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武昌

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昌城里,最近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行踪诡秘的人。他们常常严肃着面孔,眉眼之间暗藏着些许神秘。他们穿行在的路人中,脚步匆匆、行色匆匆的样子,最终他们会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每天都是如此,而三教九流之中,也因此多出了“这位爷”、‘那个爷’。

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事实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陇海铁路公司保安部职员,他们是保安部派出的,用于保障经略使在武汉期间的安全,宋案的前车之鉴,使得整个陇海上下都对经略使此次全国助选演讲充斥着担忧之意,为此保安部特意派出了数百名保安员,提前于各地做好准备工作,他们按照职业的要求,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收集一切有用的情报,以确保经略使的安全。

春天裹着冷风来到了。

这一天,城里的陆军一队一队开出城门。顾祝青和吴四贵扛着棍子,跟在他们后面,学着他们走路。一名军官模样的人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甚至还特意朝他们挤了一个鬼脸,那鬼脸只换来这两个少年人一阵笑声。

中国陆军的声誉从未像现在这么高过,对于这些少年人而言,江苏陆军固然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可是湖北陆军以及驻于湖北的中央陆军,同样也是他们的英雄,一场国战挽回了他们的声名。

尤其是在最近几个月,在武昌城内的大街上每到晚上,中国电影公司的人就会播放“胶澳事变”的电影,那电影或许没有声,但是画片上那些舍生忘死冲向敌阵的军人形象还是刻入了他们的脑海之中。

每个男孩都有他的英雄梦,他们需要要顶天立地的楷模和偶像,来引领他们的精神和体格向上成长。和其它的男孩一样,当顾祝青和吴四贵这样的少年人,看到那样的画面时,固然有死亡,可是那些军人却背负“精忠报国”,怒发冲冠、“保家卫国”的使命,这绝对符合一个少年对英雄的全部想象。

也正因如此,几乎是在悄无声息之中,军队,“那群蛮不讲理的丘八”在人们的心中发生了变化,或许平素军人们蛮横一些,可是到国战的时候,他们却是义无反顾的,而在少不经事的男孩心中,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军人是英雄,军队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如此就足够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国家第一,民族至上”、“军事第一,军人第一”、“国破家亡君何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宣传口号,连篇累牍地见诸报刊、广播。迫于外敌压力与舆论盅惑,民众经过短暂彷徨、观望之后,终于被调动起来,整个国家在“胶澳事变”中沸腾起来的同时,军人的声望和地位同样得到了提高。

而在这个过程军人们的变化也相当微妙,当他们享有恶名的时候,他们会把恶名发挥至极,可是当他们感觉到周围的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发生变化时,他们同样也变谨慎起来,他们小心翼翼的注意着自己的行为,买东西不再强买,平时注重军人的形象。

就像此时,当少年们学着他们的样子齐步走的时候,他们像是生怕教坏孩子一般,走起路来更加的精神,人也更精神起来。

“别在娃们面前丢人!”

官兵们如此想着,自然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精神起来。

“一二一、一二一……”

两个少年人学着军队的模样朝着城门外迈着正步,而在周围,同样有一群少年人扛着木棍当枪,学着军人的模样踏着正步走。

有好事者,则在旁边拿起相机拍起了照片,那种一架86元的凤凰牌三十五毫米照相机,尽管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种奢侈品,可是在它刚一投入市场,却立即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因为相机操作的简单易学,使得照相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业技术”,不少新潮的、家境富裕的年青人,纷纷购买凤凰牌相机,在凤凰光学器材公司生产的三万部相机之中,其中面向国内市场发售五千部,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即销售一空,武汉作为一个省城,自然有不少人拥有凤凰相机。

跟着部队齐步走的顾祝青问身边的吴四贵:

“为什么这么多军队都出城呢?”

朋友的话却让吴四贵像是看怪物似的看着他说道:

“你知道呀。”

旁边一个看热闹的,脖间挂着一部相机的学生模样的大哥哥则在旁边说道:

“你没看这拉着的横幅吗?欢迎淮海李经略使致远先生莅临武昌。”

大哥哥的话却让顾四青一愣,连忙又问道:

“什么是淮海经略使?多大的官?比湖广总督的官还大吗?”

那个学生哥哥瞧一眼这小屁孩说道:

“说了你们也不懂。”

学生哥哥的话却让顾四青哼了他一鼻子。

“什么叫我不懂,说来听听!”

“淮海经略使的官不大,可咱们欢迎他,不是因为他的官多大,而是因为……”

“因为他是咱中国第一个挺起脊梁的中国人!”

第一个挺起脊梁的中国人!

这句话着实高抬了李子诚,但在舆论看来,无论是江苏陆军的死守或是中央陆军的大胜,最终都绕不开李子诚的“一意孤行”,若是没有他的“一意孤行”,没准现在那胶澳就像关东州似的,被东洋人“继承”了。

而江苏陆军的行动,是他直接授意,至于中央陆军,若是没有他的全力支持,怕也没有他们的大胜,归根到底,还是李致远造就了这一切,所以,他是国家的功臣。

可他之所以能成为国家功臣,就是因为他敢站起身来,面对外国人的蛮横,断然说出“不”字,然后持着为国不惜九死的决心去维护国家的权益。相比于那些“无骨”的官员,他自然是“第一个挺起脊梁的中国人”或者说“第一个挺起脊梁的中国官员”。

此时街道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跟着军队朝着校场走去,人们一边走着,一边谈论着飞机。

飞机!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新鲜物,可对于那种新鲜物,他们却又极为熟悉,因为报纸上不断的告诉他们,正是飞机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打败了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主力舰队,甚至没有任何损失,同样也是飞机的轰炸,重创了日本陆军第二军,为中央陆军第一军的取胜立下的汗马功劳。

“只要我们拥有天空,任何一个列强都无法再威胁到我们!”

在舆论的如此宣传下,人们在报纸上、电影上看到了飞机,可是对于飞机的实物,他们却根本就未曾接触过,也正因如此,人们才会纷纷赶到校场,迎接那位远道而来的李经略使,或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看到飞机,要知道,李经略使可是乘着飞机来的。

望着一列列的军队朝着校场走去,顾祝青和吴四贵到是对那飞机充满了期待,早在几天前,他们就听说了飞机会来武汉,只不过他们所关心的只是飞机而已。此时城内像是空了一点似的,越来越多的人都赶到了校场。

此时的校场附近,完全就像过年似的,到处都是一片人山人海,大人们顶着小孩,张望着空中,男男女女拥挤于校场周围的同时,小贩们则堵在人群外,不时的吆喝着,全是一副赶庙会的模样。

这或许就是中国的特色之一,中国人总喜欢看热闹,无论何时何地,对于他们来说,热闹总是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何况今天要看到的,更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见到可以飞行的机器。

站在校场中,刘赓藻不时的朝着空中看去,他不时冲着身旁的**公司驻鄂公司的经理说道:

“不会出什么事吧!怎么这么快还没到?”

对于刘赓藻来说,加入国社党,却是因缘际会,民国后的乱局,使得他对政治心灰意冷,所以才回乡办学,以免费教育行以育人之目的,去年,中国教育基金会出资三万元,为他的学校盖了一座三层教学楼,不仅如此,还帮助其建立了图书馆、试验室,以支持他的免费教育。

而中国教育基金会,正是李子诚在德华大学后,所创办的旨在发展中国的基础教育的基金会,以资助办学的方式,促进中国的基础教学的发展,也正因如此,刘赓藻才会对其充满好感,在加入国社党时,他也曾犹豫着,可后来,他却自己说服了自己。

尽管中国上下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中国欲强,非教育不可,虽说政府对师范类学校行以免费,可在强迫教育上却远不如他国,而连云的强迫教育模式,却让他看到一丝中国教育的希望。

如果他成为总理的话,或许连云的强迫教育就能放之全国!

“不会有事的,刚前电报局不是来了一封电报吗?驾驶飞机的可是整个陆军航空队最好的飞行员!”

吴树诚在说话时,却是有些担心的把手捏成拳头。

“而且校场也经过工程师的检测,完全可能承受飞的降落……”

此时吴树诚又朝着校场看去,宽达四十米的长达五百米“跑道”经过了多次检测不会有任何问题。

而且到时飞机会先降落一下前导机,引导经略使搭乘的飞机降落,这应该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

在校场尽头的花棚上,段芝贵同湖北都督府的一众官员即站在台上,与他人站着不同,段芝贵却是坐在椅上,手中端着茶杯,笑容中带着些轻蔑之色。

虽说李致远是大总统的结义兄弟,可在段芝贵的眼中,他李致远依然是后辈,像现在这样在他看来,亲自来校场迎接,不仅邀请湖北各界知名人士,还派了这么多兵来欢迎,已经给够了他李子诚的面子。

“先捧着你,省得外头说我慢怠了你!”

段芝贵于心里嘀咕着,虽说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前来迎接,可按他的本意,他压根就不想屈尊前来迎接,可迫于舆论他还是来了,国人对李致远的第一站投入的关注远超过他的想象,这种关注使得他不得不来这,以避免外界的猜疑,对大总统他是了解的,以大总统的脾气,无论他对李致远是什么态度,如果他慢怠的李致远,惹得外界的不满,到时大总统一定会拿他给外界一些交待。

“李致远啊,就是不知你这次来武昌,准备给大总统上什么眼药!”

心想着李致远来武昌助选,段芝贵却是在心下一阵冷笑,现在的李致远就是当初的宋教仁,先让他蹦嗒着,他又能蹦嗒几天,等眼药给大总统上足了,上的大总统撑不住了,自然有大总统去收拾他。

“都督,怎么这飞机还没到,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一旁的一位幕僚适时的插话,却让段芝贵像是想起什么一样,连忙抬头朝空中看去,若是李致远在湖北的地界上出了什么事,到时……

和其它人一样,朝着天空张望去的时候,突然顾四青看到空中似乎有一面镜子似的,不停的闪着光,就在他诧异的时候,空中传来了一阵飞机发动机的声响,所有人都仰起头向着空中望去。

那声音听在顾四青的耳中,就像是几辆西洋汽车在空中轰响着似的,他知道那是发动机的声音,那种发动机发动机声非常清脆而有韵律,随后声音的来源刹那间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中,一架双翼飞机,首先在武昌南门的校场的上空轻盈的一掠而过。

这架一式战攻飞的又低又慢,对于武昌市民他们第一次从这么近的距离看到飞机,第一次看到飞机的武昌的双眼中尽是惊奇之色,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那架飞机在空中盘旋半圈,然后开始降底高度,径直朝着校场中间飞了过来,而且是越飞越底,飞机的这种举动,却人群不由得一阵骚动。

“看,那东西好像想要降落!”

在校场外一个市民大声惊叫起来。

的确,那架一式战攻缓缓的在空中绕了一圈,随后沿着大校场缓慢的降低高度,看上去是想要在这校场上降落了。

南门大校场,是前清时修建的新军校场,长达一里余宽半里,校场地面采用夯土基。别说是一式陆攻,即便是y-1式客机,只要飞行员技术过关,飞机在这种地方降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此次助选飞行,因为各个城市都没有飞机场可供飞机降落,因此也只能选择这种校场,甚至大操场,用于飞机降落。

所幸,此时的飞机对于起降条件要求并不高,甚至只需要一片平整的草地,就可供飞机起降,?在上万民众惊奇的视线中,那架一式战攻飞机高度缓缓降低,机首慢慢改平,飞机犹如有轨道牵引的一般紧贴着大校场的中线滑行着,微笑已经出现在飞行员的面庞上,谁都看得出这将是一次完美的降落。

接着下一秒钟,机身前轮着地,接着后轮着地,飞机的螺旋桨转动只扬起一阵尘土,接着飞机便缓缓在校场上滑行着,尽管是降落,可那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却依然让所有人一惊,在他们还未回过神来的时候,飞机却在滑行几十丈之后,速度慢了下来,可那飞机却依然没停,而是轰鸣着,朝着校场的边缘滑行过去。

“让让、都让一下!”

校场边维持秩序的军队一见飞机朝边缘滑行过来,连忙用枪身格挡着校场外的围观民众,终于飞机停稳了,这时人们才看到那开着飞机的飞行员,他的头上戴着棕色的皮帽,身上的皮衣带着翻毛大衣领,眼上还带着一副怪模怪样的眼镜。

在人们的注目中,驾驶着飞机的朱翔才从驾驶舱内站起身来,跳到机翼上先朝着周围的民众露个笑脸,打着招呼后,才站在机翼上打量着校场,就在这时,几个**公司的职员和一名军官跑了过来,他们瞧着飞机上的人都是一愣,甚至还特意又朝飞机看了一眼。

“长官,段都督问您,李经略使他……”在军官试探着问着时,朱翔才却是连忙说道。

“我这是前导机,经略使他们的飞机十分钟后到达!”

说话的同时,站在机翼上还未跳下来来的他,又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校场,又朝着校场边的挂着的风向袋看去,然后他便捏着自己的喉咙喊着。

“前导01呼叫陆航一号,听到请回答!”

尽管在地面上飞机电台呼叫距离有限,可是用来引导飞机降落却没有任何问题,而朱翔才的任务就是负责引导后机依次降落。

“陆航一号收到,地面情况如何!”

耳机内传来陆航的回答后,朱翔才在松下一口气时,连忙开始做着报告,先报告降落注意事项,然后又通报跑道长度,风度,就在他作报告的时候,地面上的人们听到了空中的轰鸣声,那轰鸣声绝非先前的飞机轰鸣所能相比……

第95章 第一第313章 作画第198章 两人第4章 忽悠第298章 初战第119章 捧杀第366章 梁启超第105章 市场反应第3章 邮轮上第141章 社会督察第259章 功成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34章 观念第329章 取舍第176章 工商部内的演讲第121章 袁世凯的心思第38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53章 试探第13章 连云谋定最底线第222章 公署内第36章 鲁南铁道大劫案第212章 对未来的思绪第137章 院内忧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离是非第213章 新模式第13章 挖个坑等你跳第73章 理想与梦想第120章 另类行销第38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168章 如何回报第54章 送瘟神第267章 男人的……第11章 总统府内论运势 袁氏让权外交部第93章 华润泉的建议第15章 议员丑闻为我用 政治妥协定强硬第101章 袭击第119章 捧杀第117章 些许小事第77章 服务第29章 居仁堂内父子谈第243章 怎么办?第17章 愿意来中国吗?第221章 印象第54章 眼里容不得沙子第183章 军人的约定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第56章 施以谋第5章 贷款第356章 闹剧第155章 佩罗纳死地攻防 辎重兵誓入作战队第153章 敌后穿插战事忙 乘车飞夺铁路桥第236章 风云际会第75章 冯如第38章 总统面临大事件 田中玉忧喜相接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42章 侦察部队第14章 白水行舆论引导 连云府内会公使第240章 自治会第364章 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第132章 连岛为屏塞为防 禁区鲨居择他地第57章 宋老实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东西第364章 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第258章 海军的忧虑第352章 北与南第112章 投资商第368章 摇扇军师第60章 挖墙脚第183章 帽子第19章 新的设想第321章 把戏第235章 说服第235章 说服第57章 最现实的问题第133章 云与肉第127章 我等你第90章 致友军于何境?第163章 战地医院平静且尊严第23章 打破一致为我用第55章 公而无畏第63章 惊讶第366章 梁启超第186章 两局合作第45章 银行团第68章 哥俩第109章 德华大学第142章 英模会第27章 黑金隐患他人忧 仰山出面大包揽第39章 筹划(上)第120章 另类行销第186章 两局合作第169章 袁世凯的心结第34章 观念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366章 梁启超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257章 困境第182章 伤员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26章 连云谋租界 克定思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