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意外收获

“生丝,生丝实为我国之最大宗出口商品,每年出口值折关平两过七千万两”

的一句话,让穆湘玥的眉头微微一皱,虽说出身棉织世家,可对于生丝,他却根本就是一个外行,更不知生丝于中国出口的重要性。

“董事长、穆湘玥经理,按海关的统计数字,去年我国进口总值为关平两,出口值为关平两,入超达而去年我国出口生丝达八万公担之多,因生丝价值上涨,市值达近一万万两之巨,正可谓一船丝运出,一船白银归,生丝几占我国出口之半壁江山,若我国生丝业为人造丝冲击,影响生丝出口,只怕……”

在方之玉提及生丝对中国的重要性时,李子诚只是用手指轻击着椅子扶手思考着他到的这个问题,这是自少年时以来养成的习惯,在思考的同时,李子诚又认真地听着。

“董事长,咱们的人造丝铺天盖地的涌向市场,冲垮中国生丝业时,只怕日本生丝商还真要好好谢谢咱们,毕竟咱们两年功夫就完成了他们几十年而无法达成之事”

日本?

这两字只让李子诚眉头微微一跳,之前自己是不知道生丝的重要性,所以才会请他来给自己和藕初上上课,先前只以为生丝很重要,可却没想到还有日本的关系。

“和日本有什么关系吗?”

看了看方之玉的脸,李子诚认真的问道。

“董事长,中国生丝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而日本生丝输出在上世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生丝贸易中还几乎是空白的。50余年前,日本横滨开港,甲州岛始有六捆生丝出售给意大利。四十年前日本生丝方在世界生丝市场上初露头角。36年前,世界生丝产额不足十六万公担,是年中国输出生丝即占半数之上担,而同年日本输出仅及世界产额尚不足一成左右。”

祖籍广东生丝业中心顺德的方之玉当年若非机缘巧合,恐怕也不会学习人生丝,对于中日两国生丝业,家中开办丝厂的他可以说是颇为了解。

“为与我国竞争,日本在本国加速发展蚕丝生产中,用心改进丝质,把大批丝质优良的生丝涌进国际市场,我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便不摧自垮。日本为了实现它的预谋,自三十年起,便专心改进丝质,引入欧洲新式手工或机器缫丝设备,日本生丝产量增加的比率便逐年上升,至十年前这些年代里,生丝产量逐年大幅度上升,生丝出口成倍增长。仅以三十多年时间迅猛发展,生丝输出即赶上并超过了中国生丝输出量,准确地说,即在六年前,日本生丝输出超过了中国。不过,日本要想在国际市场,主要指欧洲市场,日本生丝排挤掉中国生丝也并不顺利,一是,经十余年蚕种改进,中国出口的厂丝,质量并不低于日本生丝,二是自十余年前,欧洲丝织工业率逐年发达,所需生丝原料也与年俱增.日丝在欧洲市场上虽急剧排挤中国生丝,现在的总的市场形势是求过于供,中国生丝和丝织物在欧洲市场上素有浑厚的历史基础,从贸易市场到消费者之间都保持着良好的信誉,日本丝商施展的各种阴谋伎俩均未如愿得逞。”

但提及这一切,方之玉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庆幸之色,对生丝业的了解,使得他知道这只是暂时性的,一但市场饱和,中国生丝势必会在国际市场遭受日本生丝的排挤。

“董事长,自三十年前,日本缫丝业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农村养蚕也逐步形成日本最重要的商品生产体系。日本为了实现富强,对于积累资金有巨大力量的蚕丝业生产已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先天不足的日本,由于国内生产条件的限制和国内市场的狭窄,不得不广找出路。因为促使生丝出口贸易已关系到日本未来的发展命脉,所以,日本才会几乎以倾国力量大事展开对栽桑、养蚕、缫丝等方面着手改良,生丝输出也与年俱增。”

话至此处,方之玉摇摇头,随后又一声叹息。

“生丝业,日人知其大利所在,因而努力生产,大量供给,但终以日丝品质究不若华丝可比。故日丝仅能作普通品之用,至高级织物则仍以华丝为佳,但日人却大力改良并增加生产,以迄求品质数量均过华丝。日丝欲挤占华丝欧美市场……”

他的话却引得李子诚和穆湘玥两人同样是一阵忧虑,或许对于生丝业,两人都不了解,但两人却清楚的知道,科技从来都是第一生产力,以举国之力发展生丝业的日本,现在产量上超过中国,他日质量上超过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沉默着,李子诚反复在心下思索着的每一句话,一船丝出,一船银归,无论如何,廉价的人造丝都无法与之相比,而更为重要是……关系到日本未来的发展命脉

“程远,你的意思是,生丝业对于日本而言非常重要?”

“董事长,和我国相同生丝是日本最大的出口产品,正是生丝出口,给日本换回了打赢对马海战的军舰,还有大量的机器,正是生丝支撑着日本的贸易,为日本换来源源不断的金银,这才使得日本能够发展本国工业”

生丝

看似不起眼的生丝竟然……这是日本的命脉眼前一亮,李子诚慢声细语的问道。

“那发展生丝业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在方之玉的介绍下,李子诚还真有了投资生丝业的想法。

“董事长,十几年前,有德人任海关税务司名苦拉英互稀氏,曾上书清政府,请于各省会力图蚕业教育行政,改良养蚕制丝,教唆子弟,分布各州县,以促蚕业发达,为富国要政,不过清政府并未理会,其实,生丝质量的改进是由于技术以及缫丝工艺的机械化,前者,早在十六年前,我国即开始设立蚕学馆,而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也先后设立的蚕业学校,而民国后,因政府要求和生产需要,各省纷纷创办蚕业学校和蚕科,在蚕种上,我国蚕种优于日本,既改良也是为增加产量,而最为重要的是缫丝工艺,厂丝质量远优于作坊丝……”

听着方之玉的介绍,李子诚只是不时的点着头,最后问到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

“去年咱们中国生产多少生丝?”

“嗯……可能,差不多应该有二十五万公担样子”

“日本呢?”

“十五万公担”

“他们出口多少?”

“十四万公担日本人以不用生丝为爱国行为”

“咱们的产量是二十五万公担,只出口八万公担,日本却把总产量的90以上都出口了”

不用问,李子诚都知道原因,日本的生丝业原本就是以出口为导向,而中国生丝却是内销为导向。

“可即便如此,仍不能满足欧美市场需要,欧美每年需生丝原料超过百万公担,其中有五十万公担不能满足”

“五十万公担啊”

相比于方之玉的忧虑,听着他的这一番解释之后,李子诚非但没有一丝忧虑,反倒是露出了欣喜之色。

“这一年可就是六亿两的市场”

用力一拍手,猛的站起身来,李子诚断然说道。

“藕初,现在,立即开工人造丝二厂,要把二三厂的产能都在这一期内完成”

“什么”

无论是方之玉或是穆湘玥都是一惊,董事长这是怎么了,难道他就不知道生丝业事关中国……

“董事长,那,那么做的话会冲击……”

“会冲击生丝业”

微笑着李子诚摇摇头。

“不,别说不会,就是会,我也不允许发生这种情况,我要把咱们的人造丝变成嗯……”

思索片刻,李子诚吐出一个词来。

“出口替代产业”

“出口替代?”

“没错,咱们的生丝主是要自用,我要用廉价的人造丝替代国内的生丝市场,同时把建立现代缫丝厂,用公司生产的新式缫丝机生产符合欧洲市场需求的生丝”

“董事长,你……你是想……”

这会轮到穆湘玥和方之玉两人无法理解董事长的用意了,但隐约还是能猜出董事长的意思来。

“没错,我就是想和日本生丝在国际市场上争上一争”

李子诚点点头说道。

“咱们的人造丝胜在什么地方?任何人造丝产品,远较国内同类产量低廉,迎合着我国低消费水平的需求,做一件生丝的衣赏光是料子就需要几块钱,而人造丝只需要块把几毛钱,老百姓自然会舍生丝改用人造丝……”

“但这样会令生丝滞销,蚕农损失势必会……”

“我们自己办厂,自己生产生丝,这样不仅不会冲击,反而可以把人造丝挤占生丝市场的份额拿出来,同时还可以促进国内生丝的发展,然后把这个生丝投放到欧美,欧洲市场一年可是十几亿两银子的市场,把外国人的银子挣过来才是本事”

详细地向从两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李子诚最后又说道。

“现在的生丝市场,就是我们和日本之间的竞争,若是明年咱们能把二十万担的生丝投入市场,那么日本的生丝发展就会因市场的缩小受到限制,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牺牲国内份额,换取国际份额,只有这样,最后才能……”

冷笑一声,李子诚目中闪过一道冷光。

“摧毁日本的生丝业”。.。

第323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91章 震惊第258章 海军的忧虑第53章 试探第39章 筹划(上)第9章 名啊!利啊!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第277章 出击第267章 男人的……第197章 是政客?还是……第102章 张三第117章 些许小事第360章 阴云第18章 另一个选择更!第353章 阴谋第322章 解决之道第294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382章 就职仪式第283章 狰狞第122章 为什么不是日本人第293章 大国领袖的滋味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363章 欲哭无泪的老袁第58章 连云之利第122章 为什么不是日本人第54章 眼里容不得沙子第41章 内务部队决缓急第269章 拼死而为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100章 中村无为第100章 中村无为第24章 部门第149章 利益第166章 胜利时刻第378章 离心离德第247章 航母第130章 学工第268章 阵地仍在第90章 致友军于何境?第113章 何为重第369章 谋变第102章 利字当头第368章 摇扇军师第156章 宣传之力妙无穷第203章 大总统的忧民之心第119章 捧杀第31章 南苑校场买人心 繁普大谈金融乱第51章 借刀一用第23章 打破一致为我用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战起第36章 打蛇顺棍第21章 总长有所图 总统亦有谋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11章 海盗第144章 弱国之大国民第236章 风云际会第329章 取舍第273章 决心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167章 徐州夜第350章 野心第19章 新的设想第51章 提笔之手第58章 连云之利第73章 理想与梦想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29章 居仁堂内父子谈第352章 北与南第228章 难题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3章 邮轮上第304章 杀一儆百第332章 国会之用第180章 情报分析第127章 我等你第104章 列车浮想第21章 总长有所图 总统亦有谋第216章 萨拉热窝的枪声第148章 连锁反应第261章 只有……第65章 联想第108章 富贵险中求第19章 司徒美堂第140章 哈特菲尔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拥新第136章 邀请第327章 诸人心境第208章 不惜第17章 鹰游门内议新厂 新厂要为新陇海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45章 银行团第376章 公使们的浮想第140章 哈特菲尔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拥新第2章 第四帝国的迷团第145章 大风起第124章 能救一个是一个第339章 陆军海战队第151章 !!第177章 谋划第123章 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