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家乡,在山东某县的县城。父亲是这个县的付县长。

我是家里的独子。如果没去当兵的话,靠着家里的关系,也可以在当地谋个象样的职业,过上一般人希望的那种体面平凡的生活。

不过,虽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人的天赋,但也不想走被别人安排好,还没抬脚,就一眼望到底的路

我想过与别人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人生。

为什么会选择参军入伍,而不是其它实现自己愿望的途径?这其中还有另一个原因。……

从小,就常常被人误以为是女孩子,所以我比其它男人更强烈的希望自己变强变壮,变得更有男子气概。

当兵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我高中快毕业,父母,老师问到我的志愿时。想参军入伍的愿望,被家里极力地反对过。但在我的坚持下,父亲还是妥协了。我偷听到他对妈说,要去就让他去吧。男孩子出外当兵锻炼锻炼也是好事。

我们那里,很多农村青年把当兵入伍,当成摆脱农民身份的一个出路。所以县里每年有限的招兵名额,都被农村来的申请者争得很激烈。记得我在新兵连遇到一位同乡时,他说,

“听说你是县太爷的公子,放着少爷生活不过,来和我们抢名额干嘛?!”

“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狗屁!”他低声骂了声,白了我一眼。

“呵呵,就是因为少爷生活没意思啊!”

“哦?那我们换换得了。你去我家,我代你去当少爷?”

“可你的生活也没意思啊。……”

“那到是。不然我来当兵干什么!”

“所以说,我们没什么不同。”

……

这以后,他就消除了对我的敌意。尤其后来,我们一起被分配到北京一家重要机关里做警卫兵时,我们还成了朋友。他比我大两岁,姓蔡。

入伍时,我十八岁。老蔡二十岁。

别看我长得不够威风,不过我的名字“够猛”。这是老蔡说的。我的名字里有个龙字,正好我姓赵。与赵子龙只一字之差。

“赵云龙!”点名的时候,看到是我出列的连长,似乎“哦?”了一声,虽然没人听到,但我猜他心里一定有这么一声。看他那个眼神,希望他不要因为我的外表而小看我。

新兵训练很艰苦。和以前的“少爷生活”,确实没法比!先不说早起晚归的操练。仅仅是纪律严明的集体生活,对我这种过惯了懒散日子的学生就很不适应了。

不过我不后悔,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轻言后悔?!怎么能吃这点苦就退缩?!

在大部分人还蒙头大睡,做着好梦时,我和我的战友们已经早早地起床操练了。好在新兵是在春季招收。进新兵连操练时,已经是夏初了。即使是早起,天也亮了。呼吸着早上清凉的空气,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不过,到了冬季,每天都得披星戴月地起床,迎着凛冽的北风去跑早操。……有的时候,确实会冒出想在温暖的被窝中多赖几秒中的念头。

当兵的也是人嘛!

记得最初学习整理内务。那是比跑操更磨人神经的一件苦事。

床单要平整到象画上去的一样,不许有一丝皱折。被子要叠到象豆腐块一样方正。我说的是真正的豆腐块,四角要求尖出来的九十度角。出现一点弧度都不合格!如果时间空闲,相信谁都能叠出这样规格的被子。不过,我们是要求在一大早起床后,十分钟的收拾床铺,刷牙洗脸,整装待发的限定时间内,做到那样的标准。

虽然现在,我不到半分钟就能完美地完成,但那时,确实被这点小事,搞得我手忙脚乱,狼狈不堪。

很快我们就进入上岗值勤。新兵排的战士值勤时,每人都会配备一名老兵带班。

我们所守卫的那所机关大院。家属区的外院两个门,办公区的内院两个门,加上还有其它几个位置有固定哨。另外还有四周围墙的游动哨。这些是我们警卫连平时最基本值勤任务。一开始,我被派去外院东门的固定哨值勤。

大门岗的主要任务是,查验进入大们的行人的出入身份证。由于这个大院里面还有一层内院,所以出入的人们所持的出入证件也不同。能进出内院的工作人员的证件是红色的,这种证件使用于内外两层门。只能进入外院的证件是蓝色的。蓝色出入证不能进入内院。有时,也会遇到没带出入证件,而用工作证代替的情况。理论上是不能放行,但如果那人确实是见过的熟面孔,老兵们也会视情况通融。这种通融限度,一般由每个警卫自行掌握。

内院的守卫制度比外院严格得多,一般新兵是不会被派去那里值勤的。

虽然那时的气候没现在这般炎热。但夏天穿着整齐的军服,腰间束上宽宽的军皮带,站在烈日下值勤。谁都能想象得出,那不会是象郊游一样愉快的。

老周是第一位带我的老兵。刚开始,以他为主,我在一旁观察学习。遇到忘记带证件的熟人时,他会笑笑挥手让那人过去。如果是没印象的生面孔,不管对方怎样解释,他也会铁面无私地把人请进岗亭填写访客单。

慢慢他退到后台,由我接手大部分工作。只有出问题时,他才出面协调。

老周在大院里驻防三年了。听说,过一阵他就要调防。警卫连的官兵,很少有驻留三年以上的。值勤中,大门前行人稀少时,我们也会聊几句闲天。虽然这并不符合纪律,但老兵们有时不太在意这些小节。

聊天中,他会和我提一些连里的事,或者是大院住民的一些小事。这些看似是闲话,但却对我在这里的工作生活有很大帮助。

有天,老周用下巴点着,刚从岗亭前经过的几位初中生模样的女孩子说,

“你别以为这些大城市长大,家庭条件优越的女孩子都是大家闺秀。她们有些是很调皮的!我刚来时,前任的炊事班长老崔还没走。他和这帮小孩子走得很近。都是住在那边首长区的孩子们。不过,后来老崔也受到了警告。虽然说什么军民鱼水情之类的,那不过是官方为搞好军民关系的说法。规定却是,不能和驻地居民有过当的私人来往。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兵。

当然,老百姓遇到什么事,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也是义不容辞的,……”

领班老兵撤岗时,老周对我的评语很高。他说我领悟力强,做事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