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两人之未来

“嘟……”

咣铛、咣铛,伴着一声汽笛的拉响,一辆只有十四节车厢的列车驶离了的西直门站台,与常见的列车不同的是,这辆列车的机车头并没有煤烟喷吐的模样,只是在车顶处喷出些许燃烟,这是一辆内燃机车,是连云机车公司最新式的产品,不过目前并没有在国内普及。

不过在京城,很多人都知道这辆“不烧煤”的机车是属于国务院的,准确的来说是总理的专车,这是总理遇袭后国务院采购的专列,表面上看来,这列火车除去较为先进的大功率内燃机车之外,和普通的列车似乎没什么两样,可实际,这却是一辆装甲列车,除去内燃机车经过专门改装之外,每一节车厢都经过专门改进,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除去按照装甲列车的标准,在每一节车厢内部都加装1525毫米厚度不等的装甲钢板之外,甚至在车厢的底部,还采用了抗爆设计,经过经心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爆炸试验方才得出的“v”型抗爆车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厢内乘客的安全,即便是150公斤炸药于车厢下方爆炸,依靠泄爆设计和车厢底部的抗爆、设计,车厢内的乘客至多不过是受伤,而且不见得是重伤。

即便是那看起来很普通的车窗,亦是采用厚达10厘米的防弹玻璃,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话,窗后还可以升起装甲钢板,再加上每节车厢均采用分置式的过滤式空调,使得车厢处于封闭状态,即便是遭遇毒气攻击,依靠过空调过滤,亦可使车厢内的乘客免受毒气侵害,可以说,在设计这列专用列车时,设计人员考虑了几乎每一种可能。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车厢乘客的安全。

同时,这列火车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设计,虽说众所周知,有两节车厢专门搭乘总理车队的用车。可还有一节车厢内却还装着三辆战车,如果在铁路上遭遇袭击,铁路被破坏的话,依靠随车特工再配合那三辆装甲战车,即便是一个步兵团,甚至一个步兵师,亦很难攻下这列装甲列车。对于这一切,外界自然无从得知。

不过,对于列车的乘客来说,他们却可以享受到这个时代最为安全的铁路交通。在车外两旁的花草树木建筑开始缓缓后退的时候,在一间装饰显得有些豪华的车厢内,一个蓄须的年青人望着车厢外的京城,眉头不时紧皱着,他站在那。一言不发的看着车外。

“去天津!”

想着自己此行的使命,李子诚的心下渭然一声长叹。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天津?原本的,代袁世凯去天津虽说是在日程安排之中。可现在却是袁世凯突然下令让自己去天津,这会不会有什么变故呢?

特勤局那边并没有什么情报,但是虽说没有什么新的情报,众所周知的是,现在袁世凯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他的病情是否进一步恶化了?他把自己支出京城是为了什么?

为了政变?

或许,曾经担心过在为远征军送行的时候,袁家父子一个在京、一个在津,当儿子的于远征军把自己扣留,然后当爹的在京城发动政变。但是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或许现在袁世凯的病情不容乐观,可出于对他的了解,李子诚却深知,却是这种情况,他越不会这么做。

相比于很多历史人物。袁世凯或许是被误解最多的历史人物,袁世凯其人,恰与三国时的曹操类似,于治世则为能臣,遇乱世则可为奸雄。而他人生的结局、选择,实则与曹操、刘裕、杨坚等人差相仿佛,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规律,他的未来也将是拨乱反正、一统中华,稳居一朝太祖的牌位。

不过,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他又是一个旧派的人物,对于衰弱已极的老大中国,他看到了重建权威的必然方向,却没有利用诸如“训政”、“专政”之名新招牌的觉悟,把自己的路走绝了。如果他没有称帝、如果他能够更具政治智慧、如果他能看清当时的局势,甚至如果他能多活十年……

很不幸,历史没有如果。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他在同盟会诸公的描绘下成了贪婪无比的窃国大盗,在人们眼中成了签订“二十一条”谋求称帝的卖国贼,在随后的百年之中的文学作品、乃至史学著作中成了出卖谭嗣同的小丑。尽管很多人说:“这些可以有!”,但事实上,任何稍了解历史的人都只能遗憾地说:“这些真没有!”。

而到了这个时代,即便是作为政敌,李子诚也不能不承认,在很多时候,袁世凯所行所做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以他自己的方式,如果他当真是那种贪婪无比的窃国大盗,他又岂会支持自己?

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和他费十年之功于中国苦心打下的基础,恐怕自己也不可能在短短数年成就这一切,现在人们只看到“李国务的成就”,可有几人体谅袁氏的苦心,在心下感叹之余,李子诚的脑海中却又浮现出另一件事来。

在临出行之前,内务部保安总局和特勤局的双重报告中提到的,在过去两个月间,革命党通过抢劫银行、钱庄筹集经费,准备在南方某省起事的报告,李子诚的脸色还是随之一忧。

相比于袁世凯,或许,革命党才是“生死之敌”,与袁世凯之间的政争,还都控制在“彼此容忍”的范围内,袁世凯是一个沉迷于“权谋”之中的政敌,“权谋”也好“政谋”亦可,那都是在政治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可与袁氏不同的是革命党却是一群彻头彻尾的暴徒。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从来不假,或许,过去对于很多革命党人,李子诚心怀崇拜之情,但是现在,经过“民二叛乱”时差点没有抄了家的惨痛经历、“胶澳事变”时革命党人与外敌勾结的教训、以及革命党人对自己的刺杀,现在,对于革命党。李子诚早就没有了一丝好感,甚至与袁世凯不同,李子诚更认为革命党是中国“百年祸乱之源”。

亦因如此,在入主国务院之后。李子诚总会千方百计的打压革命党,与袁世凯的打压不同,他更多的是从根本上打压,在通过舆论暴光他们的卖国之行的同时,更是发动百万人大游行,抗议革命党人卖国,总之最根本一点就是——在名声上把其搞臭。对于一个政党和政治人物而言,最重要的是名声,里通外国、勾结外敌、出卖国家,这一桩桩罪名按下去,革命党翻身的机会很是渺茫,甚至就是在美国,自己亦通过一些渠道警告司徒美棠不得给予其支持,而且通过外交官同其抢夺华侨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党会干什么?

铤而走险发动叛乱?

如果自己的是那位流氓美国的“革命家”的话,面临这种情况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或许也就只有铤而走险发动叛乱。通过一次武装叛乱,以行动告诉国人,革命党并没有沉寂——革命者仍然在战斗!

真是一个多事之年啊!

皱眉思索着,李子诚的视线投向车外,此时列车已经驶离了城区,视线所及尽是一片洁白,下了一天一夜的雪早已把天地染成白色,可谁知道这一片看似平静的圣洁之下,有多少暗潮涌动。

想着现在局势的变幻,这会李子诚倒是希望袁世凯能够恢复健康。时间,历史上,老天爷没给袁世凯时间,而现,袁世凯已经比历史上多活了几个月,他会有足够的时间吗?会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吗?

“大总统啊……”

感叹之余。李子诚的眉头紧皱着,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或许……

夕阳散射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洒进居仁堂二楼的卧室中,和门旁地下的脚灯微弱的光亮交相辉映。此时在这间卧室的门外,站着袁氏的妻妾和子女们,每一个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不时的,那卧室内总会传出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

“这、这可怎么是个好啊!”

听着父亲那痛苦的呻吟声,袁克定不时的在门外走动着,并在嘴边抱怨着,而在他抱怨的走动时,那一走一跛的模样,却是显得有些滑稽。

父亲的身体状况又一次恶化了,下午袁克定终于做出决定,同意贝希叶的建议,给父亲导尿,在缓解他的病情,可听着这卧室内传出的痛苦的呻吟声音,却让他这个当儿子的心下紧悬着。

在卧室内,贝希叶这位法国名医的额上早已经涌出了豆大的汗滴,这绝不是因为室内的暖气,而是因为紧张,为了能给袁世凯导尿,贝希叶在他后腰上放了五个玻璃火罐导尿,可是拔出来的却全都是血。

“嗯……”

虽说从未在人前表现过自己软弱的一面,可导尿的痛苦还是让袁世凯不时的发出痛苦的呻吟声,这痛苦是前所未有的痛苦,可他依然强撑着,但脸上痛苦的表情却出卖了他。

额头上痛出汗的袁世凯看着那导尿瓶中滴出的混污的血尿混合物,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身体极为虚弱的他,这会正在用最后一丝精力对抗着这身体传来的痛楚,与痛楚的抗争正在耗尽他的精力。

终于,一切都结束了,在再也导不出血尿的时候,贝希叶看着那躺在床上极为虚弱的袁世凯,在心下长叹一口气,如果,他能早点接受治疗的话……心下这么想着,已经收拾器械的贝希叶轻声向袁世凯告声退出,便走出了卧室,他不过是刚走出卧室,袁克定便迎了过去。

“贝希叶医生,爹他……”

应当袁克定想弄清楚父亲的身体状况时,却听到卧室内传来的有些虚弱的喊声。

“克定……”

“爹!”

袁克定连忙走进屋房间,却看到面如死灰般的父亲,躺在床上,袁世凯用疲惫的眼睛看一眼儿子,在心下暗自叹了口气。

“去,把燕荪、菊人、芝泉,都、都请过来……”

在道出这句话后,像似耗尽了精力似的袁世凯闭上了眼睛,若不是他的鼻间发出的痛苦的呻吟声。或许袁克定会惊声大喊起来。

闭上眼睛,虽说身体的痛楚依然还折磨着袁世凯,可是他却能清楚的意识到,或许这一次自己真的时日无多了。有些事情,还是早做安排的好。

可又如何安排呢?

如果自己从大总统之位上退下来,谁来做大总统?

出于私心,如果再有个十几个,他倾向于自己的儿子,可现在,老天并没有给他这个时间。别说李致远和南方各省,单就是北洋一脉,也不是克定能弹压下来的。

既然克定不行,那就李致远吧!

虽说和李致远是政敌,而且这两年他千方百计的想要“剪其翼、削其羽”可到了这时候,袁世凯却又不得不承认李致远或许是个不错的人选,有能力、有眼界、有……而且年青,可……他太年青了。有时手法又软了一些,为人也太厚道了,这执国之任。又岂是厚道心软之人所能受?那些老家伙,到时万一欺他厚道,这国家怕是要出乱子的。

不行,李致远也不行,若是开平盛世,他是再好不过的人选,可这大乱方定,国家初安,需要的可不是那厚道之人啊,厚道需要。可更需要宅厚心硬之人,软硬兼施才能治理国家啊!

李致远不行,那还有谁呢?

想着,想着,或许是精力透支了,或许是身体太过痛苦。袁世凯却是睡着了。

半个小时后,梁士诒、徐世昌、段祺琪三人先后赶到居仁堂,在得知大总统睡着后,三人便在卧室外等着,在等待时,他们三人都从袁克定那里知道了大总统的身体状况。

“项城怕是不行了!”

三人得知了大总统的身体后,遂悄悄地一旁说道,此时,这居仁堂内早已是一片肃静,悲痛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与袁家诸人一样,三人只是无声地等着袁世凯的醒来,他们知道,或许项城这次邀他们过来,恐怕还是为了商议后事。

又过了几个小时,被身体的痛苦惊醒的袁世凯睁开眼后,第一句话便是。

“他们来吗?来了?让,让他们进来吧!”

梁士诒、徐世昌、段祺瑞三人走到卧室后,袁世凯便朝着袁克定等人说道。

“你们都出去吧!”

一脸戚然的段祺瑞来到袁世凯的病榻前,坐下,望着面如死灰、双目无神的大总统,轻轻地说:

“大总统,身负国家之望,还请大总统好好保养。”

看着这位对自己满腹意见,早已形同陌路的段祺瑞,袁世凯声气微弱地说:

“怕是没时间了再身负了……”

虽感到命如游丝,但袁世凯头脑还是清醒的。在得病之后,他从未停止过自己的工作,而现在,他知道,自己已经负不起这个责任了,可他还担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现在大限将至之时,应当仿効古人的榜样为君王,不,为国家举荐传人,以便薪尽而火传。这是所有明君为国所做的最后贡献,也是他袁世凯为这国家做的最后一着。为此,他想了几个人,在他死后可以让排首位者补他的遗缺。

“这民国初建,如果好不容易国局渐稳,可我这身体是不行了,身为大总统,现在大限将至之时,应当仿効古人的榜样为国家举荐传人……”

袁世凯话只让梁士诒、徐世昌、段祺瑞三人猛然一惊,他们惊讶的看着大总统那满是病容的脸庞,心神不由均是一暗,大总统怕是时日无多了,否则恐怕不会做这样的安排。

“大总统,您正值富强之时,好好保养,定能恢复如初……”

徐世昌的安慰换来的却是袁世凯的摇头。

“菊人,这次,我就是好了,也准备回彰德去了……”

看着眼前的这三人,他们三人皆是他的挚友、心得,而今的却……视线投向段祺瑞,想及此,袁世凯万千话语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说起,他也无力再说什么了,现在最要紧的还是为国举贤。

先前一番深思之后,无论是克定还是致远,都不甚合适,在思来想去之后,终于,他还是想起了那位副总统,原本的,这总统的职位应该是黎宋卿的,现在还给他,倒也……可,在此之前,他还想再听听他们三人的意见。

“你们帮我参详参详,现在,谁人更适合担任大总统。”

说罢他看着段祺琪一行三人,眼中似有一些歉意和遗憾,好久都没能说出话来,面对这个问题,梁士诒、徐世昌、段祺瑞三人同样是一阵沉默,大总统至少应该说出一个人选,然后他们才能。

见他们三人如此般沉默,袁世凯的心下不由一黯,他们终于还是……心下轻叹着,袁世凯便开口说道。

“你们觉得……”

突然,门被推开了,袁克定却是一脸惶恐的的走了进来。(未完待续。。)

第213章 新模式第62章 逃兵的感悟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第40章 筹划(下)第351章 广州第101章 结果不重要第352章 北与南第20章 接连下马威第48 摩根的抉择第299章 期望第359章 我不能……第67章 天堂在那第290章 固执第258章 海军的忧虑第123章 言法第105章 市场反应第111章 专员之访第17章 愿意来中国吗?第99章 现形记第86章 蠕动第90章 致友军于何境?第5章 绕不开的人第250章 航母第17章 鹰游门内议新厂 新厂要为新陇海第95章 袁氏一字决第1章 时代的开局第46章 建议第30章 南苑校场练兵忙 疯子淬练军人魂第23章 关家第280章 金刚的末日第216章 萨拉热窝的枪声第86章 蠕动第86章 蠕动第152章 尚蒂伊将军怒意浓 前沿处欲把名来扬第10章 帮我坑人吧 更!第35章 算计第178章 傀儡第27章 黑金隐患他人忧 仰山出面大包揽第159章 有办法!第182章 风云际会第108章 什么最重要第245章 好好干第166章 徐州第145章 大风起第303章 心思第238章 回答第289章 第二轮攻击第362章 变局第81章 他们可以吗?第171章 魏子栋的心思第187章 英雄末路第244章 血忠社第112章 投资商第234章 激发第74章 冯如第368章 摇扇军师第16章 秦王扫六合第319章 众人心思第232章 绕开第35章 算计第149章 利益第1章 何谓能者更!第87章 披张虎皮当大衣第357章 李案第16章 华盛顿公使忧 唐宁街抉择断第4章 杨度第368章 摇扇军师第231章 用场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7章 诸人心思第93章 已变之局第114章 笔的故事第108章 什么最重要第183章 军人的约定第46章 鹰降抱犊崮第186章 两局合作第112章 派遣服务第14章 白水行舆论引导 连云府内会公使第56章 施以谋第121章 袁世凯的心思第3章 邮轮上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163章 战地医院平静且尊严第192章 阀思第330章 敲打第103章 列车浮想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16章 华盛顿公使忧 唐宁街抉择断第116章 成功契约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119章 开拓者第339章 陆军海战队第274章 匪与兵第261章 只有……第172章 对应之策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95章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