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耐心的对决

中日之间,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战争,逐渐演变成了一场闹剧。大隈重信内阁不出预料的倒台,日本最后一支敢于对抗陆军和山县有朋的政治力量也宣告瓦解。出人预料的是,大隈重信不是因为山县有朋和陆军的打击倒台的,而是他自愿下台。与此相反的是,山县有朋还破天荒的力tǐng了大隈重信,支持他继续执政。只是大隈重信本人骨子里的“耻文化”基因作祟,死活不愿意担任首相。

山本权兵卫和伏见宫亲王为首的海军首先是因为“西mén子事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以至于海军在国会上只要一提军费的问题,整个日本都会认为海军又打算贪污。大沽口之战,海军再次显示出了无能,被空袭打沉了四艘运输船不说,还沉了一艘战列舰,中国海军那支由两艘巡洋舰组成的小舰队,竟然能够深入东京湾偷袭日本海上运输线,一时间日本海风声鹤唳,海上出现的任何一个小小的目标,都会被日本人误认为是来偷袭的中国海军。

海军出身的政客和大正时代的政治家团体,先后自取灭亡,山县有朋mén下的二当家寺内正毅,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新一届的内阁首相,陆军的实力膨胀到了极限。

袁世凯因为勾结日本的事情被报界披lù,也nòng的灰头土脸,眼看大总统的宝座也不稳当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两个试图依靠发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的政坛首脑,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大隈重信和袁世凯可以说是同命相怜。

英国、美国,争相要出任中日调停人的角sè,只是中日双方谁都没有明确表态,枪炮声已经停歇,似乎这件事儿就要这么糊里糊涂的过去,反正也没宣战,所以谈不上签订什么停战协议。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日本一方,寺内正毅成了赢家,踩着大师兄桂太郎的脚印,成为了日本首相。中国这边,柴东亮成了直接受益者,由他当总统出面结束民国初年的hún露àn局面的呼声,一làng高过一làng。

和寺内正毅忙不迭的出任首相不同,柴东亮倒是不慌不忙,从大沽口直接回了安庆,躲在军谘府里,对于请愿游说的国会议员、立宪派元老一概不见。只安排顾维钧、梁启超等几位社会名流出面接待。

梁启超替他张罗了几天,也受不了每天陪笑脸,想他梁卓如是何等样的名望?平日都是别人哭着喊着拜见自己,哪里有功夫陪这些阿猫阿狗之辈闲聊?

梁启超陪客人陪的口干舌燥,一怒之下就跑到柴东亮的办公室,直接去找他。

“都督,你是怎么想的?这民国政fǔ的法统,三千未有之纯正!先有清廷的退位诏书,再有南方革命党和立宪派的拥戴,你真的打算兵锋直指北京城,杀个天昏地暗方才罢休?”梁启超觉得柴东亮都有些不可理喻了。

“任公请坐!”柴东亮客气的招呼着,他比梁启超的年龄小的多,称呼梁启超的字卓如,显然已经有些不恭敬,就称呼他的号任公。

卫兵送上茶水,雨前的六安瓜皮透着一股清香,放在玻璃杯中更显出那股嫩绿。

梁启超心急火燎,根本没心思品茶,继续问道:“你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要知道,这天下的形式转瞬即逝!两年前,孙文的名望能抵百万大军,现在他已经连个小卒都敌,孤家寡人罢了。半年前,袁世凯如日中天,现在都臭断了北京城的大街。武昌首义的时候,黎元洪就是因为应了《烧饼歌》‘六一人不识,山水倒相逢’的谶语,被视为天命所归,可今日呢?幽禁瀛台,谁还把他当回事儿?莫看你现在被万民拥戴,若是一时行差踏错,前景也堪忧!”

柴东亮哈哈一笑:“任公说的在理!国民不成熟,容易听风就是雨,所以政治人物太容易被他们轻易的信任,也太容易被他们轻易的抛弃!这正是我不愿意现在进京的原因!任公可否想过,我去了北京,这国会是否要重开?”

梁启超不解道:“那是自然,别说咱民国是共和国,哪怕是君宪国,也不能少了国会。”

柴东亮品了口茶道:“任公既然明白这个道理,那就应当晓得我为什么不去北京了!”

响鼓不用重锤,梁启超稍加思索,恍然大悟:“你是担心受到《天坛宪草》的束缚?”

柴东亮点头道:“任公知我,当着真人不说假话,我是要做事儿的人,如果依照《天坛宪草》,我连总统府里添把椅子的事情都不能做主,还能做什么事儿?”

梁启超点头道:“说的也是,九州万国,宪政之国多矣,从没见过国会权力如此之大的宪法,别说总统无能为力,就是法院的司法权都要受到国会的干预,简直是岂有此理!袁世凯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解散国会,解散国民党,恐怕也是和他有志难伸心中憋闷有关。”

柴东亮微笑道:“任公既然知道这样,还要将我放在火上烤?这大总统可不是好当的啊!”

梁启超也犯难了,皱眉道:“这倒也难了,如果你实行袁世凯制定的那部宪法,天下精英都会竭力反对,你就成了第二个袁世凯,如果实行《天坛宪草》,你就什么都做不了若是国泰民安,总统当然可以做个橡皮图章,可是现在强敌环视,国家百废待兴,必须要一位大有为的领袖方可振作全民的精神,引领国家走上富强。”

柴东亮也正sè道:“任公说的不错,我在安庆一直力压省訾议局的权力,就是防止诸事久拖不决,扯皮推诿。我这一套,治理安徽、江西两省尚可,若是拿到北京去,国会就和和我唱对台戏,不搭理他们吧,他们代表着天下的精英人物,如果放任参议院一家独大,行政权、司法权被剥夺殆尽,那还叫什么国家?我还不如呆在安庆。”

“那你就打算这么干耗着?如果袁世凯病死了怎么办?等到北方群雄并起军阀hún战,你再出来收拾局面?”

“我还没那么缺德,任公应该知道我,我不是那种心狠的人!否则我干脆举大兵一举dàng平北洋,岂不是更加便利?只是国内地方实力派甚多,要想削平天下,没一两年的功夫是不行的,可如果打两年的内战,这国家也就完了!”柴东亮不禁想起当日在扬州的惨状,徐宝山的盐枭进城半日,扬州就毁了一小半。更不要说淮上军攻打安庆了,仅仅一天的战斗,柴东亮就用了三个多月才把市面重新稳定。

辛亥革命,各地的战斗规模普遍都不太大,只有武汉打了几场硬仗,可即使是这样,清末十年新政的成果也都毁于一旦。各省藩库中的存银被哄抢一空不说,老百姓更是被增加了无数的税收,民生之凋敝远胜清末。孙文、袁世凯不得不靠向洋人借款,才能勉强支撑。

内战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

“柴都督,你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yào?”梁启超真的有些急了。

柴东亮淡淡一笑:“北洋已经让步了,我就等着国会的八百罗汉也作出让步,否则的话,我宁可不进北京。”

梁启超摇头道:“他们会做出让步吗?我看有些困难!”

柴东亮冷笑道:“他们会的,这一点我坚信!”

在柴东亮的资料里,八百罗汉在曹锟的银票yòuhuò下,很快蜕变成了五百猪猡,这些家伙的cào守很是值得怀疑。

何况,柴东亮还握有一张王牌,他现在是国民党的代理理事长,货真价实的党内第一号人。而国民党员又在国会中占据了大多数,就算是为了党派的利益,他们也会答应,制订出一部令柴东亮满意的宪法。

当初,柴东亮糊里糊涂的被宋教仁送了一个国民党的理事头衔,现在就要发挥作用了!

国会八百罗汉,一多半都跑到了安庆,尤其是国民党的议员,几乎是九成以上在安庆,靠军谘府给的补贴过着出有车食有鱼的好日子。如果敢不听话,那就取消补贴,让他们自食其力去!

柴东亮心里暗暗嗟叹,还是那句老话,权力来自哪里就效忠哪里,这些国会议员没有一个是老百姓选出来的,当然不会顾及百姓的利益。

这些整日出入八大胡同,给婊子捧场一掷千金的议员,道德cào守可想而知,袁世凯来硬的,用兵痞威逼,他们不吃这一套,所以有硬骨头的八百罗汉,曹锟捧来银元,黑眼珠看见白银子,立刻骨头就软了,乖乖的成了五百猪猡。

等到国内安定的时候,就是彻底改组国会和议员选举的时候了,也该是这些猪猡们滚蛋的时候了柴东亮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

眼下,这些猪猡们还要好好的维护,还要给他们一些饲料,把他们喂得白白胖胖!

现在,就是要比耐xìng了,只要自己的耐xìng比这些国会的猪猡好那么一点点就够了,国会议员的位置,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远超过猪食槽里的那点饲料!

...分割线...

作者话:今天是辛亥百年的纪念日,感慨良多,想说的话千言万语,但是却不敢说。但是汤圆的嘴贱,不说的话,如鲠在喉,一会儿以特刊的形式发出来吧,书友请放心,不会要钱的。

推荐好友的一本新书《大明布衣王》

内容简介:一身褴褛的他傲然tǐng立,对天长啸:“既然我的出现颠覆历史,那我就彻底将历史颠覆了;即使无法成为一代帝王,也要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第237章 会游泳的鸡第1章 一梦百年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第235章 进退两难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245章 硝烟未散第253章 加速发展(上)第18章 因祸得福第206章 狂飙突进第125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下)第108章 退无可退第7章 铁血军旗第120章 堑壕战第37章 天才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18章 因祸得福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45章 硝烟未散第68章 吊唁(上)第199章 骑兵对决第57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上)第147章 雏鹰展翅(上)第66章 开国大典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第41章 摩登时代第20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下)第141章 战争准备第277章 赶尽杀绝第309章 航母与战列舰第274章 江山一统第40章 敲竹杠第81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34章 演讲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从文人抓起第2章 诈弹夺城(上)第291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第139章 南北双雄第344章 先拿北大开刀(下)第192章 青楼密谋第49章 土改风暴(中)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第56章 孙文回国第163章 空袭(上)第142章 好戏连台第66章 开国大典第334章 新时代义和团第120章 螳螂捕蝉第325章 我们的青岛(四)第58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中)第227章 聪明的一休(下)第280章 战鹰翱翔第116章 袁世凯当总统(下)第332章 我们的青岛(十一)第186章 东亚病夫第79章 审讯第213章 血火炼狱第225章 反叛与革命第177章 隐情第138章 天空属于中国第113章 秘方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35章 针锋相对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261章 梁启超与蔡锷第322章 我们的青岛(一)第302章 发展的弯路第9章 冰火两重天第258章 搞不定的鱼雷第189章 抵制日货(上)第274章 江山一统第279章 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第107章 虚张声势第202章 以身为饵第348章 开科取士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7章 铁血军旗第130章 三大件第109章 神兵天降第257章 海军总体战第73章 大买卖第219章 大飞机和铝合金第149章 风雨晦暝第213章 血火炼狱第138章 天空属于中国第53章 豪杰第36章 毒士?国士?第217章 民宪党第55章 初见成效第227章 聪明的一休(下)第258章 搞不定的鱼雷第229章 我们的青岛(八)第312章 蔡锷的选择第125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下)第159章 声东击西第346章 阴谋论和潜规则第103章 黄雀在后第282章 中州大侠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167章 轻机枪第93章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