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第五重骑兵军

第五军是帝国第一次军事改革即军事制度改革时建立的第一批两个集团军中的主力骑兵军从东征开始第五军就在扮演着战场主力的角色。其第一任军长卫广是帝国有名的独臂神将而其第二人军长杨天奉更是在帝国有着“战神”的称号。在这两为帝国绝代名将的率领下在经过了莫卧儿帝国战争的洗礼之后第五军已经成为了帝国最为强大的骑兵军之一!

这次帝**队再度改革第五军被评为了帝国战斗力最强的三支骑兵军之一(没有算近卫军不然就是四支了)理所当然的第五军被改编为了新的重骑兵军。只不过杨天奉还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在第五军虽然已经被改称为第五重骑兵军的时候第五军(一般情况下还是只称编号不称兵种)还在白羊王国呢自然无法立即接受改编而且当时就算让第五军回国接受改编恐怕杨天奉也不会同意他可不愿意将这么好的作战机会让给其他的将领。第五军的官兵也肯定不会干因为在杨天奉的宣传下在第五军的官兵眼里奥斯曼帝国简直就是一个用黄金铺成的国家而对这些豺狼虎豹般的帝**人来说那可是金灿灿的金子啊!

在第一年里第五军还是比较守“本分”的。杨天奉也不敢太过于违背当初皇帝给他下达的命令。所以这一年内。第五军除了帮助白羊王国守住北部边疆地区之外做得最多地大概就是向白羊王国提供军事剑练教官。让一批军官去赚点外快吧。

另外因为白羊王国的军队在第一年里就已经将战火烧到了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内(当时白羊王国称这些地区为其失地)。所以第五军也没有多少表演地机会。只能在旁边给白羊王国的军队鼓气。最多不过是杨天奉等人去给白羊王国的将军们出出点子并且帮助白羊王国地军队维护后勤保障以及制订大概地作战计划。反正对第五军官兵来说这一年中。除了捞到一些外快以及彻底地品位了波斯美女的滋味之外也就没有什么收获了。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奥斯曼帝国在战场上投入的军队也越来越多。而且其主力部队也开始参战白羊王国的军队在战场上遇到了更大的阻力其推进度也慢了很多。后来奥斯曼帝国地精锐骑兵部队也出现在了战场上。而这些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基本上没有参加正面会战大概连奥斯曼帝国的军人也都知道在与大量装备了火器的步兵军团对抗时骑兵部队是占不到多大便宜地这个道理所以这些奥斯曼帝国的骑兵主要都用来袭击白羊王**队的后勤保障线甚至还深入到了白羊王国境内开始骚扰白羊王国的后方。

如果没有第五军存在的话那么白羊王**队的进攻在这个时候就必然会停下来了。奥斯曼帝国的骑兵是闻名天下的出了当初败在了短命的帖木尔手里之外(连他们的皇帝都在与帖木尔的那场大会战中战死了)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在整个西方都是无敌的。特别是其袭扰能力在之前的数十年内简直就是欧罗巴国家的恶梦这些来去如风的骑兵让欧罗巴国家防不甚防!不过这次奥斯曼帝国的骑兵遇到了另外一支更强大的骑兵而且实战早就证明对付进行袭扰的骑兵最厉害的就是一支更为强大的骑兵!

第五军就是这样的一支更为强大的骑兵。早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明帝国骑兵部队就已经掌握了怎么对付主要以度见长主要进行袭扰以及突然袭击的骑兵的办法。当初陈豫邓茂两人在蒙古草原上就用帝国骑兵把蒙古骑兵给击败了。虽然杨天奉在北伐的时候还只是一名普通的骑兵军官不过他也早就掌握了对付袭扰骑兵的方法。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要比敌人更快更狠单兵战斗力更强。

只要做到这三点再加上及时准确的情报支持那么就能够占据绝对的上风!

当时第五军确实有这四样先决条件。论单兵战斗力第五军是明帝国各骑兵军团中最优秀的一支了。因为采用了大量的良种战马特别在西方购买了大批的良种战马之后第五军的度已经不亚于曾经世界第一的蒙古骑兵。论凶狠恐怕还真没有哪支部队能够过第五军特别是被杨天奉几句话就煽动起来了的第五军。而论情报系统当时除了白羊王国的本身的情报系统之外明帝国的情报机构也在这边搞起了自己的情报系统加上第五军是在内线作战能够得到白羊王国百姓的大力支持自然也能够随时掌握敌人的情况。

有了这四样先决条件那么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在这里就根本不可能讨得半点便宜了。而且他们采取的战术是很老套的与当年蒙古骑兵的袭扰战术差不多(这也同时是最有效的不过仍然有其缺点)即骑兵以小股部队行动针对那些没有防御或者是防御力量薄弱的地方重要军事目标或者有着重要军事价值的目标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绝不与敌人纠缠在敌主力部队赶到之前就结束战斗然后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并且通过不断的掠夺敌人的粮草来维持骑兵部队的补给只在各部队极为疲劳的时候才会撤到己方战线后面去进行短暂的休整之后再开始下一轮的袭击行动!

当然奥斯曼帝国的骑兵比蒙古骑兵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制度本身就要比分裂地蒙古部落的军事制度更为完善。就算在也先势力最为强大的时候。蒙古也最多只是一个分散地邦联形式的国家而已而且瓦刺从来就没有真正将蒙古各个部落统一起来。相反奥斯曼帝国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两百多年里已经建立起了完善地军事政治制度。而且奥斯曼帝国地国家基础就是军队。其政治制度甚至都是以军事制度为基础地。是一个军政倒置型的国家。一切都以军事为先一切都以军事为重。所以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其实是依靠其庞大的国家实力为基础的而且是以国家的形式在作战而不是如同蒙古骑兵一样几乎是以部落地方式在作战的!

同样的。奥斯曼帝国在选拔骑兵方面准确的说是在培训其主力部队地方面有着更为健全(变态)的制度。因为奥斯曼帝国本身就是西突厥人建立起来的帝国。而且是西突厥一个小部族建立起来的帝国。这与当时西方存在的好几个帝国一样其国家基础是广大的被奴役的异族而占据国家统治地位的反而是少数的外来民族。正因为这一根本原因奥斯曼帝国对西突厥族的每一个男性成员都要进行极为严格的军事化剑练。这些人从八岁开始就要进入军队然后接受极为严格的军事训练在其成年之后正式编入战斗部队而其一生就只是为战斗而生存的。这就是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军团几乎都由西突厥族人组建起来的军团而其骑兵部队绝大部分也都是主力军团。这些军队的官兵几乎都是自幼开始接受军事训练并且一辈子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

当然为了提高军人的地位特别是西突厥族军人的社会地位。奥斯曼帝国的正套政治体系就是为了军事而存在的。

比如当时奥斯曼帝国设置的几种社会阶层其中除了贵族与僧侣之外就是军人的社会等级最高了而且任何有军功的军人都有自己的领地。显然这极大的鼓励起了军人作战的士气与决心在拥有了土地之后军人就不仅仅是在为国家作战在为民族作战在更大的程度上他们是在为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领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战。毫无疑问的在那个时代这是最能够鼓舞士气最能够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办法!

不过与之相比的第五军绝不差在哪里。明帝国的军人身体素质是极高的特别是在骑兵部队。最初帝国骑兵都是从步兵部队中挑选优秀人员。而在军事改革之后骑兵部队直接招收新兵而对新兵的第一要求就是体格任何体格弱的体能差的都没有机会进入骑兵部队甚至连进入步兵部队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在帝国改革十多年之后新一代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军人在其十岁之后其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身体素质更是提高了不少。同时为了保证帝**人强壮的体格当时朱祁钰做了一件很让人费解的事情即由帝国政府(国防部)以及帝**队的后勤系统向蒙古族订购了大量的牛奶以及肉类保证每明军人每天能够喝上一斤奶以及半斤肉的供应。当然在外作战的时候牛奶不容易供应就改为了奶制品比如可以较长时间保存的奶酪。而后来帝**人的体格全面增强显然也与这一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

出了体格之外帝国在对军人的照顾方面其实并不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差。当时明帝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说不上是为军队而生的不过明帝国在各方面都极为照顾军人。比如为了让帝**人能够安心在前线作战其军饷是非常高的。而且伤亡军人(或者家属)都能够得到帝国巨额的抚恤金。同时帝**队对战利品的处理办法也很诱人。当然这也是比较适合帝国主要进行对外战争的毕竟对帝**人来说几乎不存在保卫家园的问题在蒙古完蛋之后还真没有哪个国家对明帝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每次都是明帝国主动去“挑衅”其他的国家。而帝国建立起来的一套完善的军功奖励制度本身就足以保证帝**人在对外征战的时候保持高昂的士气与顽强的斗志。

另外第五军还有一项巨大的优势而且是将要决定战斗胜败的优势那就是第五军在武器装备放面远过了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当时帝国骑兵所使用的战刀铠甲在莫卧儿帝国战争结束之后已经完全换了一套(旧的全都倾销给了那些想要建立骑兵部队的国家比如白羊王国)而帝国骑兵新配的战刀与铠甲全是由合金钢锻造的!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支装备了合金钢武器的军队(这与后来的现代化枪炮并不一样)。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生产出合格的合金钢出来即使通过手工锻造可以制造出类似的产品不过绝不可能大批量一次型数万甚至数十万件的生产。而明帝国是第一个掌握了冶炼合金钢技术的国家而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合金钢就被朱祁钰拿来制造了武器并且先装备了以肉搏战占多数的骑兵部队!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时明帝国的骑兵所使用的武器装备至少要比其他国家先进五十到一百年很多国家甚至是在两百多年之后才冶炼出了第一炉合金钢!也许有人不会承认武器决胜论但是在其他各方面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之下确实是武器的性能决定战争的胜负而且在武器相差太远的情况之下武器就将成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了。

当然第五军出了更为锋利的战刀更为坚固的铠甲之外他们还有着更多的技术方面的优势马枪短铳手榴弹地雷乃至轻型野战炮(这要等到改编完成之后才有)这些都是第五军手里有优势。当曾经称霸整个亚非欧地区的奥斯曼帝国的骑兵遇到了这支更为强悍的骑兵之后他们就绝对不会讨好好果子吃了!

第65节 猛虎上岸第28节 上皇音讯第28节 吸血鬼第18节 荷兰人的选择第52节 步兵的攻击力第45节 血拼神户第27节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1节 宣府振兵(二)第18节 争风吃醋第82节 噩耗第38节 帝国使者第28节 兴学第3节 誓死抵抗第32节 逆我者亡第42节 御试第32节 生死之战第5节 子龙再生第9节 平寇神将第59节 失去的珍贵第49节 大展神威第6节 皇室有后第42节 叛军重臣第21节 兵逼宣府第39节 活埋津山第17节 大魔王第12节 帝国科学院第31节 国王的选择第26节 分化敌人第12节 经济大臣第25节 京城之夜第19节 权柄第34节 赏赐第53节 横扫诸岛第26节 单刀赴会第34节 实力说服第13节 黑奴第5节 红夷的秘密第48节 陆战近卫军第3节 大军北上(二)第46节 重拳出击第27节 黛姬王后第33节 外戚第44节 朱文正的报告第27节 火舞之城第43节 水淹千军第7节 皇权第33节 外戚第1节 帝国大动脉第37节 点将第22节 杨洪的选择第49节 国家意识第24节 西线无战事第29节 向德里进军第49节 开学第37节 点将第21节 宦官坏事第16节 闹宴第8节 奥斯曼使者第43节 影子家臣第49节 反击第38节 远航第37节 要挟第8节 围城血战第61节 往事前因第3节 大军北上(一)第14节 奥斯曼近卫军第17节 惊讯第21节 玉浦海大海战第63节 殖民方针第32节 愚忠第3节 条条大路通京城第25节 赈灾第54节 经济案件第42节 万国佳丽第31节 定都第23节 感动天下第19节 权柄第35节 重拳出击第2节 国栋第43节 影子家臣第33节 秘密警察头子第49节 开学第22节 寡头末日第38节 非洲战报第16节 柴美娇的不满第37节 越后之战第5节 对策第20节 霹雳之火第14节 日寇第一兵第43节 从阅兵场到前线第4节 马枪的威力第14节 连恐带吓第33节 理想与欲望第58节 山林之虎第62节 帝国使者第25节 北线进攻第8节 王室斗争第38节 白古女王第12节 围堵第55节 皇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