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中)

..报告.吴委员长和虞老扳到了!..索盘老汉用生硬的中国话喊道。

“请他们进来!”

吴锦堂和虞恰卿笑盈盈的走了进来,对俄国的贸易又让他们俩赚的盆满钵满,西洋交战各国更是天天缠着他们,要求购买飞机、坦克、迫击炮、卡车等所有新式武器装备,订单雪片般飞向芜湖工业园区和光华公司,俩人正是春分得意之时.感觉空气都是甜丝丝的。

“给大总统请安!”虞恰卿恭恭敬敬的鞠躬。

柴东亮哈哈大笑:“阿德哥在取笑我?兄弟还指望着你们二位发财呢!你们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哪里敢受你们礼?”

三人同井大笑,然后分宾主落座。

三人寒暄片刻,虞恰卿和吴锦堂讲了目前出口形式以及奉天、包头的工业园区的建设和柴东亮最关心的列强订购中国武器装备的情况。

“大总统,我们已经和德国人达成了协议,德国放弃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我们在西班牙建厂,给他们提供新书武器,同时德国人希望我们能将青岛的四万多名俘虏交还给他们。”虞恰卿得意洋洋的道。

柴东亮笑道:“德国现在想不放弃庚子赔款也做不到,他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已经被连根拔起,还有什么能力威胁咱们?我不派兵去打他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就算客气了!俘虏当然可以给他们,不过武器不能带走,另外让德国人自己想办法把他们运走,我们不掺合!”

吴锦堂则皱眉道:“大总统,德国的工业实力相当强大,咱们的武器只要让他们买走,很快他们就能仿制了,在西班牙建厂的意义恐怕不大啊!”

柴东亮笑着道:“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凭借德国强大的科技能力,仿制当然不是问题,况且我也不单单是想赚德国人的那点钱,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德国失败的太快!”

吴锦堂有些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他不明白德国人胜败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柴东亮继续说道:“德国人如果不能获得咱们的装备,那么用飞机和坦克武装起来的协约国,很快就可以击败德国人,那这仗不就打的不热闹了吗?战争结束之后,咱们办了那么多的工厂,这些装备卖给谁去?”

虞恰卿哈哈大笑:“大总统高见!幸好大总统没有一心一意的经商,否则我等哪里还有生路?我只能回宁波老家捧着粗瓷大碗吃老米饭了,”

吴锦堂也凑趣的笑了起来。

柴东亮笑着道:“况且,一旦英国、法国、德国都有了咱们制造的飞机,那么战场就不分前后方了,飞机空袭会对后方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困扰!我敢断定,一旦交战双方都有了能远程轰炸的飞机,欧战各国的工业生产都会大幅度下降,海上贸易也会遭到极大程度的打击!到时候,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就算是破解了咱们武器装备的技术壁垒,照样还得掏钱买咱们的物资,...我要让他们把这些年从中国赚的钱,连本钱带利息都还回来!”

虞恰卿被柴东亮勾勒出来的美妙前景弄的心动神摇,撅着山羊胡子笑道:“要真是那样的话,咱们赚的钱十辈子打断腿都吃不完了!”

柴东亮微微一笑:“阿德哥的野心看来不够大啊!一个人就一张嘴,十辈子能吃多少钱?我的理想是让全世界每个角落都在使用中国人生产的商品,让中国每个工厂的烟白都在冒烟,每一台机器都昼夜不停的运转,要让外国人都以使用中国货为荣!更要让每个中国孩子都有书念,每个中国家庭都衣食无忧,共享国家发展带来的好处!”

虞恰卿顿时惊呆了,他没想到柴东亮的雄心壮志居然如此之大,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人所想的无非是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罢了!以这个标准来说,柴东亮已经轻易的做到了,青岛之战一雪甲午战争的耻辱,四万多日军战俘被关押在青岛、龙口、即墨三个战俘营,胶澳租界地已经收复,现在中国海军在水上飞机航母的保护下,不停的在日本海偷袭运输船,日本关西工业区的原料来源几近枯竭,中立国的船只也不敢再往日本运送铁矿石、废钢等物资。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均表示可以放弃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只求中国尽快把飞机、坦克等装备卖给他们,马恩河战役打响以来,短短的两个多月,双方已经伤亡了上百万,光是战死的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蒙古大军西征之后的数百年里,老欧洲还从来没有流过这么多的血!

即使是死了这么多的人,流了这么多的血,但是交战双方都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这种断子绝孙的堑壕战还会持续多久,没有哪个军事家能做出准确的预言!

但是青岛之战中,江准军的轰炸和坦克突袭北岭山日军防线.令欧洲的军事家眼前一亮,不管是分属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阵营,他们同时看到了攻破对方用机枪、火炮、堑壕、铁丝网构筑的死亡防线的希望!

中国,这个他们从来不放在眼里的国度,现在成了欧洲列强眼中的救命稻草!

收复青岛这个令国人万分鼓舞的战果,柴东亮却仿佛并不在意,而他所思所想的,则是建立一

个完,天舜日的人间天堂!

这是个比宴国强兵伟大千百倍的理想,比史书中的汉唐盛世也伟大千百倍的理想,是中国人期盼了五千年之久,却只在上古传说中出现过的时代!

“荫府世兄,阿德哥,你们是中国商界的巨子,我希望你们能帮助我,完成我的梦想,这也是全中国人的梦想,如果我们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令中国真正的成为人间天堂.二位青史留名图形凌烟阁受后世万代子孙顶礼膜拜,也不过是平常事罢了!”柴东亮郑重手*机看的道。

虞恰卿早已魂飞天外,自从参股芜湖工业园和光华集团之后,他几乎把柴东亮当作财神菩萨来供,现在钱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诱惑力,而青史留名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至高理想。

“大总统,您想让我们干什么?您就直说吧,我这条老命就卖给您了!”虞恰卿拍着瘦骨畴响的胸膛道。

“大总统,您是美琪的丈夫,我是美琪的哥哥,柴家和吴家本就是至亲骨肉,吴家能有今天的荣耀,全凭您的栽培,你是要人还是要钱,哪怕我吴家卖了祖宗祠堂都没二话!”吴锦堂的脸激动的涨红。

“好!就等你们这句话了!阿德哥、荫府兄,我让你们在三个月时间内帮我筹集两亿银元,能做到吗?”

“两亿?”俩人顿时瞪目结舌,他们没想到柴东亮张口就是这么大的数目!

虽然现在虞恰卿和吴锦堂都是身价巨万,柴东亮个人的财富更是已经超过了两亿,但是这都是纸面上的财富,如果大量抛售股票套换现金,或者是从光华银行大量提取现银子,恐怕就会令上海的金融市场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吴锦堂一咬牙道:“给我三个月,我吴家能拿出四千万,我再向徽商同业们去拆借,估计再筹集个两三千万不成问题!”

虞恰卿沉吟片刻:“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宁渡商会能拿出一个亿!再多恐怕就难了!”

柴东亮满意的点头道:“那缺口就不大了!”

虞恰卿壮着胆子问道:“大总统,你要这么大一笔钱,想干什么啊?”

柴东亮淡淡一笑:“我想重建北京城!”

虞恰卿惊讶的嘴巴合不拢,过了许久才惊呼道:“大总统,万万不可啊!”

吴锦堂也傻了眼,他早就知道柴东亮不喜欢北京的肮脏和局促,但是没想到他居然想把北京城推成平地,然后另起炉灶重建!

“大总统,北京城住了三百万人啊!纵使扔进去两亿重建也是杯水车薪!这么多人搬迁费用且不说他,三百万人一旦离开北京城就要断了生计.“民怨沸腾之时,恐怕您也压不住啊!”吴锦堂苦苦相劝!

柴东亮先是沉默不语,过了片刻突然笑了起来:“你们以为我要把北京城推平了重建,对吧?”

虞恰卿一愣:“您不是这个意思?”

柴东亮笑道:“重建是必须的,但是不必推平啊!”

吴锦堂一头雾水:“那您的意思是?”

柴东亮笑道:“我要重建一个新北京城,规模比现在大三到五倍,老北京城只是其中的一个城区而已!”

“建这个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的,大总统,依我之见这笔钱花在工厂的扩建上不是更好?现在洋人的订单那么多,加班加点都忙不过来!”虞恰卿有些想打退堂鼓。

柴东亮笑道:“阿德哥怕你的钱打了水漂?这样吧,算是我向你借的,拿我在光华集团和芜湖工业园、三义制药厂的股份担保?如何?”

虞恰卿顿时老脸通红,梗着脖子道:“大总统不要看扁了我们宁波人,不就是钱嘛?三个月之后拿不出一个亿,虞某人提头来见!”

柴东亮连忙抚慰道:“阿德哥误会了,怪我没把话说清楚,来,让你们看一件东西!”

说罢,他从公案下取出一卷图纸,打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规划总图。

“这是我计划中新建的北京城,能够容纳一千万人口,新城包括大学城,我计划J将安庆、九江的几所理工科、医科大学搬到北京来,毕竟这里是京城,影响力会更犬“其次,在新城区建几所最好的中小学,吸引老北京城里的有钱人把孩子送过来读书!只要孩子到了新城读书,父母自然就会搬过来“你们看这个地方,这里规划为航空俱乐部、射击馆、马术俱乐部,还有斗狗场、电影院、跳舞厅、台球室、足球场,让北京城的有钱人多几个玩的地方,也让这些土包子开开洋荤,甭一天到晚泡在八大胡同的婊子窝里,老爷们的骨头都被脂粉沤馊了.“这里我打算建一所最好的综合性医隐“这里是菜市场.”

柴东亮棒着图纸诣滔不绝,虞恰卿的眼光却被图纸上标注的一排排小房子吸引,他指着上面问道:“那这里是什么所在?”

柴东亮笑道:“这里是廉租房,规格完全相同,供给那些穷人住的,每个月收他们两三毛钱的房租,够维持房屋修筹的费用就够了…你们想想,新城区建好之后,要有电车、自来水、电灯公司、电话局,建成之后的新城区马路笔直宽阔,出门有电车坐,晚

上街头有路灯照明.娱乐场所应有尽有.看戏、看电影、跳舞都方便.有钱人还不上杆子的往这里搬?新城建好之后就把老城区死死的压住了!有钱人往新城区搬,城里的穷人甭管是卖臭豆腐的还是拉洋车的,他们都要指望着有钱人才能过日子啊,这样老城区的地皮就腾了出来。

今后再要改造老城区那就容易的多了!”

虞恰卿疑惑道:“这法子好是好,就是我弄不明白您何必大费周章呢?换了别人,我肯定是以为他想把新城区的地皮价格炒起来,然后吃瓦片捞一笔。可您的脾气秉性,我和荫府世侄都了解,您可不是那种钻到钱眼里的钱痨,吃瓦片的买卖您不会干!既然您不打算在这里面赚钱,那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建个新北京城?”

柴东亮苦笑道:“还不是被那些学生们该闹的!北京城的风气真的要改一改了,所以我打算大量从南方招收剩余劳动力来建设北京新城区“另外,我还想在北京新城搞出一个模范样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城市化进程!”

“大总统为什么非要把农民弄进城里来呢?在乡下种田不一样过活?”吴锦堂不解道。

柴东亮笑道:“那你说,是城里的日子好过,还是乡下的日子好过9”

“自然是城里,哪怕是擦皮鞋、拉洋车都比在乡下种地赚的钱多!”吴锦堂不假思索道。

柴东亮点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让农民进城呢?中国耕地稀缺,农民种地养家糊口都困难,而且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十五年之内,中国达到六亿人口不在话下!滋生出来这么多的人,将来人均土地面积会更少,难道再搞一次土改不成?只有让农民进城,变成工人、商人、厨子、木匠,让他们在城里找一碗饭吃,才能消化掉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中国农村,有两亿人种田足够了,也只有两亿人或者更少的人种田,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否则的话人多地少,无论他们再怎么精耕细作,还是受穷!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城乡差距越大,国家越不安定!”

虞恰卿叹了口气道:“大总统为天下人谋划的长远啊!只怕天下人难以理解!”

柴东亮也叹气道:“有些事情,只有咱们这一代人去做,才能做的成!趁着开国不久,国家锐气正盛,大刀阔斧的去推进改革,才能避免中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轮回,才能建成一个崭新的国家!否则迁延日久,积弊重生之后,再想改革已经来不及了.“大清不就是个例子?”

虞恰卿连连点头,清末十年新政成绩显著,但是却因为迟迟不肯推进宪政的改革,把温和的立宪派硬生生雅到了草命党的怀抱,大清皇朝轰然倒塌。当最后关头,清廷忙不迭的推出《十九信条》,试图实行英国式的虚君立宪,保留皇家的最后一点威仪之时,已经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了。

吴锦堂插言道:“大总统,您要这两个亿做什么?我看这么大的改扩建项目,两亿也是杯水车薪,钱还是太少了!”

柴东亮笑道:“这笔钱拿出一个亿作为新城的启动资金,先搞一些娱乐场所和学校,自然就会有人愿意搬到这里居住了!另外的一个亿,我想成立一个小额贷款银行,专门放贷给那些农村进城想做小买卖又没本钱的农民!”

虞恰卿的脸当时就拉的老长:“大总统,借钱给他们还不是打水漂啊?就算是不会打水漂,张三借两块,王二借三块,银行需要多少买办、跑街才能应付这许多人?”

吴锦堂试探着道:“要不然这样好不好,这个小额贷款银行还是官办吧!”

柴东亮的脑袋摇的像拨浪鼓:“官办肯定办不好!就算这些官办银行的跑街、买办都是包公再世,清廉如水,照样也办不好银行!吃官饭的怎么会肯用心经营买卖?这样吧,我给你们一个优惠,这家小额贷款银行的年利息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不过十年之内,政府不征收你们任何的税费,这能弥补你们经营费用了吧?”

俩人沉默不语,都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柴东亮有些不悦:“阿德哥,荫府兄,小额贷款银行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成败,农民进城之后若是没有生计,必然会成为盗匪令城市的治安恶化,其丰的干系有多大,想必二位也都清楚!现在咱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炸,我要是垮了,恐怕对二位也不利吧?”

响鼓不用重锤,俩人都听出了柴东亮对这个小额贷款银行的重视,也听出了话里威胁的意味。

柴东亮要是真的倒了,虞恰卿和吴锦堂的日子也确实不会好过!

“也罢,要不我们就试试?要是办的不好,大总统可不要怪罪啊!”吴锦堂看看虞恰卿,俩人交换个眼神之后,异口同声道。

柴东亮坚决的摇头:“这个必须要办好,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利润低,没准十年之后,这个小额贷款银行,就是你们最大的财源!”

俩人苦笑着道:“但愿如此吧!”

第99章 大闹訾议局第60章 浩劫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170章 擦枪走火第120章 螳螂捕蝉第339章 北京总统府里的日本天皇第167章 轻机枪第225章 反叛与革命第230章 锦囊妙计第120章 堑壕战第111章 血浓于水(下)第114章 三喜临门第243章 不自由毋宁死第83章 抓捕(下)第41章 摩登时代第275章 机遇和危机第63章 银河第165章 好汉第229章 血光团第189章 抵制日货(上)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327章 我们的青岛(六)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从文人抓起第75章 我有过墙梯第256章 洞房花烛夜第90章 南京乱(下)第207章 血脉相连第182章 南满铁路的爆炸声第35章 针锋相对第55章 初见成效第105章 一箭三雕(中)第61章 内斗第277章 赶尽杀绝第212章 黑龙会的反击第111章 血浓于水(下)第88章 布局第51章 密室亏心第90章 南京乱(下)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119章 邪门的掷弹筒第164章 空袭(下)第237章 会游泳的鸡第168章 一触即发第73章 大买卖第58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中)第96章 吸血蝙蝠第19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139章 南北双雄第76章 顾维钧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271章 仇恨的力量第14章 杀鸡吓猴第148章 雏鹰展翅(下)第248章 海军之父第153章 伯利恒合同第177章 隐情第209章 奉天西门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83章 抓捕(下)第26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170章 擦枪走火第251章 去他妈的民国第151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第63章 银河第87章 孙文失策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146章 站着把钱赚了第310章 国产汽车的迷局第327章 我们的青岛(六)第293章 玩火自焚(上)第235章 进退两难第116章 袁世凯当总统(下)第17章 鸿门宴(下)第49章 土改风暴(中)第97章 自乱阵脚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111章 血浓于水(下)第33章 书友群靠不住第351章 欧洲的危,中国的机第194章 不一样的九一八(中)第332章 我们的青岛(十一)第60章 浩劫第2章 诈弹夺城(上)第125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下)第149章 风雨晦暝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第160章 包围第145章 世事如棋第83章 抓捕(下)第189章 抵制日货(上)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164章 空袭(下)第220章 余波未平第205章 关东军的选择第316章 进京(下)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168章 一触即发第66章 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