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连云之利

“摩天大楼,就是财富和权力造就的城市阳具,是欲望,更是名利!”

建筑,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筑满足了人类的现实功能需求,为人类遮风挡雨,提供庇护所;在精神层面上,建筑创造出特定的空间,影响人的本能心理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由此建筑也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建筑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变革,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被誉为“石头的史书”。从古至今,在所有文明中,建筑无不被视为表现人类力量的永久纪念物,在金字塔、神庙、教堂、宫殿等留存至今的著名建筑中,不仅蕴含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也表征了人类在浩瀚宇宙中寻求自身存在意义的漫漫征程。

就历史上看,建筑与权力息息相关。当权者喜欢建筑有其必然的原因:从最基本的方面来说,土木建设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吸收剩余劳动力,有助于社会稳定,当权者的决断和魄力也能从中很好地体现出来,而更重要的是,建筑可以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它来告诉世人建造者的丰功伟绩,建筑常常是统治者用以引诱、感召以及恐吓的工具,建筑似乎从来都与权力划上了等号。

“即便是一千年后,在世人提及六合公司的时候,仍然会用仰视的眼光瞻望着这家改变一个国家的公司!”

早在六合公司创办之初。在连云这片滨海荒滩上。李子诚就曾对那些职员发出这样的呼喊,而这甚至成为了六合公司的座右铭,在过去的四年间,这片东海海滨的荒芜海滩成为了中国、甚至远东最为繁华的城市,而现在这座年青的城市却拥有各种各样的桂冠,第一个规划城市地铁的城市、第一个建立城市轻轨交通的城市、第一个普及煤气的城市、第一个……嗯,有太多的第一了,不过对于世人而言,这座城市却有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就是——这是亚洲第一个私人城市。

是的。这是一座私人城市,尽管按照国家的城市等级规定,已经拥有六十五万人口的连云港,早应该成为一座市级城市。不过这里却没有市长,也没有政府公共机构,它是一座属于李子诚个人,或者说属于六合公司的城市,这里所有的一切,六合公司为这座城市提供水电、医疗卫生、教育和休闲,而最为重要的是它们做得比政府出色的太多,甚至于,在周边的扩散型居民区,亦将管理权委托给连云港管理委员会。

作为这个城市的拥有者。六合公司,这家现在中国规模最大、在全国拥有超过两百家直属子公司近,拥有十七万雇员的托拉斯式的巨型公司,自然而然的将公司总部设立于此,在过去的四年间,为便于办公,公司总部几经移址。

直到五个月前,公司总部再一次作出决定——搬家!

而这一次,按照公司高层的说法,将会“建设一栋在未来一百年内亦不会淘汰的大楼”。对于六合公司而言,这栋大楼将意味着六合公司对这座城市的“统治”,任何一个人来到这里,都会仰视这座大楼!

在占地面积超过1.5公倾的“六合大厦”的建筑工地上。到处是脚手架和搅拌机,堆放着砖头。散发着潮湿和新搅拌的水泥的气味。而在已经显出雏形的大厦周围,钢管镙接的脚手架周围围着一层防护网。数十部运送原料的电动升降梯不断的将换班的工人、建筑材料送往上方,而在上方,升降电梯依然在加高着,这座大楼每天都在加高,套用报纸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欲与天公试比高”。

对于全世界而言,摩天楼都是一个极为新鲜的事物,直到1885年,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大楼以54.9米高度,成为世界第一高楼,而在差不多十年后,曼哈顿寿险大楼方才以106.1米的高度,首次令人类工作居住建筑超过百米限度,而在直到六年前,纽约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大楼以213.4米突破了两百米极限,似乎摩天楼的高度是没有止境的。

不过即便是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技术而言摩天大楼仍是工程上的挑战,几乎每一栋摩天楼在建设期间都需要面临这样、那样的技术问题,而全世界仅有的三座超百米、两座超两百米的摩天楼都集中于美国、集中于纽约,摩天楼早已经成为了美国繁荣经济的象征,或许全世界只有美国才能建造摩天楼,也只有纽约能够存在真正的摩天楼。

不过,在太平洋的对岸,在连云港,这个与纽约相似的海滨城市,同样开始建设摩天楼,对于受限于铁路用地、土地地资源有限的六合公司而言,建设摩天楼似乎是解决土地紧张的唯一途径,不过这一途径,对于中国的建筑工程人员和建筑技术却是空前的挑战,而迎接这一挑战的就是林保仁,这位六合公司的“首席建筑师”,在过去的三年间,他不仅设计了“六合村”,同时也设计、监造了多达二十余座大楼,在高层建筑上,现在的林保仁或许是全中国经验最丰富的建筑师,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任何人都明白,这栋建筑意味着什么,每个国家都要有一座“让国人仰视的建筑”,而这正是六合大厦未来的“命运”。

此时,头戴藤制安全帽的林保仁,这座“世界第一高楼”的首席建筑师,在过去的五个月中,作为首席建筑师,他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工地对面礼祥饭店,和他的同事们日夜监督着工程的施工进展。当然更重要的是解决施工中面临的种种技术问题。

“不。也许我们应该考虑……”

双手拿着建筑图纸,卡斯吉尔伯特,这位设计了伍尔沃斯大楼,这栋高达241.4米的世界第一高楼的建筑师,在那里提着他的反对意见,作为美国知名的建筑工程师,在一些建筑理念上,从他接受六合公司聘请的那天起,就和林保仁之间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在眼前的这栋十三个月后的世界第一高楼更是如此。不过最终,他还是“屈服”于公司的选择。

“我曾经再三考虑过你的方案,吉尔伯特先生,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这栋大楼,将是中国的大楼,一栋足以让中国人仰视的建筑,所以,它的外在绝不可能是西方的,……”

一如继往的林保仁使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中国的建筑必须是中国式的,尽管在设计这栋高达286米大厦时,他充分借鉴了伍尔沃斯大楼的设计,而且卡斯吉尔伯特也曾提出过宝贵的意见。最终敲定的建筑结构之后,在外观设计上,后者更倾向于伍尔沃斯大楼的歌特式的折衷主义,而林保仁更倾向于“东方式”的。

“但是,你要明白,这栋大楼并不是试验品!”

出言提醒着林保仁时,卡斯吉尔伯特又补充道。

“这是一栋将要存在一百年以上的建筑!”

“因此,我们才需要更多的中国元素!”

林保仁微微一笑,为了追求建筑速度,在这栋大楼完成主体设计之后。就开始动工,现在两个人所争执的实际上是外型镶嵌造观的分歧。

“连云港……”

手朝着工地外一指,林保仁不无懊恼的说道。

“现在这里的建筑太西化了,和上海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建筑要么是英国式的、要么是美国式的。要么是德国式的,还有意大利式的。或许这里会成了一个建筑博物馆,不过,我更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能够感觉到这座城市的归属,有一天……”

深吸一口气,林保仁的眼神随之变得极为灼热。

“也许我会设计一座城市,一座真正的、东方式的现代城市!”

“还要十六个月啊!”

站在办公室的窗边,朝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建筑工地看去时,穆湘玥有些焦急的在心下嘀咕一声,这栋大楼是他今年做出的一个最重大的一个决定,此时已经盖出二十六层的“六合大厦”,此时已经成为连云港,甚至全中国、全亚洲的第一高楼,可是距离他真正成为还有至少十六个月。

“可惜没有人能理解这栋大楼的重要性!”

想到在提议建设新的“六合大厦”时,所遭遇的反对声,穆湘玥的心下多少有些遗憾,他们的眼光实在是太过于短浅了,“现在原料价格太高,一栋大楼需要几万吨钢材,仅此一项,即超出开支多达数百万元……”,“现在的人工太贵”、“技术上不成熟”……等等,那些人提出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

钢材的价格的确高了点,技术上的确是个考验,可是他们就没有想到的是,现在六合公司仅总部就有多达7000名雇员,而且每个月都以5%的速度激增,可以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雇员只会越来越多,在明年,总部雇员也许有可能会超过1.5万人,而现在,这7000名雇员分布在连云港多达十几处办公地点,占用着大量的土地,而且办公区域的上的分割将不利于公司的团结。

出于对未来的考虑,穆湘玥才会坚持要建一座能够纳所有总部员工的公司总部大楼,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座世界上最高的摩天楼,将会让全中国人仰视,正如他们仰视六合公司一般。

当然并不是没有人理解他的那费苦心,至少董事长从未曾反对过!

不过相比于摩天楼,董事长似乎更关心其它事情,比如最近公司同美国摩根财团的谈判,战前董事长同美国钢铁公司签定的专利售卖合同,使得美钢需要向董事长交付多达数百万吨钢材,曾经不过几千万美元的长期供货合同。现在却变成了美国钢铁公司因钢铁涨价需要承受数亿美元的损失。以至于在美国报界,很多人都称此为“JP摩根的滑铁卢”,并且称如果JP还活着的话,没准会气死。而摩根财团似乎意识到也许在当初的合同中,存着一些漏洞,以至于最近几个月,公司一直在同摩根财团进行着谈判,虽说进展并不算顺利,但是穆湘玥知道,最终。摩根财团还是会让步,因为他们必须要尊重合同的神圣性,如果他们违背合同,对于摩根财团的声誉造成损害。却是难以想象的,更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可惜这样的合同太少了一点,还不三亿美元,要是当初致远能再多签几个这样的合同,估计……”

摇头笑叹着,穆湘玥自己都感觉自己似乎变得贪心起来,当真是人心不足啊!现在摩根公司已经赞助了六合公司如此一笔巨额资金,足够创办数十家大型企业,人不能太贪心。

“经理!”

这时一个年青人走了进来,看到进屋的年青人。穆湘玥的脸上顿时显出笑容来。

“子欣,有什么事吗?”

进来的俞佑诚是连云港商校的第三期学员,是泰勒推荐的几个学生之一,要知道泰勒从不经易推荐他的学生,但凡是他推荐的学生,一定有某些方面的过人之处,就像这时进屋的俞佑诚,或许他没有商学方面的专常,但是却极善于在繁杂的事物中整理出条序来,而得益于他的工作。穆湘玥才能轻松的管理现在六合公司下属的数百家子公司,并适时的调整各公司的发展。

一业一企,看似容易,但如何管理如此庞大的、涉及各方面经营的公司,对于任何一个领导者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让穆湘玥庆幸的是,现在自己有这么一个好帮手。

“北京发来一封电报!”

俞佑诚的言语并不多。事实上,除去公事之外,他很少讲话,当初报连云商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没能考上德华大学,那么全中国最好的工科大学。

“总理的电报?”

穆湘玥一愣,接过电报只是扫了一眼,便把视线投向俞佑诚。

“子欣,关于大药公司抗菌素试验的进展报告,你那有吗?”

“董事长,在DY43232的分类中,如果您需要的话,五分钟后,我给您送过来!”

俞佑诚如实的回答道,他之所以擅长整理繁杂事物,原因很简单,他用看似简单的分类,把各个公司、各种报告,进行分级、分类,同时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记住那些分级、分类,而经理的工作在这种分级、分类之中,减轻了许多。

“你拿过来,我看一下……”

在吩咐之余,像是想起什么一般,穆湘玥又对俞佑诚吩咐道。

“这样吧!下午,我们去一趟大药公司!”

“经理,下午两点,你要去汽车制造厂检查工程进展,三点还要去小型工厂参观……”

出于提醒经理的原因,临了俞佑诚又特意强调道。

“那些小型企业对公司极为重要!现在公司很多工业品配件都是由他们代工生产……”

俞佑诚让穆湘玥的眉头一皱,去小型工厂是很早以前的安排,那些工人从十几人到数十人的小型企业,大都依附于公司生存,在公司将大量的零件加工分包给小型企业的同时,公司却因部分制造外包,获得更大的发展。

发展附属地内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是公司在年初时制定的发展计划之一,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小型企业还承担着“中专生”的技术培训,不过作为公司经理,他却很少直接接触小型企业,一来是没有必要,二来是根本就没有时间,不过面对他们的邀请,不得不做个姿态。

“看看能不能挤点时间,如果实在不行,去小企业的事情就暂时放下吧!毕竟……”

沉吟着,穆湘玥吐出一句话来。

“总理的事情更重要!”

在穆湘玥的心中,对于李子诚的感情是多方面的,对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穆湘玥从不敢忘记,更何况之外还有那份无条件的信任,士为知已者死,从四年前,穆湘玥便知道他这一辈子恐怕是卖给李子诚了,不过卖的心甘情愿。

“经理……”

尽管平素话语不多,但俞佑诚在听到经理的话时,却把眉头微微一皱,然后全无顾忌的说道。

“您是六合公司的经理,您必须要为六合公司负责,为而不是为总理负责!”

俞佑诚的这一番话,只让穆湘玥惊讶的看着这个年青人,看着他时,那双眼中尽是不敢置信之色,他……

“总理或许是公司董事长,但是公司毕竟是公司,不能因为董事长是总理,而牺牲公司的利益,或者因为总理是董事长,而牺牲国家的利益,官有官行、企有企为,如果官企不分,如此发展下去,对公司不一定是好事,对总理同样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哦……”

原本只是惊讶的穆湘玥,这会到是对俞佑诚的话生出一些好奇之意。

“子欣,说来听听!”(未完待续。。)

第189章 扬州夜宴第89章 苏维耶堡第54章 送瘟神第38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122章 为什么不是日本人第305章 中国之幸第291章 淬炼灵魂第338章 山骡子第376章 公使们的浮想第138章 子弟兵远征欧罗巴 琪紫二人遇于海第382章 就职仪式第172章 对应之策第40章 筹划(下)第159章 有办法!第288章 疑惑第267章 男人的……第106章 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第277章 出击第100章 南行第58章 敬的是什么第300章 人心第48 摩根的抉择第370章 印象第141章 陇海造扬世界名 华阴试验新兵器第113章 担挡第67章 欧罗巴的欢迎方式第31章 南苑校场买人心 繁普大谈金融乱第189章 变乱之夜第168章 如何回报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180章 情报分析第229章 奇迹第62章 人性第156章 根基第104章 推进置腹第255章 野望第146章 大风起兮血飞扬第10章 彭公望惶恐步入总-理府 连云晓之情理诱以利第136章 他来得了吗?第157章 战时会议定以策 战场纪律酷无情第24章 部门第46章 建议第230章 拖不得第351章 广州第165章 强攻时刻血与火第118章 商无小事第349章 兼并第82章 大国商第174章 军如匪、政如盗第167章 徐州夜第111章 专员之访第74章 冯如第222章 公署内第117章 电第215章 法属中南的竞争第83章 法军溃兵如潮退 远征军临无公平第34章 宴无好宴第374章 双雄会第14章 各有心思第186章 两局合作第235章 说服第188章 报复第222章 公署内第58章 敬的是什么第139章 保安部第86章 老朋友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48章 酣战之余求战渴第14章 白水行舆论引导 连云府内会公使第253章 东西方第37章 肉票的开始第124章 能救一个是一个第19章 睹舰下水思技术第171章 东洋激变第159章 有办法!第116章 杀招第190章 京城变第129章 买一送一第134章 不得已间二人择第174章 驱虎吞狼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260章 唤醒民众第37章 心狠手辣第74章 默兹河两岸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18章 另一个选择更!第250章 航母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360章 阴云第280章 金刚的末日第212章 对未来的思绪第159章 商校军官不受迎第119章 捧杀第192章 阀思第123章 言法第172章 对应之策第357章 李案第159章 商校军官不受迎第180章 情报分析第276章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