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东洋激变

7月23日凌晨,正值盛夏时分的东京,昨日的暑热渐渐散去,喧闹了一天的东京终于静了下来。白天熙来攘往、喧嚣不宁的街道此刻清凉孤寂、音无人影。昏黄的路灯下,还能看到一些街女游荡的身形。

1916年夏秋的日本,在“欧战天佑”下,迅速“阔绰”起来了,从 战争所带来的机遇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国家或企业,还有普通的劳动者。在炮兵工厂工作能赚钱,在民间工厂工作也能赚钱,很多工人在工厂拼命干12小时就能赚15日元之多,收入的急剧增长直接导致这些工人也跟着阔绰起来了,其中甚至有一些工人象为了刺激成金的劲头似的,就包下了一个女人,每天从娱乐店到厂里来回通勤不回家,此时的日本,显得格外地狂热、兴奋、骚动不宁。

繁华、景气,这或许是日本现况的最真实的写照,一举而暴富的人们有了钱,便过上了奢侈放荡的生活。 他们玩股票、逛妓院、上饭店、建私宅,一夜有了钱的普通人,亦寻欢作乐,享受生活,似乎,对于日本来说,这场“天佑”改变的许多人的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似乎都沉浸于这种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向往之中,

东京市郊一座精巧、典雅的日式别墅里,陆军大臣大岛建一大将正在自己舒适的榻榻米上梦进千里。一会儿是满州的万里硝烟、铁甲奔腾,一会儿又是中国境内的炮火连天、纵横厮杀,一会儿又是那些个官员们苍白的面孔、惊恐不定的眼神

突然,一阵急促的钟声在耳边响起,缭绕回荡,久久不散。他睁牙了惺松的双眼,迷迷瞪瞪地坐在那里,脑子里纷纷乱乱,刚才的梦还在翻腾着。直到电话铃再一次猝然响起。他才慵慵地抓起电话。

“阁下,驻法国大使馆发来急电已到,中国远征军大胜,请您速到本部。”

听着电话。大岛建一一激灵,彻底醒了,随后他立即让人准备汽车,尽管现在全日本只有几千辆轿车,但是作为陆军大臣,他还是拥有一辆专用轿车。

黑色的福特轿车飞驰在凌晨时分静寂的道路上,大岛建一的大脑也在不停地翻腾着。虽说在电话中没有提到急电内容,但是他还是可以猜测出一些内容来。

从中国向欧洲派出远征军之后,陆军参谋本部上下,便像开了锅似地沸腾不已,胶澳事变后,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遭受重创,事变后,对于日本而言是必须尽快弥补陆海军的损失。但是陆海军却因为军费的问题,不为互相攻伐,矛盾更是从过去的私下转向公开化。双方为了争夺军费,可谓是无所不用其及。

在中国向欧洲派出远征军,由法国提供经费加以武装之后,陆军也曾动过类似的念头,可那个念头不过只是一闪而过,对于日本来说,或许陆军希望武装更多的师团,以备来自一雪“胶澳之耻”,但是,陆军却不愿意在欧洲挥霍军队的血液。毕竟那是西洋人的战争。

可虽说不愿派兵,但是参谋本部却依然意识到,在中国参与这场战争之后,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甚至于他们极不乐观的认定,一但欧战结束。国际地位大涨的中国,很有可能彻底扫清日本在满洲地区的势力存在。

因此,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各级官佐围绕未来满洲问题进行的多次磋商讨论,常及时安排的一些训示、演说更使军部的这种气氛不断高涨,似乎满州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

7月4日,在军部召开的师团长会议上大岛建一发表训词,公开断言:满蒙方面的形势发展对日本非常不利,使人觉得事态重大,诚属遗憾。其原因在于邻邦(指中国)长期宣传培养、恢复国权之排外思想,以及新兴经济力量向满蒙之发展等事态重大已不是暂时现象,而是长久现象。

而这一消息传到外界,内阁首相紧急召见了他,指责他在高级军官会议上妄下结论,言词失当,无视内阁,企图扩大满州问题的严重性,挑起军人排斥内阁,煽动武力解决满州问题等。但大岛建一心里并不认为自己的观点有什么不妥。

满洲是日本在中国最后的势力存在,是当年日本为阻挡露西亚的入侵,用十万健儿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同样,对于日本而言,满洲还是日本最为重要的物资基地,一个最简单的例证就是,假如日本失去了满洲,日本就失去了85%的铁矿来源。

可是那些保守的内阁官员们却根本无视这一点,开口闭口都是那些政客的那一套外交辞令。一遇到国际问题,总是带有明显的调和色彩,在满州问题上也总是软弱无力。他们对参谋本部的建议总是竭力压制,可对软弱的外相印原却言听计从,这不能不使大岛建一大为失望。他知道眼下还不是与这些文人政客争锋较力的时候,所以对寺内正毅的指责,更多地是多方推诿、百般狡辩。

因而在得到从法国传来的消息时,客观地说他是欣喜多于忧虑,事实上,胜利,中国远征军的胜利,对于中国是有利的,但是却在另一方面,印证了另一个现实——满洲问题,在未来几年,最快到欧战结束,就会成为摆在中日两国之间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轻喃着这句话,大岛建一在心下冷冷一笑,那些政客们会因为这场胜利意识到这个问题,意识到,现在中日之间的未来已经不容乐观了,日本必须要尽快做好万全准备,以确保日本在满洲的利益,而这个万全准备,所需要就是日本必须要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装备足够先进的陆军。

这,必然会有利于陆军同海军争夺军费!

在大岛建一的心下如此思索时,他的汽车在沥青路面上微微颠簸着,爬上市谷高地的缓坡。路旁的绿草、杜鹃花在昏暗的车灯下显出一片青灰色。走完坡路,车子在一个“y”形的岔路口向右一拐。绕过一座怪石堆砌、透着一种冷峻美感的假山,“嘎”地一声停在了一座坚固的楼房前。

这里就是日本陆军的心脏,座落在市谷高地的日本军部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凌晨五时,东京日本军部的高级将领齐集参谋本部。匆忙召开了紧急会议。条开大桌的横头,大岛建一正襟危坐,一面硕大的太阳旗悬挂在他头后的墙壁上方,哄烤着气氛森严的会场。

会前,只有陆军大臣大岛建一、陆军参谋长上原勇作等少数将领阅过关东军发来的急电,而更多的人尚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此时正交首接耳低声询问着。上原勇作看了大岛建一一眼。见对方点点头,便转向参谋次长男中议一,说道:

“开始吧!”

主持会议的田中义一次官先就收到的电报作了简短的说明,随即指示武腾信义大佐首先向来人宣读驻法国大使馆方面来电。会场一时气氛凝重、静寂,只有武腾信义均急促、有力的声音掠过众将佐,在屋里回荡着:

“一、22日下午,法国索姆河战场随着德军军向中国军队投降,陷入索姆河西岸包围圈的德军被中国远征军全歼……”

果然。他的话声一落,这间会议室内的空气顿时一紧,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可思议之色。中国军队全歼了德国军队,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震惊的事情了,要知道,德军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陆军部队,而现在,这么一支军队却在中国远征军面前遭受了重创,甚至全歼!

“二、根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来看,中国远征军在十五天内,于索姆河西岸投入兵力为的14.5万人,伤亡10万人左右。陷入包围圈德军为6.4万左右,双方兵力比约为2.1比1,伤亡约为2比1……”

在听到这个进一步情报之后,在座的诸人无人不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都是职业军人,清楚的知道。这一兵力比与伤亡比意味着什么,至少证明一个事实,现在的中国远征军其素质甚至可能远比德国陆军更为优秀,否则他们很难以如此“轻微”的伤亡,即取得这样的战果。

“三、另于索姆河东岸,阻隔东西两岸德军联系的远征军,在长达十五天内,面对十万德军的进攻,仍牢牢控制着战线,其防御兵力为6.8万人……”

电文念完,众人无不是一脸惊愕状。此时会场还是一片沉寂,只有大岛建一的目光在众人脸上睃来睃去。

大岛建一对此时众官佐的惊愕是完全理解的,中国陆军的进步实在是太过迅速,根据上一次“胶澳战役”的结果,他们清楚的意识到,江苏陆军不过只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陆军部队罢了,他们是依靠机枪、重炮阻挡了日本陆军,而现在呢?他们仅仅只是依靠武器上的优势取得的这一战果吗?

这一切只是在证明一个结果——中国军队在过去的两年间所取得的进步,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而相对应的是,在中国军队迅速发展状大的时候,日本陆军却受到种种削弱,这种削弱,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胶澳事变”,更多的是陆海军的内斗所倒致的。

而在 “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的精神,参谋本部所强调再隐忍持重一年至三年,一但局势恶化至不可挽回之局时,即全面解决满洲悬案,无论是通过战争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现在形势发生了逆转,中国远征军的大胜,以及其军队所发生的变化,都使得未来充满了各种变数,现在,即便是再自信的人,恐怕也很难自信的说出——可以轻易击败中国军队的话语。

现在,中国军队正在一点点的借助欧洲磨砺他们的利剑,而在未来这柄利剑会挥向何处呢?除去日本还会挥向那里呢?

或许,外界还有些疑惑,但是在陆军本部内,却没有任何人会怀疑,未来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相比于“胶澳事变”的“局限性”,也许到那时,那场战役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面战争。毕竟,胶澳还只是一个省同一个国家的战争,而未来的满洲却将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类似于欧洲的那种总体战!

见无人开口。上原勇作看一眼在坐的诸人,沉声说道: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请各位来商讨一下对策,主要是对时局的判断和下一步的措施问题。”

在上原勇作的声音落下的时候,大岛建一开口了,他提高嗓音。收起了脸上那微不觉察的笑意,同时变得极为严肃起来。

“上个月我曾说过,满洲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在向事态严重的方向发展。虽然我们强调隐忍持重,可满洲的形势恐怕不许我们再过于持重了。目前,在满洲的关东军只有3000人,将少兵微,装备又差,而在南满。张作霖的部队在过去半年间,不仅未受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而且其国务院内务部所属内务部队亦有一万人以剿匪为由驻于中韩边界,可以说,一直以来,中国方面对满洲都是虎视眈眈,而且我方又处于弱势。同时,我们还必须要考虑到,现在于中国所盛行的排斥外国、收回国权的思想。要记住,满洲有日本十亿元的投资,更有10万帝国精英的亡灵。失去满洲,就等于失去帝国的国防生命线。它必然祸及帝国的千秋大业。帝国不答应,就是弃尸满洲的帝国亡灵也不会答应。所以满洲的事态必须加以关注,请诸位就下一步的处置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站起来打破僵局的,是身材高大、威风凛凛的军务局长福田雅太郎。这时,他一扫以往给人的那种悠然超脱的印象,神情严峻、目光沉稳。颇有些军人气魄,用严肃的口吻说道:

“我认为现在,必须要考虑增强关东军的事情,仅仅只有不到一个旅团的部队在南满是肯定不行的,参谋本部和陆军省应给关东州充分的支持,我个人以为,我们必须要向南满派出两个师团以上的部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避免未来战争爆发时,我们于南满被中国军队打个措手不及。”

他的言辞简洁,态度鲜明。事实上在会前,他就即与参谋长讨论过电报内容,已完全窥透了参谋本部首脑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因而在拿出自己的观点时更显得毫不踌躇、锋芒毕露。参加会议的这些军部将佐,其实内心早已接受了——未来满洲将以武力解决这一观念。

所不同的,只是这一天到来的早晚而已。而现在,面对中国远征军在法国所取得的战绩,即便是过去极为自信的他们,现在也觉得南满的兵力实在是有些太过薄弱了,也使他们认定眼下想要保住南满,就必须要增加,所以他的话立即引来了一片群起响应之声。匆忙召开的会议,却很快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最后,确定了“以要确保日本在满州的权益,务须向南满增兵三个旅团,向朝鲜北部增兵一个师团”的陆军应对方针。会后,参谋本部立即责令陆军省军事课准备一份向内阁提出增兵满洲的建议。

上午10时,日本内阁紧急会议也在东京首相官邸召开了。

会前,寺内正毅依然还是坚持认为,这么做实在是太过冒险,而在会议开始前,他就曾问过大岛建一:

“我们这次增兵,真的可以有让中国人认为这是正常的增兵吗?如果因此引发了什么误会,到时可就麻烦了!”

麻烦!

作为首相,寺内正毅从未来想过,自己会碰到这么多的麻烦事,陆海军纷争的公开化、陆军以中国为假想敌,从而获得更多军费的作法,现在,终于,随着中国远征军的大胜,陆军终于有了扩军的理由。

向南满和朝鲜增兵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他们肯定是希望扩编!

“现在,不是误会不误会的事情,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果在南满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那么未来我们很有可能在一击之间,就失去南满,战争可能会扩展到朝鲜。”

大岛建一毫不含糊地回答道。

而在“胶澳事变”后,于风口浪尖出任日本首相的寺内正毅,却沉默了下来。上任伊始,他就确定了先内后外的治国方针,力图首先稳定国内政治局势,他不懈地努力着,并艰难地协调着同军人、财阀、政客等各方的关系:同时他也倾尽全力谋求利用欧战实现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机会,指望着这场战争先把经济颓势扭转过来,再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遭受重创国防。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军队所需要的却是忍耐,尽管面对着种种压力,他一直艰难地继续着这一政策,而现在,……

又看一眼那个电报,他却知道,恐怕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日本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明一些事情!^-^^-^

第7章 匹兹堡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180章 第一师第73章 理想与梦想第45章 银行团第303章 心思第77章 凡尔登开局第135章 这就是天堂第72章 我能第26章 连云谋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55章 港口第27章 面君子第119章 开拓者第53章 试探第205章 合肥魂第154章 战地以攻替为守 东方肉搏长短现第366章 梁启超第199章 丝第19章 九里山上第10章 帮我坑人吧 更!第101章 结果不重要第63章 出征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245章 好好干第381章 芒种第308章 改变第138章 宋教仁第4章 两条街间浮想第21章 总长有所图 总统亦有谋第17章 鹰游门内议新厂 新厂要为新陇海第180章 第一师第18章 车厢之内起争持 鹰游门内睹新舰第71章 中国的需要第262章 觉悟第96章 张季直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87章 披张虎皮当大衣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15章 议员丑闻为我用 政治妥协定强硬第124章 谋国之叹第231章 用场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东西第158章 德国的变化第182章 风云际会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101章 袭击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84章 短视第19章 睹舰下水思技术第81章 盛老四第157章 机车制造厂第310章 法兰西的需求第180章 第一师第208章 不惜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321章 把戏第43章 驻京办主任第279章 电子战第16章 华盛顿公使忧 唐宁街抉择断第95章 第一第34章 宴无好宴第68章 尊严是靠打出来的第182章 风云际会第23章 打破一致为我用第58章 敬的是什么第200章 赌第291章 淬炼灵魂第355章 准备好了吗?第23章 关家第357章 李案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20章 设想更!第165章 第一个被记住的人第70章 釜底抽薪第70章 法金汉的选择第270章 父与子第163章 战地医院平静且尊严第83章 法军溃兵如潮退 远征军临无公平第36章 打蛇顺棍第161章 索姆河绞肉 军官初被俘第348章 民心第147章 刺宋第316章 投降第216章 萨拉热窝的枪声第162章 人造丝第253章 东西方第84章 短视第42章 地第138章 宋教仁第19章 新的设想第24章 持以公无偏私收军为已有第197章 是政客?还是……第273章 决心第117章 些许小事第115章 宫本次郎第17章 制约第13章 挖个坑等你跳第172章 对应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