 援菲通道第290章 神话破灭(九)第829章 援菲通道第573章 追逐和趁火打劫第927章 日本的反击(五)第574章 和第三帝国说拜拜第599章 南洋大暴动(六)第660章 连捅三刀(四)第492章 国家的角逐(二)第529章 截断朝鲜第330章 支援金胖子第73章 北洋的试探第889章 嫁祸第350章 可怕的余波第188章 张孝准的担忧第792章 战波斯(二)第79章 血火武胜关(中)第850章 转折(五)第805章 越来越大的漩涡第326章 男儿向天笑(四)第191章 祸心(上)第1040章 攻克汉城(上)第247章 场外的失败(上)第610章 拥抱穆盟(下)第527章 血案!第814章 中亚大会战(6)第899章 开罗(五)第177章 一战定西南(七)第142章 双雄争西南(三)第835章 火烧半城第911章 鹰隼折翼第135章 他们要干吗?第8章 3月20莫出门,切记!第178章 大选前的添头第902章 开罗(完)第694章 战略对撞第997章 台风(六)第92章 南北两面第1034章 挺进乌拉尔(上)第395章 好处费第651章 高兴和失落第579章 杨秋的心思第1073章 调整第948章 首战次大陆(二)第502章 国家的角逐(十二)第818章 合围(2)第147章 管不起第729章 军备竞赛(六)第869章 装甲猪突!第962章 快来吧,富兰克林第473章 暗战开始第918章 突袭(三)第166章 要不.......你娶了我吧第224章 全面开打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597章 南洋大暴动(四)第806章 大战起(一)第875章 美国卷入倒计时第53章 崛起的一天(八)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声第907章 独立辛秘(上)第41章 抉择第784章 帝国之疡(完)第900章 开罗(六)第871章 高地大血战第127章 南京城的声音第571章 再打小螃蟹第520章 年轻人的时代第1017章 大战役(一)第1052章 内阁和战争第885章 宁海发飙第888章 激战暹粒第798章 战波斯(八)第835章 火烧半城第33章 钓鱼的人第454章 移民和未来第343章 苛刻第887章 海骑兵第81章 孙武的计划第782章 帝国之疡(十)第90章 总司令第174章 一战定西南(四)第486章 中亚的风(五)第616章 大战略第742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一)第962章 快来吧,富兰克林第515章 开战前夜第31章 都不想去第859章 希特勒的战前忧郁症第784章 帝国之疡(完)第207章 南京的不安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374章 爆炸(三)第1005章 台风(完)第954章 首战次大陆(七)第169章 暗战滇桂黔(三)第241章 落幕(五)第694章 战略对撞第454章 移民和未来第385章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