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正式介入

“......在他们的罪恶活动中,这些中国特务和军队正以最粗暴、最无耻的方式践踏尊重伊朗主权的基本准则,已将伊朗领土变为准备进攻苏联的场所。......苏联政府已三次警告伊朗政府关于那种不仅威胁苏联利益,而且威胁它自身利益的危险,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但不幸,伊朗政府拒绝采取措施,以制止境内中国特务策划的种种破坏活动......从而助长了这些这种罪恶。”

“因此,苏联政府不得不根据1921年条约第六条的规定,采取必要步骤,行使其权利,以其军队开入伊朗境内,以资自卫。......苏联政府现在采取的军事措施完全是针对在伊朗进行的敌对活动所造成的危险的。当威胁伊朗和苏联利益的这些危险消除,苏联政府将会根据1921年苏伊条约规定的义务,从伊朗境内撤出军队。”

----1939年6月9日,莫斯科真理报发表《波斯公告》。

欧亚的局势,在这份姗姗来迟的公告中被扯碎撕烂。

大英帝国欧战后一系列愚蠢的外交政策,为这场战场埋下苦果。早在苏日第一次接触,英国情报部门就得到苏日可能结盟的消息,但他们始终认为这是针对中国的,所以在巴达维亚阴谋前一刻,还利用东南亚殖民地向日本出售大量的铁矿石和原材料,希望日本先进攻中国。同样,当中国再次进军阿富汗。英国照样不理不睬,连杨秋白送坎大哈都置之不理,也是为了让中苏交战。最后,还出卖捷克。换取苏德先交战。

但卖弄数百年殖民权术的英国却没想到,拉拢法国用凡尔赛体系将美国踢回北美,又帮日本撑住最艰难的二十年后,结果却是一个来咬自己,一个关起门置之不理。想让中苏交战。却没想两国在阿富汗拖拖拉拉。为了从各个方面遏制中国,用《青岛条约》限制石油生命线,但还却没想到,当日本南下青岛条约作废,中国按约定向印度洋派舰队保护石油生命线后,又寄希望拉拢中国打击日本维持远东殖民地,不得不默许中国向沙特囤积物资装备!最终导致斯大林反戈一击南下波斯!

早知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让沙特建国。堂堂正正开放航道让中国使用,何必签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条约?!如果说失去远东还伤不到英国根本的话,那么苏军南下伊朗,就不仅仅是失去波斯那么简单!

制定绥靖政策时的最高梦想已经实现,中德苏日四国大战的态势已经从彻底摆开,但此时英国才发现,最受伤的居然是自己,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6月7日上午。英国路透社率先捅出德黑兰政变和苏军进入伊朗的消息,一时间整个欧洲都震动了!到中午。法新社等欧洲官方媒体纷纷证实该消息。

习惯慢节奏的英国人忽然发现,身边那些政客突然变得神速无比,到傍晚时分,满脸疲倦地张伯伦就在下议院咨询会上向媒体和议员们表示,英国绝不会容许苏联破坏波斯湾地区的现状,要求苏军即刻无条件撤出波斯(伊朗)。

与此同时。白厅也以最快的速度调动部队,驻约旦的阿拉伯兵团。驻巴士拉的英国伊拉克师,连刚完成组建还没来得及训练的第七英印师都放弃收复加尔各答和孟买的计划。被勒令赶往巴士拉。由于英国在印度洋的商船损失严重,英国政府还紧急和中国驻英大使商量,雇佣十二艘正在沙特卸货的远洋轮转运第七英印师。

但铁心要将伊朗作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防止中国利用伊朗进攻高加索腹地的苏军面对通牒不为所动。在摩萨台和亚兹迪等人策动政变,将驻扎在德黑兰两个伊朗近卫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解除武装,占领玫瑰宫后,依然如蛮牛般狂奔而下。

毫无准备的伊朗陆军和羸弱战斗力,让图哈切夫斯基提倡的大纵深大穿插理论得到完美体现。到第二天上午,从里海登陆的一个摩步团就已经抵达德黑兰郊外,控制了伊朗最大的苏塔纳塔巴德兵工厂,缴获包括斯柯达105毫米榴弹炮、重庆造160毫米远程迫击炮在内的大量武器装备。

6月7日清晨,苏军还出动28架TB轰炸机和12架德制HE111轰炸机对大不里士、拉什特、加兹温和雷扎耶进行轰炸,并与上午九点攻克大不里士。同时,从马什哈德进入的苏军两个师迅速控制火车站,在773辆卡车、154辆坦克和300余辆各类装甲车辆,以及缴获的57列火车的帮助下,仅用一天就深入伊朗腹地400公里,迅速控制伊朗最大的火车中转站库姆。苏军还调集25架充当运输机的TB3轰炸机和从德国购买的12架JU52,将一个伞兵营投到距霍尔木兹海峡仅一百公里的塔罗姆火车站。

闪电战的雏形第一次出现在欧亚大陆!驻扎在大不里士等地五个伊朗步兵师大部分在军营里就被缴械。忠于礼萨汗的军官被毫不留情的当场处死,俘虏士兵也被火车运走不知去向。这种很辣的手段吓得更多伊军不敢抵抗,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到夜里十点,从里海南下的苏军摩步师两个团正式进驻德黑兰。伊朗反政府军控制的包括12辆外销型31坦克,72辆25型坦克、71架白肩雕战斗机、21架运三(模板JU52),16架轰三(JU52轰炸版)在内的大量武器弹药被苏军以军事物资的名义毫不客气抢走。

6月8日上午十点,从大不里士方向南下的苏军在四十多列火车的帮助下也抵达了德黑兰。但他们并未停留,迅速经库姆南下。向阿瓦士继续挺进!

下午三点,一支从库姆出发的卡车团兵不血刃占领波斯古都伊斯法罕。

虽然礼萨汗和残余的四百多卫队士兵在中国坦克教导营凶猛的突击保护下,与第二天上午十点逃到哈马丹,然后搭乘从沙特赶来的三架运六(模板C47)抵达阿瓦士杜珊塔佩空军基地。但如入无人之境的苏军已经打疯了,还没等礼萨汗站稳脚跟,大不里士南下的苏军就已经杀到了洛雷斯坦省,虽然驻扎在阿瓦士的两个伊军师奋力抵抗,但在47辆BT26快速坦克的帮助下。缺乏装甲力量和飞机支援的伊军仅抵抗了五个小时就彻底崩溃。

6月10日,《波斯公告》发表后的第二天,苏军攻入阿瓦士,伊朗海军的三艘炮舰虽然竭力支援,但还是无法阻止苏军的脚步,礼萨汗不得不下令海军和剩余11架飞机撤往中国驻沙特基地,但他自己因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不愿意其入境流亡,不得不乘坐中国空军的远程运输机。经由胡富夫前往喀布尔。

6月11日上午,摩萨台在德黑兰宣布就职伊朗新首相,下令全境停止抵抗。到下午,从马什哈德南下的苏军步兵师、两个高炮营、一个坦克旅和一个机枪营在缴获的运输机和火车帮助下,抵达塔罗姆。

霍尔木海峡岌岌可危!

“苏联人打疯了!”清幽凉爽的庐山上,陈绍宽的大嗓门早早在别墅花园内响起。站在旁边的蒋百里点点头,看着远处跑步锻炼的杨秋,说道:“苏联还是有人才的。决不可轻视!这次指挥南下的诺维科夫和朱可夫都是图哈切夫斯基大纵深理论的弟子,又深受布琼尼骑兵突击论的影响。战役突然性把握极好。伊军战斗力最强的近卫师被自己人害死,北方五个师一枪没打就被缴械,南方四个师又一直缺乏重型装备,即便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被打散的。可惜......伊朗纵深太小,从里海到德黑兰只有一百余公里。既无防守又无要塞,否则还能挡一挡。”

陈绍宽也感慨道:“是啊。苏联人到底还是有家底的。还好,他们的潜艇和海军都被锁了。要不然我们也别想太平。听说巴列维那小子都急死了,昨天还往这里跑了三次。百里兄,你说总统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还不松口呢?现在苏伊士以东的英国殖民体系已经完了。不出意外的话,英伊石油公司也撑不了多久,摩萨台那帮人一直叫嚷要石油国有化,现在有苏联人撑腰,肯定会闹翻。伊拉克和科威特也早就不满英法,搞了个金方阵集团,学生运动会也一直鼓吹要将两地合并。现在伊朗闹出这么大事情,你们说他们会不会趁机兵变?还有伊本沙特那个老毛胡子,哈哈......这下该害怕了吧。”

“岂止是他们!尼赫鲁早就和苏日勾勾搭搭,现在有苏联挡在西面,日本挡在东面,英国自顾不暇,殖民体系破裂,恐怕很快就要跳出来搏一把了!”声音从后响起,两人扭头望去,宋子清、顾维钧和参加解放阵线的新加坡代表陈嘉庚联袂走进了花园。

“嘉庚先生也来了,我们好几年没见了吧?”见到后者,蒋方震立刻迎了上去。

“多年不见,百里老弟风采依旧,实在是可喜可贺。”陈嘉庚不仅是南洋富豪,更是爱国华侨。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南洋华侨实施特别退税政策,像他这样的华侨身价都翻了几倍。赚到钱的华侨们也纷纷回国办学修路,厦门大学就是他一手建立的。开学时不仅蒋方震、慕容翰等人赶去庆贺,连杨秋都亲自到场,发表演讲感谢华侨为国家教育和建设做出的贡献,那次讲话也极大带动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情。

他还和胡氏兄弟等新加坡华侨一起,大量购买海军公债。为感谢他,海军去年还将一艘秦岭级舰队驱逐舰命名为陈嘉庚号。

所以大家见到他格外热情,连杨秋都结束跑步,走过来笑道:“嘉庚先生连日劳累,怎么不多休息几日呢,家眷都安置好了吧?”

“谢谢总统关心。都已经安置在厦门。哎,可惜飞机能带的人还是少了些,老伙计现在......呵呵,您看我这张嘴。”想起新加坡和缅甸等地没撤出来的华人。陈嘉庚刚唏嘘两声,想起杨秋和政府已经尽力,连忙改口。毕竟华人和华侨不同,撤侨主要是撤出华侨、学生和妇孺。

“先生的心情我能理解,也请你放心。我们很快就要回去的。”杨秋保证后,带大家进屋招呼落座,问道:“都坐吧。子清,有最新的消息吗?”

“有。”宋子清拿出昨晚各地发回的简报,说道:“张伯伦已经派特使前往莫斯科,英军的先头部队也已经在巴士拉集结。不过他们好像还抱着绥靖心思,没有下令英军开进伊朗。倒是斯大林的动作越来越快,又从西南军区派来5个师。伏罗希洛夫也下令高加索军区再调7个师进入伊朗,预计这两天内就会南下。法国外籍兵团的一支部队昨夜开进了叙利亚。德国好像也加紧了活动,希特勒昨夜还公开提出但泽走廊的领土要求。”

“好啊!魑魅魍魉都跳出来了!依我看,只要英国不答应我们的要求,就不派兵,看张伯伦还能怎么办。”陈绍宽也是个大嘴巴,听说德国但泽走廊,兴奋地大笑起来。

杨秋也愣了下。没想到但泽危机提早了,看来苏军这次南下已经彻底掀开遮羞布。不过想想也就是释然。为打击苏联,连静坐战争都会出现,足见英法对苏联有多担心。虽然历史上英法也曾一起瓜分伊朗,但那是在德国全面发动后,现在......苏联恐怕已经成为独裁、邪恶和扩张的代名词,以希特勒的野心。怎么会不趁机捞好处呢。

欧洲越乱对中国就越有利,所以他有些犹豫是不是要立刻干涉。想才问道:“子清,你的意思呢?要不要现在出手?”

宋子清皱皱眉。杨秋明显有暂时抛弃伊朗的打算。虽然这可以获得最大利益,但对国家形象和战后却很不利,至少会给波斯湾各国留下见死不救想法。想成为大国,就必须有担当,英国现在这种孤家寡人的局面,虽有自己这些人的推手,但主要原因还是他们违背承诺,漠视各国和各民族,所以中国想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主动承担起责任。

杨秋一生都极少冒进,这次明显是受德国要求但泽的影响,所以他连忙去看蒋方震。后者明白他的意思,冷静的分析道:“总统,斯大林既然南下,肯定是打好了全部算盘。从刚才的情报看,12个师再加已经进入的5个师,已经具备打大仗实力。所以我敢肯定,张伯伦派再多特使也是无用功。苏军南下后势必无法再分心欧洲,有密约在前,希特勒已经没有顾忌,肯定是拿但泽做借口对波兰动手!我们这边,苏日夹击的态势也已经明朗,马六甲和巽他海峡会越来越难通过,所以不该再退了!

我们的目标是摧毁英国的亚洲殖民体系,不是去摧毁英国!伊朗一丢,伊拉克就是迟早的事,英国无暇他顾,尼赫鲁和国大党也肯定会博一下。而且波斯湾以西地区比沙特和伊朗还复杂,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再咬死不放。反正有沙特和伊朗在手,将来就有足够的话语权,吓走英国反而不利,要个战区独立指挥权就行。再说了,礼萨汗虽然已经垮台,但摩萨台出任的是总理,说明国内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立宪,如果出手太晚恐怕不利后面的事情。

综合这些分析,我的建议是,立刻下令向沙特增兵,同时下令孙传芳停止袭扰战,全力进攻赫拉特。一旦这里失守,苏军好不容易打开的伊朗局面就会被破坏。斯大林想要自救,就必须在西北给我们压力,还必须用伊朗北方铁路加强对尼赫鲁的支持,让其佯攻坎大哈和葱岭,迫使孙传芳回援无法南下。这样不仅苏军有足够时间去稳住波斯湾,苏伊士以东的殖民体系也彻底崩溃。

但苏军要支援尼赫鲁,就需要通过穆盟控制区。不是我小看尼赫鲁,绝无这个实力!所以苏军肯定要学日本,派少量部队帮他,这样印度也就乱了。

最后就是日本的问题。我还是建议主动联系日本,不妨主动将库页岛石油协议延长一年,让日本以为我们要先解决波斯湾和苏联,这样他们南下菲律宾也会加快。日本太小。但野心太大,吃多了就会撑住。东南亚可以拖住至少二十个师团。这样,我们只要先去沙特并帮助伊朗稳住南方,等德国动手就可以顺利和英法结盟,然后将第一舰队主力调向南方。摆出强攻马六甲和苏门答腊的架势。

听辜玉文说,日本此次南下至少能捞300亿美元,矿场和种植园更是不计其数,所以他们肯定会死保南洋。等第一舰队南下,日本就会以为我们要先解决南面,势必会加强防守。可以让海军先猛攻新加坡和马六甲,输赢都无所谓,只要把日本海军主力吸引过来就行。他南下越多。本土防御就越差!南洋拖出20到30个师团,朝鲜拖出20个师团,海参崴和库页岛方向也起码要3到4个师团,本土还能剩什么?等他们在南洋欲罢不能时,我们就集中力量猛攻琉球一个点!琉球一到手,海军就可以放弃纠缠,直插关岛和拉包尔,截断航线!逼迫日本海军决战!至于本土这边。只要让空军放开了轰炸城市和工厂,让潜艇部队封锁近海布雷。撒地雷、投燃烧弹。实在不行就用毒气弹,哈哈......看他能撑几年!”

说到毒气弹时,蒋方震自己都笑了,虽然未必真要投毒气弹,但他刚才的话连宋子清都心底一抖。唯有陈绍宽很“不满”,这个计划怎么好像都是陆空的事情啊?摊开手苦笑:“百里兄。我怎么觉得你就是拿我们海军当枪使呢?感情我们是后娘养的啊!”

“哈哈......。”

众人乐得哈哈大笑,杨秋也笑了起来。但心里却暗暗提醒自己,刚才继续隔岸观火的想法确实有些过分。这个时候再削弱英国。已经不利后面的事情,毕竟法国太危险,所以向蒋方震点点头:“百里说得对,是我想岔了。”

“总统日理万机,也不可能万事面面俱到。”

“嘉庚先生就别夸了,我刚才确实有些想当然了。”意识到错误后,杨秋缓缓地站了起来。蒋方震刚才说的确实没错,礼萨汗流亡后,如果不能尽快插手稳住他的支持者,将来麻烦会更大。至于日本,南下越多力量就越分散,蛙跳战术也不是只有美国能玩。

所以自己的最大敌人还是苏联。

但在对决苏联前,南洋的基调必须立刻定下来,所以走几步后站在窗口,问道:“百里,南洋这边,你们是怎么想的?”

蒋方震继续说道:“金九的压力很大,平壤南面的日军数量已经增至15个师团,日本最近又开始组建朝鲜伪军师团,所以他希望我们能增加驻军数量、提供一些贷款。我和总理、子清、子安商量过,觉得应该答应他的要求,并从新建部队中抽调一个军进驻新义州,换取他向解放阵线军增派三个步兵师。这样我们就能以这三个师和阿富汗撤回来亚洲旅为班底,迅速把亚洲解放阵线的架子搭建起来。再加上萧靳云派人组建的马来亚师、菲律宾师和爪哇师就有俄一战之力。钱德拉和真纳也已经答应,只要装备和军官到位,就能立刻各自筹集一个师进入缅甸。沙特方面也答应在战争结束前,愿意将卫队师之外的四个师都交给我们指挥。伊朗这边比较麻烦,礼萨汗和伊玛目之间的仇恨太深,如果他继续出任国王,恐怕不利于号召支持者。所以我建议干脆和英国协商废了他,让巴列维出任新国王,这样既能给穆萨台等人一个台阶缓和矛盾,也能有足够的号召力,预计组建五到六个师不成问题。文莱国王也已经答应自己出资组建一个师加入亚洲解放阵线。日本代表德田球一也说,只要开战,他就会号召琉球和日本起义军配合,但此人的话不怎么可靠,日本天皇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不过就算没有他,这样算起来,亚洲联军也已经有13个师,我们只要派骨干军官和老兵充实,拿住指挥权,就能通过袭扰和游击战拖住日本南下部队。打不打得赢不用多考虑,只要他们存在,就能迫使日军不敢轻易掉头。

至于战后更简单。南洋民族众多,光是荷属东印度就有几百个民族,不如干脆给他们“地区自决权”,答应只要加入我们,战后就可以自治建国,这样就能分化荷属东印度、东南半岛等地的统治。”

众人都知道,杨秋召开此次大会就是要联合亚洲各地的势力,所以包括朝鲜金九、新加坡的陈嘉庚、印度的钱德拉、真纳、伊朗、阿富汗和沙特都来了,还有几十位南洋各地影响较大,反对日军的势力头领。但陈绍宽听完后却有些担心,问道:“总统,这个自决权是不是太大了?将来恐怕不好控制。”

“不!就是要大,越大越好!不仅要将现在这些人发展起来,还要多联络些南洋的民族和地区,公开的支持地区自决。南洋是我们的后花园,但这后花园不能出现太强的国家和势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分裂!趁着这次大战,尽可能多的分裂成十几甚至几十个国家,只有这样他们才更需要我们的保护。”

“但这样也容易让人插手。”

“万事总有利有弊,不过嘛......也不能让南洋全独立了,至少俾斯麦群岛、安达曼群岛这几个地方是要拿住的!将来英美想插手,也要掂量掂量能否突破这条防御圈,就算能突破,国家一多,他们要摆平各方也会付出很大精力,我们还可以扶持一派打一派,反反复复的消耗,只要确保不统一就行。”

蒋方震终于进入军事顾问的角色,虽然这些计划他和杨秋讨论过很久,但陈绍宽等人却首次听到。陈嘉庚更是连连鼓掌:“百里老弟说得好!汉武帝时,贾谊用推恩令瓦解内患,今日我们也可以借来瓦解南洋百年隐忧,妙,实在是妙!”

蒋方震向来不喜欢揽功,笑道:“嘉庚兄这个马屁拍错了,这些都是总统的想法,否则也不会有这次的亚洲解放大会,方震不过是贪图嘴快罢了。”

这些确实是杨秋的想法,他可不想为后代留下完整地印尼。但这件事操作起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需要挑起南洋几百个部落的自治欲望,所以首先就需要一位在南洋人面广的人来负责。陈嘉庚看出了他的心思,毛遂自荐道:“总统,嘉庚在南洋几十年,还是有些朋友的。”

陈嘉庚能出面最好,所以杨秋干脆让他出任亚洲解放阵线副主席和南洋自治委员会主席,但有件事还是很郑重的关照道:“嘉庚先生,有句丑化我要说在前面。华侨和当地华人是不同的,新加坡和婆罗洲自治我不反对,但拉包尔、安达曼群岛、林加群岛这些地方是不准自治的!至于其它的华人自治区,也必须确保中央政府的永久驻军权和永久通商权!这两点,没有商量余地!”

对南洋这种民族复杂管理很不方便的地区,杨秋没有太大土地欲望,与其陷入麻烦还不如借此机会一股脑将战略要点控制住。他更在意地广人稀的北面,那里才是真正地目标。

组建亚洲联军,只是地区自决,实行南洋版推恩令,也就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国家的主要目标都会放在西北和中东。

6月11日下午,杨秋在庐山亚洲和平大会上正式提出“地区自决”的概念,并向与会代表和记者们表示,苏军入侵伊朗的行为,已经破坏波斯湾地区的和平。作为在波斯湾地区拥有重要石油利益的国家,中国不会任由国家石油安全被敌对势力破坏。

随后,杨秋将后续会议交给陈果夫和陈嘉庚主持,带巴列维一起回到北京,并在路上签署命令,授权国防部可以动用刚组建的空军战略运输大队,向波斯湾增兵。

整个战争机器,开始不可遏制的飞速向前运转着.......。

第192章 祸心(下)第29章 上海事第93章 新机枪和工业第357章 东方的纳粹第1052章 内阁和战争第70章 武胜关上的执着第91章 改制第981章 火海(四)第397章 自由世界的新成员第365章 国社(四)第1059章 歹毒第784章 帝国之疡(完)第677章 沙特建国(九)第74章 祭天大典上的交锋第136章 三大新政第894章 胡志明的心思第496章 国家的角逐(六)第1069章 出击,维内托!第668章 3010计划第623章 石油和未来第93章 新机枪和工业第46章 崛起的一天(一)第959章 雷德尔的野望第138章 轻轻放下第1034章 挺进乌拉尔(上)第203章 决裂(下)第48章 崛起的一天(三)第1070章 苏德结盟!第557章 给你个机会第450章 蔡锷接手第1075章 行动第644章 效忠我的祖国,效忠我的总统!第14章 总督邀请第180 海棠花开第518章 大步前进!第330章 男儿向天笑(八)第1002章 台风(十一)第45章 查枪除隐患第367章 躁动的前奏第711章 叛逃(一)第371章 劳工换钢厂第690章 军国不归路第958章 不对苏联宣战?第394章 卡萨布拉卡的流言第554章 国策第694章 战略对撞第1049章 木村的逆袭第813章 中亚大会战(5)第855章 局势分析会第195 杀机!第473章 暗战开始第90章 总司令第58章 整编第356章 用人第14章 总督邀请第370章 中国重要吗?第483章 中亚的风(二)第118章 工商先行第593章 拉拢日本第748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七)第211章 阎锡山的选择第796章 战波斯(六)第230章 各打各的第602章 南洋大暴动(九)第647章 我是总统(下)第140章 双雄争西南(一)第1024章 大战役(八)第871章 高地大血战第624章 白崇禧带来的好消息第333章 男儿向天笑(十一)第986章 丘吉尔的胜利第1008章 下关第238 落幕(二)第200章 无视美丽第189章 我们担心日本海军第818章 合围(2)第85章 游击战始祖诞生第598章 南洋大暴动(五)第775章 帝国之疡(三)第1076章 开始第292章 神话破灭(十一)第225章 风雨会洪城第867章 针尖对麦芒第1034章 挺进乌拉尔(上)第122 北洋撤退第78章 血火武胜关(上)第75章 强行缴械第964章 伏谍四起第1051章 末日辉煌第290章 神话破灭(九)第275章 西华门外第四二八章第825章 合围(9)第1070章 苏德结盟!第600章 南洋大暴动(七)第19章 相好的?第553章 破坏和丰收第425章 战西线!(六)第586章 南洋!南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