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游说

饭店房间内,阿四刚冲过一壶,李子诚便似迫不及待地问道。

“皙子先生,你刚才说大总统的迎接只是幌子,即便是子诚的银子也是个幌子,其实另有目的。目的是什么?”

先前在路他指着路边档幌,说的那句话,着实让自己有些『摸』不着头脑,盛大的迎接是幌子、甚至连自己之前拿定的银子也同样是幌子。

“目的大得很。”

端起茶杯,品着这大总统府差人送来的打春的碧螺春,杨度笑着说道。

“全中国但凡是个明眼人,都知道,大总统如此盛待致远你,一来是因你所享之名,二来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为你的银子,当今内政紧迫,莫过财政,没有银子,内阁要倒阁、军队要闹饷……”

听着杨度的话,李子诚只是点点头,这一路从青岛下船之后,再沿胶济线到京城,虽说是在火车上,可这一路上民穷国疲、人心浮动的现实,依然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印象更深的却是沿途到手的那一份份报纸,随着自己距离京城越近,报纸上的报道越多,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问着一问题,自己能给袁世凯多少银子。

而在路上,自己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袁世凯不同于一般庸碌官僚。他有本事有头脑,有威望,又有军队,他只要愿意帮助自己,即便是出点血,又有何不可,可现在杨度却说这些不过都是幌子。

杨度放下茶碗,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共和建元以来,最要紧的莫过于财政问题,仅京城一地,每月需款就达350万元。每月25日发饷时,当局中人一个个如热锅蚂蚁。在那350万元支出中,收入只有长芦每月解款10万,北方数省每月各解二三十万,合共不到80万元。至于全面支出方面:外交部217958元,内务部308950.162元,财政部5105954.732元,教育部112710.618元,陆军部4534350.92元,海军部232538.82元,司法部66250元,农林部46070元,工商部13700元,交通部41379.59元,合共需10679862.842元。加上每月积欠,以及拖欠应还未还外债,咱们这个刚刚呱呱落地的亚洲第一共和国,现在早已被债务已压得气也喘不过来了。”

“这是不假!”

李子诚只是笑一下,之所以会请杨度上楼来,主要是希望能和杨度真正细谈一下,也可以『摸』『摸』这大总统和京中大员们的思想动态,对于这『政府』的财政危机,自己倒是从报纸上看过不少,可以说现在的中央『政府』的财政已经紧张到无以为继的早已破产的地步。

“这是当然,钱是润滑剂,若是没钱,一切都是空谈!”

听到李子诚这么说,杨度便兴致高昂地说下去。

“所以大总统才会如此盛情的款待你,不单单是为了你的银子!除银子之外嘛……”

说着,杨度沾了一些茶水,在几上写下一个字。

看到茶几上的字,李子诚反倒是爽朗地大笑起来,名!袁世凯竟然图着自己的名?是为自己,还是为他自己?

听着这笑声中透出的爽直之意,杨度知道李子诚的这种气魄,自己不曾具备,这真是一种先天的不足,而李子诚的话语作派,却总能给人一种此子诚恳之味来。他笑道。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取子诚之财,助总统之名,总统之威,亦助子诚之势。”

就差没说互惠互利了!心里嘀着,李子诚倒是打定主意等着杨度继续朝下说着。

“名与利!相息相关!”

吐出一句话,杨度看着李子诚,无意中瞥见他流『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心里嘀咕道。

这小子!他那是没看透,根本就是看透没说透,他是想让自己告诉内里的原因。

“请皙子先生明示!”

虽说心下已经想通原由,但却希望能从杨度那里加以证实的李子诚继续装着糊涂。

不是凡角!

心底这般嘀咕着,可嘴上杨度却已经说开了。

“致远,可知道善后大借款!”

“四国银行团?”

听着善后大借款,李子诚立即想到一个名字。

“现在是六国银行团了!”

说罢杨度便端起茶杯喝口茶,同时看着的李子诚,似乎是在等着他问自己,可出乎他意料的是,从始致终,李子诚似乎都未主动提问,更未主动提出什么。

那他在等什么呢?眉头一敛,又仔细看一眼这李子诚,一时间,杨度竟然生出一种看不透的错觉来,难道他……

“皙子先生!”

轻一提醒,杨度抬起着便看到面前的李子诚,仍用那副诚恳致极的神情看着自己,似乎是在等着自己的解释。

难道自己多想了?或者说,原本这个人就根本看不穿问题所在?

本就是迂人一个?

从见面起到现在,都是杨度说的多,李子诚说的少,一直在专心地听,专心地观察,从杨度的谈吐中透『露』出的信息中,不断的心里和计着一切。

准确的来说,是和计着袁世凯对借款的需求,和自己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利益,说一千道一万,最终,所有的一切,都要做到利益的等价交换。没有足够的利益,别说是借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了,就是几十万,自己也不见得愿意借。

正和自己猜测的一样,果然来了,而且来的是这么快,之前袁世凯先给自己埋个引子,而现在杨度开始劝说自己了,这杨皙子表现的未免也太过于急切了。

虽说心里早就打定主意,要从老袁那里坑点东西过来,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得等等,先把这京城的水趟清了,再做定夺,做生意嘛!急不得!

“清末的时候,列强组成了一个四国银团,试图统一和垄断了中国的借款,一开始这个银团是英美德法四国组成的,共和建元后,日俄两国也参加。早在四国银团起,国内有识之士一直想打破这个财团的独占『性』,这四国垄断中国之借款,限定利息、夺以利益无不为国人之痛!”

杨度说话时,李子诚只是点着头不加任何评价,但心里同样也明白,这所谓的六国银团,不仅于国无利,甚至对于自己而言,亦同样不利,这六国银团垄断的不仅仅只是对『政府』贷款,同样垄断着一切公私对华贷款。

说话的时候,杨度在心里一笑,或许因曾在日本游历的缘故,他知道如何去挑动这些海外归来之人的心弦,对于他们来说,很多时候,他们往往会因为的一时激愤而断然倾家助国,孙文之所以能于海外募捐,恰正是利用这一点,先激其愤、再动其情,最后,钞票自然的也就来了,曾与孙文相交的杨度自然对此了解甚深。

(今天很郁闷,早晨进不了作者专区,每一次都提示密码、用户名错误,直到现在才恢复正常,更新晚了,希望各位大大不要介意,呒呼,错不在无语啊!新书持续更新,还请大大有票的多多支持一下!谢谢!)

| |

第156章 根基第17章 愿意来中国吗?第155章 佩罗纳死地攻防 辎重兵誓入作战队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选择第363章 欲哭无泪的老袁第69章 消失第188章 两人之未来第114章 笔的故事第2章 第四帝国的迷团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323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365章 二十一响礼炮第364章 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第253章 东西方第14章 白水行舆论引导 连云府内会公使第9章 会馆会餐第311章 袁世凯的心机第268章 阵地仍在第16章 秦王扫六合第191章 谋其短第334章 制定者第115章 成功的机会第217章第27章 面君子第15章 议员丑闻为我用 政治妥协定强硬第147章 战之术唯死之狂第235章 说服第132章 广播电台第153章 敌后穿插战事忙 乘车飞夺铁路桥第281章 自由攻击第342章 出“奇”第345章 飞机上第11章 总统府内论运势 袁氏让权外交部第141章 陇海造扬世界名 华阴试验新兵器第71章 中国的需要第351章 广州第160章 陈其美的解决之道第233章 改编第106章 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第16章 逐梦第156章 根基第129章 买一送一第365章 二十一响礼炮第9章 会馆会餐第327章 诸人心境第5章 我来了,中国第137章 实干兴邦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第135章 这就是天堂第168章 兄弟第305章 中国之幸第229章 奇迹第177章 谋划第141章 陇海造扬世界名 华阴试验新兵器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44章 鹰降第19章 睹舰下水思技术第287章 公而无私第97章 出自于私 谋之以国第84章 “内忧外虑”第77章 服务第89章 苏维耶堡第367章 袁世凯的妥协第213章 新模式第114章 启航第36章 打蛇顺棍第20章 接连下马威第378章 离心离德第14章 白水行舆论引导 连云府内会公使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139章 保安部第40章 筹划(下)第157章 战时会议定以策 战场纪律酷无情第12章 袁氏忧局暗失望 梁扬献计施以谋第19章 睹舰下水思技术第335章 新的游戏第29章 居仁堂内父子谈第62章 逃兵的感悟第158章 德国的变化第265章 铁骑山第359章 我不能……第209章 技术决定未来第67章 欧罗巴的欢迎方式第23章 关家第341章 长宝第19章 新的设想第78章 一种人第126章 在农村第16章 逐梦第279章 电子战第51章 借刀一用第374章 双雄会第53章 势不及人更!第234章 激发第168章 如何回报第366章 梁启超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第116章 成功契约第255章 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