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喜临门

辛亥科技帝国

辛亥科技帝国。

安庆街头,钟无影喜滋滋的带着警察和流民帮助受害的百姓修葺房舍。果然是富贵险中求,一夜之间,他由微不足道的巡长坐着火箭直升为安徽警察厅的厅长。警察同僚们羡慕无比,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这厮的胆量。如果不是钟无影鸣枪示警,南大营真的要被淮上军给偷袭了。如果不是钟无影果断的宰了局长老杜,带着三百警察助阵,恐怕安庆城受的损失要比现在大十倍。

大批的流民将路面砸开,两边挖了深深的排水沟,然后在地下埋上五尺多粗的水泥管子。从芜湖水泥厂拉来的洋灰混合着沙子搅拌成砂浆,。流民在技工的指导下,用钢丝钳子笨拙的编织钢筋笼子然后放到地下,再灌注砂浆,原先遍生苔藓的石板路,被翻修成宽阔笔直的洋灰路。

光华银行的经理、跑街在街边摆开了桌子,不厌其烦的向受害商户讲解小额贷款。银行拿出大笔资金借贷给商家,帮助他们恢复生气,利息一年仅仅只收八厘,这令商户很是惊讶,如果从钱庄拆款起码是三分的利。

安徽境内的厘金已经被废除,代之以统一征收货值百分之五的商税。

商户对这个规定非常满意,虽然大清规定厘金是货值的百分之一,但是几乎每个县都在设卡征收厘金,从皖南到皖北,厘金的支出就能达到货值的两成半,再加上厘卡的敲诈勒索,一百两银子的货物,在安徽境内走一趟,就得掏五十两银子的税钱,更别说出省了。

撤销厘卡免征厘金,这已经让商户喜不自胜了,现在连借钱的利息都只有八厘,这令不少商人暗暗打定主意,准备扩大规模,把生意做大。

“上海光华机械厂最新炒茶机,您老看看,用机器炒茶叶又快又好,您老不买一台没钱,没钱不要紧啊,您找商业协会给您作保,或者是三家商户联合给您担保,光华银行会替您给钱,您分三年的时间还本付息利息?八厘,够便宜吧?”上海来的推销员配合着光华银行,不失时机的拓展业务。

茶庄老板迟疑片刻:“这光华机械厂咱没听说过,不是什么鸡毛小厂吧?”

业务员笑道:“这名字是刚改的,您老没听说过也不奇怪,原先叫江南制造总局,也叫上海制造局,这您听说过吧?咱中国最大的厂子了现在这厂子归咱安徽柴都督了,光华,光华,这是柴都督的表字啊咱们厂子有规矩,您先试用半个月,要是觉得不好使,咱还包退货,一文钱不会少了您的”

上海制造局被柴东亮和以虞恰卿为首的江浙商人以一百六十万银元的价格给买了下来,更名为光华公司,下设上海光华造船厂、上海光华机械厂、上海光华军械厂、上海光华钢铁公司四家企业,员工五千人。

上海光华机械厂除了给芜湖工业园区和其他相关重工业企业做配套之外,也开始制造关系国计民生的轻工机械,炒茶机就是他们最新的产品。

老板听完之后,斩钉截铁的道:“这机器我先买一台试试,若是真的好用咱再多买几台,一千二百两银子也不是什么吓死人的数目,不必找银行借了,咱这就给你称银子去都督体恤我们商人,咱也得给都督捧场不是?”

“您老放心,这机器一定好使,咱们光华机械厂会派专人指导您的伙计用机器炒茶,机器要是出了毛病,咱在安庆就有维修人员,随叫随到”业务员喜笑颜开,又一笔买卖成交了,按规定能提成百分之五,一下子就赚了六十两银子。

安徽茶商曾经在对俄国、蒙古、西藏的茶叶输出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后来因为因循守旧,手工制茶被洋人的机器制茶给冲击的体无完肤。手工制造的茶砖样子难看,而且效率低下,短短十年间市场份额几乎被挤占殆尽,安徽各大茶庄倒毙了七八成,剩下的也只是苟延残喘。

洋人造的炒茶机价格昂贵,国产货的质量则低劣不堪用,茶商不愿意用也有情可原。

柴东亮亲自考察过安庆内军械所和上海制造局,毛病几乎是一模一样,几千人的厂子,光拿空饷不干事儿的就有好几百,机器都是由德国和英国进口的,全是最先进的,但是管理水平之低劣也令人咋舌。

柴东亮将闲杂人等一概淘汰,然后将生产线改为分厂制,各分厂只干某一种工作,单单一个机械厂就有铆焊分厂、机加工分厂、备件分厂、电控分厂总厂只负责装配。工人也由从头到尾什么都干,改为只干某一种工作,生产某一种零件。质量控制实行全程管理,下一道工序的工人监督上一道工序,零件送过来之后如果质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有权利退回。工人工资实行底薪加绩效,底薪只够吃饭,绩效工资计件产生,多劳多得。技工和工程师,如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有助于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工厂给予重奖。

工厂不养闲人,又实行了流水线作业和分厂制管理,成本大幅度下降,产量则大幅度提高,而且质量也有了保证。

销售人员也由原先的坐在办公室里等客户,变为主动上门推销,然后根据所销售的产品不同,可以拿到销售额百分之一到五的提成。

这令销售人员也顿时来了劲头,纷纷自告奋勇往全国各地跑。订单雪片般飞向上海,制造局开足了机器却也无法满足需要,电力供应和钢材短缺成为最大的瓶颈。

安徽军谘府的小花厅,柴东亮和吴锦堂、虞恰卿正在议事,亲兵送上香茶就退了下去。

匆匆忙忙从芜湖赶来的虞恰卿喜滋滋的拿出订单显摆:“都督,这江南劝业会开的极为成功,当时签订意向合约一百六十份,其中四十六份是订购整套设备的另外,上海光华造船厂给李燮和生产的五条轮船也开工了,我估摸着赚钱有点难,赔本也不大可能”

“恩,这头一宗买卖能不赔钱就很成功了”柴东亮拿起清单看了看,眉头又皱了起来:“怎么购买全套设备的都是洋人啊?”

虞恰卿连连摇头:“都督请看,这不还是有十多个是咱中国人吗?”

柴东亮苦笑连连,这十几个人都是自己从扬州押解回来的盐商,这些人勾结徐宝山将扬州祸害的不成个样子。柴东亮当时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个是当众公审,另外一个是带着全副身家搬迁到芜湖,投资实业。盐商们非常识趣的选择了后者。

除了这十几个盐商之外,虞恰卿是唯一订购全套设备的中国人,剩下的三十多家都是外国洋行订购的。

盐商买机器之后,八成会当废铁再卖掉,这些人花大价钱订购成套设备,目的不是为了开办工厂,而是就当向柴东亮交保护费了,只要不再追究他们勾引徐宝山祸害百姓的事情就算拉倒。

这些人保守到了极点,宁可将银子烂掉也不会投资实业,两淮盐商富甲天下却也极为腐朽。

中国人订货的也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订购单机,订购一台立式破碎机或者是一台加长管式球磨机,这些人的用途不用问也知道是研磨矿石的。

这些人的身份肯定是矿主,将开采出来的矿石研磨成矿物精粉,然后卖给洋人。

宝贵的资源就这么以仨核桃俩枣的价格就到了洋人之手,然后他们再制成工业产品高价卖给中国人

最可怜的是那些矿工,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辛苦劳作,随时可能发生的塌方透水瓦斯爆炸,无时不刻不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这些人冒着卖白粉的危险赚着卖白菜的工钱,而那些矿主则获得了暴利,实际的结果则是最后大头落到洋人手里。

这种贱卖资源,祸及子孙的事情,必须要制止

成套设备都被洋人订购走,如果他们将厂子全部建在中国,凭借领先许多年的技术,再加上洋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关税优惠等一系列特权,周边的中国企业将被他们秒杀,洋人可没打算移民中国,他们赚了钱早晚是要带回外国的。

真要是那样的话,洋人将带走利润,留下满目疮痍的城市和一群绝望的百姓

柴东亮冷冷的道:“这只是意向书,不是正规合同,告诉那些洋人,正式合同中要约定,他们买了设备只能去外洋办厂,如果他们违反合同,把厂子设到中国,我将不提供零配件和保修这个事情要通知每一个代理商,如果发生这种事情,代理商将被剥夺代理权。”

虞恰卿急赤白脸的道:“都督,一套设备三十万两,这洋人的银子不也是银子?三十多套设备就是上千万啊”

立窑水泥厂的全套设备加上开办所必备的一些配件,打包价格是三十万两,加上厂房、征地和原材料,三十五万两银子可以办一个年产三十万吨的水泥厂。

这个技术领先世界六十年,一座立窑水泥厂开办之后,周边百里之内所有水泥厂将被秒杀。一套设备三十万的售价,生产成本却不足五万两,属于绝对的暴利,比贩大烟还赚钱。机立窑设备的生产由上海光华公司和芜湖工业园区承担。虞恰卿在上海光华公司是大股东之一,赚的钱有他一份,难怪他急的脸发白,几乎要和柴东亮拍桌子了。

“虞老板,锦堂兄,劝业会上就没有中国人对成套设备感兴趣吗?”柴东亮双手下压,示意虞恰卿冷静。

虞恰卿也觉得失态,

吴锦堂道:“中国人去的也不少,很多人也想买,只是这价格实在是吓人,一般人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咱中国人你是知道的,盐商、当商有钱不假,但是对实业没兴趣,真正搞实业的人又都没什么钱。”

这个事情柴东亮是知道的,在和自己合作之前,芜湖吴家虽然名气大,但是实际经济实力并不算雄厚,还是和自己合伙搞了三芯插座之后,吴家才发了大财。

柴东亮沉吟片刻后道:“十万八万,他们拿的出来吧?”

吴锦堂点头道:“这倒是没问题,参加劝业会的都是实业界的头面人物,十来万他们都能拿的出来。”

柴东亮点头道:“这样吧,凡是咱们光华银行有分号的地方,都可以分期付款,只要他们首付三成拿出九万,咱就卖给他们抵押物也不需要另外给,就拿咱卖给他们的设备做抵押。”

吴锦堂问道:“利息还是八厘?”

柴东亮点了点头。

虞恰卿跺脚道:“都督,你这是何必?放着现银子不要,偏偏要分期收账这水泥厂开张之后,我敢担保一年就回本,你这不是拿自己的钱让别人发财吗?人家都是借鸡生蛋,你可倒好,把自己家的鸡借给别人,蛋都生到别人家了。”

柴东亮哈哈大笑道:“虞老板这个比方倒也贴切,只要是中国人赚钱,肉就会烂到咱的锅里,洋人把中国人的企业都击垮了,他们带上银子拍拍屁股就跑,留下满地鸡毛我给南京临时政府掏了好几百万的银子,这才换来了咱们光华银行通行南方各省的权力,可不少省份还是不认咱发行的钞票这次咱把钱借给当地的实业家,让他们用咱的钞票买咱的机器,钞票的信用就算是建立起来了,虞老板感觉这买卖不合算?”

虞恰卿咧嘴苦笑,心里暗道,你是合算了,纸片子就可以当真金白银使唤,可是老子不合算

吴锦堂知道他心里不爽,微微一笑道:“您和我父亲朋友论交,按说是我的长辈了小侄托大,请叔父在光华银行入股,不晓得您意下如何?”

虞恰卿大喜过望,拍着吴锦堂的肩膀道:“世兄这是赏饭给我吃啊,我虞恰卿再不通事理,这点还看得清楚,今天我做东,世兄和都督一定要多喝几杯”

虞恰卿从桌上拿起一支烟,亲手要替吴锦堂点上,吴锦堂连道不敢。

“虞老板,现在陈其美怎么样了?”柴东亮问道。

虞恰卿鄙夷的撇嘴:“他还能怎么样?躲在租界抽大烟嫖子呗,这次算他命大让他逃过一劫,他指使蒋志清暗杀焕公的事情,上海滩都传遍了,光复会的人都说了,只要遇见他就要他的命,陈英士连门都不敢出,找了几十个保镖给他看家护院他已经是臭断街了,青帮的人也都不待见他了,我看他是没几天活头了”

柴东亮暗暗有些唏嘘,陈英士因为证据不足被判当庭释放,而蒋志清则被判处了死刑,就等着南京最高法院复核之后就要执行了。

历史已经被蝴蝶翅膀扇的面目全非,在另外一个时空掌控中国人命运数十年的蒋家王朝是不可能再出现了。

“都督,上次你去南京走的匆忙,本来说要开舞会,舍妹还傻傻的等着,至今还在埋怨你言而无信呢”吴锦堂看柴东亮心情不错,笑着道。

柴东亮连呼恕罪,笑着说这两天一定举办舞会,把上次的承诺兑现。

虞恰卿凑趣道:“是要庆祝一下,这江南劝业会开的成功,安徽财政不需搜刮民间就可保证,都督爱民之心天日可表,诚可喜啊”

能在日进斗金的光华银行入股,虞恰卿喜的眉眼开花,心里比吃了蜜蜂屎还甜。

“都督,什么事情这么开心,说出来让我老杨也乐呵乐呵。”杨梆子扭着水蛇腰,笑着走了进来。

柴东亮连忙招呼他坐下,亲兵又奉上毛峰茶。

“都督,那些勾结叛军的訾议局议员,已经统统招供了,公审大会开的甭提多热闹了,如果不是军警维持着,这几个狗养的早就被老百姓一口一活咬死了”杨梆子喝可口茶,兴致勃勃的道。

柴东亮大笑道:“好,杨厅长办的漂亮这次我推行的安徽土改,必然大获成功,杨厅长首功一件”

吴锦堂也笑道:“真是可喜可贺,拿住这些人的把柄,让天下人看看这些抗拒土改的都是什么货色,都督土改大业必然成功安抚万千黎庶,令安徽全省耕者有其田百姓再无饥馑,都督功莫大焉”

虞恰卿也笑道:“双喜临门,咱们应该大大的热闹一番。”

三人谈笑甚欢,就听见外面的亲兵大喊道:“报告”

“进来”

一个亲兵拿着一张毛边纸,上面是墨迹未干的电报译稿

柴东亮看完之后,平静的放到了公案上,虞恰卿探过头看去,只见上面有一行小字:都督钧鉴:职部已攻占蚌埠,张勋狼狈北逃。

虞恰卿大惊失色道:“都督,这么大的喜事你还真能沉住气古之名将风度”

杨梆子和吴锦堂也凑过去看,俩人都是喜形于色,拱手向柴东亮道喜。

“都督,这三喜临门,无论如何也要大张旗鼓的庆贺一番了”

第333章 空前的胜利第338章 新时代的开端第176章 没见过你爹妈谈恋爱第286章 袁世凯的反扑第206章 狂飙突进第338章 新时代的开端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67章 真相第309章 航母与战列舰第271章 仇恨的力量第120章 螳螂捕蝉第333章 空前的胜利第258章 搞不定的鱼雷第256章 洞房花烛夜第54章 三哥,保重第44章 血色长江第315章 进京(中)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182章 南满铁路的爆炸声第224章 谁是真凶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281章 节外生枝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32章 初见第187章 新三从四德第84章 王朝末日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123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上)第237章 会游泳的鸡第244章 你们过时了!第128章 安庆陆军士官学校第183章 俄国人的陷害第161章 蒙古潘金莲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273章 袁世凯尿裤子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283章 备战第236章 决裂第231章 我们的青岛(十)第232章 杯酒释兵权(中)第259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第82章 抓捕(上)第33章 书友群靠不住第126章 巡阅江淮第128章 安庆陆军士官学校第325章 我们的青岛(四)第147章 雏鹰展翅(上)第261章 梁启超与蔡锷第84章 王朝末日第238章 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第231章 我们的青岛(十)第254章 加速发展(下)第137章 前景第303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上)第233章 杯酒释兵权(下)第138章 天空属于中国第93章 革命第273章 袁世凯尿裤子第239章 儿戏般的革命第301章 全歼一个联队第256章 洞房花烛夜第183章 俄国人的陷害第85章 传票第55章 初见成效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100章 柴东亮的雇佣军第139章 南北双雄第67章 真相第213章 血火炼狱第113章 秘方第228章 内战阴霾第53章 豪杰第153章 伯利恒合同第327章 我们的青岛(六)第29章 工业时代的开端第231章 我们的青岛(十)第302章 发展的弯路第95章 日本人的阴谋第303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上)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228章 狗咬狗第328章 我们的青岛(七)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249章 南京第229章 我们的青岛(八)第327章 我们的青岛(六)第230章 我们的青岛(九)第150章 好大的胃口第232章 杯酒释兵权(中)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314章 进京(上)第335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上)第160章 包围第170章 擦枪走火第226章 聪明的一休(上)第206章 困兽犹斗(下)第3章 诈弹夺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