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野望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丙酮能够改变很多事情?或许,对于欧洲人而言,他们并不知道,但是对于远在亚洲的李子诚而言,这一切却是精心策化的。?

放下手中的电报,李子诚微微一笑,现在自己终于能回答他们的问题了,那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关键。?

丙酮,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化学原料,但他们从来都不知道,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化学原料,曾经促成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在一战爆发,英国发生丙酮危机后,犹太裔化学家魏茨曼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者,发明了用酵母发酵丁醇的方法来人工合成丙酮。丙酮是英国陆海军制造无烟火药必不可少的原料,过去一直是用干馏醋酸盐的方法制造,生产耗时长,产量又少。发明人工合成丙酮后,英国的无烟火药产量一下子从过去的每年8000吨猛增至每星期800吨,大大加强了英国的战争努力。英国政府对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支持,是对魏茨曼的奖赏和报答。?

而后来出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曾直言不讳地说道《贝尔福宣言》是对魏兹曼的一种奖赏,以奖励他在生产丙酮期间所做的重要工作。而正是这一宣言促成的以色列诞生。?

可以说正是丙酮促成了以色列这个国家的成立。如果不是多年前,曾在到一篇文章,或许自己也不会知道这个故事,自然也就没有了在丙酮上作文章的想法了。?

“这个技术至少值两亿英镑!”?

面对李子诚的解释,穆有些不满的说道,如同硝酸、苯酚等军用化工原料的飞涨一样,丙酮价格同样一日一变,对于这种拿一个金娃娃去换取什么英国的偏向,自然感觉非常可惜。?

“两亿英镑,那是建立在现在的价格上,英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化学专家,他们很快就会解决这个技术问题,事实上,这个技术,早已经发明,只不过一直被人忽视了而已,也许几个月,最长不过半年,到那时,丙酮价格自然下滑,到那时,两亿英镑的市场,能有两千万英镑已经很不错了!”?

穆肯定不知道,几个月后,魏茨曼就会发明酵母发酵丁醇的方法来人工合成丙酮,自然也不会知道,人工合成丙酮技术发明后,丙酮价格大跌,当然李子诚也没办法去解释,只能大而化之的方法去解释。?

而现在对于中国而言,则就是利用这个在几个月后,就会被魏茨曼发明的技术,迫使英国人在这场冲突中,站在中国的一方,从而结束这场战争,而且朝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

“好了,藕初,生意,什么时候都能做,有时候,适当的牺牲是可以接受的,胶澳事变,早一个月结束,那么咱们就可以早一个月把物资全部卖到欧洲去,这几个月贸易公司为咱们拉来了多少定单?”?

当然李子诚并不关心所谓的定单,事实上,根本就不需要关心,随着战争的继续,定单只会越来越多,就是全中国所有的工厂都日夜赶工,也不见得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致远,现在的国际市场已经有着朝卖方市场转变的迹象,我们在各国的贸易行的业绩普遍性的增长,上个月,我们向美国出口的一千五百吨各种染料,利润超过战前的三倍,华药公司的西药现在还未出厂,就已经被英、法两国洋行抢购一空……”?

提到最近一段时间,市场的变化,穆整个人都变得亢奋起来,正像之前李子诚推测的那样,现在的市场完全变了个样,工厂的利润就像是抢钱一样。?

“不光是咱们,就是各地的工厂现在利润也随着战争爆发飞速增涨,各地那些当初没听我们劝说扩大工厂的财东们,一个个后悔的连肠子都能悔青了,大生三个厂,一个星期的利润就相当于过去半个月的利润,那些扩厂的正好赶上了这个好时候!”?

提到现在的这个好时候,穆的神情又微微一变。?

“对他们来说是好时候,但对咱们来说……”?

“我知道,现在咱们的这几家机械门前,挤满了拿着钞票要买机器的客户,可是咱们一来没有足够的产能,二来,咱们的工厂现在被军工生产占去了不少产能,所以,一方面是机械设备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另一方面,咱们却要把宝贵的产能用在军品生产上!”?

一眼穆,不等他说完,李子诚就主动把现在公司面临的局面说了出来,现在受到影响的不仅仅只是公司,连国内那些想办企业的人也受到了影响。?

“所以,咱们才要尽快结束胶澳事变,一但胶澳事变结束了,咱们就能进入高速发展期,当然最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的稳定,至少在咱们高速发展的时候,不会再有人企图用战争打断咱们的发展,所以,这一次,咱们要把日本打痛了,打得几年内都不敢找咱们的麻烦,然后,再把英国人拉出来,给日本人一个台阶下,就长远来看,暂时的牺牲还是值得的!”?

用暂时的牺牲换取长远的发展,尽管需要付出代价,但这一切终究还是值得的,只要抓住了这个机会,也许整个历史都会改变,朝着好的方面改变。?

心想着这种改变是自己的带来,李子诚的唇角微微一扬,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藕初,日本人要在胶澳登陆了,也许,很快一切都会结束!”?

“轰!”?

剧烈的爆炸声从王各庄湾传来,那是被日本海军扫雷艇引爆的水雷发出的爆炸声,过去的几天中,日军一直在仰口王各庄湾一带扫雷,对于那些沉底雷,往往都是采取引爆的方式,可是日军的扫雷作战并不顺利,这已经是第五天了,如果顺利的话,任谁都能看出来,也许明天,日军就可以开辟出登陆场。?

当空气中的爆炸声传来的时候,在夜幕的掩护下,一小队士兵从崂山的山脚下穿出,在山下的那片平地原本是一片高梁地,在这个时节高梁地盖起了青纱帐,别说是人,就是人骑着马,也会被那高粱所遮挡。不过现在地里的高梁地却早已被抢收一空,完全就是一片空地。?

“快点,再快点!”?

扛着一箱子弹的施明涛冲着身旁的兄弟们轻声吼道,尽管在这夜幕下,可他还是能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在他的脑海中,早在出发的时候,已经记下了所有的细节。中间越过三座老坟头,只要沿着这三座老坟头,在第三座老坟头向前一百米,就可以到达那座山炮。?

“这个任务很简单!”?

他在心里这么想着,而他的身旁,全排的士兵都小心翼翼的行进着,每一个人不出意外的话,都扛着一箱子弹,或是一桶水。?

这是为机枪手准备的粮食。?

尽管只有不到两公里,但是为了到达那座海拔米的小山包,却需要十分钟的快速行军,扛着机枪、背后的背架上还装着两纸盒一千发子弹,对于梁食这个身高六尺的山东汉子来说,全身装备差不多90斤,这超过了他体重的一半,此时他累得呼哧呼哧的直喘粗气。?

而周围的兄弟们则俯首贴地的猫着腰朝前奔跑着,每一个人都背着步枪、扛着子弹或水桶,他们每一个都清楚,如果他们不能尽快到达那座无名小山包,不能在天明前构建简易阵地,或许天明后,他们这一排人,都会成为日本兵的靶子。?

终于,几分钟后,所有人都到到达了这座小山包,山包上长着一些树木,更多的却是过人高的杂草,这里就是他们的阵地了。?

几乎是一上小山包,施明涛便咧嘴笑了起来,事实证明营长的判断是正确的,这里绝对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阻击阵地了,前方视线开阔,与后方的高梁地不同,在山包之前,直到海滩,只是长着一些杂草,更多却是空无一物的沙滩,这里距离海面大概是两百至三百米的距离,视线开阔没有一丝障碍,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射击场了。?

“排长,这地方……”?

跟上了山包的李财朝山下一看,整个人也傻了眼,这地方,简单就是天造地方的福地啊!?

这时拖着电话线、背着电话的通信员已经开始接起了野战电话,而施明涛则回头看着上了山东的兄弟们,他们跟在通信员的后,兄弟们的身影半没于夜幕之中,月亮却又映出了他们的身影,显得即壮丽又悲凉,他们一个接一个的上了山。?

梁食所在的机枪组上了山,组长背着枪管筒和一箱子弹带,而魏福则扛着沉重的机枪架和第二箱子弹带,副射手则背着整整一箱子弹,而且还背着一个装弹器,此刻他们都坐在山上,吃力的喘着粗气,豆大的汗水不时的从下巴上滴下来,可却没有一个人敢喝水,在出发的时候,长官的命令非常清楚,一但他们出发了,这水,可就等于他们的命了。?

“梁大个子,你到九点方位,小卓子,你去……”?

命令从施明涛的口中吐出,这座小山包是最靠近登陆场的山包,但一直都没有构建任何防御工事,他们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在这里构建工事。?

施明涛没时间多想,同样的排里的54个兄弟也没有时间多想,在命令下达后,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朝着各自己的位置跑去,然后在幕色的掩下,聚精会神的挖掘着一个个单人掩体、机枪掩体,而谁也不知道,那掩体,会不会在明天,成为他们的坟墓。?

事实上,对于军人来说,在很多时候,掩体就是他们的坟墓,在这一点上,老天从来都是公平的。?

“把他架在那!”?

尽管梁食并不是机枪组组长,但他却是机枪手,在机枪位置上的选择上,他甚至有着比组长、排长更大的权力,站在半山腰上,他手指的方向是一片小平地。?

魏福立即熟练的架好机枪架,梁食第一时间将机枪架在枪架上,在魏福将瞄准具装好后,他便在机枪后面蹲了下来,开始转动枪口,然后又将机枪往后挪了一些,顺着瞄准镜望了望,然后将瞄准镜调到需要要的距离上,同时又考虑到往山下射击的幅度,很远的下方,瞄准镜内,海面上距离陆地三十余米处的一块被海浪拍打礁石映在2倍瞄准镜内。?

“在他们上岸之前射击,这一带是半泥半沙,走起来粘脚,在水里更粘脚,这二十米,比跑200米还费劲,咱们这里是一个凹地,从海上怎么打,都死角,就是他们用舰炮轰,也还是死角……”?

武装总队教导队机枪培训班一等毕业的梁食是个天生的机枪手,他一架作着准备,一边向身边的兄弟们解释着,他们的这五个是同一个坑里同生共死的兄弟,他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他们负责。?

“瞄准后面的敌人,”?

梁食继续解释着。?

“他们不会马上就冲上岸,从他们在船的时候,就开始打,人躲子弹是本能,那怕就是木船,他们肯定会跳下去,然后就瞄准后面的人打……”?

解释着,他开始慢慢的上下移动着升降旋纽。?

“你是希望他们往前跑,然后……”?

“能跑过来的不多,咱们还有一挺轻机枪,还有其它的兄弟,让他们的去收拾残敌,咱们打后面的,在海上,日本兵再凶也不比小鸡子强多少,”?

梁食继续着他的解释着,而机枪组里的兄弟们则认真的听着,他们知道事实上这就是交待后事,谁能活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现在梁食把他的位置、战术交待一下,朝后,大家才能继续这么有条不紊的干下去。?

“好了,就在这里,向下挖一米,咱们的家就安在这里了!”?

在梁食这么说的时候,他隐约能看到十几个兄弟却在山下挖着什么,那是在埋地雷,按照作战计划,滩头是要放弃的,在那里构建阵地,更有利于日军发挥火力,甚至于为了节省地雷,并没有在滩头上安置地雷,但是现在,为了阻敌,却可以少量布置了一些地雷,但真正的地雷阵地却是在山包下方。?

一个多小时后,一个隐蔽的机枪堡完工了,机枪堡入地一米,堡顶是几根木梁和树树加片石、泥土构成的,厚达两尺的堡墙可以阻挡子弹和炮弹破片的击入。?

在射孔后方,蹲在机枪后方的梁食再一次操作着机枪瞄准起来,他不时调整着射界,不时压下扳机推杆,眯着眼睛想象着眼前这片纵深1.5公里的“射击场”,尽管二年式两用机枪的有效射程只有1200米,但是梁食却知道事实上1500米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实施跨越射击的话,甚至可以扫射2公里外的目标,当然那完全没有必要,跨越射击的准头差、命中率有限,还不如用迫击炮更实际、更有效。?

拿起望远镜,神尾光臣朝着海滩上看去,平表的海滩上,没有一丝的风吹草动,除去一些稀疏的树木之外,也就是一些坟头,再就那个不起眼的小山包。?

完全没有加藤想象中的危险,十几艘从民间征调的运兵船,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到达了距离岸边一公里的泊区,两侧的山包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火力袭来,那个距离,对于步枪来说太远,对于火炮来说,嗯,支那人的火炮有限,相比于那种死地,他们更愿意将火力集中到……?

思索着他将视线转向距离海岸公里外的崂山余脉,那里才是真正的防线啊,支那军的海岸防御主力就隐藏在崂山上。?

早在9月5日,日本便考虑到欧战的局势发展迅速,战局不定。应尽快攻占青岛。日军参谋总部遂决定再次增兵。增调独立攻城重炮兵第4大队,携带6门威力巨大的28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增调登陆崂山湾架设轻便铁路的临时铁道联队;考虑到因架设铁路而耗费时日所造成的火力空白,为弥补其火力空白,增调野战重炮兵第二联队,携带12门口径为24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因工程量巨大,还增调来1个工兵独立大队。?

但是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要在登陆后击垮支那军的防御,只有如此才能打下整个青岛,才能……?

此时神尾光臣整个人都陷入大战前不安之中,尽管极度轻视支那军,但是真到了战场上,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就昨天的的空战一样,海军仅存的三架水上飞机,被支那飞机轻易击落,六名飞行员生死不知。?

“六天,六天后,一定能打进青岛!”?

在轻喃出这句话时,神尾光臣的双目中,流露出坚毅的神采,在看来,也许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打下青岛,打下胶澳,到那时,整个山东、整个中国都将向日本敞开大门,而日本也必将以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夺取了中国的日本,必将走向一个真正的强国之路。?

论坛贴子链接?

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6章 他不是第221章 印象第70章 釜底抽薪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330章 敲打第218章 西山卧佛寺第7章 江海关税务司浮想 京城内风云变幻第114章 启航第100章 南行第186章 夺他的刀第246章 志愿军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第115章 宫本次郎第35章 绿林道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战起第28章 袁世凯之愁第32章 姜是老的辣第58章 敬的是什么第276章 改变第329章 取舍第78章 一种人第76章 警察第226章 克虏伯第240章 自治会第2章 第四帝国的迷团第350章 野心第98章 私与公第212章 对未来的思绪第133章 东瀛之地奢风显 食虎大会首相忧第96章 张季直第180章 第一师第23章 打破一致为我用第335章 新的游戏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110章 文化远征第53章 试探第378章 离心离德第58章 连云之利第103章 列车浮想第188章 报复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129章 买一送一第274章 匪与兵第359章 我不能……第44章 鹰降第277章 出击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79章 少爷第222章 公署内第374章 双雄会第231章 用场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379章 国会内第119章 捧杀第302章 炼狱第216章 萨拉热窝的枪声第327章 诸人心境第9章 名啊!利啊!第307章 阳谋之计第37章 肉票的开始第62章 逃兵的感悟第294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127章 灾,百姓苦,丰,百姓忧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95章 第一第334章 制定者第149章 利益第138章 宋教仁第182章 风云际会第325章 俘虏第225章 德国第8章 车厢内的讨论第32章 姜是老的辣第21章 可行性第167章 狂热第5章 我来了,中国第176章 工商部内的演讲第24章 部门第65章 联想第89章 苏维耶堡第55章 港口第152章 倪嗣冲的奸与厚第350章 野心第116章 成功契约第86章 老朋友第90章 致友军于何境?第245章 好好干第220章 造船厂第17章 以资奖励第179章 南京第380章 卢沟桥第233章 改编第55章 公而无畏第114章 启航第151章 官兵初战顾虑重 丈夫迎战不回头第53章 势不及人更!第130章 学工第5章 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