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进京(下)

一九一四年六月十七日

中南海照例鼓号齐鸣,袁世凯吃饭的时间到了,这几天他的心情好了许多,医生给他开了磺胺类药物,虽然无法治愈他的niao毒症,但是由此引的细菌性并症倒是减轻了一些,精神也好了一点,起码能够下床了,只是脚依然肿的穿不上鞋子。

陪他吃饭的是杨士琦,徐世昌两个老友,蔡锷担任团长的欢迎团,从安庆回电报,告知袁世凯,柴东亮已经从私款中拿出一百万银元通过汇丰银行划拨到袁世凯的个人账户上,同时从个人股份里拿出光华集团百分之二的股权馈赠给了袁世凯,等于算是柴东亮自己花巨资买了大总统的宝座。这笔现钱加上股权,市值过了一千二百万,而且目前股价直线上升,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杏城、菊人,你们都吃啊,看着我干什么?这次的事情办妥,我也算是安心了,有这么一大笔钱,我就是死了这几个不长进的畜生也饿不着了!”袁世凯的话语有些黯然。

袁世凯的家底真不算丰厚,当了大清几十年的巡抚、总督、北洋大臣、总理大臣等高官,他的家资总共不到五十万,他的手面又阔绰,出手大方,所以压根就攒不住钱。当年倒是有几百万的积蓄,在洹水钓鱼的时候都用来贿赂满清的亲贵和北洋的众将了。包括段祺瑞、冯国璋住的房子,都是袁世凯赠送的。现在老袁除了老家还有一千多亩的田地之外,手头还真没几个活钱。

“柴东亮的安排还是妥当的,现银子交给您自行处置,股权如何分给你个公子,您也可以自行安排,只是不能买卖,每年拿股息即可,现在光华集团每年分红都过了三成,这百分之二的股权,一年就有三四百万的股息收入,细水长流确实不错!”杨士琦也觉得安排的不错。

袁世凯长叹一声:“人家是看透我那几个儿子都不成器,怕他们把股票拿到手里就卖干净,只让他们拿股息,不许他们卖股票这姓柴的子做事儿滴水不漏,人情都做到骨头缝里!”

徐世昌插言道:“大总统,这接交仪式怎么安排?这礼节谁也没见过,这仪式简慢了怕是不妥啊!”

袁世凯摇头道:“是代理大总统罢了,他不会在乎的,国民党、民宪党都在他手里握着,明年的大选那是手拿把攥的事情,到时候那子就是正式的大总统了柴东亮不会在意这个交接仪式,你就看着安排吧,差不多就行了!”

徐世昌想想而已觉得在理,点头称是。

杨士琦吃了两口菜,苦笑道:“老了,胃口不行了!随便吃几口就觉得堵得慌对了,昨天收到安庆军谘府的电报,请您特赦孙文、黄兴、柏文蔚、何海鸣等战犯。”

袁世凯一摆手:“柴东亮过不几天就是代总统了,让他自己下令特赦,人情他自己作去,我不当这个好人!”

杨士琦笑道:“人家是送个人情给您做,您又何苦呢?怕是柴东亮也有苦衷,顺水人情您又是何必呢?”

袁世凯沉吟片刻道:“也好,这就算是我当大总统下的最后一道命令吧,娘的,我亲自把孙文定为战犯,现在又亲自赦免他,真是憋闷!”

杨士琦笑道:“孙文早已不复当年了,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声望,不论他失败多少次,只要声望犹在,就能东山再起,可是这次叛,他亲手毁了自己的声望!您这个大总统是因病辞职,依然受天下敬仰,他是叛的战犯,是您宽宏大量赦免了他,这对您没坏处!”

袁世凯不屑道:“甭给我灌迷魂汤,我还没老糊涂呢!柴东亮为什么不下令赦免孙文?他过几天就是代总统,他有这个权力,何必假手于我?”

杨士琦又笑:“大总统果然明见万里,柴东亮是革命党出身,这次是接替您的大总统,等于承袭了您开创的法统,如果他出面赦免孙文等人,就等于承认国民党的前任党魁犯了叛的罪过,那他怎么好意思继承您的法统?如果不下令赦免这些人,他现在就是国民党的党魁,身边还有个一级战犯何海鸣,他怎么向国民党和身边人交代?”

袁世凯冷笑:“你倒是替他想的周全!别以为当初你在安庆给他支招的事情我不知道,如果不是你提醒他,他当时还犯着糊涂呢,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杨士琦长叹:“我当时看出他是个人才,想让他承袭您的衣钵,成为北洋的接班人,曾文正公、李中堂、您,三代人杰,湘军之后有淮军,淮军之后有北洋,香火绵延六十余年可惜,现在他倒是接了您的职位,北洋垮了!”

袁世凯想起段祺瑞、曹锟等人,怒气冲了上来,咬牙切齿的道:“背信弃义,都是些没良心的王八蛋!”

杨士琦和徐世昌都是苦笑,如果不是清廷将袁世凯配到洹水钓鱼,那三年的功夫北洋众将做大,如果袁世凯在辛亥年之后,还能像当年指挥军那样对北洋如臂使指,柴东亮压根就不会有做大的机会。

但是现在说这些也都晚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柴东亮进京之后,自然要用他自己的班底,北洋里面除了唐绍仪仗着是民宪党的党魁顾维钧的老丈人,可以继续风得意之外,其他的人恐怕都得回老家抱孩子。

杨士琦雄心不再,徐世昌、王士珍已经年老,北洋其他的文职人员声望不足,曾经煊赫一时的北洋已经是昨日黄花。

袁世凯吃了两口菜,放下筷子道:“杏城,你和曹锟、孟恩远他们打个招呼,让他们安生一些这些王八蛋负我,我不能负他们!”

杨士琦一阵酸楚,两行浊泪无声的流淌。他早已听说,曹锟在北洋众将中间撺掇,试图凭借手中的武力和柴东亮讨价还价,孟恩远也跟着上蹿下跳。

杨士琦是亲自去过安庆的,柴东亮的实力他非常清楚,别说北洋已经是一盘散沙,就算现在齐心合力也不够给江淮军塞牙缝的!曹锟想效法冯国璋、雷震g个一省的都督干,孟恩远则想保住他吉林都督的位置,但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柴东亮只是江淮巡阅使,如果出兵讨伐冯国璋、雷震,等于是和中央政fǔ翻脸,相当于是叛逆!

此刻,柴东亮马上就要继任大总统了,他占据了中央的名义,曹锟、孟恩远等人如果犯浑,除了被剿灭就再不会有其他的结局!都说曹三傻子面憨心里精明,关键时候还是被蝇头利蒙了眼睛,这个时候和柴东亮过不去,不是找死是什么?

袁世凯的身体已经垮了,niao毒症是不治之症,能活几天很不好说。在这个时候,他还想让曹锟有个好下场,哪怕是这些人都曾经背叛过他!

杨士琦心里暗道,当年袁世凯背叛李鸿章,可是最后李鸿章保举的继承人还是他,现在北洋众将都背叛了袁世凯,但是他依然心存不忍说到底,袁世凯也是第二个李鸿章啊!

徐世昌已经哭的泣不成声:“慰亭啊慰亭,这个时候你还替他们打算!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袁世凯黯然道:“他们再混账,也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就像是儿子犯浑,当爹能打能骂,可我不能要他们的性命啊!当年我猪油蒙了心,在贤良寺哄骗李中堂,干出猪狗不如的事情,可是老中堂也没和我计较罢了,此时此刻,我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他们要是晓事明理,那还能保住身家性命,若是看不透形式,还要恣意妄为,那我也管不了许多了!”

分割线

安庆军谘府

一群财会人员,算盘珠子拨的噼噼啪啪直响,算了整整三天,吴锦堂睁着熊猫一样的眼睛,坐车到了柴东亮的私邸。他是柴东亮的大舅子,又是军谘府的财神爷,不必通传可以直闯后宅。

“都督,这是刚摘的桑葚,甜着呢!尝尝!”

吴美琪拿起一个暗红色的桑果,像逗孩子一样举在空中,柴东亮半躺在椅子上,舒服的闭着眼睛张着嘴,就等着果子掉进嘴里。

“你个懒鬼!”吴美琪用沾着红色汁液的手指戳到柴东亮的额头,柴东亮憨憨的傻笑。

吴美琪又拿起一个还有点泛青的桑果,递给一旁绣花的莫怜:“妹妹,你也吃一个,这是酸的!”

柴东亮立刻附和道:“对,对,酸儿辣女,吃酸的好!”

莫怜的脸色蜡黄,勉强吃了一个就皱眉放下:“我这几天什么都不想吃,吃什么吐什么!”

柴东亮傻笑道:“就算你不吃,我儿子也得吃。”

莫怜笑道:“你怎么就知道是个儿子?”

柴东亮嚣张的道:“必须是个儿子,我说是儿子他就是儿子!”

吴美琪也陪着笑:“这儿子都闹娘,怀了女儿的都能吃能喝,怀了儿子的就难受的紧,我娘说,她当年怀我哥哥的时候,就是这样。”

莫怜怀孕,令柴东亮欣喜若狂,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莫怜怀孕充分证明了黄易大神《寻秦记》理论上的错误,项少龙并不是因为穿越才没有后代,他是天生的功能障碍。

柴东亮原先就做了个决定,如果穿越不影响男性功能,自己有后代,那就按照原定计划,一步步的推行君主立宪制,如果确定不能生育,那就继续共和制吧!

如果老天爷知道,这厮将中华民族的命运寄托在女人的肚皮上,会不会一个雷劈死这个家伙?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尤其是上位者的任何一个的念头,都可能是升斗民的噩梦,此时柴东亮的一个喷嚏,也许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晴空霹雳!

当吴锦堂闯进来之后,在花厅里陪着两个老婆喝茶柴东亮傻眼了,当他看到账本上的数字,惊的目瞪口呆,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大财主,但是从来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多的钱,数字后面的一大串零,看的他眼睛都花了。

两亿六千万?

这可不是后世的人民币啊,是货真价实的银元,按照最新的牌价,一块银元可以兑换一百六十个铜圆,在酒馆里二两黄酒一盘花生米一盘猪头肉也就十几个铜圆,一块银元可以在大酒店吃一大盘的鱼翅或者是鲍鱼,洋面五十斤是三块钱,八百块钱可以在安庆买个四合院。

两亿六千万银元折合标准白银大约是一亿五千万两,大约相当于庚子年之前大清全国税收的两倍,相当于辛亥年大清全国税收的一半!

富可敌国啊!当然,这是在上海股市中的市值,如果柴东亮敢抛售的话,恐怕会引起全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这只是纸面上的财富罢了。

柴东亮从来没想到自己居然有这么多的钱,但是想清楚之后也就释然了,这三年来做的生意都是抢钱的买卖,依靠领先世界十多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技术,几乎每一门的生意都是蝎子拉屎独一份的,尤其是氨苯磺胺和青蒿素,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市场。自己在所有的买卖中,少则占据两成股份,多则占据四成以上。也就是说,做了这么多的生意,所有股东加起来赚了不到十亿银元,这并不算是成功,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在金融市场的溢价,相反说明了自己的团队在经营上的失败。

虞恰卿、吴锦堂和晋商团队,已经是国内最有经验的一批商人了,他们也觉得成绩非常喜人,但是如果换做卡内基、洛克菲勒等人拥有这么多的高科技产品,恐怕获利将是十倍甚至百倍吧?

人才匮乏啊!

柴东亮出了一阵哀叹之后,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是老百姓太穷了,国内购买力不足啊!不仅仅是销售团队的能力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内需不足,不是老百姓不想买,而是他们没钱买!四亿五千万人的大国,潜力无比巨大的国内市场,但是潜力终究不等于实力。光华集团的产品,除了军火之外,来自国内的订单不足总产量的三成。

同时,还有外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偏见,总觉得中国是个非常落后的国家,中国产品即使是再先进,他们也会认为不如欧美国家生产的东西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自行车,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自行车卖八美元,德国产的卖二十美元,美国本地产的卖十五美元,销售最好的竟然是最贵的德国货!光华造船厂也是如此,同样的万吨级货轮,造价仅为德国的六成,美国的七成,比日本也低了百分之十五,即使是同等质量,很多洋人还是不愿意采购中国货。如果不是推行了流水线生产,加上中国成本低廉的劳工,恐怕光华造船厂早就关门大吉了。

欧美国家的老百姓普遍认为中国人卖茶叶和瓷器还行,卖机电和工业制成品,压根就不靠谱。上海光华集团出口到欧美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机立窑、长管磨机等机器设备,民用产品销量微乎其微。三义制药厂出口到欧美的氨苯磺胺,洋人代理商拿到货之后,就重新换了包装,冒充是德国货,居然就能卖到三倍以上的价格。不少欧美代理商因为这样的事情被取消了代理资格,但是这种事情依然屡禁不止。

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扭转洋人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柴东亮的记忆中,日本人在二战之后,出口产品也曾经被欧美国家歧视,但是他们通过长期的努力,塑造出日本产品高质量的品牌。

柴东亮相信,只要坚持目前的高标准,假以时日中国产品必然会在世界塑造出高品质的形象。这需要全民族的努力,绝对不是自己个人就可以做到的,自己能做的就是提倡这种精神,先在光华集团、三义制药厂这种龙头企业推广这种高标准的质量管理,进而影响到上下游的企业,然后将这种风气推广开来,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当然,这也需要时机,而即将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是中国工业展的天赐良机!战争是最严格的检验,任何偏见和傲慢都会被残酷的现实击的粉碎,全世界都知道战争即将爆,但是没有哪个强国能够遇见到这场战场的规模,没有一个强国做好了长期战争的准备而柴东亮,早在三年前就在为这场战争布局了,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实业强国的道理,虽然任重道远,但是也包含了极大的机遇!

Wωω✿ тт kán✿ ¢〇

柴东亮心里盘算,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遇刺的日子,恐怕也就在这十天八天之内了吧?

他的思绪飘到了遥远的塞尔维亚,萨拉热窝的那一声枪响,柴东亮异常的期待!

该到进京的日子了,在战争爆之前,就要和袁世凯做好交接工作。

百病缠身的袁世凯,也将成为历史上翻过去的一页!

第55章 初见成效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134章 五年计划第135章 作茧自缚第11章 新军易帜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第228章 内战阴霾第56章 孙文回国第234章 单刀赴会第340章 我养了一只天皇(上)第18章 因祸得福第55章 初见成效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愿军第28章 惊艳第319章 大战阴云下的平静(上)第81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11章 新军易帜第124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中)第40章 敲竹杠第160章 包围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88章 布局第167章 轻机枪第93章 革命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185章 黄金荣的屁股第242章 将孙文开除党籍第63章 银河第59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下)第4章 诈弹夺城(下)第78章 被精神病第314章 进京(上)第168章 一触即发第303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上)第185章 黄金荣的屁股第351章 欧洲的危,中国的机第246章 白狼的困扰第292章 你们都还嫩第303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上)第26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142章 好戏连台第147章 雏鹰展翅(上)第276章 民宪党的发展第115章 袁世凯当总统(上)第345章 骨头爱上狗第181章 漏嘴第312章 蔡锷的选择第131章 冲突第248章 海军之父第67章 真相第32章 初见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325章 我们的青岛(四)第345章 骨头爱上狗第255章 一夫一妻三口人第230章 锦囊妙计第64章 引狼入室第76章 顾维钧第239章 儿戏般的革命第230章 锦囊妙计第189章 抵制日货(上)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从文人抓起第253章 加速发展(上)第132章 碰撞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163章 空袭(上)第20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下)第221章 躺着也中枪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261章 梁启超与蔡锷第40章 敲竹杠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228章 狗咬狗第209章 奉天西门第293章 玩火自焚(上)第228章 内战阴霾第95章 日本人的阴谋第351章 欧洲的危,中国的机第26章 城头纷乱大王旗第167章 两个世界第95章 日本人的阴谋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章 霸占衙门第206章 狂飙突进第326章 我们的青岛(五)第24章 最长的一天(六)第256章 洞房花烛夜第205章 困兽犹斗(上)第119章 邪门的掷弹筒第103章 黄雀在后第221章 躺着也中枪第137章 前景第300章 空军的反击第316章 进京(下)第236章 决裂第160章 包围第89章 南京乱(上)第8章 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