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

不出柴东亮所料,氨苯磺胺的上市震惊了全世界,购买专利使用权的电报雪片般飞到安庆,都被军谘府压到了档案柜的最底层。(免费天珠变尽在)在初期不凭借技术垄断的优势赚个盆满钵满,那是傻子至于转让技术专利,那就是后话了。

柴东亮深知氨苯磺胺的技术秘密不会保持太久,所以不遗余力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招收经销商,这种具有强效抗菌能力的新药立刻就成为全世界医生和病人的新宠,如果不给病人的处方里开上几片磺胺,病人就要骂街了。

安庆三义制药厂的产能迅速扩大了十倍,每天五十万瓶的产量才将将能够满足全世界旺盛的需求,抗疟新药青蒿素的销量也极为可观,东南亚、印度和两广一带的需求几乎是无限量的,用秘方入股的“三义镖局”的李镖头,每天都觉得自己在做梦,他不敢相信财物报表上的数字是真实存在的。

日进斗金算个屁啊,现在三义制药厂每日进账都达到了数十万美金

凭借着这笔意外之财,安庆、芜湖、南昌、奉天、包头江淮军控制的所有区域,都在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安庆军谘府制订出最新的扩军计划,安徽省扩编为四个师,江西两个师,奉天两个师,蒙古两个师,江苏两个师,江淮军瞬间就由三个师外加一个魂成旅,扩编为十二个整编师的规模,这还没有包括上海的商警总队,那也是整整一个魂成旅的编制。江淮军的武力扩大了三倍有余,扩编完成后兵力将达到了十二万人,只比北洋军少四万。芜湖兵工厂和上海光华兵工厂,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加班加点的赶制汉风i型步枪、德普轻机枪等江淮军的标准武器了。

江淮军打死了张勋之后,派兵过江攻打了徐州,将辫子军的残部歼灭之后,整个江苏省已经尽入柴东亮的掌握之中。江苏都督程德全因为“二次”的时候被黄兴等人裹挟着宣布独立,这个老官僚观风色的本领也着实高强,一看形势不妙立刻逃到了上海租界,对外宣布自己支持中央政府反对分裂国家。林虎的第一旅拿下南京之后,柴东亮顶住江淮军内部的压力,派人从上海将程德全请了回来,让他继续担任江苏都督。

辛亥之后,原大清的江苏巡抚程德全被虞恰卿一张利口一百万银元收买,一枪不放就宣布江苏独立,从那一刻开始,江苏的事情就再也轮不到他掌控了,他也早已经习惯了傀儡角色,只要南京都督府还让他住,他就心满意足,倒也不争权夺利,这次在江淮军的刺刀保护下重新回到了南京,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大半的家si投进了离南京只有六十里的马鞍山工业园区,心满意足的等着分红利,算是绑在了柴东亮的战车上。(免费天珠变尽在)

中原一带白狼这股悍匪越闹越凶,抢掠了不少洋人的产业,还抓了大批的外国传教士和医生当他们的护身符,这令列强非常的不满,各国公使纷纷对袁世凯提出严正警告,承受不起压力的北京政府,命令就任湖北都督的段祺瑞亲自担任剿匪的任务。段祺瑞无奈之下,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武汉,接任他的是袁世凯的御儿干殿下段芝贵。

段祺瑞是北洋第二号人物,除了袁世凯能够号令北洋众将之外,第二个就数他了,袁世凯死活都不想让这个干女婿亲自执掌兵权。何况湖北的兵实在是太多了,北洋军有六千人,黎元洪留在湖北的则有足足四个师五万大军。如果段祺瑞统领了这接近五万六千人的大军,再有湖北一省替他提供粮秣,袁世凯恐怕睡觉都要睁着两只眼睛了。

老段前脚刚走,小段就迫不及待赶了过来,武汉是九省通衢,长江中游财富聚集之地,段芝贵前些日子被袁世凯授予黑龙江都督的职务,在塞外喝冷风,现在突然得到这样的美差,喜的鼻涕泡直流。

就在段芝贵在湖北大肆搜刮的时候,蛰伏许久的长江舰队突然发飙,从九江顺流而下,一举控制了长江航道,刚刚接收不久的“飞鸿”号和三海舰,这四艘巡洋舰带着十几艘驱逐舰、鱼雷艇逼的袁世凯的第二舰队几艘炮艇只得退守长江北岸。长江舰队一炮未发就截断了京汉路的长江轮渡,令江南的两万北洋军再也得不到任何的补给。陆凯的江淮军二师正在向湖北步步逼近,冯国璋、雷震春意图保存实力,不愿和江淮军硬拼,就带着从江南抢掠来的财物,一步步由湖北退入湖南境内。段芝贵慌了手脚,不停的给袁世凯发电报,请求增援。袁世凯看着他的电报手脚冰凉,后悔自己不该让老段去信阳剿匪,有他在湖北坐镇恐怕江淮军不见得敢于这么咄咄逼人,老段虽然不太可靠,但毕竟是干女婿,起码比冯国璋、雷震春强了些许至于小段,那就是个废物啊

包头和奉天也在兴建工业园,这两个地方都是有煤有铁的好地方,尤其是包头附近,薄薄的剥开一层地表土,就是厚厚的煤层,铁矿石的品位在中国也还算是不错。(免费天珠变尽在)包头工业园以煤钢联合体为主,同时兴建了耐火材料厂、焦化厂等配套企业,辅以拖拉机制造厂,奉天则按照计划被建设成汽车城和军工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美国底特律聘请来的工程师,正在为发动机的技术标准争吵不休,军火生产则毫无悬念的采用了俄国的标准,除了少量生产江淮军的标准配置武器满足部队使用之外,主要的产品还是莫辛纳干步枪和双轮马克沁。

安庆军谘府里,江淮军的军官们喜笑颜开,扩军是军官们最喜欢的事情,军队扩编之后营长升团长,团长升师长、旅长,人人都有好处个个都不落空。江淮军的团长、旅长们不停的派人到军谘府打探消息,试探下一步兵锋所指的该是哪个省了。

邝海山不足两年由管理百十个士兵的新军队官升任蒙古屯垦使,顾麻子则担任了奉天都督,这种坐着火箭升官的速度哪个不眼红?江淮军的团长、旅长们都觉得下一个独当一面的该轮到自己了。

乱世出英雄,没有时势的配合,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

就在江淮军一路高歌猛进的大好局面之下,军谘府突然下达命令,军队不许再往南进发了,暂停攻击武昌的计划。

江淮军的军法严格到了可以用苛刻来形容的地步,没有人敢于挑战军法的权威,陆凯的二师只好停下脚步,驻扎在黄冈城下遥望武汉三镇。龟缩在武昌城的段芝贵也算是松了口气,趁着这个难得的空挡检阅了一下部队,试图鼓舞起士气。

安庆军谘府里,汤化龙兴致勃勃的在沙盘上指点江山。

“柴都督请看,长江舰队从九江出发,朔江而上过黄石直逼武汉,陆军则可以由合肥出发,过六安走麻城,切断北洋军北归的道路,那么段芝贵只有向南逃窜入湖南一条路可走了,湖南是黄兴的老巢,谭延闿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冯国璋、雷震春部已经进入了湖南,再加上段芝贵的部队,湖南穷苦哪里养得起这么多的兵?都督以国民党副理事长的身份,登高一呼湖南军民必然是群起响应,三湘传檄可定。至此,两湖将尽入都督之手,下一步就是拿下广东了”

柴东亮笑着道:“汤议长说的有理,我现在只想尽快拿下湖北,礼送汤议长就任湖北都督,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汤化龙心中大喜,但是嘴上却兀自在推脱:“化龙何德何能,如何做的一省都督?何况化龙穷途末路投奔都督,只求个安身立命之所,了此残生罢了。”

柴东亮微笑道:“汤议长本是名流,日本政法大学的高材生,清末便是湖北訾议局的议长,为了敦促清廷实行宪政,不惜生命发起了四次国会请愿,看到清廷颟顸无望的时候,汤议长以万金之体只身犯险加入军,并将家财尽数捐献给军用来光复中华。成功之后却不居功,几次三番的推辞了湖北都督的职务,忠心耿耿的辅佐黎元洪副总统汤议长的人品和学问,都令柴某望尘莫及,您一生以维护宪政为己任,这次因为袁世凯用流氓‘公民团’威逼国会,您又愤然辞去众议院议长的职务,高风亮节令柴某感叹,先生不论是在湖北的人望还是您的品行,都是湖北都督的不二人选,望汤议长不要再推辞了。”

汤化龙心里乐开了花,但是还是再三推辞,柴东亮只是不允,这才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接受。

柴东亮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嘴上不说心里暗自好笑。他也清楚,汤化龙不是什么官mi,否则也不会顶着清廷的巨大压力发动了四次国会情愿,如果他想当湖北都督的话,辛亥之后就能当上,凭借他常年担任湖北訾议局议长的有利条件,黎元洪就得靠边站了。更何况,这次他和袁世凯翻脸拂袖而去,舍弃了地位显赫的众议院议长的职务。他现在想当这个湖北都督,是想在湖北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罢了。汤化龙亲眼看到了安徽的建设成果,更令他欣喜的是安徽的县区级的选举进行的有条不紊,人民参政议政的兴趣空前高涨,而整个江淮军控制区域内,对法制的维护更是北洋和其他的军阀望尘莫及的。汤化龙从安徽看到了全国实行宪政的可能性,这令他心底的火焰又再次剧烈的燃烧起来。

宋教仁、梁启超、汤化龙,这是民国初年最出名的三个宪政吹鼓手,可惜命运不济,尤其是宋教仁和汤化龙还被人暗杀,死的不明不白。宋教仁遇刺不幸亡命,汤化龙伤悲至极,即以挽联云:“倘许我作愤ji语,谓神州当与先生毅魄俱沉,号哭范巨卿,白马素车无地赴;便降格就利害观,何国人忍把万里长城自坏,从容来君叔,抽刀投笔向谁言。”上联中的“范巨卿”,即三言二拍《喻世明言》中“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之故事,寓重诺者;下联中的“来君叙”,则指东汉将领来歙,被人刺杀。从中可见汤化龙对宋教仁其人推崇备至,而于主谋刺宋者,词意之间,尤深致愤懑。

汤化龙虽然和宋教仁政见不同,一个拥护总统制和中央集权,一个力主内阁制和联省自治,但是这都是君子之争,彼此之间却惺惺相惜。

在另外一个时空,汤化龙反对清廷的“皇族内阁”,也反对国民党的“二次”,也反对袁世凯称帝,更反对张勋复辟,几次三番的罢官而去,只为了维护心中那一点宪政的梦想。等到后来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之后,汤化龙对民国彻底失望,携带妻儿远走美国,却被国民党人刺杀,理由则是匪夷所思的“剪除袁世凯的走狗”。汤化龙被杀之后,刺客被众人抓捕,自知不可逃脱,遂吞枪自杀。

汤化龙死后被运回家乡安葬,他的坟墓在数十年之后的一场浩劫中被毁,头骨也被人用锄头砸碎,在他的墓中没有找到金银珠宝,只有几件衣物和一具骸骨。而那个刺客王昌,则被国民党一直当作“烈士”安葬在黄花岗,并破天荒的享受了最高规格的的党葬,成为国民党中第一个受到这种待遇的人,每年都受到党徒的祭奠享尽了哀荣。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汤化龙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最佳注解,

推崇无政府主义的陶成章,力主内阁制的宋教仁,苦心维护宪政的汤化龙,这三人都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人格品行之高洁令后人高山仰止,但是却都死的不明不白在这个时刻,柴东亮的结拜三哥陶成章已经死了,令他唏嘘不已,和柴东亮政见不和的宋教仁也死了,令柴东亮心中百感交集,就剩下汤化龙了,柴东亮说什么也要改变他的命运人心中总要有一块净土,如果有理想的人总是被现实抹杀,而且下场都凄惨无比,那谁还会维护理想?谁还会在意心底的那一片净土?

这样的人不该死更不该死后还被人尸骸

“柴都督,您在想什么呢?”汤化龙看到柴东亮出神,不禁有些疑huo。

柴东亮随口道:“我在想如何顺利拿下武汉,毕竟那里有五六万的军队啊”

汤化龙哈哈大笑道:“都督不必担忧,段芝贵无论是本事还是威望,都比段祺瑞差了十万八千里,若是老段依然坐镇湖北,那我还忌惮几分,不是老夫夸口,对付小段,手到擒来”

柴东亮眼前一亮:“哦,汤议长已经胸有成竹了?”

辛亥科技帝国书友互动

钻石榜

鲜花榜

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41章 摩登时代第108章 退无可退第310章 国产汽车的迷局第291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第67章 真相第111章 血浓于水(下)第315章 进京(中)第318章 萨拉热窝的枪声第203章 天杀的小日本第187章 新三从四德第253章 加速发展(上)第43章 萝卜当官印第167章 轻机枪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215章 偷心贼第40章 敲竹杠第251章 去他妈的民国第18章 因祸得福第332章 我们的青岛(十一)第158章 收复国土的第一枪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第332章 我们的青岛(十一)第324章 我们的青岛(三)第276章 民宪党的发展第177章 隐情第39章 长江水师第69章 吊唁(中)第26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126章 巡阅江淮第146章 站着把钱赚了第65章 小算盘第74章 你有张良计第10章 暗流汹涌第343章 先拿北大开刀(上)第233章 杯酒释兵权(下)第36章 毒士?国士?第44章 血色长江第166章 有车有房第89章 南京乱(上)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6章 两个李鬼第317章 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第96章 吸血蝙蝠第57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上)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训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97章 自乱阵脚第229章 我们的青岛(八)第144章 出兵漠北第173章 那一枪的风情第5章 霸占衙门第72章 暗战第97章 自乱阵脚第343章 先拿北大开刀(上)第229章 血光团第248章 海军之父第206章 狂飙突进第301章 全歼一个联队第344章 先拿北大开刀(下)第91章 大工业时代第66章 开国大典第246章 白狼的困扰第78章 被精神病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319章 大战阴云下的平静(上)第321章 战争打响第60章 浩劫第344章 先拿北大开刀(下)第345章 骨头爱上狗第97章 自乱阵脚第138章 天空属于中国第316章 进京(下)第13章 邀买人心第229章 血光团第13章 邀买人心第163章 空袭(上)第100章 柴东亮的雇佣军第273章 袁世凯尿裤子第180章 中国式管理第215章 偷心贼第244章 你们过时了!第62章 城破第187章 新三从四德第347章 要儿子还是要闺女第119章 邪门的掷弹筒第341章 我养了一只天皇(下)第274章 江山一统第317章 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第142章 好戏连台第27 杀一儆百第16章 鸿门宴(上)第248章 海军之父第53章 豪杰第240章 今月照古人第26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259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第205章 困兽犹斗(上)第196章 骑汗血马杀东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