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雏鹰展翅(上)

安庆的夏天是出名的火炉,站着不动就能汗流浃背,更不要说正在骄阳下训练的士兵了,每个人都是汗出如浆,衣服湿透,战马也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火头军煮了几十大锅的绿豆汤和金银花给士兵补充水分和防止中暑,即使这样依然有不少士兵和战马熬不过暑热昏厥过去。医官带着卫生兵,随时在旁边救治,忙的不亦乐乎。

江淮**军大校场里,上千匹战马纵横驰骋,在这块硕大的场地上荡起滚滚尘烟。顾麻子带着骑兵反复演练着马上劈刺等技术动作,雪亮的马刀将一个个木桩拦腰砍断。骑兵们都穿着黄绿色的迷彩服戴着钢盔,背上是汉风Ι型步枪,这种短步枪的好处是步骑两用,不需要再专门给骑兵配备武器。皖北自古就是战马的产地,当年纵横数省的捻军靠的就是高度的机动性。这次江淮**军要远征蒙古,柴东亮更是从民间大量搜罗战马,在漠北打仗靠人的两条腿肯定是不成的。步兵则在练习步炮协同作战,最遭罪的是在山上训练的狙击手,被迷彩服和杂草、树枝掩饰的天衣无缝的士兵,强忍着难熬的酷热,被蚊虫叮咬而一动不动。而当靶标出现的时候,则会飞出一颗致命的弹丸,将“敌人”一枪毙命。

大校场升起了两个硕大的炮瞄气球,吊篮中的士兵用气球拖着的电话线给炮兵指示着“敌方”的坐标,不多时大炮就轰鸣了起来,成吨的炮弹倾斜到预设的“敌方”阵地。

为了出征蒙古,柴东亮忍痛割爱将原先准备派驻上海的商警总队改编成“先遣军”,又从新兵中抽调出三千人,组成了一个六千人的混成旅。虽然新兵多了点,但是从班排长开始都是打过安庆保卫战的老兵,而且全部受过军官速成培训,连长以上军官全部都曾经和廓尔喀卫队混编训练过的。军队的战斗力主要取决于中下层军官的素质,士兵可以在战场上迅速得到提升,而军官则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

柴东亮骑着一匹东洋高头大马满意的看着士兵的操练,这支军队按照现在的装备水平即使放在欧洲都拿的出手,一个混成旅配备战马一千两百匹,拉车的辕马四百匹,七五山炮三十六门,七五榴弹炮十二门,马克沁机枪三十六挺,六零轻型迫击炮直至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迫击炮达到了骇人的六十门,掷弹筒更是每个班配备一具。虽然人数只是一个混成旅,但是重武器的配备甚至超过了北洋的一个师

江淮军的士兵最近都喜欢上了掷弹筒,经过无数发训练弹和实弹的演练,在四百米范围之内,大部分士兵都可以做到十发九中。部队对掷弹筒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机枪,实弹演习中,每当部队被机枪阻滞之后,班排长第一时间就会想起掷弹手,然后寻找弹坑等机枪打击的死角,利用这种曲射武器的优势,四五具掷弹筒齐发,用每分钟二十发的高射速瞬间打掉对方的机枪。当然,如果机枪前面有完善的铁丝网阵地那就另当别论,毕竟掷弹筒的有效射程只有五百多米。超过五百米的距离,就只好要求炮兵支援了。

掷弹筒对骑兵同样有效,原先骑兵一旦碰见构筑好的简易步兵阵地,除了冒死冲锋之外就只能是远远遁去,而现在则可以用掷弹筒先打掉威胁最大的机枪,然后迅速突破直插对方的中央阵地。而且掷弹筒很轻便,配上十二发专用榴弹也不过是十来斤,对于战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除了士兵没有经历过大战的洗礼,还显得有些稚嫩以外,其他方面无论是训练水平、装备水平以及战术使用方面,都已经令人满意了。尤其是军官在和廓尔喀卫队合练之后,几乎人人都有了那种沉静如岩石般的气质。

这支军队已经完全可以成为精锐了不管是从装备还是训练水平,都不亚于欧陆各国的强军。原先散漫的作风被严格的训练一扫而空,中国人特有的坚韧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是天生的战士。巴恩斯、布鲁斯等英国佬训练文盲、半文盲部队的丰富经验,也起了巨大的作用,家庭般的温暖和军人职业道德观的培养,令士兵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十年前“华勇营”的成功被高效的复制,

所不同的是,那支军队的为洋人而战杀戮自己的同胞,而江淮**军则是一支地道的民族武力,每个人都可以为了理想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惜一死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不得不说的是,辛亥**以来形成的强大的民族情绪在这个大时代的爆发,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年轻人的热血,终于在近代中国重重的屈辱之下被激发的沸腾了起来

高楚观从外面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电文译稿。

“都督,这是各省都督和民间社团给咱们的电报,都是声援咱们收复蒙疆的???浙江都督朱瑞协饷五十万,江苏都督程德全协饷三十万,副总统湖北都督黎元洪协饷五十五万,湖南谭延闿都督协饷二十五万???黄兴将军亲自奔走南方各省替您拜庙门,这笔钱来之不易啊,黄克强在电报上说要您一定要打出咱中国人的威风来,一举克复蒙疆,不使民国初肇就丧失疆土???另外上海的宁波商业协会捐款二十万,山西商业协会捐款十五万,全国的捐款和协饷超过了两百万,山西都督阎锡山给咱们准备了一千辆大车和两千匹的驮马还征召了一批民夫???陆军部还是一分钱没给,徐树铮次长给您个人发了电报,预祝咱们旗开得胜。”

柴东亮平淡的道:“给各省都督回电,感谢他们的好意,我从来就没指望过陆军部,徐树铮有这个态度就成,有他掣肘袁世凯咱们的事情也好办了许多。南方各省都督出点钱也是应当的,咱们的部队插进了蒙疆,袁世凯就不能不调重兵防备,南方的压力也能减轻一点,阎锡山这个老抠居然出血了,真是难得,咱的兵驻更新A整理扎蒙疆对他是最有利的???孙先生没有来电报吗?”

高楚观摇头道:“没有,不过克公的态度就能代表孙先生了。”

柴东亮心里很清楚,再过两个月就是参众两院大选的日子,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摩拳擦掌要在竞选中大展身手,安徽是人口大省,参众两院加起来有四十多个席位,黄兴帮助自己筹款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收复疆土,但是也不乏帮国民党收买选票的意味,黎元洪知道自己搞不过袁世凯,只想在明年的总统选举中保住副总统的宝座,最近又因为杀害首义功臣张振武弄的声名狼藉,联合南方各省已经成了他唯一的出路,尤其是拥有长江舰队能够隔绝南北的柴东亮,更是他努力交结的对象。上次如果不是柴东亮的舰队打垮了北洋渡江的木船,没准那时候他就已经成了冯国璋男爵的刀下鬼了袁世凯允许自己派兵收复蒙疆则是为了借柴东亮的兵造成南军芒刺在背的感觉,来维护北洋的团结。

玩政治的都不是傻子,看起来是举国支持江淮军北上,实则各怀心思。南方也好,北洋也罢,都早已不是铁板一块。

不过,这两百多万的真金白银,倒是给柴东亮帮了大忙,有了这笔钱他就不需要动用安徽本就不宽裕的财政资金了。

现在困扰南方各省半年多的四十万民党军队,被黄兴的南京留守处裁汰了大半,留下十几万精壮编练为五个军”各省的秩序在渐渐恢复。原先害怕满清朝廷复辟死活不敢剪辫子的老百姓,也纷纷从乡下跑回城里,剃头匠的生意空前的好,想在街上找个留辫子的人倒是真不容易了。老百姓平静的接受了大清亡国,民国肇兴的现实,又开始按照千百年来的习惯过起了日子。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等大小党派在实力派人物的支持下,正在各地奔走为两个月后的参众两院选举摇旗呐喊。

民国似乎就这么平静的到来了,各方实力派的注意力都放在两个月后的参众两院选举和明年的大总统选举,不论是南北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私下运作。湖南搞的最为夸张,竟然在一夜之间将所有的县长都换成了国民党员,要确保湖南所有议员都控制在国民党手中。但是这些事情都只能在私下操作,没法拿到台面上。

收复失地才更能提升民族的自豪感,也更能吸引公众的眼球,所以各大报馆都派出了记者赶赴安庆,安徽军谘府几乎每天都有新闻发布会。国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柴东亮这个名字顿时变得无比响亮,虽然暂时无法和孙文、袁世凯相提并论,但是已经隐隐可以和黎元洪别一下苗头。青年学子更是拿他当做偶像,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一时无两,已经有人将他的名字列在孙、袁、黎三人之后,合称为民国四巨头。

民国肇兴伊始,江淮军出兵塞北收复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对年轻人的震动实在是太大了,柴东亮可以想象的到,等到成功之后自己的威望将会超过黎元洪,直逼孙文、袁世凯两大巨头。

打蒙古说实话柴东亮还真没太当回事儿,哲布尊丹巴、福胜、乌泰手下的几个蒙古牧民,手中的武器最先进的也不过是俄国人淘汰下来的几杆老式伯丹步枪,都是些连膛线都给磨平的古董。一个骑兵、炮兵的混成旅,如果拿不下他们,江淮军也可以解散了。

外交方面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满蒙本来就是一体,袁世凯是拿了清廷的退位诏书的,这就等于向世界宣布,北京临时政府的法统不是来自南京临时政府,而是直接承袭于清廷,这就保证了满蒙地区和中原密不可分的地位。日本、俄国最多也就是在背后搞点鬼,真想大动干戈也不容易,起码英美就不会同意。

真正可虑的是袁世凯和北洋

柴东亮只摆一个混成旅在蒙古的目的,也就是希望不要过于刺激袁世凯,让他下定决心拔掉侧背之后的这根钉子。柴东亮相信,凭借着强大的火力和领先这个世界的战术,袁世凯如果真想对“先遣军”动手,没有两个师的兵力,北洋是无法取胜的。

现在的袁世凯,还有没有能力调动两个整编师替他打一场两败俱伤的硬仗,相信他本人都没有把握???现在的北洋早已不是当年的小站新军。

真正的威胁不是战斗,而是被袁世凯截断“先遣军”和内地的联系,让他们在冬天的蒙古无衣无食,在冰雪中被饥饿和严寒折磨。当年拿破仑无敌的军队,就是被俄罗斯的寒冬打败的。

这才是柴东亮最担忧的事情晋商虽然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但是如果被北洋截断了道路,西帮也就无能为力了。

到那个时候,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就只有依靠俄国妖僧拉斯普廷了,只是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不晓得俄国会不会受到影响,万一拉斯普廷没有重新获得沙皇的信任,或者这家伙拿钱不办事儿,那玩笑就开大了

柴东亮深深的感觉到实力的重要性,国家太弱只好在夹缝里求生存,自己的实力也太弱,只好在与虎谋皮在刀锋上跳舞。

两年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中国崛起难得的机会,而大量贩卖战争物资给俄国,是柴东亮唯一的迅速聚敛财富的良机???只有这样才能令自己的军工产业获得巨大的发展,累积起来参战的本钱。

为了这个目标,柴东亮无法不冒险,而眼前这些英姿勃勃的士兵很多将再也无法回到家乡。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战争本来就是这么残酷,而一个弱国想要崛起,必然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牺牲。

只可惜,他们很可能没有牺牲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而是死在同胞的暗箭之下,这种无休无止的内耗,才是中国人最大的悲哀

远处,一匹雄健的东洋高头大马旋风般的卷过大校场,上面是一个穿着将官军服的年轻人,只见他的脸上被灰尘和汗水模糊的看不出眉眼,脸上是一道道黄褐色的沟壑。

骑士飞快的跑到柴东亮跟前,翻身跳下战马,气喘吁吁的道:“都督,都督??”

柴东亮笑骂道:“你看看自己的样子,好歹也是个少将师长了,还没有有一点长官的样子”

骑士正是刚刚被陆军部授予少将军饷的陆凯,十个月前他还只是个小小的队官,现在居然已经是掌控一个师的少将师长了,这令他们也觉得像是做梦一样。

陆凯也不辩解,急切的道:“都督,冯如的新飞机搞出来了,马上就拉到大校场了”

柴东亮眼睛一亮:“哦,这么快?”

第241章 丑态百出第303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上)第13章 邀买人心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192章 青楼密谋第262章 心腹大患第108章 退无可退第150章 好大的胃口第310章 国产汽车的迷局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第85章 传票第15章 宴无好宴第242章 将孙文开除党籍第324章 我们的青岛(三)第231章 我们的青岛(十)第87章 孙文失策第213章 血火炼狱第34章 演讲第248章 海军之父第334章 新时代义和团第126章 巡阅江淮第137章 前景第96章 吸血蝙蝠第289章 两难的抉择第133章 西山十戾第277章 赶尽杀绝第173章 那一枪的风情第188章 一石二鸟第165章 甲骨文和青蒿素第59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下)第150章 好大的胃口第76章 顾维钧第173章 那一枪的风情第257章 海军总体战第241章 丑态百出第301章 全歼一个联队第3章 诈弹夺城(中)第75章 我有过墙梯第168章 一触即发第229章 攻心为上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第255章 一夫一妻三口人第75章 我有过墙梯第257章 海军总体战第143章 蒙疆风云第165章 好汉第233章 杯酒释兵权(下)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卧底第199章 骑兵对决第167章 两个世界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6章 两个李鬼第65章 小算盘第120章 螳螂捕蝉第265章 奇货可居第155章 制服第14章 杀鸡吓猴第109章 神兵天降第310章 国产汽车的迷局第336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中)第158章 收复国土的第一枪第156章 安徽有饭吃第192章 青楼密谋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134章 五年计划第258章 搞不定的鱼雷第333章 空前的胜利第137章 前景第132章 碰撞第253章 加速发展(上)第5章 霸占衙门第347章 要儿子还是要闺女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260章 盟友第98章 千钧一发第123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上)第180章 中国式管理第185章 黄金荣的屁股第328章 我们的青岛(七)第84章 王朝末日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72章 暗战第300章 空军的反击第241章 丑态百出第32章 初见第229章 我们的青岛(八)第246章 白狼的困扰第79章 审讯第201章 两线作战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愿军第60章 浩劫第279章 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313章 无利不起早第33章 书友群靠不住第295章 水上飞机航母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177章 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