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聪明的一休(上)

西历一九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这一年的秋冬,西洋经济受到了经济危机影响萎靡不振,经济的压力令欧陆列强对原料产区和商品倾销地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德国、奥匈帝国、俄国、英国、法国、奥斯曼土耳其都在厉兵秣马,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即使是远在太平洋的中国和美国都闻到了欧洲大陆弥漫的硝烟味道。德国和奥匈帝国,英国和俄国,俄国和日本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在拉拢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增强自己在未来大战中的实力。

欧洲的经济衰落,直接影响到了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日本国民却没有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依然是穷苦不堪。出口不畅通,国内的发展潜力又被挖掘到了极限,西园寺公望首相对疲软不振的经济束手无策黯然下台,被称为日本海军之父的山本权兵卫在政友会的推荐下粉墨登场,海军出身的人头一次坐上了内阁首相的宝座。

山本权兵卫的崛起离不开甲午战争,甲午战争谋划阶段,海军省官方主事(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山本权兵卫大佐和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中将之间曾经有一次ji烈的交锋。

川上操六主持制定的《征清大作战构想》在一开始根本就没有考虑海军的作用,会议上,川上操六一开口就是发扬两百米内硬功夫,刺刀见红,打到清国的直隶平原,在那里和清军决战什么的,听得陆军出身的官僚们热血沸腾,恨不得一天之间就灭了李鸿章,然后打进北京城,占领整个中国。

正当川上操六夸夸其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时候,冷不防被山本权兵卫将了一军:“陆军有没有优秀的工兵?”

川上操六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随口说道:“帝国陆军的工兵非常优秀。”

山本权兵卫做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那就好,现在开始就赶快在九州到釜山之间架一座桥起来,要不然陆军过不了海。”

川上操六瞠目结舌,陆军这才注意到他们的作战计划理有根本的缺陷,丝毫没有考虑制海权这个错误犯的也实在是太业余了

看见陆军闭嘴了,山本权兵卫开始系统的阐述中日之战的要点,他认为必须在海上击败北洋水师,才有获胜的可能性,如果一旦联合舰队战败,失去了物资补充的日本陆军,无论取得多大的战果都难逃失败的命运。川上操六中将和在场的大山岩元帅都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海权第一的论调。山本权兵卫当时只是一个海军大佐,而川上操六是陆军中将,是日本陆军仅次于山县有朋的第二号人物,地位比山本权兵卫高出不知道多少,但是他却丝毫不以为忤,虚心的接受了山本权兵卫的建议。

开战时只是一介大佐,并没有参加具体的战争策划和战争指挥的山本权兵卫,以简洁的比喻给陆军们上了一堂海权课。随着战争的进一步进行,山本权兵卫又在大本营移向海外和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上表现出了过人的预见力,从而被人重视,开始在政坛和军界崛起。

山本权兵卫是鹿儿岛人,萨摩藩出身。十一岁时就参加了萨英战争,在弁天炮台帮着搬炮弹,在一起搬炮弹的还有东乡平八郎,炮手不是别人,就是后来日本最早的元帅大山岩。英国舰队旗舰尤里亚勒斯的舰长和副舰长就是被这个炮台送去见上帝的。出众的才华,再加上山本权兵卫和大山岩元帅、东乡平八郎大将特殊的关系,他迅速的成为日本政界和军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川上操六身为陆军中将,手下一群参谋人员精心制定的作战计划,居然也是漏洞百出,而且犯的都是极为低级的错误。当然海军也比陆军强不了多少,直到黄海大东沟海战之前,都无法确定作战阵型是纵队还是横队,最后还是找了几艘军舰实地演示了一下,才下定决心将联合舰队摆成一字横队。黄海大东沟海战之后,北洋水师仓惶向东逃回旅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却向南追击傻子都知道,北洋水师只有旅顺有修船的能力。

当时观战的英国远东海军司令对此的评价是:胜利者被失败者的巨舰大炮给吓坏了

就是这么一批人,就是这样的水平,但是却能接连击败大清和俄国,将资源匮乏的日本代入亚洲第一强国的位置明治时代的日本,杰出政治家和外交家灿若晨星,他们学习和进步的速度令外人咋舌。一群菜鸟在数年间就成为世界顶尖的杰出人物,不得不说,和当时那种宽松的政治气氛绝对是密不可分的。

山本权兵卫担任首相之后,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鸡毛令箭舞的呼呼风响,以强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将陆海军大臣必须是现役军官的规定,改为预备役同样可以出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陆海军对政府的挟制。改革文官任用制度,山本权兵卫把可由自己自由任用的官员范围扩大到陆、海军省以外各省的次官以及警视总监、法制局长、内务省警保局长等。政府的权力被大大的加强,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军队干预政治的能力。

与此同时,山本权兵卫内阁对大藏省和农商省进行了整编,削减了一万多名官吏和雇员,上任伊始就削减了六千六百万日元的行政经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老百姓的税负,令苦不堪言的日本商民松了一口气。他还对山县有朋的大本营--枢密院进行改革,将枢密顾问官的定员从三十八人减至二十四名,弱化了枢密院的力量。

日本朝野上下对他的改革赞扬声一片,很多人惊呼伊藤博文首相又回到了日本,日本继明治维新之后,正在进行大正维新将山本权兵卫和死去的伊藤博文相比,将他的改革和明治维新相提并论,这是对他极高的评价。

日本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明治维新之后,再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上海公共租界,一栋气势恢宏的三层西式洋房坐落在西藏路的南段,门口高高悬挂着《东瀛日报》的牌匾,门口几个腰里插着双刀的日本浪人,双手抱胸担任警戒,他们一个个面目狰狞,骄狂之态显露无疑,但是对里面的工作人员和来投稿的文人,则比哈巴狗还要恭顺。

《东瀛日报》凭借内容翔实和价格低廉的优势,迅速在上海站稳了脚跟,社会、政经板块言辞犀利,对日本政坛的高官冷嘲热讽,极尽戏肆之能事,娱乐版则足够八卦,满足人们的yin暗心理。

矢野浩二创办的这家报馆财雄势大,对编辑和投稿人的待遇都非常优厚,一般情况下,一篇豆腐块大的文章,在上海报馆普通的稿费是一块银元,《东瀛日报》则给三块,瞬间就将作者的身家抬升了三倍。旅居上海的日本知识分子,纷纷在《东瀛日报》开辟了专栏,包括日本国内也有很多人在给这份报纸供稿,不但日本人大量投稿,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人员,也看在丰厚稿酬的份儿上,纷纷搜集新闻投稿给《东瀛日报》。

上海的初冬yin冷潮湿,矢野浩二的办公室里却温暖如春,精致的铜炉里雕刻出各种花鸟鱼虫图案的兽炭,默默的在炉中燃烧,将果木炭的香气送到屋子的每个角落。

矢野浩二穿着一身镶嵌金线的唐服,舒服的躺在一张白色西洋椅子上,两个日本侍女跪在他脚下,给他按摩双腿。在他对面坐着的则是刚刚就任《东瀛日报》主笔的北一辉。

北一辉现在鸟枪换炮,他也是一袭华贵的贡缎暗花丝绸唐服,,雕空的花瓣,包梗的牡丹,正是大清内廷才有的特殊技法,这种最高级的手绣宫缎,一尺的价格就是十几块银元,再辅以日本顶级工匠的剪裁,即使是外行也能看出这身衣服价值不菲。仅仅这身唐服,就需要七百块银元,即使是日本的富豪都不见得能拥有一套。当然,这不会是北一辉自己花钱买的,而是矢野浩二送给他的礼物,档次被矢野浩二本人穿的还要名贵。

北一辉乱蓬蓬的头发也精心修剪过,斯丹康发蜡将每根头发都束缚起来,油光水滑一丝不苟,苍蝇落上去都能摔个跟头,半瞎的眼睛被一副精心磨制的金丝边眼睛遮盖北一辉那身穷酸相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通身的富贵尊荣。

穷途末路的北一辉,对矢野浩二除了感ji涕零,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情绪和想法。

“社长,这是最新一期的稿件,《聪明的一休》的连环画,非常受读者的欢迎,读者来信请求能加快连载的速度。”北一辉恭恭敬敬的道。

矢野浩二半躺半坐,眯着眼睛道:“不可以,不能轻易让读者满足,只有半饥饿状态下,他们才会更加的忠实,一个吃饱的人对山珍海味都不会有玉望的。”

“社长,您说的太对了”北一辉由衷的赞叹道。

《东瀛日报》的娱乐版,最受欢迎的就是连环漫画,从第一期开始连载的《聪明的一休》更是令日本读者痴mi。一休和尚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大部分关于他的传说都带有浓重的佛教味道,他的形象是个老年的得道高僧。而《东瀛日报》连载中的一休,则是个七八岁的聪慧绝伦的小孩子,他奇计百出将足利义满将军玩弄于鼓掌之上,令读者感到非常的过瘾。读者迫不及待的期望能看到一休更多的计谋,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则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角色,他被一休整的越狼狈,读者就越开心。

《聪明的一休》的连环画已经流传到日本的本土,顿时就掀起了一股追捧的狂潮,大阪的丑角还根据这个连环画,创造出了新的戏剧,每日观者云集,《东瀛日报》也成了日本炙手可热的出版物,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都有了分印点,每天凌晨四点,报童就守在门口等待新鲜出炉的报纸。

读者满怀热情的抢购《东瀛日报》,对一休戏弄足利义满感到非常的开心,但是也都怀有疑问,为什么权势熏天的足利义满将军对一休如此的容忍?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

矢野浩二心中明白,他俩的关系当然有,而且非常特殊,只是现在还没到破解mi局的时候,等到《东瀛日报》的发行量大到可以覆盖全日本的时候,就是揭破谜底的日子了。到那时,大正天皇是天照大神直系后裔的神话将被炸的粉碎,天皇居然是足利义满这种丑角反派的后裔,这将对日本政坛造成多么巨大的冲击,一旦天皇失去了统治的合法性,日本必将会陷入权力的真空这才是化名为矢野浩二的钱老2的真正使命。

柴东亮交给他的任务,先设法抹黑日本政坛明智的大臣,令他们黯然下野,然后再想办法神话一些野心家和政治狂人,最好能让仇视欧美的政治疯子上台执政,同时挑拨政界和军界、海军和陆军的关系,令他们彼此争斗不休,使得日本不能集中全力来对付中国。

剪除掉那些英明睿智的日本大臣,才是集中火力攻击天皇合法性的时候,到时候抛出天皇是叛逆足利义满的后裔这颗重磅炸弹,应该可以令日本政界、军界瞬间土崩瓦解。

“社长,您的电报。”一个日本籍文员从电报房送来一封没有破译的密电。

这个时代,商人拥有自己的si人电报房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彼此之间为了投机生意的机密不被泄露,使用密电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东瀛日报》在日本的本土的分社,和他联络平日也是使用密电,一封电报不会引起任何人的特别关注。

矢野浩二随手接过来,北一辉知趣的退了下去,两个日本侍女也都面朝内倒退着退出了房间。

矢野浩二神情凝重的看了一眼,马上将房门反锁,从保险柜中取出了密码本,逐一破解密电的内容。随着一个个的字码被破解,杂乱无章的内容也变得清晰起来。

密电来自安庆军谘府,内容极为简单,只有一句话抹黑日本新任首相山本权兵卫,让他下台

过了片刻之后,又一封密电送到了矢野浩二的案头,同样是约定的密码,同样来自安庆军谘府,内容也同样如此。

矢野浩二看罢,将密码本重新锁好,然后划上一根火柴将密电烧毁,看着这张白令纸化成了灰烬,他的眉头锁了起来。

一天之内来了两封同样内容的密电,而且都是如此的简明扼要,命令越清晰越简单,就越说明柴东亮对山本权兵卫的重视,也更说明了柴东亮对山本权兵卫改革的忌惮。

一旦改革成功,日本的实力将突飞猛进。海陆军对政府的挟制,一直是制约日本发展的痼疾,也是令日本内阁三天两头倒台的最大原因,如果让山本权兵卫的改革获得成功,萨摩藩对海军,长州藩对陆军的控制将被极大程度的削弱,那么海陆军将真正被改造成日本的国家军队,日本政府也将继伊藤博文之后,再一次拥有了对军队的控制权。那种三五个月换一届政府的现象也将大大得到缓解。

证据稳定的日本将成为一个握紧的拳头,这对中国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想抹黑山本权兵卫谈何容易,他在日本国内的威望相当高,民间普遍认为他是能掐会算的人物,把他当做了民族英雄。

突然,矢野浩二灵机一动,山本权兵卫是萨摩藩出身,是海军的领军人物,日本海陆军不合是公开的秘密,尤其是山本权兵卫的改革,触动了海陆军双方的共同利益,那就是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度,这必然会令军界的大佬们愤愤不平。

改革者历来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被五马分尸的商鞅,被掘墓鞭尸的张居正,被慈禧砍了脑袋的谭嗣同等六君子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后果一般都是如此。

虽然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至于出现改革者被砍头的事情,但是让他下台恐怕是海陆军大佬们的共同想法吧?

矢野浩二嘴角抽动,不禁冷笑起来,在日本的政坛和军界,应该有大批柴东亮的同盟军,大家怀着共同的理念摧毁山本权兵卫的改革,让这厮滚蛋

既得利益者,永远是敌人的朋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东瀛日报》上下齐心协力行动,大阪、东京等分社都在不遗余力的收集关于山本权兵卫和海军的资料,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一份份的报告和剪报被送到了上海,摆在了矢野浩二的案头。

矢野浩二仔细的翻阅了所有关于山本权兵卫改革的内容,以及他的履历资料,终于,一条不起眼的消息令他眼前一亮抓住他的要害了

第60章 浩劫第323章 我们的青岛(二)第253章 加速发展(上)第150章 好大的胃口第309章 航母与战列舰第8章 危机四伏第139章 南北双雄第32章 初见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211章 大开杀戒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328章 我们的青岛(七)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238章 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第333章 空前的胜利第73章 大买卖第24章 最长的一天(六)第92章 龙虎斗第199章 骑兵对决第325章 我们的青岛(四)第193章 不一样的九一八(上)第292章 你们都还嫩第273章 袁世凯尿裤子第55章 初见成效第152章 扬威海外第230章 锦囊妙计第139章 南北双雄第203章 天杀的小日本第211章 大开杀戒第237章 会游泳的鸡第81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213章 血火炼狱第52章 止戈为武第2章 诈弹夺城(上)第228章 内战阴霾第90章 南京乱(下)第211章 大开杀戒第177章 隐情第185章 黄金荣的屁股第182章 南满铁路的爆炸声第141章 战争准备第193章 不一样的九一八(上)第172章 妖僧与先知第19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324章 我们的青岛(三)第234章 单刀赴会第81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46章 革命的意义第308章 耐心的对决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0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下)第19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126章 巡阅江淮第188章 一石二鸟第339章 北京总统府里的日本天皇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获第105章 一箭三雕(中)第88章 布局第161章 蒙古潘金莲第166章 有车有房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344章 先拿北大开刀(下)第139章 南北双雄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0章 土改风暴(下)第26章 城头纷乱大王旗第59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下)第156章 安徽有饭吃第67章 真相第98章 千钧一发第202章 以身为饵第64章 引狼入室第59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下)第131章 冲突第282章 中州大侠第319章 大战阴云下的平静(上)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愿军第206章 狂飙突进第167章 两个世界第226章 聪明的一休(上)第45章 饿殍遍野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83章 抓捕(下)第158章 收复国土的第一枪第227章 聪明的一休(下)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172章 妖僧与先知第292章 你们都还嫩第130章 三大件第346章 阴谋论和潜规则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27 杀一儆百第88章 布局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