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进一步

推开窗户,望着漂亮的汇泉……嗯,不对,现在应该叫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海湾,在海湾的碧海蓝天之间,可以清楚的看到喷吐着煤烟的各国货船,而最为漂亮、动人的却是那一艘艘扬着白帆的钢制纵帆船。?

“再过几年,连云港也会如此繁华”?

望着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海湾,李子诚在心里自语道。?

单就某种程度上而言,连云港的发展和青岛是相似的,都是“一港一路”以港口为中心,德国利用一港一路,成功完成了山东贸易重心由烟台向青岛的转移。德国胶澳总督府基本完成了第一轮城市规划建设。港口、铁路、自来水、电厂、医院、教堂、工厂……一座设施完备的现代城市拔地而起。一港、一路再到一城、一海洋。德人是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在这里塑造一个具体而微的柏林城。?

而未来的连云港同青岛是如此的相似,一港、一路、一城、一海洋,只不过与青岛不同的是,面积不匪的附属地将会使连云港成为整个陇海铁路的龙头,最终建成一座以铁路为脊梁的工业带,从江苏直到中国西北腹地将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而造成这一切的,将会是自己和自己创办的**。?

“就差那所大学了”?

自语着,李子诚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一个念头,过去的七天,自己一直呆在青岛等一边等着凯贝尔的消息,一边在青岛“学习、参观”。昨天自己参观了德国人创办的一所中学,那所中学给了自己很大的启示。?

与自己所熟悉的中学不同,那里的学生也学文化,甚至体育课上的也是军事体育,他们也拿笔,也扛枪,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却上工艺课,在工艺课上,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如何操作机械以及相关的金属知识、学习看图纸,每周他们甚至还有几堂课是在青岛的机修厂,实际操作机械,这完全是引入德国式的中学教育。?

“或许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家庭出身优越,绝不可能进入工厂成为工人,但是这样通过长达3年的学习和实践,当他们中学毕业之时,一看机械、一看零件,就能从材料根儿上看出多少韧度、多少疲劳度,能做什么、能耐多少温度,如何配到机器上,到什么程度等非常全面东西,这样未来他们如果从事机械设计或相关行业时,有着其它人难以比似的优势,而从这样的中学走出来学生,如何进入工厂的话,他们的整体素质非常高。”?

在那所中学内,那位鲁克斯校长如此信誓旦旦的对自己解释着,而事实上他所采用的正是德国式的中学教育,更多重视实践,可以想象依靠这种教育方式教导出来的学生,很多人实际上在中学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应该具备的一切,但是在德国,这样的学生还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再经过三年的学校+企业的学徒培训之后,才会真正成为一名工人。?

“难怪德国制造会名扬全世界”?

想着那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的学习金属知识、图纸知识的模样,当时自己甚至有一种错觉,他们是在学习机械工程,可事实上呢?德国人却是用培养机械工程师的方式去培养技术工人。?

而最后,正是这些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进一步成就了德国制造的声望,最优秀的设计会毁于憋脚的制造,优秀的制造可以弥补设计中的缺陷。?

“也许,未来连云港的中学也应该这么办”?

对,既然自己可以引入德国式的大学教育,那为什么不能引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呢?现在全中国的教育都在摸索阶阶段。?

“5年的初等小学、四年高等小学,五年中学,十四年才能培养出来一个中学生,太慢了”?

想着自己曾看到的这个时代的学制,李子诚忍不住直摇头,十四年培养出来一个中学生,十七年培养一名大学生,未免也太浪费时间,现在京城那边还在为新学制讨论着,与其等他们争论,不如现在自己就聘请德国教育专家,在连云港规划甚至直接“克隆”一个德国式的教育体系。?

走进房间的张文政望着站在窗边的董事长,递过去一个信封。?

“董事长,凯贝尔先生派人送来一封信”?

从信封中抽出一张卡纸制成的卡片,展开对折的卡片,李子诚的脸上顿时挤出了笑容。?

“是麦耶?瓦尔德克邀请我去总督府的邀请函”?

李子诚一笑,看来这件事十有**要成了?

下午,心下窃喜欢的李子诚就乘着总督府派来的德式四轮马车前往位于迪特里希山东麓的半坡上的总督府。?

在马车进入优美华丽、气势非凡且极具浪漫色彩的别墅式官邸时,李子诚便看到一身礼服的凯贝尔正满面喜色的站在那,而在他旁边则站着一位穿着德式军礼服的高级军官,想来他就是麦耶?瓦尔德克总督了。?

“你好,总督阁下凯贝尔先生。”?

一下马车,李子诚便首先冲麦耶?瓦尔德克和凯贝尔微微行了一礼,同时伸出自己的右手。?

“你好,李子诚先生”?

麦耶?瓦尔德克在问候的同时,也伸出的自己的右手,双方在握手一刹那,麦耶?瓦尔德克蓦然发现眼前的这个人,虽然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年青,但是却全不见任何拘谨之意。?

“李先生,我本人非常钦佩,你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的成就,当然更钦佩,你在商业上的果断”?

在官邸的会客厅内,指间夹着雪茄烟的麦耶?瓦尔德克嘴上说着钦佩,但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

“当然,我欣赏你的远见,超过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远见”?

麦耶?瓦尔德克在道出这番话时,特意看了李子诚一眼,六天前,自己用电报将“合办分校”的事情给国务秘书梯尔庇茨汇报后,不到三天,梯尔庇茨便非常兴奋的给自己作出了回复,他的回复非常简单。?

“答应他,告诉他,我们愿意这么做”?

在随后梯尔庇茨又一份电报中,他详细的解释着为什么要答应这个中国人,这是德国取得在华“教育领先权”的机会,况且,那里是一片新开创地,现在还没有英美力量进入,德国文化输出完全可以放手行事,不必像在上海,需要随时注意其他列强的抵制,同时可以借助陇海铁路,将德国文化输入了中国腹地。甚至于梯尔庇茨还表示他将亲自出面帮助青岛专门学校聘请一批更多的教授。?

“总督先生,德国大学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它的优势,有一个最简单例证,那就是,德语是现在国际科学界通用的语言。即便是在英国的学术杂志论文上,他们的题目也都是德语的。不管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德国世界知名的学者都很多,阵容非常强大。我想若是办一所大学,恐怕没有比德国更好的选择了”?

李子诚轻声恭维一番,不过这番恭维到是实话实话,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德国大学取得的成就远超过英美的总和,即便是美国大学,也在跟在德国大学后面学习,而事实上美国引以自豪的研究生制度也是从德国移植过去的。?

“正如我们创办青岛高等专门学校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中国的工科学术进步的一样,我们德国,”?

对于李子诚的恭维感觉颇为受用的麦耶?瓦尔德克,不无得意的说出这番话时,又特意强调着“德国”。?

“拥有世界上最现代的教育体系,在华推广科学文明,……”?

一番长篇大论之后,麦耶?瓦尔德克非常肯定的说道。?

“所以,我国政府决定同意青岛高等专门学校在连云港设立分校,同时,我们将帮助你们在德国聘请最优秀的教授、学者前往分校任教。”?

“如此,总督阁下,非常感谢您们的慷慨帮助,正像我所承诺的一样,连云港分校将会得到超过青岛本校20倍以上的办学经费以及常年经费,而且在未来几年,它的规模只会越办越大,同时作为回报,我每年将向青岛本校提供不少于10万马克的资助……”?

在吐出这番话时,李子诚却在心里偷乐着,两年,自己只不过是用两年暂时的妥协,去换去德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帮助自己建立一所全亚洲最现代化的大学。?

或许这两年,连云港德华大学如同青岛德华一样,由中方任命一位中国校长与德国校长共同管理学校,准确的来说是德国人出任校长,中国人出任总稽察,但这也只是两年的妥协罢了,两年以后,嗯,这所德国人帮助自己建立的大学,就完全归自己所有。?

时间,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心下如此想着朝着凯贝尔看去时,李子诚又笑了笑。?

“凯贝尔校长,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招收预科学生了,你觉得呢?”?

第9章 说客游说华盛顿 议员所重唯私利第267章 男人的……第349章 兼并第277章 出击第121章 劣第238章 回答第72章 我能第111章 进一步第80章 贝当的门徒第307章 阳谋之计第279章 电子战第110章 袁与李第302章 炼狱第116章 成功契约第369章 谋变第279章 电子战第275章 游说第80章 招商局第308章 改变第243章 怎么办?第156章 宣传之力妙无穷第77章 服务第43章 驻京办主任第135章 这就是天堂第12章 斗智第198章 两人第138章 子弟兵远征欧罗巴 琪紫二人遇于海第15章 议员丑闻为我用 政治妥协定强硬第190章 杨度的建议第38章 总统面临大事件 田中玉忧喜相接第86章 蠕动第295章 海军的选择第116章 成功契约第152章 尚蒂伊将军怒意浓 前沿处欲把名来扬第10章 总统府夜宴第295章 海军的选择第104章 推进置腹第52章 先手更!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211章 中南海第1章 何谓能者更!第39章 杨府关杨秘会议 总统府以伪待诚第300章 人心第115章 成功的机会第379章 国会内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271章 内田良平的打算第276章 改变第72章 我能第62章 人性第187章 扬州夜第86章 老朋友第358章 惊愕第158章 不想让人坑你们第68章 哥俩第133章 云与肉第59章 谁的未来 公司人别第205章 合肥魂第87章 血与火的考验第362章 变局第41章 内务部队决缓急第133章 云与肉第278章 像训练时一样第86章 蠕动第54章 眼里容不得沙子第167章 徐州夜第200章 赌第64章 善与狠第188章 两人之未来第351章 广州第257章 困境第324章 何遂的联想第206章 绿色革命第362章 变局第286章 中国的土匪第119章 开拓者第89章 中村是公第336章 国家和社会第113章 担挡第253章 东西方第317章 那一天第154章 战地以攻替为守 东方肉搏长短现第63章 出征第325章 俘虏第33章 杨度之才更!第305章 中国之幸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169章 袁世凯的心结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118章 商无小事第191章 谋其短第283章 狰狞第28章 袁世凯之愁第241章 要塞第275章 游说第4章 杨度第143章 大战将起时 炮灰自参战第86章 老朋友第2章 欲取先予第104章 列车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