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足迹

他拎着保温罐,费力地穿过那些或麻木或忧戚的人群,在一片嘈杂声中直奔住院部二楼而去。

站在病房门口,他稍稍平复一下急促的呼吸,推门而进。一个年轻的护士正在病床前量血压,看到他进来,嫣然一笑。

“你来了?”

他轻轻地答应一声,似乎怕吵醒在病床上沉睡的女人,尽管他很清楚,她也许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小心翼翼地放好饭盒,他拉过一把椅子,静静地坐在床边,注视着她。

护士量好血压,把女人瘦削的手臂塞进被子里,掖好,转头看看他,笑着问道:“又带什么好吃的了?”

“乌鸡汤。”他朝病床上的女人扬扬下巴,“她怎么样?”

“还不错。”护士边整理医用托盘边说,“肌肉也恢复得挺好。有空你多帮她按摩。”

他连连点头,目光须臾不能离开病床上的女人。

“多跟她说说话。”护士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她应该听得到的。”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他先是细细地给她喂了半罐鸡汤,然后就坐在她身边,轻声读当天的报纸给她听。从社会版、体育版,一直读到娱乐版,连购房广告和寻人启事都没落下。读累了,他就打开挂在墙上的电视机,选择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调大音量,边看边给她讲解剧情。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姿势没有变,表情没有变,一如既往地沉睡着。

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旧把她当做那个喜欢吃手指饼、爱看刑侦剧、不时和他吵架拌嘴的女人。

你并没有走,至少没有走远,你还在我的生活里,所以,我不会让你错过生命中的任何细节,哪怕琐碎、无聊到极点。要知道,我原本就打算和你过这样琐碎、无聊的生活。

电视剧播完,他就俯下身去,从上到下,从头到脚地为她按摩身体。偶尔感到肌肉的微微颤动,他都会屏住呼吸,满怀期待地看着她的脸。然而,那些颤动总是稍纵即逝,而那张沉睡的脸也从不曾有任何变化。他似乎早已习以为常,稍稍停顿后,就继续按动她的身体。

全身按摩做完,他已是满身大汗。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之后,他坐在窗边,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色。

时至中午,和清晨的熙熙攘攘相比,楼下的这条马路清净了许多。卖水果的小贩懒散地靠在树上,间或用喷壶在苹果和荔枝上喷些水雾。树叶依旧是茂密的,只是变得褶皱,还零星散布些金黄。不时有出租车停在门口,跳出一些或急或缓的乘客,引来不远处的煎饼摊主的期待目光。

他看了一会儿,就回过头来,继续对她说话。

园区里换了几个保安,有的是退伍士兵,很帅。

隔壁西饼屋池阿姨的女儿出嫁了,她哭得像泪人一样,女儿却满脸喜气洋洋。

美客多超市的老板昨天和人打了一架。

方便面的价格涨了五毛。

那盆吊兰长得太快了,得抽时间分盆……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似乎一心想让她知道,在她沉睡的这些年中,有哪些东西变了,哪些东西没变。

忽然,他想到了一件事,脸上慢慢浮现出一丝笑容。

“对了,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他凑近她,“家里有了一个新成员。”

廖亚凡猛地拽起手刹。

疾驶中的吉普车骤然减速,连晃了几下后,歪歪扭扭地停在路边。

方木惊出一身冷汗,他顾不得旁边擦身而过的车辆中传来的怒骂,转头对廖亚凡喝道:“你干什么?”

“我跟你说了,不去,就是不去!”廖亚凡毫不示弱,“你再逼我,信不信我把你这车砸了?”

方木咬了咬牙,耐着性子劝道:“赵大姐一直在找你,她……”

廖亚凡二话不说,立刻撒起野来,抬脚猛踹仪表盘。

“好了好了!”方木彻底认输,“不去,行了吧?”

廖亚凡却似乎余恨未消,又狠踹了几脚,才气喘吁吁地坐下来,眼看着窗外,不说话了。

方木揪出几张湿巾,草草地擦去那些鞋印。看着仪表盘上浅浅的裂痕,方木突然觉得心力交瘁。他摸出一支烟,点燃,随手把烟盒扔在旁边。廖亚凡却回过头来,毫不客气地也抽出一支,熟练地吸起来。

狭窄的驾驶室里很快就烟雾缭绕,方木吸完一支烟,看看正往脚垫上掸烟灰的廖亚凡,伸手打开车窗,转身对她说:“回家吧?”

廖亚凡没有回答,一直盯着窗外出神。方木沿着她的目光望过去,是一间小小的超市,招牌应该是可口可乐公司赞助的,刘翔举着可乐罐傻傻地笑着。

方木想了想,开口问道:“渴了?”

良久,廖亚凡才低声回答:“嗯。”

方木解开安全带,起身下车,廖亚凡又补了一句:“我要可口可乐,罐装的。”

吉普车在公路上飞驰,方木手握方向盘,不时瞄瞄身边的廖亚凡。此刻,女孩出奇的安静。她小口地啜着可乐,似乎那是很珍贵的饮料。喝完之后,她把拉环套在手指上,定定地看着出神。

方木有些不解,开口问道:“还要喝么?”

廖亚凡慢慢地转过头来,眼眶中已饱含泪水。

“你看,”她举起左手,脸上的表情如梦似幻,“它像不像戒指?”

第47中学杀人案已案发近一周,侦查工作进展缓慢。从以往的命案侦查经验来看,确定作案动机后,就可以进一步锁定嫌疑人范围,逐一展开排查。然而,本案却是个例外。杨学武所作的现场重建不可谓不精细,也得到了分局的认可,但是,却丝毫无助于本案的侦查工作。警方以“报复”作为侦查思路,重点排查与于光自杀有关的人员,甚至对死者曾体罚过的其他学生及其社会关系都一一核实,却始终一无所获。对相关物证的调查也未取得明显进展。其中,钢笔、习题集和A4白纸均为日常用品,查找其来源无异于大海捞针。至于保险箱和铁链,经查,保险箱系浙江某保险柜公司所产,在市内多家超市及办公用品店均有销售,查找购买者需假以时日。现场发现的铁链经鉴定后,系牵引宠物狗所用的狗链,其销售点同样遍布全市,难以作为线索跟进。

此外,分局对这起杀人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懈怠情绪。参与侦办此案的干警多已为人父母,因为孩子,没少受老师的气。逢年过节时,更是要费尽心机地向老师们“表示表示”。尽管这份工作让每个警察都平添一份强悍之气,但是自家孩子受到老师的体罚或者不公平待遇时,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所以,这样一个老师,因为体罚学生而遭到残忍的报复,警察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其说是长期职业生涯所带来的冷漠,还不如说是幸灾乐祸。有的警察甚至说:“这案子还破什么啊?就让那些王八蛋老师看看,欺负学生是什么下场!”

如果说这种声音在警方内部只是暗地流传的话,社会舆论对第47中学杀人案的反应可谓沸反盈天。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恐怕就是C市电视台新闻频道“C市导报”节目组。此前,节目组对于光自杀一事做了连续三天的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作为报道核心人物的魏明军随后被杀,更是让节目组感到兴奋莫名。他们立刻抓住这一难得的新闻线索,不仅做了专题报道,还开通新闻热线、微博和短信平台,邀请观众参与讨论。随着讨论的日益热烈,节目组趁热打铁,会同“对话”栏目组办了一期名为“血染的习题集”的电视访谈节目。

节目邀请了市内多所高校的法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第47中学的校长和于善平夫妇以及魏明军的遗孀也在受邀之列。

访谈被安排在当晚8点于新闻频道播出,全省有近千万观众收看了这个节目。节目现场气氛热烈,受邀专家分别从各个角度对这两起悲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场外观众也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的方式参与节目。从专家和观众的观点来看,对于善平夫妇更多的是同情,尽管魏明军也是受害者之一,指责之声却不绝于耳。

节目行将结束的时候,现场出现了意外,先是第47中学的校长因为难以忍受观众的指责甚至谩骂,当场拂袖而去。随即,于善平夫妇与魏明军的遗孀爆发了争执。魏明军的遗孀一再强调自己也是受害者,魏明军已然被害,虽然他对于光的做法不妥,但也罪不至死。于光的妈妈则认为魏明军一家根本没有认错的态度,情绪失控之下,更是起身向对方冲去,伸手欲打。尽管被在场的嘉宾拦住,这个失去儿子的女人仍旧不依不饶。

“他该死!该死!我只恨为什么不是我杀了他……那个人是大侠!英雄!”

这恶毒的话让魏明军的遗孀终于崩溃,她浑身抽搐了几下之后,当场昏厥过去。

尽管节目以一片混乱收场,但当晚的收视率创造了C市电视台的历史纪录,据说,主创人员受到了台里的重金奖励。

同时,“那个人是大侠”的说法不胫而走。

他是不是大侠,在警方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抓住他。然而,在这个城市中游走的凶徒并非仅有他一个。很快,警方的精力就被其他恶性刑事案件分散掉,第47中学杀人案在

实际上处于一种搁置状态。

仍在继续追查本案的,只有两个人。米楠和方木。

在上次的案情分析会上,米楠没有及时作出足迹分析的意见,让分局领导略有不满。实际上,米楠在近期一直处于一种情绪低落的状态,整日把自己关在足迹室里做分析和实验。方木给她打过几次电话,大多数都被拒绝接听,即使接通,也只是简短地对话几句,随后就挂断。

其实方木也不知道该和她说什么,有些话似乎也不必说,然而他就是想给她打电话,即便只是询问案件进展,即便米楠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冷淡。

这不是方木喜欢的状态。在廖亚凡重新出现之前,生活波澜不惊,按部就班,即使有案子,也可以公事公办。然而,现在一切都改变了。相对于家里让人头疼的廖亚凡,方木宁愿自己一直呆在公安厅——杀人犯比廖亚凡好对付多了。

一大早,方木就去了宽城分局。边和相熟的同事打招呼,边信步爬上四楼。刚转入走廊,忽然想到足迹室就在四楼,方木想了想,下了一层楼,去了物证室。

物证室的值班员还在打哈欠,方木递过条子,要查验第47中学杀人案的物证。值班员翻翻记录册,忽然睁大了眼睛。

“来晚了,已经被人提走了。”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方木推门进去,看到杨学武双手扶在台面上,凝视着面前摊开的东西,一动不动。见到方木进来,他定定地看了方木几秒钟,似乎还没有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这么早?”方木看看那些封在物证袋里的习题集、保险箱、纸张和钢笔,上面的血迹已经变成了黑褐色。颜色诡异的数字和字母看起来就像催命的符咒。

杨学武没有说话,只是指指旁边的烟盒,示意方木自己拿烟抽。

方木没客气,抽出一支烟,点燃,静静地看着杨学武。

“你说……”杨学武把几乎燃尽的香烟凑到嘴边,“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木笑了笑:“就像那些网民说的——大侠。”

杨学武哼了一声:“他如果是大侠,那我们是什么——鹰犬?”

“开个玩笑。”杨学武没接茬,让方木有些许尴尬。他站起来,用手拨弄着那些物证袋。

“最近不忙么?怎么还有心思跟这个案子?”

“都是些简单的案子,没意思。”杨学武站直身体,大幅度地活动着腰背,“还是这个比较有挑战性。”

的确,本案的作案动机为报复无疑,但和一般的报复杀人仍有明显的区别。从以往的命案侦查经验来看,凡属报复杀人的,往往还有“额外”的行为伴随,例如对死者尸体的侮辱(如曝尸、切割性器官)、过度损毁(无意义的破坏尸体、分尸)或者殃及家人等等。而本案则带有鲜明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味。

据调查,于光的书桌在他的房间南侧窗下。当晚,他一边拼命做数学题,一边看着窗外的天色渐渐明亮。面对尚余大半本的习题集,于光的绝望可想而知。也许,他曾暗自祈祷再多一点时间,祈祷今天的太阳永远不要升起。这种对“时间”的渴望,被凶手完完全全地移植在魏明军身上。

相同的夜晚,相同的任务,相同的结局。

凶手的意图是,让死者感受到和于光一样的焦虑和恐惧,所以他才会冒险布置下那么复杂的杀人现场。

那么,跪趴在教室里,蘸着自己的血拼命解题的魏明军,当时在想些什么呢?

计算。答案。密码。手机。还有越流越缓慢的血和越来越无力的手。

也许,他会在那绝望的几个小时里,想到那个可怜的孩子?

他会不会想,如果我当时对那个孩子好一点,此刻就不用和自己的生命赛跑?

悔恨。

凶手的最终目的也许并不是杀死魏明军,而是让他受到折磨,而这种折磨并不是针对魏明军的肉体,而是他的精神。

看上去,凶手应该是于光的至亲,至少也是因为他的死而对魏明军产生切齿痛恨的人。然而,现有证据显示,凶手与于光的社会关系毫无交叉,甚至可能素不相识。

可是,有谁会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甘冒风险去杀人呢?

“也许……”杨学武摸着下巴,“是一个和于光有过相同经历的人?”

“那嫌疑人的范围可太大了。”方木不由得苦笑,“任何一个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不可能没挨过老师的教训。再说,凶手应该是一个成年人,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缜密的心思。”

“也许是学生时代的伤痛让他对于光的遭遇感同身受,进而去杀人呢。”

“不太可能。”方木摇摇头,“实事求是地说,魏明军对于光的责罚虽然过分,但是还不至于酿成自杀这样的结果。于光至少要为之负上一半的责任。被罚写作业——为这么点事就冲动到去杀人,哪会有心思去布置那么复杂的现场,还把痕迹都清除得干干净净。”

“那他是为了什么?”杨学武有些不服气。

方木无语。的确,“报复”只是这起杀人案的表象,凶手心中肯定还有不为人知的动机。如果是那样的话——

一丝不祥的预感慢慢浮现在方木的心头。他转过身,对一脸疑惑的杨学武说:

“我现在比较关心的,是他还会不会继续杀人。”

米楠穿着白大褂,背对门口,仔细查验着手里的一个足迹检材。方木敲敲门,米楠闻声回过头来,既不说请进,也不说稍等,只是看了方木一眼,就转身继续忙活着。

方木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尴尬地站了一会儿,还是推门走了进来。

“有进展么?”

米楠没说话,只是把手里的足迹检材递过来。

这是一枚反映前掌宽度的残缺足迹,从上面标注的数据来看,为10.12cm,方木在心里默默地推算了一下,问道:“身高在一米七四左右?”

米楠点点头:“脚底压力重,压力不太均匀,周围边沿反映有点模糊,有擦痕。”

“结论呢?”

米楠没有回答他,而是转身走向墙角的一个鞋柜,从中挑拣一番后,拎起一双帆布鞋,对方木说:“跟我来。”

二人来到一间无人的旧会议室。米楠先用拖布把地面擦拭干净,然后在地面上泼洒了一小摊红色液体。

“把鞋换上。”

方木明白了,米楠想用自己的足迹特征作为参照系统,以此推定犯罪嫌疑人的相关特征。会议室的水泥地面与案发现场的相似,从承痕客体来看,是个不错的实验场所。

方木脱掉皮鞋,端详着手里的帆布鞋。

“嫌疑人穿着这种鞋?”

“嗯,是一种模压胶粘的硫化成型胶底鞋。”米楠用手比画了一下,“从鞋底花纹和防滑点来看,怀疑是这种匡威帆布鞋。”

“大小呢?”

“四十二号左右,”米楠垂下眼皮,“和你的号码接近。”

方木有些吃惊:“你怎么知道我的号码?”

米楠没有回答,只是挥挥手,示意他动作快点。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米楠让方木踩着红色液体,在水泥地面上来回走了十几遍,并把每次行走形成的足迹逐一测量、提取下来。随即,她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样本带回了实验室,和现场提取的检材细细比对着。

方木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米楠的神态专注且耐心,对周围的一切都浑然不觉。似乎有一面无形的隔离罩,将她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开来。方木的目光随着她的动作游移,从手到脸,从紧抿的双唇到偶尔紧蹙的眉头,心底有一片祥和慢慢蔓延开来。

这感觉让他觉得放松,甚至有些慵懒,却丝毫没有被冷落的尴尬。

不知过了多久,米楠放下手中的样本,幅度很大地伸展着腰背,似乎疲惫不堪。随即,她看看一直在旁边静坐的方木,轻轻地笑了笑。

“饿了。”

午餐在一家牛肉面馆。米楠吃得很香,却依旧少言寡语,对方木的问话多以嗯啊作答。方木觉得无趣,只能埋头吃饭。不到半小时,午餐就结束了。方木还想坐一会儿,米楠却已经起身了,无奈之余,也只能随她结账走人。

回分局,一路无话。方木几次从后视镜看坐在后座的米楠,对方却始终望着窗外出神。车开到临近分局的一个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方木看看手表,想了想,开口说道:

“时间还早,要不……找个地方坐会儿?”

米楠没吭声,算是默认。

方木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右转弯。

今天并非休息日,英雄广场上的人依旧很多。有母亲带着孩子嬉戏,也有年轻情侣在漫步,更多的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的老人。

方木从车上拿下半瓶水和一块抹布,带着米楠直奔广场中心走去。

广场正中有一处方形的水泥台,周围被四季常青的松柏环绕。同样是方形的大理石基座上,一个直径三米,高五米的巨大圆柱形钢锭巍然肃立。钢锭顶端呈半圆形,未经打磨的表面粗粝黝黑,在日晒雨淋下,有几处泛着暗红的锈迹,平添苍劲凌

厉之气。

台前摆放着几束鲜花,看上去,不久前还有人来这里拜祭。方木把那些花束中的残枝和枯萎的花瓣去掉,把被风吹散的花束扶正。然后,他半蹲下来,用水把抹布浇湿,擦拭大理石基座的正面。随着他的动作,几个镌刻其上的名字显露出来。方木用手抚摸着那些名字,动作变得柔缓,口中还轻声默念着。

郑霖。冯若海。展鸿。

方木的头慢慢垂了下去,姿势也由半蹲变为半跪,似乎在无比虔诚地悼念他们。良久,他抬起头,用手一点点清理那些名字中的尘垢。清理干净后,他又把整个大理石基座彻底擦拭了一遍。在午后的阳光下,基座上的尘土被一扫而空,光辉熠熠。

米楠一直在旁边注视着方木的动作,既不发问,也不帮忙。在这个时候,让他独自完成,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她曾听说过这个纪念碑,也知道有三个警察被融化在这个钢锭里,日夜面对着广场另一侧的C市公安局。她不知道方木和这三个警察是什么关系,但是米楠相信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战友那么简单。

方木做完了一切,又拿出三根香烟,点燃了,放在基座上,随即,他就背靠着钢锭,坐在大理石基座上出神。米楠慢慢地走过去,看看那三个人的名字,又看看方木。

“你到底还有多少事情……”米楠顿了一下,“……是我不知道的?”

“很多。将来一定会慢慢说给你听。”方木笑了笑,“但不是现在。”

“为什么?”

方木把食指竖在唇边,示意她不要出声。

“听,他们在呼喊。”

傍晚,方木开车回家。把车停好之后,他没急着下车,而是坐在驾驶室里抽了一根烟,又坐了好一会儿之后,才拎着买好的菜和水果,慢腾腾地下车锁门。

远远地,方木看到自家的单元门前有一个人影在徘徊,稍加分辨,方木立刻认出那是赵大姐。方木马上加快脚步,几乎是跑了过去。

“大姐,你怎么来了?”

赵大姐一脸泪痕,显然已经哭了好久。看到方木,泪水又流了下来。

“你可回来了。”赵大姐一把拽住方木的手,“快上楼,我来看看亚凡……”

“怎么不打电话给我?”方木被她催得心焦,手忙脚乱地掏着钥匙,“亚凡不在家么?”

“我打了一下午电话了,亚凡就是不接。想给你打的时候,已经没电了。”赵大姐不等单元门完全打开就挤了进去,噔噔噔地往楼上跑。

方木走到门口的时候,赵大姐已经在敲门了。可是无论她怎么敲,室内就是一点回应都没有。方木边开门边安慰赵大姐:“也许她出去了……”

门被推开,几乎是同时,方木和赵大姐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卧室门被咣当一声锁死。赵大姐几乎是扑了过去,在那扇门上连敲带拍。

“亚凡,亚凡,快出来让阿姨看一眼……四年了……你到底去哪里了?”

卧室内一片寂静。方木叹了口气,把赵大姐从门旁拉走,按坐在椅子上,又递给她一杯水。

赵大姐似乎也没了力气,蜷缩在椅子上,捧着水抽泣。

“这是怎么了……怎么了?”

方木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把手放在赵大姐的肩膀上,轻轻地拍着。

赵大姐一把抓住方木的手,满眼是疑惑和痛心。

“亚凡到底是怎么了?这么多年……她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方木看着赵大姐的眼睛,缓缓地摇头。

“我不知道,你也别问了。”方木顿了一下,“那肯定是你不想知道的事情。”

赵大姐捂住眼睛,无声地哭起来。

她低着头,只能看到抽搐的肩膀,手里的水杯剧烈地晃动着,不时有水泼洒出来,沿着磨起了毛边的裤子流淌下来。

这些年,大家都在艰难地活着。有的是为了信仰,有的是为了承诺,也有的,是为了逃避。

方木静静地坐着,直到赵大姐的抽泣慢慢平复下来。

“这段时间,她一直住在你这里?”赵大姐接过方木递来的纸巾,擦拭着脸上的泪痕。

“对。”

赵大姐把揉皱的纸巾攥在手里,想了想,轻叹一声。

“也好,”她擤擤鼻子,“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方木想了想,决定还是不要把求婚的事告诉赵大姐,否则她肯定会把廖亚凡带走,到时就更乱套了。

赵大姐站起身来,声音喑哑:“我先走了,你多照顾亚凡,这些年,她肯定受了很多苦,有什么需要大姐的,就告诉我。”

方木急忙挽留:“大姐,吃了饭再走,我送你回去。”

“不用。”赵大姐摆手,“我知道她在就行了,有你照顾她,我放心。”

她转过头,看着那扇依旧紧闭的房门,想了想,慢慢地走过去。

“亚凡,”赵大姐轻轻地抚摸着那扇门,好像那是廖亚凡的面庞,“阿姨知道你心里苦,可是,这么多年,阿姨的心里也不好受。老周走的时候,都没能看你一眼……”

她说不下去了,只能一遍遍地抚摸着那扇门。

“……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你回来就好……有我在,有方叔叔在,我们都是你的亲人……你就好好的,踏踏实实的……”

忽然,那扇门咔哒一声开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赵大姐和廖亚凡说了哭,哭了说,更多的时候就抱在一起互相端详,似乎要把四年来的每一丝变迁都牢牢地记在脑子里。等方木叫她们出来吃饭的时候,两个人的脸上都一塌糊涂,嗓子也哑得说不出话来。

廖亚凡低着头,顺从地牵着赵大姐的手,眉宇间又是那个乖巧温顺的小女孩了。

赵大姐没怎么动筷子,一个劲儿地给廖亚凡夹菜,哭肿的双眼须臾不能离开后者。结果,一顿饭没吃完,两个人又抱头痛哭。

等她们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夜已经深了。方木提出让赵大姐留宿在这里,也好和廖亚凡多聊聊。赵大姐想了想,同意了。

一老一少两个女人洗漱完毕,又牵着手躲进了卧室。屋子里安静下来,方木抽了根烟,动手把客厅简单整理了一下,也躺在沙发上,准备睡觉。

翻来覆去半天,方木意识到自己有点小兴奋。的确,赵大姐的造访让廖亚凡多少恢复了一些常态。宛若乱麻般的未来似乎理出了一些头绪。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尽管仍然不知道将来会怎样,至少有了一点希望。

在这段日子里,方木对廖亚凡的态度与其说是忍让,不如说是逃避。她不是一个动物或者别的什么,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并且是一个从道义上或者感情上都让方木无法放弃的人。承担起这个责任,并不仅仅是一日三餐那么简单,要让廖亚凡回到生活的正轨上,或者说,让她回到方木认为的正轨上,需要重新确立她的身份、户籍、就业,乃至——

婚姻。

他还是无法把她当做自己的未婚妻,相信廖亚凡也是同样的感受。当初廖亚凡在他求婚后,就乖乖地跟着他离开了分局,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在当时的情境下,有一个警察愿意保护她,显然比被送到劳教所要划算得多。

“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我可以帮你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我什么都会……我保证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这是四年前廖亚凡对他说过的话,回忆起这些的时候,方木还能清晰地记得她涨红的面庞。

她就像一只早早被赶入丛林的小兽,在生存中学会了警惕、撕咬、权衡利弊和审时度势。

这种过早的成熟与世故,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年龄的女孩子身上。

方木翻了个身,情绪骤然低落下来。无论如何,方木都觉得自己应当为廖亚凡的境遇承担一份责任。

我是一个不祥的人。

既然如此,这份责任的形式是叔叔还是丈夫,就没什么分别了。

凌晨时分,方木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但是睡得很不踏实,脑海中尽是一些不连贯的片段。朦胧中,方木忽然意识到有人在他的枕边摸索,他一下子清醒过来,下意识地伸手去抓那人的手腕。

“哎呀!”那人吃不住痛,叫出声来,“是我。”

是廖亚凡。

方木一骨碌爬起来,伸手拧亮了台灯。

“你干什么?”

廖亚凡没有回答,只是从枕边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烟,点燃,吸了起来。

方木皱皱眉头,又看看卧室的方向。

“别让赵大姐看到你抽烟。”

“嗯。”廖亚凡低着头,“所以我来拿你的烟。”

方木的心里一松,廖亚凡不想让赵大姐不开心,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改变。想了想,他也抽出一根烟,万一赵大姐闻到烟味,就解释成自己在抽烟,可以替廖亚凡打个掩护。

两个人默默地相对坐着喷云吐雾。一根烟吸完,廖亚凡低着头,慢慢地说道:“我想去周老师的墓地看看。”

“行,我尽快安排。”

“还有……”廖亚凡犹豫了一下,“你是警察——能帮我找个人么?”

(本章完)

第七章 雨夜寻踪第六章 子宫第二十五章 夺走第二十四章 忽略第八章 噩梦第十八章 掌印第一章 赛跑第二章 求婚第二十三章 最爱第二十章 身份第十章 死路第十八章 掌印第十三章 地下室第十八章 掌印第二十七章 死者的证言第十一章 同态复仇第二十章 身份第十一章 同态复仇第五章 回忆的灰烬第一章 赛跑第二十三章 最爱第十二章 他的样子第八章 噩梦第十一章 同态复仇第九章 编码第十章 死路第十六章 死期第二十六章 熄灭第十八章 掌印第十六章 死期第十九章 老宅第二十章 身份第八章 噩梦第二章 求婚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二十五章 夺走第二章 求婚第二十二章 杀手养成第六章 子宫第二十二章 杀手养成第二十三章 最爱第三章 报应第十章 死路第六章 子宫第二十三章 最爱第二十七章 死者的证言第十七章 公决第十一章 同态复仇第二十二章 杀手养成第十九章 老宅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八章 噩梦第二十五章 夺走第二十三章 最爱第二十章 身份第二十章 身份第二十一章 轮回第二十七章 死者的证言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七章 雨夜寻踪第十二章 他的样子第十一章 同态复仇第十六章 死期第四章 足迹第十二章 他的样子第二十七章 死者的证言第八章 噩梦第十七章 公决第一章 赛跑第二章 求婚第二十四章 忽略第十三章 地下室第二十二章 杀手养成第十一章 同态复仇第二十七章 死者的证言第一章 赛跑第二十三章 最爱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九章 编码第八章 噩梦第十二章 他的样子第十九章 老宅第十七章 公决第二十一章 轮回第十八章 掌印第十三章 地下室第二十三章 最爱第二十七章 死者的证言第八章 噩梦第十四章 似曾相识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十八章 掌印第三章 报应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十三章 地下室第二十一章 轮回第七章 雨夜寻踪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六章 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