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

其实秋明油田出产的原油并不是不可或缺的,这一部分原油运到华国后成为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油料,和科威特大布尔干油田一样,秋明油田也面临着战争爆发之后产量降低、运输线被断的不利局面。↖,

不过比起来,秋明油田带来的利润远远大于成本,这也是华国投入巨资开发这个冻土区油田的原因。从长远战略上看,战争爆发后这个巨型油田属于谁还说不定。

财政状况大大改善后,尼古拉二世在1907年中发起了一个名叫“皇家决心”的政治改革运动,重点是惩治国内极端严重的**。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没有让俄国国内达到政治清明的程度,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的泛滥,整个国家的颓势得到缓解,并表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

之前此起彼伏的革命声浪让贵族和社会上层们得到了教训,在环境略微改善后,大地主、封建贵族和大资本家们将社会资源略微的向底层倾斜。在东欧平原上耕作的农奴们不至于饿死,工人们每天也可以获得价值十个土豆报酬,贵族们零星的施舍就让俄国社会的动荡归于平静,并让农奴们对其感恩戴德。

巩固了罗曼洛夫王朝政权,恢复了社会秩序,拥有了大笔财富,尼古拉二世的野心再次跳动。扩张的动力和对土地狂热而又偏执的热爱让老毛子永不安稳,在远东,俄国陆军成立新的远东集团军、蒙古集团军,总人数超过三十万,其目的在于保护俄国的远东利益,保护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安全。

远东集团军和蒙古集团军在边境地区构筑大量永备工事,建设要塞所采用的钢筋水泥等原材料完全来自华国出口,要塞设计工作也由华国工程师担任,甚至建筑这些要塞的劳工也大部分来自华国。

在帮助俄国修建军事要塞这件事上,华国内部是存在争论的,以普通人军官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坚决反对为了一点经济利益,而出现这种资敌行为。从战略上看俄罗斯是华夏天然的敌人,漫长的国境线和广袤的国土,造成了两国必定在边境地区囤积重兵。

边境线俄罗斯一方都是渺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地区,对于俄国来说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就算失去乌拉尔山脉以东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也不会损伤到俄罗斯的核心。但华国不同,边境线以南就是华国的经济腹地,随着东北地区的开发,那里的重要程度日益明显,所有人都能看出来那里将成为华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和农业中心,一旦战争爆发,那里将首先受到威胁。另外,穿越蒙古大草原后,就是华夏传统上的中原地区,俄国人将像古时候的游牧民族一样对中原产生巨大的威胁。

激进的军官们甚至要求将出卖国家利益的公司首脑、同意此事的政府相关人员全部以破坏国家安全为名处死,剥夺他们的财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激进的军官们大多都是军队中一个叫“总统近卫军”的青年军官组织的成员,这个组织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效忠于总统,为总统献身!

他们想不到的是,决定此事的最大头目就是他们效忠的伟大的吕梁总统!他与基因人高层军官们商议后认为,现代战争中封闭的要塞并不能挡住军队前进的步伐,缩头乌龟一样的防守策略已经过时,华**工中有多种秘密武器可以对付封闭的要塞。这样一来可以让俄军相对集中,便与歼灭。

后来的事实证明基因人们僵硬的大脑和吕梁的异想天开反而成了华军进攻的阻碍,造成的损失让吕梁后悔不已,再次为自己的拍大腿决定方式而自责。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伯力(哈巴罗夫斯克)要塞、赤塔要塞、乌兰乌德要塞、伊尔库茨克要塞在内的一连串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上的城市,最终成为阻挡华军进攻的拦路虎。战争时期的吕梁为此事向国民鞠躬道歉,主动承认这是由于自己的错误决定造成的过失,并因为此事将国民对总统的个人崇拜中拉出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利用石油财富,俄国为陆军增添了大量新式装备,包括新式步枪、机枪、迫击炮、大口径火炮和列车炮在内的武器装备慢慢填充着远东集团军和蒙古集团军的腰包。从英国订购的新式战斗机、从法国订购的坦克也将在1909年5月之前全部运抵俄国境内。本**工厂仿制的飞机和坦克成为俄**队的主流装备,虽然性能差强人意,但有总比没有好。

为了应对华国的威胁,俄国陆军还成立了中亚集团军,这支部队主要由当地牧民组成,大部分是机动力强的骑兵,装备部分小口径火炮。受制于当地经济水平低、距离俄罗斯欧洲腹地和华国亚洲腹地遥远,运输困难,所以俄国人没有在这里修建类似远东的军事要塞。陆军高层认为中亚广袤的草原和戈壁沙漠足以让任何进攻的军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俄罗斯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方向,从未改变,亚洲只是斯拉夫人扩张野心的添头。为了应对德意志帝国陆军的压力、应对在巴尔干方向的扩张,俄国陆军应尼古拉二世的要求,在欧洲方向整编了六个集团军的兵力。陆军大臣向尼古拉二世承诺,一旦战争全面爆发,俄国可以在一个月内扩充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在半年内将兵力扩充到一百五十万,一年内扩充到三百万。

廉价的农奴使陆军不缺少补充兵力,但脆弱的工业不足以应付大扩军带来的装备需求压力。尼古拉二世从未放弃海上的野心,也没有放弃寻求不冻港,在海军大部分覆灭于远东战场后,俄国海军正好迎来了五岳舰时代。与英国不同,俄国海军老旧军舰大部分消失,这可以让新补充的军舰赶得上时代的步伐。

可惜的是俄国造船工业没有生产新式战列舰的能力,而全世界都在造舰狂潮中疯狂着,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将辛苦生产出来的战列舰卖给别的国家。当然,除了华国之外,他们将四艘超级战列舰卖给德国的事直到一年多后还被人们谈论着,这是个异数,充满让人无法理解的秘密,大部分西方人将其归咎于东方文明的神奇,有些人甚至因为这个而放弃了对耶稣的信仰,转而到华国寻找上帝的痕迹。

尼古拉二世命令外交大臣向华国提出购买战列舰的请求,而且财大气粗的他们一口气就提出了四艘超级战列舰的购买意向清单,可惜的是华国坚决不出售这种武器。无奈之下的俄罗斯自己摸索着设计建造,直到大战爆发俄罗斯海军也没有得到一艘新式战列舰。

造船工业只是俄国薄弱工业基础的一个体现,另外在钢铁产量、产业工人数量等方面俄国都落后于新兴工业国家。在战争开始之前,俄国本土军工业只为陆军提供了九百辆坦克、两千五百门火炮和一千一百架飞机,另外枪械、弹药等都有很大的缺口。

石油带来的财富大部分被贵族、企业主、大地主等挥霍消耗,他们从全世界购买奢侈品,互相竞争斗富。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大贵族家中往往存放着上百辆世界名车,从最珍贵的华国产跑车,到精密的德国汽车,再到奔放的美国轿车,应有尽有。俄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然而由于本国的石化加工能力不足,最后还得从欧洲进口成品油料!

“富有的俄国佬”一时成为上层舞会流行的词汇,贵族们没有将财富投入到工业中扩大生产规模、更新生产技术和设备,而是将钞票塞进女人的胸沟中。因为俄国富豪,世界范围内的红酒、艺术品、豪车、手表等奢侈品的价格呈几何倍数上升,在一次华俄两国商界举行的酒会上,寒酸的华国富商被富有的俄国佬好一阵嘲笑。因为那些华国商人身上没有一颗钻石,没有一块高档手表,没有一串珍珠项链。华国人将用来装饰的消耗投入到生产之中,几年后又用那些生产出来的武器闯进了俄国富豪的家门,将所有的奢侈品全部抢了过来。

ps:剧透,明天的内容是政府总结工作报告,战争开始之前要不要再加上点内容?小白君还想写奥运会、南美布局,请书友们给出建议。非常感谢!(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日月之歌 六第四百九十章 东欧大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玩笑般的远航第三百八十八章第六十六章 广州见闻第五十章 得逞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义第三百零九章 青州战役第六章 销售狂潮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回均势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三百五十四章 华夏梦之花枝开店第三十二章 保年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谋略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获丰收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画脚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逃亡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伐结束第三十一章 首战告捷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动开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筹备建国第一百四十章 海军强国第二百三十二章 燃烧的东京第二百零五章 史上第一诈骗第二百六十三章 困兽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三百六十三章 准时宣战第四百七十九章 势不可挡第二百一十八章 暴风雪第五十六章 河源战役 四第二百三十章 炮击开始第五十二章 大战将至第二百七十一章 紫荆花开 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意气风发的追击第三百零二章 大海战 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头房第二百三十一章 报复攻击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装暴动第二十四章 自强商会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产队里开会!第四百一十章 空军装备概论第一百四十七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八十章 美国公使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规模的空战第十章 刺探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战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谈开启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克上第三十七章 特战队第二百二十四章 软柿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四川光复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母编队第十一章 广州第三百三十章 产业振兴计划第三百四十三章 愤怒的公牛第二十一章 造船厂第一百五十六章 对马海战 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退路第三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轰东京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零二章 不受重视的伞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照第二百八十七章 安达曼海蛇 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运输线第三十六章 吴家镇第四十八章 卖队友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产队里开会!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马海战 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旧金山条约第七十三章 大头第二百六十一章 强军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一波第六十九章 广东大剿匪第一百九十六章 橡胶园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装暴动第三十七章 特战队第二百六十四章 劝降第四十一章 国家宝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实力对比第九章 招募工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飞翔的海盗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海战第四百零七章 电波下的战术探讨第四百五十九章 变幻的身份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尔的神话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二十二章 密议第三百八十章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义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条大鱼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画脚第四百二十二章 钢铁同志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仪式第四百三十五章 撕碎所有英国战舰第一百三十八章 资本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