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局势分析会

世界的大潮终于被彻底诱发出来,从没有一刻杨秋能像现在这样轻松。还会有讨价还价,还有会勾心斗角,还会有挣扎和不甘心,但这场战争的主基调到此已经确定。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同样,没有政治铺垫的战争,仅仅是一场单纯杀戮,除了为国家和民族结下死仇外,什么好处都得不到。从筹备这场战争起,他就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二十世纪的最后机会!中国需要加入瓜分世界的最后盛宴中,必须削弱那些横行百年的全球帝国们!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又不能造成白人主流的敌对,也不能破坏辛苦三十年才打下的根基,所以就必须走最稳妥的道路。他一直揪心,一直忧虑,苦苦寻觅办法。但肤色、文化、传统和亚洲利益冲突让这种合作只是一厢情愿,白人的世界里没有空余席位。所以他需要一个切入口,一个迫使英美不得不尊重自己,有求自己的机会。

机会找到了,也抓住了。三十年的布局,终于可以画上句号。在目前的情况下,连向来为所欲为,与全英国记者为敌的丘吉尔都是投鼠忌器,否则拥有2艘航母、7艘战列舰、5艘重巡洋舰的坎宁安也不会乖乖放人。

一个无法与苏联携手的老欧洲......只能放自己的血!

罗斯福会救?他没那么傻。从演讲中只谈支援波兰却只字不提英法就可以看出,他还抱着一点点绞干英法家底的打算。但他毕竟不是神仙,不知道阿登森林里的那根盲肠,是多么的可怕。

自己去救?可以。但请先解决没钱、没粮、没兵力、没弹药、没基地等等麻烦,因为中国正在帮全世界的资本家们消灭可怕的“格鲁吉亚刽子手”,还要防备日本偷袭。

这个布局中唯一遗憾的,是美国同样能获益匪浅。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或许会经历一次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但地理位置和工业能力决定了他们能笑到最后。从现在起,中美两国已经能主导世界未来格局走向!美国靠地理和工业。自己握有全世界规模最强大的人力资源,还有军事工业概念和一些技术上优势!短短三十年内,将一个差点被阉割,失去文化失去传统,家底清贫的国家带上世界主导权的宝座,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新老世界的交替已经开始,庞大地英法国殖民遗产注定将在一次次绞杀中。被割让交易甚至抛弃。

“总统,这是少川的电报。罗斯福已经接见夫人和他,答应会尽快说服国会提供更多支援,但他也希望我们能尽早考虑西南太平洋,联手打通中美通道,这样才能确保支援物资不会被日本海军击沉。”战时例行的早会上。王正廷眯着眼睛,笑盈盈的将电报放在桌上:“少川还说,欧美已经乱套了!他那里至少有两万美国人要求加入我们的军队,说要抓住[格鲁吉亚小鞋匠]开世界公审大会呢。”

“格鲁吉亚小鞋匠?哈哈......好!这个名字好!美国人思维果然比我们更奔放。要我说,那就干脆招过来算了,反正这场仗没三五年消耗是打不赢的。既然能有波兰军团,再来个牛仔军团也是可以的嘛。哈哈......对不对。子清?”国家战略的明朗化,让内阁上下都轻松很多。连蒋方震也耍起了嘴皮,还故意用胳膊捅捅心不在焉的宋子清,后者连忙点点头。

这副样子的宋子清很少见,所以杨秋微微的一皱眉。但他也没有立刻询问,掉头问阎宝航:“其它国家和苏联什么反应呢?”

与有心事的宋子清相比,阎宝航仔细多了,取出情报汇总分发给众人:“这是三天的全欧情报汇总。先说伊朗。白司令和张志丹已经来电,摩萨台这个老狐狸终于服输了,昨日他的密使已经抵达阿瓦士面见巴列维国王,希望能实现民族统一停止战争。不过他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希望总统您能亲自参加会谈。”

“这个老胡子,真不见棺材不见泪,憋到现在才来!”蒋方震骂道。

摩萨台代表着伊朗势力极大地伊玛目派。所以杨秋想想还是答应了:“儒堂,麻烦你走一趟去见见巴列维和摩萨台,把时间定好,会谈地点就放在阿布扎比好了。顺便代我转告他一声。要想参与未来伊朗重建和波斯湾乃至亚洲新政治体系,就别打歪心思。现在苏联已经被全世界敌视,我只要把他们和苏联合作的事情往外面抖抖,后果他自己应该清楚!”

“好,我今晚就动身。”

等王正廷记录下来后,阎宝航才继续汇报:“苏联内部现在是两极分化,因为斯大林严令封锁消息,所以军队和民间对大屠杀还毫不知情,但高层却非常混乱。情报显示,已经有至少七百人被捕,大部分都是内务部和契卡官员,比较重要的还有白俄罗斯总书记、苏维埃主席和第一副总书记!驻波兰的波罗的海军区司令和十九名高级军官,罗马尼亚GC党主席!连斯摩棱斯克等涉及屠杀的内务部队也被全部调往北冰洋边上的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说是要防备敌人从这里偷袭。”

“贝利亚呢?”

在座的众人最关心这个名字,连杨秋都投去目光。阎宝航却失望的摇摇头:“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居然逃过一劫。不过契卡、内务部司令的职位已经被撤,暂由号称“斯大林的手臂”的卡冈诺维奇接任,他本人被斯大林赶去乌拉尔工业区管理军工生产。”

“他完了!”让人失望的消息,听在辜玉文耳里却是另一个解释。细细说道:“贝利亚的人脉和关系网太深,一点都不比当年的伊凡米尔差。现在正处战时,斯大林也会担心内部动荡,所以才故意挖个坑让他自己往下跳。”

“管理军工生产是肥差,怎么能算是坑呢?”坐在旁边的贝祖贻有些不解,因为在他眼里军工向来都是油水丰厚。不等辜玉文回答,慕容翰已经插口道:“淞荪,军工是肥差。但在战时,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部门。”

这句话让贝祖贻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斯大林不好直接下手,就故意安排贝利亚去搞军工,只要出一点错就可以用延误军机的正当理由处决,还不会让人说三到四。太坏了!这个小鞋匠,心机深得吓人!”

“贝利亚也不是轻易之辈,根据我们初步得到的一些情报。出事后他的几个心腹手下就消失了,至今也没人知道去向。他和斯大林说,为保密已经将这些人秘密处决,围裙屠夫布洛欣也作证是他亲手执行的。不过我们怀疑,布洛欣恐怕已经和贝利亚搞到一起去了,所以那些人应该是被雪藏。表面看贝利亚很服从命令。一接到调任就交出全部文件,亲自前往乌拉尔督导军工生产,但我们的人已经监视到,他抵达后鞑靼聚集区立刻异动。还有个无法分辨真伪的消息,说他的亲信梅尔库洛夫已经在车臣......。”

王正廷的身子猛然向前一倾,很惊讶的问道:“他想造反?”

“不知道。”阎宝航摇摇头,不敢下定语。

众人沉默不语。都在想如何利用好苏联高层危机。毕竟此事太大,让苏联站在了全世界的对立面上!所以斯大林的即使为了稳定暂时放过贝利亚,也绝不会让他活多久。不过杨秋却突然敲敲桌子:“苏联乱是好事,但别把政治博弈当成战争!斯大林能坐到这个位置,就绝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打铁先要自身硬,必须先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失去英法后苏联肯定会更靠近德国,这两个国家如果真心合作。实力将非常非常的可怕!所以战争不会那么轻易结束,该流血的地方就必须流,要尽快把中亚防线缩短拉平,尽可能多的趁着他们自乱不足,多多消耗兵员、粮食和工业能力。”

杨秋这这几句说得比较重,将众人心底利用内耗轻易击败苏军的幻想击碎。蒋方震也收起笑脸,赞同道:“总统说的对。斯大林能把这么大的消息捂得严严实实,说明此人很有手腕。何况苏联人向来有屠杀和不惜命的传统,中亚和高加索又事关国家生死,所以就算知道屠杀。很多苏联人也会把我们视为侵略者,所以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大家听完都点点头,王正廷更是急于知道英法的消息,继续问道:“英法呢?不是说希特勒从西线抽调五个师去波兰了?他真要逼迫斯大林放弃波兰?”

阎宝航说道:“这几天的迹象和情报都很乱,不过可以肯定,希特勒确实从德法边界抽走5个师,而且还至少有10个师在收拾东西有准备离开的迹象!此事也已经被英法得知。所以英国海军已经停止在德国海岸的巡逻和布雷行动,还禁止舰队靠近德国海域。海军内部也得到了上面指示,说要他们尽量不刺激德国,给希特勒制造攻打苏占波兰,挑起苏德大战的机会。但我和萧靳云都不看好,因为这5个师里没有一个装甲师,反而都和山地作战有关,连后面准备的10个师也全都是步兵师。苏控波兰和波罗的海几乎都是平原,根本用不着山地部队。而且要打苏联,15个师和驻波兰的10个师全加起来也是不够的。因为斯大林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还保持着100万军队,最近动员后人数只多不少。并且还有4000辆坦克,光是上月生产的1300多辆T-34中,就有400辆被基辅和白俄罗斯军区瓜分。

而且德国自身也有问题,戈林已经要求加强JU88轰炸机的生产,由于BF109对上我国的雷电弱势明显,所以还在上月采购了首批250架FW190战斗机。陆军也已经开始装备48倍身管的新4号坦克,还开始研制更强的型号。连海军都已经制造出至少2艘坦克登陆舰在测试,俾斯麦等几艘主力舰也都加紧施工。这波加强很猛,但也让储备物资变得吃紧。如果我是希特勒,首先就要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挪威瑞典的铁矿,法国洛林的煤铁,都是他们急需的。何况他现在就算放个屁,斯大林为避免与全世界为敌,也必须说是香的!所以打苏联根本没有好处。还要担心后院着火。今早我们收到波兰游击队提供的德国电报通讯记录,从初步解码看,电报内有大量挪威地名和法国地名,还有黄色、B集团军和山区等字眼!可惜译码机还在调试,剩下的不能完全翻译出来。波兰情报员还说,他们虽然在边境侦察到这5个师的番号,但也发现华沙郊外军营里有大面积调动迹象。据他们监测,两天内至少有五十列全密封的军列离开。”

“对调的小把戏!”蒋方震轻哼一声。

杨秋心知肚明,但心底里还是暗暗惊讶希特勒居然打算同时对法国和挪威下手!放下记录的笔抬起头叮嘱道:“要告诉华罗庚他们,必须抓紧译码机的研究,这是我们能否打赢的关键!宝航,你要和戴雨农和萧靳云多多合作。英法现在是最乱的,希特勒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要尽可能掌握一手情报。”

阎宝航点点头,怀疑道:“我觉得应该是挪威,因为从边界抽调部队的事情已经达到欺骗效应,造成英法主动收缩,挪威沿海现在连艘英国炮艇都看不到。机会难得。”

“那倒未必,打挪威是要不了几个师,没必要玩偷偷对调的小把戏。雷德尔手里那点家当,还不够庞德一顿大炮的呢。”

“难不成他真要打法国?法军陆军实力可比他强多了!还有英国也已经派去11个师,再加上比利时,兵力比他多了百万呢。”

听到众人猜测不断,杨秋摆摆手阻止了瞎猜,指了指贝祖贻和廖仲恺:“别猜了。最多再有几天就会明朗,还是先听听仲恺和淞荪的汇报。”

负责战时工商的廖仲恺先开口:“战时经济转换开始时有些乱,但现在已经好多了。工业生产总量已经出现明显增加,全国有资质的工厂都已经进入军工转换。总统提出的十万小作坊计划也全部发放完机器,速度快的已经造出首批标准零件,大部分的质量都达到要求。目前我国的石油储备库存还有1200万吨,国内油田也已经能确保战时最低的每年2500万吨标准。铜钨锰铬等重要有色金属储备270万吨。上月还首次交付1吨司克龙(铝锂合金),2吨镍基合金和1吨镍基钛合金。主要化工品的锦纶、化肥、合成橡胶、炸药、三酸两碱、合成氨、磷钾都有很大提高,今年的总产量预计是2500万吨,是去年的1点3倍。粗钢最少4000万吨。水泥3200万吨、煤炭5亿吨.......。天然橡胶、生丝、桐油、钨和猪鬃等战略物资都已经实施国家管制,局势未明朗前我们不建议大规模出口这些紧俏货。

军工方面,31型坦克已经减到每月300辆,36型增加到每月400,年底增加到600辆没问题。从目前平均每月约消耗200辆看,产量还是足够的,没必要立刻放大。其它装甲车辆目前是每月3500辆,各类车辆每月55万辆(含摩托不含拖拉机,还有一半汽车厂转产航空)。每月可以下水22艘万吨轮,35艘军舰(含登陆艇等)和其它船只78艘,年总造船吨位预计在600万吨上下。飞机是最快的,光上月就交付了3113架,同月消耗才372架。早期的厉风和化蛇都已经移交给小厂减少产量,这部分主要用于改装对地攻击飞机,装备亚盟军和出口。最主要的双电(海军闪电、空军雷电)战斗机每月730架,新教练机每月210架,轰五320架,轰七230架,运十260架,运六130架,运八和运九36架。新的歼八天权型战斗机刚开始上线,零配件生产还没跟上,所以这半年最多只能保证每月一个大队(118架)。喷气飞机也开始预产,但它们的产量受到镍基等新材料的限制,年内每月最多只能交付30架。枪炮方面,现在每月还可以交付各类枪支20万支,各型火炮5500门以及配套的全部弹药。

战争和胜利等刺激下,再加十万小作坊计划,已经明显带动起工业扩张热潮。我们的预计是,产能峰值应该出现在41年底或42年初,但困难也应该在这个时候会出现!因为到时候很可能要打三线战争,而且我们工业产能余量比英美要差很多。要是能获得英美支持,从美国引进一批新制造设备和技术,或许还能往上窜一截。”廖仲恺把文件一合,最后说道:“从总的情况看,我们因为动手早,所以储备比较充足。只要不出现大变故,维持中亚战场和消耗量没有问题,再加上波斯湾和高加索日子会紧点,但要是加上日本......只要军队能确保沿海安全,工业就能撑住,但粮食......恐怕就不够了!”

“对!”

贝祖贻接过来继续说道:“军队抽走六百万青壮劳力不会有太大麻烦,主要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余粮本来就有限,这些年的储备量一直上不去,还是靠战前从美国进口才勉强凑足。中亚又太远,交通经济落后,连很多建筑材料都不能满足。最近的工业城市鄂木斯克和彼得罗巴夫斯克产量很低,除非拿下车里雅宾斯克和奥伦堡,才具备系统性的工业补给能力。所以部队在前面打仗,我们就要跟在后面修路架桥,造机场和后勤中心,消耗极大!现在我国管理内的中亚人口已经接近400万,拿下此战起码又增200万。而且现在的仗都围绕着产粮最大的河中平原展开,想全部恢复至少要41年。至于3010工程中的杂交水稻项目也不知道何时突破,所以这个压力是很大的。

解决办法有两个,第一是法属越南、吕宋、暹罗和印度这几个亚洲主要产粮区随便拿一个。第二就是尽快解决塔什干,最好能赶在春耕前结束。这样今年的粮食压力就会小很多,军费也能压缩到500亿。还能尽早动手修建从塔什干至伊朗马什哈德的铁路,到时候就能从美国和南美进口弥补不足,毕竟马六甲这里不太安全。但要是被要塞群拖上三四个月,不仅军费要增加到700亿(约合350亿美元),还得祭天求老天爷今年开恩风调雨顺。”

“呵呵,这个就要问我们的国防部长了。子清,淞荪这是提醒你呢,赶紧的给他弄个产粮区。咦?子清,你今天怎么不说话?对了,怎么没见子安?”蒋方震这才发现宋子清有些心神不定。

宋子清没有隐瞒,拿起笔按惯例用支架撑起军用小地图,站到杨秋和部长们中间,手指点向了塔什干:“子安昨天半夜去前线了。根据徐树铮汇报,谢汝翼的集团军已经完成第一步计划,将撒马尔罕和塔什干切断。孙传芳也已经解放杜尚别等南方地区,目前正在进攻突厥斯坦山的卡尔希苏军防线,还派出两个师分头进攻卡甘和土库曼纳巴赫。从北面进攻的三个军也已经推进到日尔加外围,不过.......他们在这里遇上了不小麻烦。”

“哦?”杨秋一挑眉毛:“是什么麻烦?”

第44章 香烟惹的祸第422章 战西线(三)第821章 合围(5)第740章 莫斯科的震动第990章 决战吧!海军(四)第171章 一战定西南(一)第1035 挺进乌拉尔(中)第908章 独立辛秘(下)第150章 国家农场和特区第72章 同盟会的大腿第230章 各打各的第646章 我是总统(上)第522章 死亡的开始第817章 合围(1)第226章 革命该结束了第855章 局势分析会第153章 钢铁梦想第473章 暗战开始第123章 上海滩的野心第750章 苏德靠近第354章 北国龙牙(下)第304章 一记闷棍(下)第347章 俄国的信(下)第61章 誓师第538章 又出事了?第1075章 行动第122 北洋撤退第122 北洋撤退第1043章 痛苦地美国海军第901章 开罗(七)第592章 奇想第130 临时工的起源第388章 金壁辉第425章 战西线!(六)第368章 从琉球开始第539章 忍着第848章 转折(三)第595章 南洋大暴动(二)第737章 再战阿富汗第393章 在法国第950章 首战次大陆(三)第215章 简单多数(下)第418章 不太好的开始第783章 帝国之疡(十一)第246章 山县有朋的野心第554章 国策第366章 20年后的归来第601章 南洋大暴动(八)第360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第596章 南洋大暴动(三)第291章 神话破灭(十)第964章 伏谍四起第683章 沙特建国(十五)第703章 疯狂(完)第291章 神话破灭(十)第454章 移民和未来第54章 崛起的一天(九)第242章 落幕(六)第631章 美国来电第534章 乱象的初兆第245章 落幕(九)七十六章 辞职第375章 爆炸(四)第140章 双雄争西南(一)第965章 死局!第46章 崛起的一天(一)第365章 渐浓的硝烟味第24章 标统的第一课第481章 贪婪的日本第733章 战略误判(二)第108 国防军进攻!(上)第625章 签了!第519章 一触即发第225章 迂回的装甲车第686章 和平的岁月第620章 军火财第554章 国策第706章 特殊的任务第797章 战波斯(七)第317章 豪气第58章 整编第540章 有钱和没钱(上)第712章 叛逃(二)第526章 皇道派诞生第701章 疯狂(三)第723章 数字与远道来客第619章 精锐对老兵(三)第88章 杀人不用刀(中)第479章 卖五艘给我,现钞!第677章 沙特建国(九)第548章 签字吧,别耽误我的时间!第219章 南线的隐忧第1071章 不可一世!第584章 倒霉的民党第119章 一个混成协换一个人第429章 战西线!(十)第688章 德国人要走了第71章 中原鹿正肥第533章 遥远的消息第691章 丢了一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