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鲁南铁道大劫案

民国四年10月25日夜,皎洁的月光下,已完全被瑟瑟秋风笼罩的鲁西南大地周而复始地渐沉入又一个梦乡,降下的秋霜将田间地头染成一片雪白。

“呜--呜--呜……”

在中国南北交通枢纽铁路津浦铁路线上,一列从南京浦口北上的列车从江苏西北入境,沿着波光粼粼的微山湖,风驰电掣般地驶入峄县地面;嘶叫的汽笛划破死一样静寂的夜空,借着月光,可以清楚的看到那列车驶过去,在夜间划出一道蓝影,这便是在国内有名的蓝钢快车,蓝钢快车的车速远快于普通列车,而且车厢内的设施亦非通设施所能相比,中国,这列火车基本上可以算是中国最豪华的列车。

十几节各等蓝钢车厢中,八百余名中外旅客经过千里颠簸,此时已人人进入梦乡,即便是三等车厢中那些坐着硬座的普通乘客这会也是东倒西歪,全是睡意正酣,全然不顾窗外的月色溶溶,树影幢幢,而在头顶车厢、软卧车厢内的那些富人显达们这会早已进入梦乡……

在列车于铁路线上行驶时,在铁路线附近,却不断响起一阵阵的鸟鸣,那鸟鸣听起来却是很有规律,而在田间的林地中,又有上百匹马停于林间,马上坐着一个个手持长短枪或是大刀的土匪。

“轰……”

突然,伴着一声轰响,夜间的沉寂被突然撕破,原本于铁路上奔驰的列车像撞到一堵巨大的墙壁似的猛然震颤了一下,向前冲出十数米后。先是车头翻倒,接着是车厢,在一阵尘土飞扬中。奔驰的列车便戛然而止;行李架上的提箱、包裹连同车厢桌上的杯瓶碗盏,随即“乒乒乓乓”地纷落下来,搅乱了全车旅客的一场好梦。

怎么回事?

就在乘客们惊魂未定的茫然的看着车外时,却听到一阵让人不安的马蹄声。接着又是一阵让所有人的心脏提到嗓子眼的枪声传了过来。

“砰、砰、砰……”

连珠般的枪声伴着马蹄声打破了夜间的沉寂、低沉的海螺声以及粗鲁的吆喝声,开始在列车周围响起,所有的声音和在一起,只让一些常年奔走在外的人想起了一个词来——山东响马。

一些刚刚回过魂来的乘客,借着幽蓝的月光往车窗外一看:吓,漫山遍野舞刀弄枪的人向着列车奔涌而来;那些响马或是骑着马。可是挥舞着大刀,亦或是骑着马放着枪,天地间这会只剩下了他们的吆喝声以及枪声,还有就是那越来越近的马蹄声。

位于第8号车厢34座的一位30出头的身着西装的男子--上海《申报》派驻北京的记者方剑林凭着职业的敏感,立刻借助昏黄的车灯抬手看了看手表--长、短针一齐重叠在“12”时上,他朝着周围看去。却看到这二等车厢内中的一些乘客却是纷纷藏起了自己的携带的银元钞票。

此时车厢里已是人仰马翻,天翻地覆:妇女的喊叫声。儿童的啼哭声,老人的惊恐声,青壮男子的破窗跳车声……纷纷攘攘乱作一团。

借着明亮的月亮可以看到黑绰绰的人影两边包括过来了。这时,方剑林注意到身边坐着那个商人打扮的人,却是不急不燥的坐在那,甚至还特意将向面前的一些吃食装进衣袋中,或许是觉察到身边这位记者的异样。于是他便是一笑。

“方记者是好奇宋某为何不逃吧!”

宋至渔的神情依然很是平静。

“这此土匪显然是一番谋划,想来这路怕早已封死了,做好的饭,岂容鸭子再飞了?”

叹笑一声,宋致渔又说道。

“逃不掉,为何要逃呢?你听这外头的乱枪,这时跑出去,肯定比待在车厢里危险的多,随时都有可能被乱枪打死!”

同时又用下把指着那些试图把银钱藏起来的乘客说道。

“像他们这般,明知保不得钱财,却又竭力想保,想来到最后,也只是落得一番酷刑,去了半条性命后,自然也就把银钱拿出来了……”

在他说话的时候,方剑林却是把目光投向宋至渔左手,看着那据说是被“狗咬掉”的两根手指,隐约的他觉这人怕是……于是,原本准备逃跑的他,也不再逃了,只是坐在那,果然就在这时,车厢外传来一阵枪声和惨叫声,朝外看去,那些骑着马、持着火把的响马,可不正在那里追打着那些企图逃跑的人。

“不准动!”

片刻功夫,各节车厢门迅速被砸开,拥上来一群群衣衫零乱的壮汉。他们或手执明晃晃的大刀,大声恫吓着人们;或端着黑油油的步枪,不停地拉着枪栓,向着跳窗者做出瞄准状。车厢内的人们被眼前的这一幕震住了,这一下子即便是再不明白的人也知道眼下的处境—他们遇上劫车的山东响马了。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之际,土匪们早已一窝蜂地向着人们身边以及行李架上的提箱、包裹扑过来,肆意地翻检搜刮,稍有反抗的不是刀把砸在脑袋上,便是枪托打在身上,几下功夫,谁还敢去反抗,至于随车的二十多名乘警,更是在第一时间被土匪缴了枪,这会正乖乖的举着手跪在铁路边。

不多会儿,那些闯进车厢的土匪们一个个的口袋便都鼓鼓囊囊起来,头上、肩上、脖子上、腰杆上,戴满了、挂满了、围满了、拴满了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帽子、背包、领带、围巾、腰带、丝绸布料,甚至还强自从一些人身上脱去呢绒大衣、礼帽之类的衣服……

虽说人们被眼前的这一切惊呆了,可是在他们的心中恐惧压倒了愤怒,个个沉默不语。只求这群劫匪快快得到满足而离开,连孩子们也自觉地停止了哭叫,而那些女人们更是连头都不敢抬。生怕一抬头让人看到了,劫财的顺道劫了她们的色。

在一等车厢内的英国旅客罗斯曼显然是低估了这帮土匪的野蛮,被摔的晕头转向的他被这些土匪推来推去,随意呵护而感觉受到了侮辱,于是随手抓起桌个的茶壶掷向一个土匪,那名土匪被茶壶打中的时候,旁边的两个土匪则毫光犹豫的分别给了他一枪,子弹从他的脑袋和胸部穿过,当场死亡。

同样的一幕也要其它车厢中上演了。杀人立威后,原本欲反抗的人们,自然变得顺从起来,那里还能提起来一点勇气,不少洋人更是主动的把自卫的手枪交出来,这会谁都明白。抵抗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还愣着干什么?都统统给老子下去!”

好不容易一番搜刮之后,土匪们抢完了、抢足了。又端起刀枪威逼人们下车。车厢上的乘客们这时才慌乱起来,虽说慌乱着,可却在刀口枪口下不由自主地簇拥着走出车厢。有些机灵的男女乘客。更是趁乱间仓促拾起地上的几件衣物,揉捆着塞进怀中。

“多拿两件衣服吧!”

在被赶着下车时,宋至渔却是把车座上被人扔在那的几件并不值钱的衣服拾了起来,并将其中两件塞给方剑林。

“这……”

虽说写过数篇有关土匪的报道,可从未遭过匪的方剑林。显然不知道,这些土匪抢也抢了,劫也劫了,为啥还要把他们赶下车。好一会他才反应过来,这就是他过去写的有关土匪的报道中提到的“以人为质”!

下车后,车厢内的乘客集中在路轨边的一处空坝上,在明朗的月光下被分列成排站定,那些土匪对乘客的划分是以车厢划分,显然他们在车厢中有内应,三等车厢的乘客被轰到一边,二等以上车厢的乘客则被轰到另一边,而在这列火车上还有一百来名外国人,有男有女也有小孩,则被指定在另一侧站好。这时土匪中有位40来岁的被他们称做“五当家”的瘦高个急步上前,吩咐喽啰们向众旅客一一问明姓名、籍贯、年龄及客票等级后,借着手电筒光匆匆地登记在簿上。

当问及那一群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只听见他们一阵“叽里咕噜”,双手一摊、两肩一耸地说洋话,把土匪们逗得一阵好乐。此时那位“五当家”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极不耐烦地向着国内旅客这方说道:

“你们谁懂洋话?给老子站出来当翻译!”

“五当家”的一恼,众人那里还敢再言语,顿时哑场了一会儿,《申报》记者方剑林连忙即站出来说:

“我会英语!”

因为是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关系,在教会学校中几乎就是用英语上谭、说话,后来在上海当记者时又常同英国人打交道,口语颇为不错。他想着中外旅客一起蒙难,都是朋友,当互相关照;另外又怕匪徒们一时捺不下性子做出有伤事理的事来,所以便主动挑起了翻译的担子,而且作为记者,他也想记录下这一切,因为就他的职业生涯来说,在中国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劫车案,过去顶多是一些土匪化妆成乘客,闭门抢劫,可在这,却是把整个铁路都扒了,劫了上千乘客,这怕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一但传出定是惊动全国的大案件。

而他方剑林以后要发布的却是第一手,最直接的报道,甚至出于记者的本能,他又盯着那“五当家”的看了几眼,以便记下这个人的模样。接下来方剑林帮土匪问明了洋人们各自的国籍、身份,越问他的心下便是却惊,原因很是简单,这一百多位乘客的国籍涉及英、美、法、德、意、俄、日等十余国,其中还有领事馆普通官员,即便是心惊,可是在他问明各种情况后,又重新回到国内旅客队伍中。

此时有一对相貌相近、身着浅蓝花绸旗袍的年轻姑娘慢慢地靠拢上来,用钦佩的眼光对方剑林轻声道:

“方先生,你真行,一点都不怕哩!”

说话的这对姑娘是亲姊妹,一个约莫20岁。叫解鸿芬;一个小她一两岁,叫解鸿英,她们是上海一个富商的女儿。此次去北京却是要当什么。嗯,是国务院的实习生。

国务院实习生,这是一个很新鲜的名词,事实上,方剑林早有打算,到京城后,他一定会就此事进行报道,这是国务院设立的一个“新职”,邀请那些学生进入国务院和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实习。为毕业后寻找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积累经验,建立初步的社会人际关系。这些人从事的工作不同,时间长短不一,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实习生”。

不过这些实习生却没有分文报酬却有机会结识高官、看到总理、了解政府运作,在国务院工作的实习生,其实就是不领任何报酬的志愿工作人员。相反。实习生们还必须自己掏钱,解决住宿、交通类的问题。

也正因如此。在方剑林看来,这种“实习生”恐怕只有像眼前的这两姐妹一样,只是“有钱人”的“游戏”。他们途中与方剑林同座相识。一路颇为投机,这会见方剑林的胆子竟然这么大,敢和土匪说话,自然也就佩服了起来。

“不准说话!”

这时那会“五当家”凶狠地吼了一声,然后更放大嗓门向着众人说:

“现在。我们“大当家”给大家说话。”

说着间,从土匪队伍中上来一位三十七八岁的高挑中年人,身材很是魁悟,面目倒也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凶神恶煞,反倒是有些眉清目秀,衣冠整洁。只那人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敝军军饷不足,不得已出此下策,还望大家海涵。现在,请大家跟我回寨作客,目的是敬请诸位捐助。数目嘛也不强求一致,三等客人每人捐2000元,二等客捐1万元,头等客捐3万元,洋人嘛每人5万元。请各位写信回家,备款来赎。”

说完,他把手一扬,数百个喽啰便拥将上来,硬推搡着中外旅客离开火车往山里走。稍有迟疑的,便招来一阵拳打脚踢、用枪托子赶。

那解鸿芬、解鸿英两姊妹自恃有方剑林在旁,胆子壮了许多,一路上骂骂咧咧不停。而土匪们对众人都是穷凶极恶,偏偏对这两姊妹的闹嚷声装聋作哑,引得方剑林及大家暗暗好笑,想来或许这土匪也有土匪的行道,倒也不是他们想像想的那么坏。

而解鸿芬、解鸿英两姊妹似乎也意识到,这些土匪或许被什么“山规”给约束着,自然胆子也就大了许多,一听只要一万元,自然也就松下口气,在松下口气时,言语间没什么顾忌不说,反倒是把这事当成了一个人有趣的经历。

只有那宋至渔一路上却是沉默不语,经过匪的他知道,这些土匪越讲规矩,就意味着这土匪越难对付,接下来不知道还会生出什么乱来。

因为劫车事件发生在临城、沙沟两站的中间段,但只有临城车站驻有两个连的军队。事发后,早有消息报到这里。这里的军事首脑是陆军第六旅第一团第一营营副颜世清。报消息的人说,是抱犊崮的土匪下山劫的车,铺天盖地的人,大致是倾巢出动吧?

颜世清一听便在心里暗暗叫苦,因为抱犊崮孙梅珠匪帮足足有3000人之多,个个慓悍骁勇,自己统率区区两连人出面阻挡,无异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可是不出面,又有失职之嫌,于是便唤来一名排长令他去夺回人质。

而这排长倒也心领神会,明白颜营副无非是走走过场,遮人耳目而已,也就带着自己的一排士兵,慢吞吞地到达出事地点,下令一致散开。

此时抱犊崮土匪实际只出来800来人,正由孙梅珠带着,押着数百名“肉票”,离开铁路缓缓东行。他们见了三四十名官兵,并未放在眼里,仍不紧不忙地走自己的路。官兵见了土匪,也不开枪,更不靠前,只是远远相随而已。这种可笑的局面,维持了大约一个时辰。这时,远在鲁、苏交界处的驻韩庄的陆军第六旅旅长闻得报警,方气咻咻地派出两连人马前来拦击,这才和土匪真刀真枪地打起来。

眼看自己的队伍如蚁爬行,且有不少“肉票”乘乱逃跑不断落入追兵之手,孙梅珠自然十分恼火,大声呵斥喽啰用强力驱赶“肉票”择山路疾行。一时里山野之间喊天抢地,哭声入云;呼儿唤女,一片喧嚷之声。匪徒中有个被唤做“郭当家”的又在纷乱中献计说,可将队伍布局略作调整,即每“票”以两匪相挟,总体上则将“华票”安排于前,“洋票”置之于尾,使官兵恐误伤“洋票”而投鼠忌器,不能尾随开枪。孙梅珠觉得是个好主意,当即迅速按此变换队形,果然奏效。

那驻韩庄的第六旅旅长原只是听报洋人被绑票,难脱干系,才派兵驱车策马火速追赶。在一场混战中,多名中外人质被打死,这时这些外国人则把白毛巾、白衬衫、白西装高高的挑起,拼命挥舞。官兵们见有外国人质在,怕惹下麻烦,只好暂时停火,一部分回防,一部分封锁山口,向上面报告情报,等待命令,于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土匪裹挟着数百名“肉票”,朝着抱犊崮方向呼啸而去。(未完待续)

第154章 烧鸡与荣誉第133章 云与肉第92章 解决之道第276章 改变第46章 鹰降抱犊崮第34章 观念第316章 投降第100章 中村无为第208章 不惜第166章 徐州第113章 何为重第228章 难题第274章 匪与兵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19章 司徒美堂第55章 港口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28章 袁世凯之愁第99章 现形记第224章 台风第47章 担保第63章 出征第7章 匹兹堡第142章 英模会第64章 东洋之变变于后第159章 有办法!第92章 解决之道第186章 两局合作第76章 改变第50章 这就是连云港第10章 彭公望惶恐步入总-理府 连云晓之情理诱以利第66章 开创第78章 告诉他,守住凡尔登第287章 公而无私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180章 第一师第166章 胜利时刻第196章 烈山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330章 敲打第231章 用场第10章 彭公望惶恐步入总-理府 连云晓之情理诱以利第95章 袁氏一字决第326章 学会敬畏第225章 德国第71章 中国的需要第59章 谁的未来 公司人别第141章 陇海造扬世界名 华阴试验新兵器第35章 算计第227章 风云起第34章 宴无好宴第55章 港口第288章 疑惑第100章 南行第50章 实习生第87章 披张虎皮当大衣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75章 前哨第37章 肉票的开始第24章 部门第313章 作画第276章 改变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东西第43章 驻京办主任第121章 袁世凯的心思第198章 两人第277章 出击第358章 惊愕第275章 游说第251章 空战第159章 有办法!第93章 已变之局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290章 固执第143章 大战将起时 炮灰自参战第39章 筹划(上)第9章 名啊!利啊!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选择第232章 绕开第104章 列车浮想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82章 伤员第58章 敬的是什么第127章 灾,百姓苦,丰,百姓忧第178章 傀儡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191章 谋其短第83章 法军溃兵如潮退 远征军临无公平第225章 德国第16章 华盛顿公使忧 唐宁街抉择断第97章 连污巷第307章 阳谋之计第177章 谋划第30章 南苑校场练兵忙 疯子淬练军人魂第57章 宋老实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273章 决心第122章 为什么不是日本人第70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