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

毫无疑问,在梅乐和看来,此时所他身处的这间车厢,无疑是他见过的最豪华的车厢,甚至所谓的慈禧太后的花车亦无法与之相比,车厢的内部被装饰成凡尔赛宫的风格。。。列车过道上有金色的雕塑,顶部有华丽的壁画,整个车厢看起来就像是宫殿一般配的奢华,对此,梅乐和到是很是好奇,因为尽管眼前的这位总理非常富有,或许是东方最富有的人之一,而且他的财富每天都在以数十万甚至百万的速度增涨着,但他却不是一个奢侈的人,甚至可以说有些俭朴。但这相当豪华的车厢,却颠覆了他的意识的。

看到梅乐和的注意力一直放在车厢的豪华内装饰中,李子诚微微一笑。

“这车厢是战前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公司定购的,原本是用于西伯利亚的国际联运线,车厢的内装饰是法国人设计的,可是去年俄罗斯取消了定单,后来被陇海铁路公司低价买了下来,这次我回京,他们非要挂上上这几节车厢,嗯,算是我以权谋私吧!”

李子诚的话中尽是说笑之意,而梅乐和这才算明白,为什么这位总理会坐如此豪华的车厢,原来是俄国人的定货的,就在他恍然大悟的时候,李子诚却站起身,打开酒柜门,回头问道:

“喝点什么?威士忌、橙汁还是咖啡?”

因为是私人谈话,所以车厢内并没有其它人。

“橙汁吧。”

知道这将是一次严肃对话的梅乐和,自然不会要酒,他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已同这位总理进行对话。

李子诚倒橙汁时,车厢非常平稳地起动了。梅乐和只是在看到橙汁水平面向后倾斜时,才察觉到车厢在加速。他从窗户向外望去,看到飞速后掠的绿树旷野。一群鸟在窗外掠过,立即出现在后边的窗户中。但他敏锐地发现,所谓窗户非常厚实·他试探着用手敲敲窗户,窗户的闷声提醒着他,这窗户恐怕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见他对车厢的窗户有些好奇,李子诚便微笑着说道:

“梅先生·你的观察力很敏锐。你知道的这车厢是全封闭的,由中央空调控制车厢内的温度,如果你愿意向英国的朋友们介绍一下我们的中央空调的话,我保证,公司一定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我们的空调是全世界最好的,这一点相信你也不会怀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江海关今天夏天也加装了空调。”

和大多数时候一样,李子诚总是会在不经的时候,为自己公司的产品作着广告,在梅乐和附和称赞着那空调让他过了一个极为惬意的夏天时,李子诚只是笑说道,

“原本科学技术的进步,就应该是为人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此时,列车已经驶出了半地下通道·开始提速疾驶,窗外景物的后掠也越来越快。按照之前来连云的过往来看,现在火车已经驶出了连云车站用地。

在梅乐和喝了一口橙汁之后,李子诚的神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我知道,你的叔叔,也行告诉过你,我为什么选择你作为总税务司!”

“是的,总理阁下,这一点,我的叔叔曾经在信中直接告诉了我!”

梅乐和并没有隐瞒·在给他的信中,清楚的提到“总理需要一位能够考虑到中国利益的总税务司”,同时隐晦的暗示他,在这位总理提出条件的话,如果不违背原则,要尽量接受·因为他是一个不介意使用任何手段的人——“他将比李鸿章更难对付”。

“怎么说呢?我很希望你能成为第三任总税务司,但首先你要彻底清除先前的想法。”

李子诚略为沉吟,平缓地说:

“你必须要明白一点,你虽然是英国公民,但是你却是中国政府的雇员,这一点,你必须要明白。”

对于李子诚的强调,梅乐和只是笑说道:

“总理阁下,在我很小的时候,赫德叔叔就曾告诉过我,我们只是中国雇员,而作为一名雇员,他首先必须要做到一点,即对雇主的忠诚,我想,对此,总理阁下不需要有任何怀疑,在未来,我的工作会证明这一点。

看着他,良久之后,李子诚才笑道:

“我没有看错你,你的思维确实非常明快,一下子抓到了关键。但请你明白一点,你的前任,是因为他拒绝接受中国政府的行政命令,而被辞退的,而且,就我个人而言,因为经商的经历,我向来坚信一点,对于不称职的员工,我不会有任何同情的余地,对于一家企业而言,首先要求的,就是雇员对企业的忠诚,换作国家亦是如此…”

盯视着梅乐和,李子诚又强调道,

“我希望你能牢记这一点,你是英国人,但你作为中国政府的雇员,必须首先考虑到中国的利益,而非英国的利益,如果中国和英国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在海关方面,出于职业道德,我想你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шшш ¤Tтkǎ n ¤¢ ○

面对总理的训话梅乐和只是微笑不言,事实上,从接到的信的第一天起,他就明白,他这一任总税务司,绝不同于安格联,也同样不如赫德,海关将会失去他的独立性,并且会慢慢成为真正的中国海关,对此他绝不怀疑。

这时,李子诚也不再赘言,简捷地说:

“我的话已经完了,我希望,你能够记住今天我们的对话。”

临了,他又加了一句,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称呼你为“我们的梅乐和”。”

面对这个称谓,梅乐和却是沉思片刻说道。

“总理阁下,我个人认为,在未来至少三至四年内,海关不可能完全终止新雇用洋员!”

看着面前的总理,梅乐和又继续说道:

“在这一点上,我坚持我的想法,事实上,我觉得·即便是加大华员比例,也需要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素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珍贵的是海关的廉洁性与有效性·所以,我希望总理阁下能够认真的考虑这一建议。

在梅乐和提出这一建议的时候,一开始,李子诚本能地认为那不过是梅乐和的借口,但是在思考片刻之后,李子诚在心下喘口气,有时候一些事情·的确不能操之过急,但是他却没有直接给他回答:

“你的建议,我会认真的考虑!但是,我希望你在到达京城后,立即签署新的海关命令。”

果然,该来的总会来的,梅乐和立即意识到,恐怕接下来·才是这场会谈的真正核心——关税,中国政府需要关税,国务院更需要关税·对于国务院和总统府之间在财政方面的暗斗,梅乐和多少有一些了解,早在李子诚就任国务总理之初,梅乐和同朋友们一起聊天时,他们总会称“中国看似平稳有效的双驾马车式的中央政权,会随国务院同总统府的财政争执,而陷入新的困境”,可出人意料的却是,李子诚并没有去抓“地方上的小钱”,一上来·他就啃了海关这个硬骨头,但是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无疑就是关税!

见梅乐和只是作着聆听的模样,李子诚便淡淡地说道:

“我认为,将中国的巨额关税存入外资银行是极不合适的,这不仅有损中国的金融利益,同样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形象·对此,我是绝不能容忍的,同样,中国亦不会容忍,所以,我希望能够看到。”

说着,李子诚低头看了一下手上的日历,随后说道:

“在十月十五日之前,海关的关税能够存入中国的中央银行,也就是中国银行!”

微笑着,出人意料的是,梅乐和并没有没有接腔,他只是沉默着,似乎是在用沉默对抗着李子诚的决定,而李子诚同样不急只是面带微笑的喝着茶,无论他怎么说,这关税是一定要收回来的,自己还等着靠关税去干大事:

“总理阁下,安格联总税务司将海关关税全部纳入汇丰后,固然是掌握了中国的关税大权,但在另一方面也为中央政府收归税收统一大权创造了机会,至少避免了地方截流关税…”

在梅乐和试图为他的前任辩解,同样也为他的朋友争取利益的时候,李子诚却是满脸疑着他,然后说道:

“哦?果真如此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或许最近几年存在着关余,但是关税却是最终从各地常关,汇往汇丰银行,由海关和汇丰银行汇总后,首先支付庚子赔款,随后才有所谓的关余,”

冷嘲着,李子诚看着梅乐和说道。

“而我这个堂堂国务总理想要办个事,需要动用关余,还需要总税务司的签字,这个海关总税务司的权力果真够大的啊,连财政部都无权动用关余,我想问一个问题,这到底是中国的海关,还是总税务司的海关。”

一声冷问却没让梅乐和心下微微一颤,这会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叔叔会说,他比李鸿章、袁世凯都好打交道,但是却比他们都难对付,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撕破脸皮!

“地方截流关税,如果他们能截流关税的话,还要总税务司干什么?还要海关干什么?”

一连几个冷声质问之后,李子诚稍稍想了一会儿,说道:

“当然,作为英国人,你需要考虑到公使的意见,领事的意愿,但是,作为中国的国务总理,对这一切,我是不可能容忍的,十五号,我希望能够看到关税存入中国银行,。”

“可是,总理,海关必须要确保赔款能够按时偿付各国,即便是现在进行整厘,在半个月内,也不可能完成转存业务”

“梅总税务司,我相信你们的能力,你们能在三年内把存在大清银行的关税转存入汇丰银行,那么,在十五天内,把关税转到中国银行,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你觉得呢?”

没留情面·从涉及到实际问题时,梅乐和注意到这位总理,完全没给他留一丝情面,他的强硬·甚至超过梅乐和见过的那些满清的“保守派”,

似笑非笑地看着梅乐和,李子诚的心里却想着一个问题,这样过于强硬,会不会适得其反呢?在如何处理海关的问题上,在国务院的一番讨论之后,最终作出的决定是·必须要跳开英国人,直接由海关作出一些决定,准确的来说是对中国有利的决定,而如何能够让梅乐和,这一任总税务司,服从国务院呢?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让他意识到,国务院在海关的问题上·不会作出任何实质性的让步,否则一但让步,就会被其认为软弱可欺·自然也就不可能买国务院的账,安格联为何能不理会中国政府,原因非常简单,他所依仗的就是公使馆。

李子诚的冷嘲只让梅乐和的神情略显尴尬,他在沉默片刻后,方才颇为为难的说道。

“有一些问题,并不是总理先生和我所能决定的,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公使团的态度!”

梅乐和终于选择了坦白,而李子诚却是似笑非笑的点了下头。

“哦,是吗?”

看着梅乐和·李子诚又直接说道。

“我记得这还是中国的海关吧!不错,满清的确用海关向各国贷款以用于偿还庚款,但是我们必须没有交出自己的海关给各国管理·我想这一点,朱尔典先生能够理解,也会接受的·`”

“这是不可接受的!”

在英国公使馆内·面对俄国公使库达涅夫,朱尔典不无激动的说道,在武昌起义后,正是在他的策划下,安格联才借口“维护债赔款偿付信誉”,由其指示起义各省海关税务司扣留税款,改存汇丰银行,接着又迫使清政府将仍在其控制下的东北、天津等处海关税款也存入汇丰。

之后,面对德国、俄国公使的抗议,为换取他们的支持,英国又乘机组织“各国银行联合委员会”,由汇丰(英)、德华“德”、道胜(俄)三家银行充任董事,制定《总税务司代收关税代付债款办法》八条,从那时起,三国银行便利用巨额税款进一步加大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控制。

现在面对来自国务院的压力,作为英国公使的朱尔典知道,他必须要拉入盟友,然后同其共同行动,如此才能避免独木难撑的局面,而除去真正的利益共享者,其它国家不可能为了英国的利益给予英国支持。

“库达涅夫公使,按照联合委员会的统计结果,贵国的道胜银行,去年接存税款超过五百万两,如果任由中国接收税款的话,那么道胜银行的损失是极为惨重的!”

“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库达涅夫点头赞同道,作为驻中国公使,他必要考虑到俄罗斯在华的全部利益,自然也包括有“金融利益!”,可话音一落,他便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尔典说道。

“朱尔典公使,可是,去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却十倍于道胜银行接存的税款啊!”

他的话一出口,朱尔典便在心下诅咒着这个该死的库达涅夫,而这会库达涅夫又接着说道。

“过去税款是由英国、德国、俄国共同署理的,按当时的划分,英国为,德国、俄国各为1,各国银行分享20%,可是现在,似乎德国的1已经由汇丰银行,甚至就连同各国分享的份客,亦有不少都由这个香港银行接管了!”

对于英资银行对海关关税的独享,库达涅夫早已心怀不满了,而眼下正是一个迫使英国人吐出这块肥肉的机会,道胜银行属理越多的关税,就可以在中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影响,从而发行更多的纸币,然后利用那些纸币向中国购买俄国急需的各种物资。

“该死的老狐狸!”

心里骂着,朱尔典却是一笑。

“德国的1归道胜银行!”

“再加”

在不到半小时内,朱尔典便和库达涅夫达成了分脏协议,随后一份由英俄两位公使联属的公文随之送到了国务院办公室,对于拒绝同“特别外交委员会”打交道的朱尔典来说,这似乎是他唯一的选择。

当那份英俄两国公使的联合公函送到李子诚的面前时,他的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他立即在第一时间给顾维钧打去电话。

“英国人上钩了!”

直到挂上电话的时候,李子诚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精明如英国人,终于还是一不小心上了“钩”,只需要一丁点“小事”就可以打破那道看似坚实的城墙。

“一麟,知道为什么,精明如朱尔典,为什么犯下这么一个初级错误?”

望着得意洋洋的总理,张一麟摇了摇头,的确,以朱尔典的精明,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原因非简单,过去,咱们直接视若无睹了,不是朱尔典多精明,而是英国太强大,可这一次,子诚我却是非要——鸡蛋里头挑骨头!”

第259章 功成第16章 逐梦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龙第118章 商无小事第35章 算计第368章 摇扇军师第6章 大总统的烦恼第99章 更应关注之事第267章 男人的……第326章 学会敬畏第125章 怪叔叔第170章 应对未来第303章 心思第63章 出征第295章 海军的选择第104章 列车浮想第142章 英模会第16章 华盛顿公使忧 唐宁街抉择断第31章 南苑校场买人心 繁普大谈金融乱第29章 质物第272章 第一舰队第130章 材料学第200章 赌第173章 奉天第314章 为了……第39章 杨府关杨秘会议 总统府以伪待诚第51章 借刀一用第80章 贝当的门徒第365章 二十一响礼炮第130章 学工第71章 中国的需要第109章 德华大学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331章 合纵之间第246章 志愿军第200章 赌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37章 心狠手辣第359章 我不能……第159章 商校军官不受迎第117章 电第268章 阵地仍在第127章 我等你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第275章 游说第159章 有办法!第17章 制约第37章 肉票的开始第98章 问题的根本第329章 取舍第146章 阴冷第132章 连岛为屏塞为防 禁区鲨居择他地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东西第33章 杨度之才更!第145章 忧虑第97章 出自于私 谋之以国第172章 南坡愿一试第298章 初战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294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82章 大国商第94章 论法第7章 匹兹堡第290章 固执第98章 问题的根本第35章 绿林道第354章 上海第1章 何谓能者更!第108章 富贵险中求第316章 投降第73章 理想与梦想第165章 强攻时刻血与火第166章 徐州第134章 不得已间二人择第54章 送瘟神第65章 联想第166章 胜利时刻第381章 芒种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66章 徐州第83章 送上门来的……第32章 金融乱引币制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180章 情报分析第313章 作画第148章 酣战之余求战渴第23章 关家第241章 要塞第114章 笔的故事第46章 建议第3章 嘱咐第56章 施以谋第196章 烈山第289章 第二轮攻击第76章 改变第40章 筹划(下)第133章 东瀛之地奢风显 食虎大会首相忧第348章 民心第1章 百慕大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