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芒刺双心

八月二十五日,身着正妃朝服的我在承乾宫接受正式册封,立为贤妃,居承乾宫主位。随后去慈宁宫恭恭敬敬给太后行礼,太后一脸从容淡定,沉声静气叮嘱我皇妃该遵守的规矩,务求安分守己、克佐壶仪。

今日的慈宁宫,后宫主子们齐聚于此,虽说彼此并不陌生,可这样的场合,却是掀开我正式成为她们中一员的第一页。

皇后性子笃厚,认真给她行礼起身后,见她眼中佯装的镇定吞吞吐吐,紧张不安好似就要撞开窗户纸倾盆覆出,我给她的礼节性微笑稳稳当当,发自内心的真诚,希冀她能安心。

惠妃、靖妃、顺妃的傲睨却是顺理成章,大家对于蒙古女人在后宫的尊贵身份早已心知肚明,除非性格使然,否则举手投足间时刻提醒大家自己不容小觑的地位却也见惯不怪。

瑞珠小主清澈、明亮的眼眸在我身上来回扫射,不存敌意,只是好奇和猜测。这个不谙世事,更不懂男女之情的小妹妹,皇上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她就是洁净白纸一张,等着这光彩与阴暗交错的后宫在她身上一笔一划谱写。

恪妃的委婉、康妃的低调看似波澜不惊,平起平坐的我们却无法拉短距离,反倒退开更远的间距,不亲近别人,也不容别人靠近。

庶妃、福晋、格格等没有封号的女主子,顾忌我的地位对我敬畏那是理之当然,可我的出现,特别是短短时间内晋升正宫主位的速度确实惊扰了她们的安宁,特别是生育皇子、皇女的主子又会作何感想?

见面仪式结束,一一收入眼底的神色让我明白,原本以为自己从今天开始加入她们这个大集体,然此时我恍觉自己居然被撵到了后宫女人的圈子外,莫非是身后站着不顾一切要我进宫的皇上,他的威严和固执把她们一并赶到了我的对立面。

当然我并没有狂妄自大盲目到希望大家对我展开欢迎的怀抱,可人群中我渴望至少有一人能真心待我,给我鼓励的微笑,传递来姐妹的支持,那就是婉晴。进宫以来一直不得机会说话,本想着解禁后立刻去看她,目光快速在庶妃行列中搜索到婉晴,我们有过短暂的对视,可她那与大家无异的眼神甚至还充斥着冷淡,我的心沉沉下坠,是我眼神误差?还是姐妹间的情谊不知何时已经化为过眼烟云?

******

应召走进乾清宫,不禁惊讶修建一新的乾清宫金碧辉煌。皇上七月才搬到这里,此时的他正坐于正殿居中的宝座批阅奏折,见我来便唤我步上基台到他身旁,递给我一本书《御定内则衍义》,“这是承太后训示刚编著完成的,朕亲写了序言,拿去暖阁坐着读读,朕批完这些奏折就过来。”

我坐在暖阁座榻上翻开快速浏览,书中主要包括孝、敬、教、礼、让、慈、勤、学八道,类似于家训,也像是女诫。在皇上亲写的序言中,有这么一句,“盖正其家而天下正,天下各正其家而风俗淳美,民物泰平,故先王治世,必以内政为本也。”

皇上的家可不是普通的家,上有皇太后及先皇遗孀,后宫是皇后及诸位妃妾,除去夭折的长子,现有两位皇子,除去夭折的长女,现有四位格格,光是人口就不是小数,再加上宗族、外戚,他的家就更是错综复杂。由此,我不禁感叹皇太后的坐镇真是非同寻常,对太后要求编著此书的心愿有了些模糊的理解,而皇上对静妃的心灰意冷,对现任皇后的无可奈何莫非也是缘由于此?

我合上书,站起身随意看去,书桌后方那一排长长的书柜顿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缓缓走去,惊叹于书的数量数不胜数,种类琳琅满目。回身看向他的书桌,相对我见过的书桌,此桌稍长稍宽,桌上放着一本《陶渊明集》,镶嵌金边的笔筒里插着各类毛笔,砚台则是精雕细刻双龙戏珠的御用松花石砚,桌上摊开的宣纸上正是他的笔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目光右移,只见桌上竟然刻着:“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

我用手轻轻抚摸这一字一句,尤其到了“孤坟”二字,不知为何竟心生一阵酸楚。他那么年轻,为何内心却陷落这种孤独,古代帝王总称呼自己“孤王”,怕也不只是高高在上、敬而远之的意思。

见他进来,我慌忙过去行礼,“皇上恕罪,妾妃莽撞,皆为御用之物,妾妃不该走过来。”

他扶起我,径直走到方才我站的位置,“朕不怪你,换做是别人,朕一定生气。既然你主动请罪,朕就罚你日后常来乾清宫为朕整理这些书,还有书桌上的这些物件,奴才们笨手笨脚,总是不得朕心。”

我颔首称“是”,只是心里想着要是不得你心,还不知怎么骂我呢?

“畿辅近地,连年荒歉,今年自夏徂秋,复苦于霪雨飞蝗,民生艰瘁,蒙皇额娘慈谕,小民如此苦楚,深为可悯,于是宫中节省银三万两即行发出,速加赈济。墨兰,自你进宫直至封妃仪式,一再简单、朴素,朕真是委屈了你,还望你体谅朕的处境。”

“皇上一心为民,此乃万民之福。恕妾妃坦言,省去那些繁文缛节、奢华排场,妾妃只会暗自窃喜,落得轻松,丝毫不觉委屈。”

他招呼我到他身旁,“你刚才在看什么?桌上刻的字吗?在位育宫时朕就用这书桌,亲政不久,朕为了警策自励,便在此处刻下这两句,随时提醒朕不可懈怠。可皇额娘见后,觉得甚为凄凉,可朕觉得颇为符合朕的心境,你觉得呢?”

再次把目光移到桌上的字,我徐徐而语,“同样的话不同的心境便会有不同的感触,如是单纯提醒莫要荒废求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或是一旁皇上书写的陶渊明诗句皆为此意。或许是这‘孤坟’二字看着令人辛酸,皇上正当青年,经此对比,太后感伤也是常理。”

他轻声叹息,“正是如此,同是这句话,朕有时觉得倍感精神,可有时又自责自己无能为力。”

看他忧虑之色袭来,我便和颜悦色劝解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皇上胸怀志向,勇往直前便是。”

他转颜淡笑,“反倒是你虽为女流之辈,却也不失志气。”

我坦然一笑,“妾妃何来志气之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得此自在佳境,妾妃知足。”

“墨兰你也爱陶渊明的诗吗?朕也喜欢。”他拿起那本《陶渊明集》递给我,“拿回去读吧,日后这屋里的书,你要是喜欢读,朕一概准许,只不过你可要多和朕聊聊你的感受。”

双手接过书,惊喜的笑容不自觉荡漾开去,随手翻阅两篇,抬头望向他,盈盈向他福身谢过,彼此对视,笑容缓缓流淌。

“陶渊明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思想确实令人称羡,难怪在赫桢府上,你放着悠闲的夫人不做,反倒是涉猎田庄管理,不会是也想学陶渊明追寻淳朴的田园生活吧?”

本是东谈西说随心惬意的氛围,可当赫桢的名字从他嘴里脱口而出后,我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随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拧紧双眉,扭身背对着我,我则朝下看向地面,浓浓的悲伤蔓延过来,淹没了我们。皇上的表情让我意识到对赫桢的愧疚不仅是刺在了我心上,皇上并非无动于衷,怕是内心也承受着同样的煎熬。

原先以为我与赫桢之间站着皇上,现在看来我与皇上之间也立着赫桢。

156.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7.母子相争之傲睨自若112.南囿秋风140.山雨欲来36.各行其道27.不速之客155.弃墨澄清202.运筹帷幄,调兵遣将77.青云直上208.冷雨锋利,杀气寒薄162.祭荣亲王207.一口气不来,何处安身立命217.强势力争,正位皇后204.兵在其颈,当机立断105.冷暖自知94.孝思不匮136.江宁危机之御驾亲征227.天道破晓,旭日东升178.海棠迷漫,抽丝剥茧161.恭送皇上225.薄雾笼花,眼迷心明42.真龙天子136.江宁危机之御驾亲征16.十四格格90.尺短寸长81.除夕守岁20.凤凰落坡87.柔肠百转174.苦集灭道67.暴行恶语134.欲谁归罪28.酒不醉人人自醉212.金风玉露,相逢无期125.母子相争之宽大为怀192.代罪羔羊,灭迹断线192.代罪羔羊,灭迹断线144.帝位危机之同心协力224.锐意掌乾坤,雷厉除贪蠹100.子袭父爵34.传情达意123.菩提惊雷42.真龙天子94.孝思不匮142.帝位危机之祸起萧墙12.郡王求助36.各行其道135.江宁危机之兵临城下157.“英雄”救美17.一见如故142.帝位危机之祸起萧墙219.灰飞烟灭,涅槃火鸟87.柔肠百转166.正大光明66.狂放不羁169.错牵红线79.执子之手180.粉落春荫,鹊桥归渡128.母子相争之严刑示威222.皇袍换袈裟,帝王修衲子201.临危受命,巾帼英才207.一口气不来,何处安身立命153.朕之寿宫162.祭荣亲王223.大地山河主,君王真气度141.帝位危机之风吹草动97.巧笑倩兮61.皇帝心语23.新婚燕尔192.代罪羔羊,灭迹断线68.情薄缘悭191.身陷“囹圄”132.琼岛翠荫之未雨绸缪9.窈窕淑女225.薄雾笼花,眼迷心明146.帝位危机之明修栈道14.空谷幽兰169.错牵红线31.远水解近渴50.祸咎自招76.同床共枕46.替身宫女154.避世鸳鸯96.肘腋之患169.错牵红线140.山雨欲来16.十四格格165.青天揽月134.欲谁归罪229.大结局(上)61.皇帝心语211.玉泉垂虹,蛟龙出水180.粉落春荫,鹊桥归渡57.嫁作他妇99.绝望地狱31.远水解近渴11.不期而遇60.南堂告解126.母子相争之白猫钻灶坑210.明月多情,美人如花165.青天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