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下)

分割线

“日本第二舰队试图进入长江航道?你再说一遍,确定是日本第二舰队的主力?”

“三艘巡洋舰为的日本第二舰队?司令官是曾经担任日本海军省次官的加藤友三郎?什么?伏见宫亲王也在这支舰队上?”

接到上海领事馆来的紧急电报,英国公使馆炸了锅,长江航道上冒出几艘外舰本来不是了不起的事情,辛亥革命的时候,为了防止革命军伤害外国侨民,列强都快把长江当作自己家的菜园子了,从来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但那时是战况不明,现在民国已经建立,不论是南京临时政fǔ还是袁世凯的北洋政fǔ,包括实际控制长江沿线的江淮军,一直没有和列强生过直接冲突,而且柴东亮对外资还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欢迎。外国商人甚至获得了在满清统治期间难以企及的商业自由。

九江、芜湖等地的租界连外国巡捕都撤销了,中国人可以随意进出,租界工部局甚至低三下四的请求九江、芜湖市政fǔ,能够将有轨电车的轨道通到租界,否则的话曾经因为畸形的繁华而傲视华届的租界就成了贫民窟了。

即使是辛亥革命时期,列强也没有成建制的将舰队驶进长江主航道,何况现在民国和列强的关系还算不错。

英国在清末原本控制了中国航运的八成,对外贸易的六成,庚子国变之后,随着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列强的响应,英国的垄断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等到江淮军控制江南之后,这个比例进一步大幅度下降。到了一九一四年初,英国在航运和对外贸易方面,下降到不足四成,但是比例虽然下降了,实际的贸易却在扩大。随着清末十年新政,尤其是柴东亮控制了江南之后,长江沿线经济开始腾飞,商业活动的大规模展,中英之间实际的贸易额不降反增。

继传统贸易之后而来的则是直接和间接投资的大规模上升,英资和中英合资企业遍布长江沿线。现在长江中下游对于英国来说,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更甚于清末。

现在日本人明目张胆的要将第二舰队开进长江主航道,这对沿线经济活动的破坏实在是太巨大了,这是英国不能允许的。

英国公使朱尔典火冒三丈,指着日本公使林权助的鼻子连骂带威胁,只是林权助一个小小的公使,又怎么敢撸伏见宫亲王的虎须?可是大英帝国也是惹不起的,可怜林权助公使成了受气小媳fù,一把一把的掉头,只能每天无数封的密电往外务省,但是都石沉大海,不但外务省没有动静,连军部和政fǔ都视而不见,甚至连直接负责的海军省都只是简单的一句:“密切关注事态展”,就再无下文了。

朱尔典也同样往伦敦急电,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英国外交部也成了锯了嘴的葫芦,同样是要求他密切关注事态展,别说没有预想中的武力施压,甚至连句抗议的话都没有。

整个西方世界都对生在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沉默无语,甚至包括交战双方的中国和日本都是如此直至现在,双方既没有断绝外交关系,也没有正式宣战。

和表面上的平静不同,欧美列强的大使馆里都派出了大批的情报人员和武官,使馆的军事参赞蜂拥到长江沿线,列强在远东的舰队云集于长江外的海面上。在漠不关心的表象下面,是涌动的暗流。

欧6将有一场战争,而且是大战,这是列强的共识,连颟顸的俄国宫廷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于战争的规模,列强普遍认为不会过当年的克里木战争。所以,沙皇尼古拉依然可以悠闲在波兰打猎,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则一边推行宪政改革,一边在南斯拉夫郊外阅兵。英国人则对即将生的战争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他们希望能够将通过战争削弱讨厌的德国人,保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

没有人意识到,这场战争将改变世界的权力格局,作为世界中心的欧洲将无可避免的衰落下去。统治世界三百年的大英帝国将成为昨日黄花,七大洋换了主人,而欧6的强国也都伤痕累累,不论是获胜的一方还是失败者,实力都将大为削弱。

而远离欧洲的几个国家,将一大笔的战争财,一跃成为世界性的强国。

长江航道显然不是好进的,蜂群一般的飞机轰炸无处不在,从最老旧“冯如三型”的双翼木质飞机到半金属的“华夏式”,中队的空袭几乎就没有终结的时候。而且空袭的力度显然加大了,使用的不再是五磅的小炸弹,也不是一百磅的航空炸弹,而是选择长江最狭窄的航道,趁着军舰的机动能力最弱的时候,飞机载着三百八十毫米口径的克虏伯岸防炮的炮弹当做炸弹轰炸第二舰队的巡洋舰。这种重量达到半吨的炮弹,只要一落在军舰上就够战舰喝一壶了,别说是巡洋舰,就是战列舰挨上一不死也是重伤。沿江各省纷纷从航空俱乐部招募飞行员,各种新式老式的飞机装上炸弹就起了疯狂的攻击,甚至有脑子狂热的青年人,将老式飞机塞满了炸药,直接就朝着日本军舰上撞过去。

在损失了一艘老式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之后,加藤友三郎就再也没有胆量冒险了。

长江不是浩瀚的大海,军舰在这里想保持高机动性是不太可能的,加藤友三郎明智的选择了退出长江航道,转而在长江三角洲外的海面打击试图进入长江的货轮。

军舰打货轮当然是一打一个准,短短的三天就有五艘货轮被击沉,其中包括一条明远轮船公司的小火轮,而这个公司的老板正是柴东亮的老熟人,曾经是光复军的司令的湖南人李燮和。气的李大老板在办公室里跳着脚的骂小鬼子的娘,恨不得召集旧部和日本人拼个死活。

江淮军派出大批飞机搜索日本舰队,试图用更加疯狂的空袭打击第二舰队,但是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支没有固定航线的舰队谈何容易?何况,飞机的飞行半径很有限,不能深入大洋搜寻。

五艘货轮被击沉,损失并不算很大,但是给商人带来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昔日繁忙的长江航道顿时变得冷清起来,不少工厂的原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老板急得直跺脚,嘴里不停的骂那些天杀的小日本。

远在大沽口的柴东亮,每天接着安庆军谘府转的告急电报,也不禁有些头疼,日本的海上游击战还真是挺厉害的手段。

但是,加藤友三郎和伏见宫亲王也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列强纷纷表示抗议,要求日本政fǔ赔偿他们因为航路断绝而受到的损失。日本政fǔ压力空前,大隈重信相几次都想干脆辞职算了,只是害怕山县有朋的报复,才勉强支撑了下去。海军省更是承受着天大的压力,如果不能令中国屈服,海军大臣就只有剖腹以谢国人了!

袁世凯摆了日本政fǔ一道,将中国和日本推向双输的境地,最后连他自己都无法控制局面,连他自己民族英雄的光环都没保住。

袁世凯对中国没有控制力,也在这一战中暴露无疑,列强也开始在中国重新选择能够控制局面结束魂的人,而唯一的人选已经浮出了水面,那就是身处大沽口正在为日本海军的游击战而头疼的柴东亮。

吴淞港,两艘悬挂着白色五星的红白蓝三色旗帜的巡洋舰,缓缓的驶出了港口,这两艘排水量五千吨的装甲巡洋舰,三座燃油锅炉,航二十八节,装备两联装十英寸(二百五十四毫米)主炮四门,六英寸副炮两门,十八英寸鱼雷射管两具,水线以下采用了新式的镍合金双重装甲。外层装甲采用了表面渗碳硬化,内层装甲则使用了普通的优质合金钢,并不采用硬化手段。

舰长室里,刘广太得意洋洋的抽着烟,这艘最新式的巡洋舰令他爱到了心眼里,恨不得天天在军舰上抱着舵轮睡觉。

“副司令,咱都督真有邪的,闹了半天这两艘新船是给咱们长江舰队造的!”刘广太摸摸这里看看那里,觉得哪里都令自己爱不释手。

副司令程璧光白了他一眼:“这就满足了?瞧你那点出息!”

刘广太眼睛放光:“怎么,都督还有后手?”

程璧光淡淡一笑:“回头给你弄一艘两万吨的战列舰,要不要?”

“要啊!”刘广太蹦着高道。

程璧光笑道:“这一仗打好了,回头我就让你当战列舰的舰长!”

“真的假的?”

“老子能骗你个王八蛋吗?”程璧光笑骂道。

曾经跟随贝勒载洵到美国签订《伯利恒合同》的亲历者,程璧光太清楚合同内容了,现在光华造船厂正在建造的那艘无畏级战列舰,就是合同的一部分。

合同中规定,要给中国制造八艘战列舰,二十艘巡洋舰,材料由美方提供,中国三十五年内还本付息。

作为海军将领,程璧光做梦都想率领这么一支舰队,也来个环球旅行,宣示国威。但是似乎柴东亮对制造战列舰不太在意,至今只制定了两艘的计划,开工的只有一艘,反而是那种样子奇怪的水上飞机航母,倒是有三艘已经开工建造,其中有一艘最近几天就可以下水试航了。

水上飞机航母,说白了就是运输船上多一层装载水上飞机的甲板,制造起来比战列舰容易的多,另外两艘水上飞机航母大概也能在今年八月就交工,而那八艘战列舰、二十艘巡洋舰除了已经建成的两艘巡洋舰和开工不久是一艘战列舰之外,其他的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开工,至于交付使用就更没个准日子了。

大沽口之战的战况,程璧光已经通过电报获悉,他为中队的胜利欢欣鼓舞,同时也对海军的命运担忧。空军一团的空袭虽然打沉了五艘日本军舰,但是其中只有一艘排水量六百吨的驱逐舰算是军舰,那艘“若宫丸”号水上飞机航母勉强也算是军用船只,剩下的三艘都是毫无还手之力的运输船。而日本的主力舰船,无一受到严重损失的。

这岂不是又再次验证了,能够打沉战列舰的武器,只有另外一艘战列舰!

飞机,用来对付6军当然是非常犀利的武器,而对于钢筋铁骨的军舰来说,飞机还算不上很重大的威胁。

两艘军舰的编队驶离了吴淞港,渐渐进入了公海,水兵扯下三色五星的智利国旗,升起了青天白日旗的海军旗。

簇新的军舰被刷成海军通行的黑灰色,锅炉里冒着缕缕白烟,被海风撕扯的丝丝缕缕,几乎难以觉。军舰在海上航行了一天多,越往东行进,空气中的水汽就越浓重,渐渐消失在日本海经年不散的大雾中。

这支由两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的小舰队任务非常简单,就是利用日本海的大雾,仿效当年俄国的浦盐舰队,狠狠的打击日本的海上运输线。一旦现了日本海军主力舰只,就利用这两艘巡洋舰的高航迅逃跑,说白了就是要和日本打一场海上游击战。

中日双方都没有宣战,也就是说,程璧光的这两艘船可以随意的进入上海、威海卫军港,甚至可以到法国控制的海防、金兰湾补给而不会受到阻碍。

两艘没有固定航线,神出鬼没打了就跑的快巡洋舰,日本就算是出动联合舰队的主力搜捕,都很难摸到它们的影子。

中国大国,即使失去了长江航运,也是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罢了,虽然很疼但是不致命,如果日本失去了海上运输,

柴东亮给程璧光的电报最后是七个大字:来而不往非礼也!

中日双方同时使用了海上破交战,就看看谁最先撑不住,谁的损失更大!

第137章 前景第301章 全歼一个联队第173章 那一枪的风情第273章 袁世凯尿裤子第167章 轻机枪第255章 一夫一妻三口人第194章 不一样的九一八(中)第95章 日本人的阴谋第13章 邀买人心第161章 蒙古潘金莲第237章 会游泳的鸡第182章 南满铁路的爆炸声第98章 千钧一发第336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中)第142章 好戏连台第96章 吸血蝙蝠第122章 日本人必须说不第321章 战争打响第27 杀一儆百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159章 声东击西第90章 南京乱(下)第148章 雏鹰展翅(下)第163章 空袭(上)第136章 作秀第150章 好大的胃口第82章 抓捕(上)第59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下)第18章 因祸得福第279章 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第90章 南京乱(下)第291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第14章 杀鸡吓猴第274章 江山一统第57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上)第62章 城破第215章 偷心贼第326章 我们的青岛(五)第217章 民宪党第229章 攻心为上第247章 叛徒第173章 那一枪的风情第33章 书友群靠不住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345章 骨头爱上狗第182章 南满铁路的爆炸声第4章 诈弹夺城(下)第138章 天空属于中国第134章 五年计划第167章 轻机枪第228章 狗咬狗第21章 最长的一天(三)第122章 日本人必须说不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281章 军火买卖第260章 盟友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章 诈弹夺城(中)第334章 新时代义和团第88章 布局第126章 巡阅江淮第281章 军火买卖第95章 日本人的阴谋第279章 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第335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上)第254章 加速发展(下)第316章 进京(下)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226章 聪明的一休(上)第36章 毒士?国士?第135章 作茧自缚第159章 声东击西第167章 两个世界第351章 欧洲的危,中国的机第265章 奇货可居第231章 我们的青岛(十)第341章 我养了一只天皇(下)第212章 黑龙会的反击第251章 去他妈的民国第254章 加速发展(下)第233章 杯酒释兵权(下)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卧底第347章 要儿子还是要闺女第128章 安庆陆军士官学校第124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中)第120章 螳螂捕蝉第227章 聪明的一休(下)第338章 新时代的开端第83章 抓捕(下)第23章 最长的一天(五)第92章 龙虎斗第163章 空袭(上)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51章 密室亏心第309章 航母与战列舰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335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上)第107章 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