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东洋之变变于后

在东京的一座酒馆中,几名身穿陆军军装的军官在那里喝着酒,他们的脸上大都带着浓浓的不满之色。

“真是一群蠢材!”

猛的喝下一杯烈酒,恒田吉茂愤愤不平的抱怨了起来。

“好了,现在支那军向欧洲派出军队了,法国人出钱、提供技术帮助支那扩建兵工厂,然后出钱从中国的军工厂购买步枪、机枪、大炮武装支那军队,甚至法国人还提供他们的军饷,在法国人的帮助下,中国一下就拥有一只更为庞大的陆军!”

又喝了一杯酒,恒田吉茂又强调道。

“而且还是一支装备、战法与西洋各国并驾齐驱的新式陆军。”

愤恨不平的话语从恒田吉茂的口中吐出,他的话语只引得周围一阵响应。

“真是的,他们说什么日本建立陆军是为了保卫国家,所以才不愿派出陆军,现在支那人却趁机诱使法国人同意他们的条件,而日本呢?日本却需要耗费的巨资,否则根本就不能重建遭受重创的海军,嗯,陆军也需要重建五个师团,反观支那人,他们靠着法国人,很快就能建起一只亚洲最现代化、装备最为精良、训练最为有素、战术最为先进的陆军部队,日本这次是彻底被支那甩开了!”

军官们愤愤不平的谈论着中国的参战以及中国获得的那些极为优惠的参战条件。实际上一开始。他们也曾反对过参战,但是面对中国获得的极为优惠的参战条件,他们却由不得眼红了,作为陆军军官,他们清楚的知道,那些条件对于中国陆军意味着什么。

“在驻大使馆的吉村在信里告诉我,现在在西线一个法国师仅155毫米和105毫米重炮就有24门之多,75毫米野炮更是不少于48门,机枪数量更是达到一千支之多,当真是欧洲陆军强国。他们的一个师团,火力超过我们两个师团!”

提及陆士同学信中的话语时,横田彬三满面尽是羡慕之色,日本看似拥有一支极为现代化的军队。但是事实上,日本陆军的一切相比于欧洲各陆军强国的陆军,却是差之甚远,尤其是装备更是远落后于欧洲陆军强国。

“吉村在信里写到,日本如果想在陆军上压制支那,就必须向欧洲各国争取同样的参战条件,然后派军方才有他日同支那相抗衡之力,如果法国人按照同样的配置武装支那军,只需要武装二十个师,支那军就会成为亚洲第一陆军强国!”

“可不是吗?陆军在“胶澳事变”时损失了五个师团。现在这些师团尽管都重建了,可是使用的步枪却是储备的三零式步枪,甚至火炮还有一部分是与露国战争时缴获的战利品,海军,为了重建海军,国会甚至压缩了陆军的军费!”

“还不是因为那些该死的海军攘攘着什么,无海洋就无日本、无海军就无海洋,说什么海军是日本国运所系,似乎没有了海军,日本马上就要灭亡似乎的。真是一群厚颜无耻的家伙,如果海军真的那么有用,那里会被没有海军的支那打成全军覆没!”

“海军,当年若不是我们陆军在旅顺围困了露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最后把他们都消灭在港口中。海军,只靠着海军又怎么可能打败同太平洋舰队会师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海军的荣耀根本就是靠着陆军的牺牲建立的……”

愤愤不平的言语中,不断的在酒家内回荡着,尽管酒家内一些客人并不见得赞同这些军官的看法,可是面对这些喝醉酒的军官,他们却压根也不敢说什么,从所周知,现在陆军和海军的不和,在去年制定今年的军费预算时,就已经公开化了,而到制定今天的军费预算时,更是达到白热化的地步,甚至达到了双方的士兵在街头碰面都可能撕斗起来,在此时,还是明智的选择闭嘴最为稳妥。

闭嘴,不去插手陆军与海军的纷争,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或许是他们可以做出的选择,但是对于身为首相的寺内正毅来说,这却是无法避免的,去年,因对华战事失败导致大隈内阁解散后,寺内正毅在山县有朋的坚决支持下,就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兼大藏大臣兼朝鲜总理,一身兼四要职,可谓是前所未有之事。

可对于寺内正毅来说,他现在所感受到的只是前所未有的疲惫和紧张,以至于半夜醒来后,却是呆呆地坐在那,想着心事。

上午同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见面的一幕,在他的眼前晃动着。从去年就任首相以来,他感到太疲劳了,人明显瘦了不少。

直到现在,在今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陆海军军费预算一事,他尚未能作出决定,在军费问题上内阁与陆军本部间发生了争吵,同样也同海军发生了争执,而另一方面,因为军费分配问题,陆军与海军也为此闹得不可开交,整个东京城乌烟瘴气。

陆军想重建五个在胶澳事变时被重创的师团,另外还想再组建三个师团,已应对支那派兵欧洲后支那陆军的扩张,这种扩张并不是只局限于人数上的扩充,而是全方位的扩充,就寺内正毅的了解,自“胶澳事变”之后,日本陆军内部就再也没有人说什么“支那军只用一个刺刀冲锋就能打败”的言词了。

在去年,为了给“胶澳惨败”寻找借口,陆军一方面指责海军不尽力,另一方面又不断夸大中国军队的实力,比如在明治38年后,清国大练陆军新军,似编练全国新式陆军36镇,相当于36个师团,而日本经过扩充后亦不过只有20个师团。当然陆军并不会提清国的36镇新军。不过只是计划中数字,反倒是强调这36镇新军的战斗力绝不逊于日军,接着陆军又提出在清国灭亡后,中华民国又建立了数十个师团,总之,最终日本陆军的失败,并非失败于战术、亦非失败于武器,而是失败于“兵力远不及对方”。

作为日本首相,他自然需要向内阁负责,可是作为首相他同样需要为陆军、海军负责。而作为一名陆军元帅,他更需要为陆军负责,可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日本赖以生存的根本。可如今遭受重创的陆海军尚未得到恢复。陆海军却因为军费问题,在家里斗成一团,这怎能成就帝国大业?

这时,寺内正毅倒是有些后悔,他有些后悔为什么要出任首相,同样也后悔,为什么过去在陆军的时候,对陆海军的分歧只是视而不见,以致今天积重难返。

海军和陆军的矛盾由来已久。自明治天皇开国维新以来,日本海军便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因为日本四面环海,而且东洋之威胁亦来自海上,使得明治天皇以来日本越来越重视海军的建设。

无论是对清国作战,还是对露国作战的准备,都是以发展海军作为扩军备战的核心。日本是一个穷国,不可能同时发展陆军和海军,在这种情况下,在多次扩军都偏向海军的前提下,自然而然的引起了陆军的妒意。

随着海军一艘艘战舰的下海,甚至越来越多的最优秀的年青人更愿意投身海军。只有那些乡下的、山沟里的贫家子弟才愿意进入陆军,反而多年来规模有限的陆军,对比于规模日见庞大的海军,野心膨胀得竟比海军自身的发展还要快出许多。他们再不愿甘居陆军之下,开始在内阁、在枢密院。在一切重要的部门施加自己的影响,以期与陆军分庭抗礼。而出身海军的山本权兵卫出任首相,更是海军势力扩张的表现。

面对海军试图挑战陆军的地位,为打击海军,陆军随后利用“西门子事件”,由明石元二郎策划了利用群众的愤怒,成功推翻了山本内阁,而随后,陆海军的矛盾也由此加深开来。

去年,陆军发起青岛登陆之战。大本营统帅部原计划陆、海军协同,联合登陆,可争功心切的海军,未待陆军到来,便单独在石老人一带浅海登陆,占领了青岛。随后赶来的陆军恼羞成怒,招呼也不打便向城区开进,结果双方刀兵相见,大动干戈。陆军与海军间那种若隐若现的矛盾终于公开化了。

徐州会战,海军奉命掩护陆军在连云港登陆,其后海军则从海上协助攻击。但是海军在遭遇顽强抵抗之后,却采取主动撤出了战区,直接导致胶澳会战随后一系列的惨败,而在连云外海的岚山之战中,海军的舰船在遭到攻击之后,完全不顾他们需要保护的陆军,甚至不等他们靠近海岸,不等主力部队上陆后,便纷纷试图撤出战场,尽管绝大多数舰艇都没能撤出战场,毕竟战舰再快也跑不过飞机,但是对于搭乘商船被击沉的陆军士兵来说,他们只能游上岸,在没有任何武器装备的情况下孤身苦战。

事后在岚山数万没有任何重装备只有少量步枪的陆军部队,面临支那军的包围,海军出于“保舰”之想,根本就是无视陆军部队在岸上遭受的围攻,顶多只是派出几艘巡洋舰象征性的给予支持,被围部队死伤惨重,吃尽了苦头,最后正是海军的“无能”,导致了陆军的惨败。

在东京,在陆军本部得知之后,完全失去了掩饰不和的心思,竟对陆相和海相在会议上更是大骂不绝,而随后的年度军费预算会议上,海军为重建几乎全军覆没的战斗舰队,更是占据了大多数军费,甚至挤占了陆军复建五师团的经费预算,这更将陆海两军的矛盾推至白热化。

陆、海军高层之间的严重对立很快蔓延到日军的下层,毕竟在“胶澳事变”中,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遭到重创,在陆军下层官兵看来,陆军的惨败是海军抛弃掩护部队的责任的所至,而在海军看来,海军之所以遭受重创。根本就是因为海军要为陆军“擦屁股”所至。

几个月前。东京近卫师团一群少壮军官在市区内的一家酒家痛饮时,因不远处几名年轻的海军军官说“若是没有陆军在青岛贪生怕死,海军也不需要为陆军擦屁股,造成主力战舰俱损”,立即激怒了那些陆军军官,他们便冲上去和海军军官大打出手,肉搏海军从来都不是陆军的对手,在警察赶到之前,结果一名海军大尉在殴斗中当场丧命。消息传开之后,不仅东京街头议论纷纷。就是日本上下,亦是议论纷纷,而类似的斗殴更是接连不断,现在竟然发展到。陆军士兵在放假外出时,甚至特意“伏击”海军,海军则特意组织部队,随时等待出击“回应”陆军的地步,如不是因为双方都受军律限制,不能携带武器出营,否则,没准会在日本上演一出陆海军的内战。

如此白热化的、不受控制的矛盾,即便是在寺内正毅这位陆军出身的首相看来,陆军做的都有些过份了。毕竟“伏击”放假的海军官兵、拦截向镇守府运送青菜的菜商菜车,着实有些过份,现在陆海军这种混乱的局面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可是即便做为首相,寺内正毅也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陆军下层部队的冲动,尤其是在海军又获准建造一艘主力战舰,而陆军欲扩充至二十四个师团的努力再次化为泡影之后,双方的矛盾更是被进一步激化。

“真是一群不让人省心的家伙!”

想着陆海军间的冲突,寺内正毅在嘴边嘀咕一声。

“参战武装师团?”

突然,他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陆军大臣提出的建议,而这个建议则是在中国陆军参战之后。面对中国陆军参战兵获得的优厚条件,陆军一些高层人员提出的建议,利用参战,从而借助西洋的财力武装日本的陆军,就像中国人做的那样。可是在另一方面,派兵前往欧洲。卷入这场战争,国内会同意吗?而更为重要的问题是,现在在中国之后出兵的日本,能不能获得同中国相同的优惠参战待遇?

一系列的问题,接连不断的在寺内正毅的脑海中闪现,最后,他却又是一叹,叹坐在榻榻米上,再一次思索开来。

“听说日本最近有人在讨论派兵参战的问题是吗?”

在驻日公使馆内陆宗舆,这位有着亲日派之称的驻日公使,望着面前的崔国诚,他是国务院工商部派驻日本的官员,不过在陆宗舆看来,这位工商部会办除去基本的工商事物活动之外,同样也进行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活动。

工商部派往他国的官员,大都负有情报收集的使命,虽说其中大都是科技、经济、工业情报,但是就陆宗舆的了解,他们同样收集军事、政治情报,而李致远很多决策都是根据工商情报局的情报作出。

“这件事,我也有所耳闻,不过陆公使,对于具体内情并不了解。”

与看上去有些僵硬的陆宗舆不同,催国诚却是神色轻松地仰靠在沙发上,事实上,在大多数时候,他都显得很是轻松,甚至于在外人看来,他和那些一本正经的工商部官员有着明显的区别。

“不过我觉得,日本之所以现在会有派兵的议向,恐怕还是因为咱们得到的参战条件非常优惠,再考虑到日本国内目前白热化的陆海军纷争,想来寺内首相想通过派兵,从而满足陆军扩军的愿意,以化解陆海军间的矛盾。”

陆宗舆的问题背后是什么,崔国诚自然非常清楚,或许陆宗舆是位亲日派,但作为驻外使节,收集情报本就是他的本职工作,不过相比于工商部驻日办事处的主动,公使馆的情报收集实在是太过被动。

“哎。”

叹口气,陆宗舆摇了摇头。

“真有些担心,日本如果派兵的话,会不会对咱们造成什么影响,没准现在的优惠条件,到时也地受到影响。如果那样的话,咱们可就吃大亏了,”

陆宗舆不无担心的叹了一句。

陆宗舆的担心,让崔国诚思索片刻,然后他口气平静但却十分肯定地说:

“其实,问题不在日本!”

“不在日本?”

望着惊讶不解的陆宗舆,崔国诚提醒道:

“远征军才是根本,如果远征不争气,不能在前线证明自己,即便是没有日本介入,法国人也会想办法放弃咱们,西洋人的钞票有那么好拿吗?不,肯定不好拿,不打上几仗证明自己,法国人自然不愿再花钱武装咱们。”

他的话却是让陆宗舆有些沮丧地长叹口气,这下子他的心里算是清楚,如果远征军不能向法国人证明,他们的“投资”物有所值,恐怕不等日本人出面,一切就都结束了,到那时,这借欧战武装一支强大陆军的算盘怕也就落空了。

想着国内对远征军的期待,陆宗舆的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里。

这远征军啊……(未完待续。。)

第234章 激发第108章 什么最重要第19章 新的设想第341章 长宝第259章 功成第19章 九里山上第53章 试探第249章 航母第136章 他来得了吗?第62章 人性第181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64章 东洋之变变于后第38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178章 傀儡第134章 不得已间二人择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战起第88章 日本的反应第30章 南苑校场练兵忙 疯子淬练军人魂第106章 投机第48章 河南劝业再劝业第349章 兼并第176章 二年第74章 冯如第36章 鲁南铁道大劫案第380章 卢沟桥第137章 院内忧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离是非第117章 些许小事第60章 工商部之规第104章 列车浮想第13章 父与子第104章 推进置腹第143章 比银子更有力量第46章 鹰降抱犊崮第126章 罪过连连第37章 肉票的开始第26章 咬钩的鱼儿更!第115章 宫本次郎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183章 帽子第322章 解决之道第52章 先手更!第266章 铁骑山下第12章 斗智第172章 南坡愿一试第4章 忽悠第107章 汇丰帝国第93章 华润泉的建议第283章 狰狞第25章 列强谈判持以强第66章 开创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21章 可行性第312章 奋勇队第370章 印象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160章 陈其美的解决之道第77章 凡尔登开局第112章 派遣服务第343章 普及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6章 盘点第349章 兼并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6章 盘点第55章 公而无畏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160章 陈其美的解决之道第166章 胜利时刻第62章 人性第157章 战时会议定以策 战场纪律酷无情第166章 徐州第74章 冯如第14章 白水行舆论引导 连云府内会公使第154章 烧鸡与荣誉第180章 第一师第149章 利益第83章 送上门来的……第192章 阀思第42章 地第133章 云与肉第142章 旧大陆战事无又酣 炮灰亦被他人闲第189章 变乱之夜第92章 解决之道第225章 德国第110章 文化远征第114章 启航第111章 专员之访第34章 宴无好宴第18章 车厢之内起争持 鹰游门内睹新舰第270章 父与子第158章 不想让人坑你们第7章 诸人心思第296章 元老会议第188章 两人之未来第29章 质物第201章 人参铁第350章 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