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投机

民国五年的晚春,尽管春光明媚,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春天似乎并不怎么明媚,甚至还带着几分“酷寒”,尤其是对于上海租界内的大亨而言,就是如此。

自1844年上海开埠后,数以十万计的在本国穷困潦倒的西方冒险家,流浪到开埠不久的上海滩淘金,上海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冒险家的乐园,在这些人中,有人穷困潦倒的离开或是死于上海,同样也有一些人,从穷困潦倒摇身一变化为巨富。

对于这些西方冒险家,尤其是对于来自伊拉克的犹太人来说,上海成就了他们的财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这些犹太人借助“洋药贸易”积累了数以千百万计财富,随后通过支持租界当局越界修路的扩大租界,从事房地产投资生意,凭借着租界的特权以及只租不售的投机手腕,诸如沙逊、哈同、海亦姆、马登、麦边之类的犹商财团获得了外界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而这些犹商集团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投机性较强的金融、贸易和房地产方面,对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明显不足,这一方面是犹太民族经商传统和自卫特点使然,但也是因为这些犹商在上海经济活动方面,本身就是出于一种掠夺性。

而这种性质对近代上海经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犹太人的房地产经营虽然对近代上海土地资源的开发带来了现代化的观念和手段,促进了上海城市的繁荣,但频繁交易中形成的悬殊的地价等级也导致近代上海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和城市面貌的畸形发展。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间,房地产对于上海来说,至少对于上海的外国洋行而言,却是昨日黄花,首先是中央政府通过法令,禁止各地租界越界修路。而在去年,甚至通过中央派出军队强行收回民国元年后,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修筑的窦乐安路、施高塔路、赫司格尔路、白保罗路、狄思威路、白宝咱以及欧嘉路的延长部分,同时亦收回法租界公董局越界的宝隆路、祁齐路、福履理路、贾尔业爱路、恩理和路、古拔路、拉斐德路、马斯南路、高乃依路以及莫利哀路。当然收回的这些界外路都是中央未予承认的路段。

由于强行派军进入越界地区,甚至曾引发了外交危机,而面对外部压力,政府不仅收回路段,还在谈判期间,以“非法建筑”为名没收了这些越界路段上的全部建筑,从而造成上海洋行损失多达数亿元之多。但最终,面对上海等地掀起的“游行浪潮”以及中国政府的强硬,尤其是两艘战斗舰派往吴淞口的现实,各国公使租界当局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在这些外国公使们明白“不能用旧时眼光考量中国政府”的同时,以上海犹商集团为首的洋行大班亦意识到他们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而早在房地产市场受到打击的同时,另一项以犹商集团为首的洋行主要贸易根本——洋药贸易,也就是鸦片贸易亦受到沉重的打击。因早在清末,清政府亦同各国签定了禁烟协约,而且各国出于发展正当贸易的需求。亦支持中国禁毒,因此,民国四年的禁毒活动开展的则极为顺利,在租界当局的配合下,在不过三个月内,即于租界内收缴并查没超过十五万箱鸦片,尽管未能追究其责,但却也迈出了禁毒的第一步。

先是进口鸦片贸易被彻底查禁,接踵而来的房地产市场打击,使得犹商集团意识到黄金时代的结束同时。他们并没有任何“离开这片流淌白银之地”的意愿,反而因上海股票证券交易市场的繁荣,将视线投向金融投机行业。

在欧战之前,上海的股票市场,往往从事着外股市场的投机,在沙逊、海亦姆、马登、麦边这样一个以犹商为主的集团操纵下。利用中国人的崇外心理,将外股作为主要投机筹码,兴风作浪,像1910年的“橡胶股票案”即使得中国金融业遭受重创,数千家钱庄破产,数以十万计的中国人遭到严重的损失。而犹商邻村在这场活动中,操纵股票市场,哄抬价格,是交易所里兴风作浪的主要参与和幕后策划者之一

“橡胶股票案”的余波影响,使得中国人不愿意再谈及股票,而欧战爆发之后,外股市场更是持续疲冷,但在欧战爆发之后,中国国内大兴实业,政府和金融机构鼓励公司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发展的多重影响下,上海内股股票市场繁荣起来,这亦是洋行以及犹商集团将视线转身这一“充满机遇之地”的根本原因。

而在民国四年至五年的上海证券交易中,98%是公债,股票不过应应卯,拍拍空板而已,远无法同连云港的“股高债少”相比,而在上海交易所开拍过的公债主要有:十年长期、整理六厘、九六公债及中央政府发行的四年库券、续发四年库券、建设库券和善后短期4种。

公债交易业务兴起是源于发行市场的膨胀,仅在过去一年中,为了全力推动国内实业建设,在收回关税、免除厘金的利市消息下,中央政府在国内正式发行的公债有17种,总金额9.72亿元,远超过过去多年间发行公债数倍。

而随着巨额公债发行,政府为了推销公债,给承购公债的金融机构以十分优惠的条件。财政部发行公债或国库券以50%的折扣向银行抵押,然后送到证券交易所开拍出售,交易所开拍的行市,一般为公债面额的60%左右,然后再以低于行市的10%~15%与银行结算,从而使银行包销公债获利可观。

此外,政府为鼓励银行购买公债,规定银行可以用购入的公债以一定比率作为发行准备和储蓄存款的保证准备,所以银行所得利润比任何放款均优,大量公债上市,又有银行业的积极参与,使公债的二级流通市场交易十分旺盛。

相比于上海并不算繁荣的股票市场,上海洋行纷纷将巨额现款投入到公债投机之中,在民国4年年末时。公债的主要持有者方为银行业,而在以犹商为首的洋行抢购下,银行业持有公债在数月内,从多达五亿元。下降到不足五千万元,而在这种抢购之中,交易所开拍的行市价,更是达到公债的120%之高,

通过投机巨额公债,在短短数月间,上海洋行即获得了数以亿万的赢利。不仅洋行卷入其中,上海的外资银行亦卷入其中,如汇丰银行这样的大型外国银行,从一月至五月,放贷不过三千余万,而公债投资却高达一万万元……

公债投机的迅速繁荣,早已超出了的人们的意料,随着公债市场的繁荣。在“买涨”的心理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从中获取暴利,而这恰恰正是洋行、银行所希望看到的事情,可是对于他们而言。现在的市场远不能满足其贪婪的欲望,控制着绝大部分公债的他们,试图通过掌握公债,获得更多的暴利,以把他们的损失捞回来。

在一部分国人目睹公债暴利涉足其中之时,犹商集团、外资银行依靠着巨额资本,推动着公债的高涨,推动着公债的狂热。

超过面值的135%!

对于任何国家的公债而言,这或许都是前所未有之事,而这却正是犹商、外国银行的目标。但犹商们以及那些银行家们试图在达到这个高点之后,在中国资本卷入这场投机之一,再把中国公债打回原形时,显然忘记一点——公债的价格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远甚于市场因素。

在黄埔江对面那座建于正开发建设中的浦东工商业开发区,“足以让所有上海银行建筑黯然失色”的淮海商业储蓄银行上海分行大厦,这栋外形带有典型的中国民族特色:楼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四角微微翘起,上盖蓝色琉璃瓦,象征着蓝天;大楼东立面从高到低武形的中国钱币形镂空窗框;门前的九级台阶寓意九九归一;天花板两侧八仙过海的图案取意神通广大;加上楼顶用的平缓的四方攒尖,给人以四平八稳、福禄无边之感。

在外滩上一字排开的高层洋建之中,这座与其迎面相对淮银大厦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气派”,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或许体现着他与外滩的对立,此时,在这栋“对立”的建筑内,一场会议却是紧张的进行之中。

“我需要你们的支持!”

面对来自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代表,周作民缓声吐出这么一句话,现在,他正在进行一场战役,但是这场战役之中,他却没有几个盟友,国内的那些银行都是极不可靠的,他们的目光短浅,毫无保密意识,所以,绝不可能成为他的盟友,直到昨天,总理发来一份秘电,在他和袁世凯的要求下,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会把他们掌握的所有公债,交给淮海商业储蓄银行。

这绝不是一场单纯的比拼资金的战争,甚至于不是一场公平的决定!甚至中国的这两家准央行加之淮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财力,亦无法同以汇丰帝国为首的外国银行和上海的洋行巨富们相提并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间,他们在中国掠夺了太多的财富。

两家准央行上海分行的代表们互视一眼,随后其中一人却是有些疑惑的问道。

“周经理,你确定那些人还会再坚持下去?”

与袁世凯不同,或许袁世凯会因为种种原因对李子诚作出让步,支持他的计划,但是作为银行家,他们必须要考虑到收益,尽管出售两家银行掌握的超过一万万五千万元的公债,足以令其获利数千万元,但是,作为准央行,在考虑收益的同时,他们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利益。

“因为,现在他们还没有得手!”

面对他人的质疑,周作民极为自信的说道。

“还没有得手?”

“我们还没有得手!”

在沙逊花园内,沙逊看着自己的侄子,那位刚刚下船不过半个月,拄着一副拐杖的侄子,他曾是英国军队的飞行员,可是在几个月前的战斗中,失了一只眼睛,而且还摔断了腿。作为他唯一的继承人,自然的“因伤退役”,在伤愈后从英国回到了上海。

或许是因为他离开了太久,所以维克多并不知道老沙逊的计划。至少并不算了解这个计划的本质。

“去年,中国政府没收了我们三万箱鸦片,仅此一项我们的损失就超过了三千万,知道中国人把那些鸦片送到了什么地方去了吗?”

老沙逊看一眼侄子,反问道。

“中国政府把收缴来的鸦片送到了连云港大药公司,制成了吗啡针、吗啡药片,然后出口到了欧洲……”

吗啡片……

对于那种口含的镇定药。维克多并不陌生,不仅是因为他在医院内借助吗啡片入睡,甚至在前线,很多士兵借助低含量的吗啡片保持镇定,至于那种一次性的吗啡针,更是战场救援的必需要,如果不是因为在断腿时,他打了几针吗啡针。他还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从战场上回来。虽说知道那种一次性的吗啡针是中国制造的,但是维克多却根本就不知道,制造吗啡的鸦片竟然是从沙逊洋行没收的。

看样子。在他离开了上海近两年之后,上海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或者说中国发生了太多的让他无法想象的变化,就像现在中国完全结束了民国之后的政治混乱,渐渐稳定的政治局势,加之新政府对实业经济、金融经济的重视,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经济,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当年已经显现出其影响力的六合公司,现在的影响力更大了。对于这一点,他可谓是极为了解,原因非常简单,在伦敦的陆军医院之中,他曾目睹过上百种中国新式药物,而且那些药物无不是广泛使用的药物。

“而我们在越界路的房地产损失。更是超过一亿元之多,这就是中国政府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从那个李子诚进入国务院,几乎每天,我们都在蒙受着巨额损失,而现在……”

深吸一口雪茄烟,老沙逊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光。

“现在,中国人的公债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机会,出于工业投资上的需要,中国政府为了发行更多的债券,所以他们采用低值促销的方式发行,这种发行固然有利于其融资,但同样更有利于我们进行公债投资,嗯,应该是投机!”

“叔叔,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做中国政府的债主?”

维克多有些不解的看着叔叔,似乎不太明白叔叔的用意,或许,在欧洲有一些家族通过成为国家的债主积蓄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对于沙逊家族来说,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做,亦不可能这么做,毕竟这是中国,中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流淌白银的河流”,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抽干这条河流”,至于其它,则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成为中国的债主?”

弹了弹烟灰,老沙逊先是一笑,随后看着侄子摇了摇头,然后面带笑容的说道。

“除非中国变成以色列,记住,这里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财富之河,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仅只是为了抽取这里的财富,而不是为了帮助这里的野蛮人!”

这时已经从下人那里接过的外套的老沙逊在穿好外套,又拿起那“文明杖”时,向身边的侄子说道。

“你问为什么,不立即实施计划,以确保我们的利益,但是,维克多,你要知道,这不过只是吹响了号角而已,这场战斗仅仅只是为了给我们的下一场战役积累弹药,而另一场战役要求我们,必须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弹药……”

在侄子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雅格布?沙逊却是笑了起来。

“要知道,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国家的财富!”

叔叔的野心听在维克多的心中,却让他不由自己心生些许忧虑,或许他的叔叔没有意识到,但是当他在欧洲听到中国远征军打赢了第一次战役之后,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意识,这个东方国家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不能够再用旧日的眼光去考量这个国家,可是叔叔不仅没能主动适应变化,反而试图通过一些努力去“重现昨日光辉”,这种冒险值得吗?

尽管他的心下有百般不愿,但是他却不可能阻止叔叔的决定,就像现在这样,有时候,一些险是并不值得去冒的,他不可能为了未知的风险去游说叔叔放弃他的尝试。

“叔叔,那你现在是去交易所吗?”

“不!”

摇摇头,雅格布?沙逊笑着说道。

“现在我们还需要来自一个帝国的帮助!”(未完待续。。

———————————————————————————————

第89章 苏维耶堡第170章 应对未来第332章 国会之用第76章 改变第154章 战地以攻替为守 东方肉搏长短现第82章 大国商第379章 国会内第281章 自由攻击第56章 施以谋第154章 烧鸡与荣誉第127章 灾,百姓苦,丰,百姓忧第368章 摇扇军师第28章 袁世凯之愁第323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54章 送瘟神第67章 欧罗巴的欢迎方式第347章 首义之都第220章 造船厂第129章 买一送一第180章 情报分析第30章 断其命脉第75章 冯如第140章 首战第357章 李案第244章 血忠社第310章 法兰西的需求第345章 飞机上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97章 出自于私 谋之以国第101章 结果不重要第205章 合肥魂第284章 澧水号子第38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178章 青年之择第177章 谋划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7章 匹兹堡第227章 风云起第329章 取舍第167章 徐州夜第365章 二十一响礼炮第58章 敬的是什么第112章 派遣服务第71章 中国的需要第37章 心狠手辣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125章 应该如此第12章 袁氏忧局暗失望 梁扬献计施以谋第241章 要塞第18章 旧金山第199章 丝第315章 战地歌声第64章 东洋之变变于后第122章 为什么不是日本人第53章 势不及人更!第16章 逐梦第165章 强攻时刻血与火第111章 进一步第190章 杨度的建议第181章 南京第281章 自由攻击第198章 两人第353章 阴谋第150章 何谓公道第367章 袁世凯的妥协第354章 上海第230章 拖不得第382章 就职仪式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257章 困境第107章 汇丰帝国第230章 拖不得第46章 建议第164章 最后一刻令强攻 强攻之前又奇袭第170章 应对未来第312章 奋勇队第197章 是政客?还是……第82章 大国商第94章 不过如此第14章 白水行舆论引导 连云府内会公使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127章 我等你第25章 送上门来第94章 不过如此第174章 军如匪、政如盗第226章 克虏伯第338章 山骡子第41章 内务部队决缓急第186章 夺他的刀第200章 赌第43章 驻京办主任第86章 老朋友第55章 港口第59章 谁的未来 公司人别第67章 天堂在那第197章 是政客?还是……第85章 枪第36章 鲁南铁道大劫案第283章 狰狞第71章 中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