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巴黎之夜

人总是因时而变,对于徐树铮来说亦是如此,曾几何时,他之所以主动申请来到远征军,其目的是为了变远征军为已有,可是在来到法国之后,他同样体会到在这场战争之中,军队所发生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他可以说是亦喜亦忧。

多年来,虽说对段祺瑞的知遇之恩可谓是感恩戴德,全心忠之,但其亦是心怀国家之人,否则当年亦不会投身军旅,而当年其投身军旅前曾于济南闲游,其间对袁世凯特别有好感,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有心胸,将来能成大事,虽说后来因袁氏偏见而导致决裂,可本心却未曾改变过,直到现在,他依然相信多年前的看法——必有能人出来,才能力挽狂澜,建立新序,使国家由弱变强,重建国威。

对于徐树铮来说,早年间他以为那个能人是袁世凯,而后来,却又觉得会是老总,可现在,他却同样有些迷茫,能人的确出来了,而而且确实力挽狂澜,建立了新序,令国家由弱变强,而且又重建了国威。

可那个人,却不是他曾心倾的袁世凯,亦不是对其有知遇之恩的老总,而是那个年岁小他十数岁的李致远,从“胶澳事变”两人第一次接触,徐树铮的心底就有一种疑惑,对于李致远,他一直都看不透。

公而无私!一心为国!

在李致远所行之事上,徐树铮总能感受到这八个字。而恰是如此,却让其不可不谓之汗颜,如果他居于李致远之位,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徐树铮自问自己做不到他那种一心为国,虽说不能全然做到,可……身处法国,就暂且不问其它,于国外一心为国吧。

“添仁,虽说他日也许你我需各事其主,然今天。你我与松坡做个约定,于法国期间,我等皆以国事为先,以效忠国家为已任!不知松坡兄、添仁以为如何……”

一个约定从徐树铮的口中吐出后,只让屋内的另外两人微微惊讶,对于这位小扇军师,他们或许多少的都听说过一些传闻。

自从其少年江宁科考落榜之后,其就不想为朝廷闯天下。他便开始走一条自己愿意走的路,干一番自己愿意干的事业,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觉得有太多的西洋列强欺负中,是因为中国着拳手太小,身体太弱。没有足够的护国武装,而没有足够的护国武装的根源,则在于政治落后,在于掌权者昏庸。

而这一切都可以从其当年上书袁世凯的《国事条阵》中可见一二,或许正是当年的落榜经历。使得他不会是那种“愚忠国家”之人,或者说他根本就是一个“以知己而报之”的幕客,国家,其也许心怀国家,但他更为看重的恐怕还是那位对其有知遇之恩的知己,至于国家。恐怕还退居其次。

可现在其却道出这么一个约定,这个约定是其本心,还是……

“于法国期间,我等皆以国事为先,以效忠国家为已任……”

凝眉思索着他的话语,韩武便明白他的话间所含量之意,无非就是于法国期间三人通力,其它问题待回国后再决。准确的来说,是由其幕主而决。

在他们三人之中,谁有幕主?无非徐、韩两人,至于蔡锷他从不曾有幕主,可在五年前云南重九起义后,在国家民族以及对其有知遇之恩的“东主”李经羲之间,他不亦曾苦苦挣扎过一番吗?

望着这两人,听着他们的选择,蔡锷的心下释然了,也理解了,对于他们来说,东主之恩难报、国家之忠难违,这是两难的选择,可终究,最后他们还是会做出选择,对于他们未来会做到什么样的选择,蔡锷似乎不再关心了,因为他知道,这两人绝不是那种“只知东主,而不知国家”之人,也许,他们也会被这场战争所改变!

一场战争可以改变许多人与事!

对此,蔡锷绝不会怀疑,看着眼前两人他却是伸出手来,然后稳声说道。

“好,就让我等做此约定,于法国期间,不以翁争而持、不以东见而分、唯以国事重、唯以国事为先!”

徐树铮、韩武两人互视一眼,随之相视而笑,三人的手随之相击而誓,这是第一次,远征军“三人团”彼此坦露心声,亦是第一次真正相信彼此,结为一个整体,对于远征军而言,这是一件好事,对于国家,这未尝不是一件幸运之事?

位于巴黎塞纳河左岸的马提翁大厦,是一幢两层楼的古雅建筑。这里是法国总理府所在地。中法两国修改《中法新约》的谈判,刚刚在此结束一天的谈判,作为大总统特命全权代表的驻法公使胡惟德和吴介朴两人,迈着从容的步伐,走出浮雕装饰的石拱大门,从头戴红缨盔,身穿蓝制服的守门士兵身旁经过,来到瓦伦纳大街上。

尽管离开了那座豪华的外交场所,呼吸着巴黎街头相对自由的空气,可是此时胡惟德仍然显得很不高兴,此时,他不仅是一副脸色阴沉的样子,心下亦是心里憋闷,以至于在说话时,亦稍显语气冲冲。

“若勤,能不能到河边休息一下,透透气再走?”

胡惟德回头点了点头﹕

“好的,到河边说说话再走。”

吴介朴神闲气定,跟在后面沿大街西行,向北穿过一条小胡同,来到塞纳河边的林荫道上。两个人停下脚步,依在石砌栏杆上休息。

眼前是风光旖旎的塞纳河,清清的流水,粼粼的碧波,荡漾的游艇,醉人的微风。这一切,都没有消融胡惟德的怨气。想起会谈时的争执。他满腹牢骚一涌而出﹕

“今天法国人的表现实在差劲!我真弄不明白,修改旧条约对法国并无大碍,甚至还有大有助益,他们却偏偏要反对,如果他们同意的话,咱们不仅可以派出更多的军队,而且甚至还可以由中国负担部分军费,这群不识好坏的法国佬,真他妈气人!”

胡惟德激动得满脸通红,这位曾就读于上海方言馆早在二十六年前就任驻英国使馆的翻译学生。开始长达二十六外交生涯的职业外交官,在提及条约谈判时,却是全不顾外交官的礼节,反倒是显出了怒气来,虽说他表面上看似极为平和,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脾气倔犟的人,这时为舒缓胸中怨气,他用双手松松太紧的领带。拢拢后披的长发,过了一会儿才恢复常态,显出学者兼外交官的风度来。

身材修长,相貌堂堂的吴介朴接过话题,这位国务院派来的官员,却是用四川方言道:

“反对修改旧条约。无非是他们还想把持在咱们中国的特权,他们还想维持他们的在华利益,对于这些西洋人来说,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吴介朴快人快语,说话一针见血。他今年二十八岁。四川成都人,曾在巴黎法科大学研习政治经济学,亦正因如此,其才考入国务院,成为国务院官员,而这次他之所以来到法国。则是配合驻汉公使同法国人协商修改条约,或许是在国务院呆时间长了,他的言语中对外国多少总带着些敌意。

“现在,都到了什么时候了,他们以为自己还能保住在华特权吗?现在,咱们中国,可不是当初任人欺负的清国!现在和他们用嘴谈不行,等将来。腾出手了,就好好的打一仗!”

虽说有些气恼,不过在听吴介朴这么说时,胡惟德却是连忙劝说道。

“这战事不可轻言!而且,今天不也取得一些进展了吗?”

这会胡惟德倒是不见了先前的气恼,他对今天会谈的结果比较满意,尽管双方有时言辞激烈,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正是这种意志的较量和利益的分享,总能令使双方握手言和,条约得以顺利修订。他扶了扶玳瑁眼镜,温言细语的说道﹕

“还是白里安总理顾全大局,总算答应修改旧条约,原则上同意了咱们的要求,放弃在华特权,逐步归还租界和广州湾租借地。这是欧洲大战爆发以来,十多万远征军官兵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国家地位,这真的来之不易啊!”

胡惟德一席话,使吴介朴心潮难平﹕

“先生所言极是。为了弥补‘欧战’协约国兵力不足,十多万远征军来到法国。若不是他们在前线流血牺牲,若没他们在战场上的大胜,恐怕白里安总理也不会做出口头让步。在索姆河,咱们可是近八万军人战死,中国远征军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法国政府应该感激远征军的牺牲!”

说到动情处,吴介朴声音有些哽咽,在他来到法国的时候,曾作为国务院代表前往前线慰问,那时正值索姆河大战结束,那一片棺木的悲惨景象,至今仍然不断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军人们为国家牺牲、为国家流血,为的是什么,为得不正是挽回国家尊严吗?而现在,军人们努力了、流血了,他们做为外交官的,自然需要更加努力,如此才能不负军人之血。

“当然应该!否则,法国政府太没良心!”

提及法国方面大多数人不愿放弃在华特权的现实,这只让胡惟德愤愤不平。

此刻,胡惟德同样在思考另一个问题。这一个新条约,实际上是第二份中法新约,第一份中法新约,是法国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而这一新约却是最为重要的,如果顺利重签的话,那就意味着法国将彻底放弃在华全部特权,只有打开这么一个口子之后,中国才有可能同其它国家去谈判这些问题,解决了这些特权问题,就等待挽回了国家的尊严。

想到这,胡惟德却又坦陈自己的担心:

“若勤,你觉得,那些法国官员为什么想和咱们拖下去?”

“估计,他们是想等咱们国内有什么变故吧!”

素来机敏过人的吴介朴。听到胡惟德的这个问题后,便主动开口说道。

国内的变故,对于这些眼中只有利益的西洋人来说,他们看重利益,所以总是希望在最大限度内保全他们在华特权,现在,虽说他们意识到已经不能再用旧眼光打量中国,更不能用旧方式对待中国,可他们依然在等待着,等待着中国是否发生其它变化。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原则上同意的白里安总理,亦希望把这些问题留到战后解决,而不是现在就同中国达成条约。

对吴介朴提到的国内问题,胡惟德的眉头一皱,作为外交官,他深知吴介朴此来法国就是为了签定这一条约,从而为国务院张目。从而为国务院树立威信,以在府院竞争中赢得民心,这实际上却又是国内的政治暗流的体现,那些法国人又岂不知中国内的政坛,看似风平浪静的背面,实际上早已是暗潮涌动。未来几年会发生什么变故,谁也无从得知,亦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希望缓上几年。

“国内变故?国内会有何变故?”

胡惟德先是一声反问,随后又说道。

“如今府院和睦。大总统与总理合作可谓亲密无间,中国能有今日均受益于府院合作,那些洋人多想了!”

一句自欺欺人的话人胡惟德的口中吐出。

分歧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看着身边的这个年青人,他和很多国务院的年青官员一样,同样厌倦漫长的谈判。对于这些年青人而言,他们总是立即,最好现在就解决欧美各国在华特权问题,而在看到远征军在法国的表现之后,隐隐的又寄希望于军力,像日本一样,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在对外厌烦的同时,他们对国内的政治局势又岂会满意?估计在他们看来。正是大总统和府方的存在,才使得总理不能放开拳脚,全力推动国家建设,真不知道……这样对国家是福还是祸啊!

比吴介朴多出二十几年阅历的胡惟德思及此,眉头便是微微一皱,现在这种思潮又岂只是这些官员,甚至就是在远征军之中,念及所接触的那些远征军中下层军官对国内的微词,胡惟德却是在心下黯然一声长叹。

时局啊!

当年在清帝退位时曾发挥一定作用的胡惟德想及国内的局势,尤其是这些年青人的思想变化,心下却是一阵忧虑,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国内或许真的会像法国人所希望的那样,真的发生什么变故吧!

胡惟德的话却令吴介朴沉凝片刻,随后方才静声说道:

“的确,今日中国政局之稳定,绝非往夕所能相比,这一次,法国人怕是要失算了!。”

胡惟德见吴介朴如此就顺着自己的话语,虽是有些不解,但他又接着说道:

“虽是局势稳定,但我等身为外交官,必当尽力而为之,否则,你我又岂对得起军人为国家所流之血!”

“确是如此,远征军军人于法国为国家牺牲,方才有今日国家地位之提高,此行,介朴往法之前,总理曾言,此行,一切皆以先生为主,先生爱国拳拳之心,世人共知,介朴愿全力配合先生与法人谈判,以期尽快签定新约。”

吴介朴的肺腑之言,胡惟德却是深信不疑,他了解这些国务院的年青人,或许他们年青,但对于国家的忠诚之心却是不需怀疑的,他却是看着吴介朴说道:

“非是以我为主,而是你我相互配合,外交之道,不可一味软之。对付这些西洋人,适时的硬上一硬,也有极有必要的!”

在两人聊天紧,眼看蓝天披上晚霞的盛装,暮色开始慢慢降临,二人便决定回家度过周末。他们沿林荫大道行走,一路上谈笑风生,不知不觉过了协和大桥,走到香榭里舍大街圆盘路口,再往西行,便是著名的花都闹市区。

一行两人行色匆匆,很快融入到车水马龙的人流中。只见街道两旁全是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到处是风味餐厅、歌剧院、电影院、夜总会;一间间五光十色的名酒店、時装店、精品屋,咖啡屋从身旁不断流过。由大理石建造的高大巍峨、方正简洁、浮雕装饰的凯旋门就在眼前。红日西沉,晚霞灿烂,正是华灯初放的时候。

望着这华灯初上的巴黎,胡惟德却是突然好奇的问道。

“若勤,连云的的夜景比之巴黎的如何?”

连云的夜景……公使的话让吴介朴微微一愣,他先是看了一眼的巴黎的夜色,思索片刻后方才回答道。

“巴黎太过奢迷!虽是战争时期,巴黎亦不改奢华之气。”

在道出这句话时,吴介朴的神情显得很是谈陌,似乎这巴黎的夜景完全不能吸引他似的。

“连云,朝气,比这里更具朝气!更具希望!”

吴介朴的话听在胡惟德的耳中,他目视着这巴黎的夜晚,却是又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时局,这国内的时局,又将如何发展?(未完待续。。。)

第72章 在途中第215章 法属中南的竞争第45章 肉票守信返以山 子诚以势逼子诚第39章 杨府关杨秘会议 总统府以伪待诚第357章 李案第353章 阴谋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顾虑重重难第221章 印象第53章 试探第108章 富贵险中求第107章 汇丰帝国第337章 改变第211章 中南海第61章 美人如玉剑如虹第123章 一个模范第237章 应对第132章 连岛为屏塞为防 禁区鲨居择他地第182章 伤员第375章 国家、国民都盼望着你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第229章 奇迹第88章 日本的反应第169章 袁世凯的心结第109章 公债风潮第14章 各有心思第337章 改变第168章 如何回报第46章 建议第229章 奇迹第145章 大风起第351章 广州第110章 文化远征第21章 可行性第180章 情报分析第226章 克虏伯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33章 杨度之才更!第152章 尚蒂伊将军怒意浓 前沿处欲把名来扬第228章 难题第53章 势不及人更!第378章 离心离德第150章 何谓公道第105章 市场反应第229章 奇迹第142章 旧大陆战事无又酣 炮灰亦被他人闲第375章 国家、国民都盼望着你第102章 张三的建议第77章 服务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96章 以内急逼以人第216章 萨拉热窝的枪声第236章 风云际会第277章 出击第307章 阳谋之计第244章 血忠社第124章 谋国之叹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281章 自由攻击第158章 德国的变化第140章 哈特菲尔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拥新第112章 派遣服务第122章 晋身之道第206章 绿色革命第366章 梁启超第135章 琪玉心烦恼亦忧 府内舞会迎致远第172章 对应之策第55章 公而无畏第7章 匹兹堡第72章 在途中第154章 战地以攻替为守 东方肉搏长短现第6章 他不是第166章 胜利时刻第132章 连岛为屏塞为防 禁区鲨居择他地第72章 在途中第25章 送上门来第63章 惊讶第4章 两条街间浮想第312章 奋勇队第95章 袁氏一字决第162章 战俘营内求以死 军官生而为公平第109章 公债风潮第295章 海军的选择第116章 杀招第368章 摇扇军师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124章 谋国之叹第351章 广州第266章 铁骑山下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东西第192章 阀思第114章 启航第16章 逐梦第255章 野望第278章 像训练时一样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200章 赌第75章 冯如第58章 敬的是什么第339章 陆军海战队第68章 尊严是靠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