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反对朱熹的背景材料2

徐辉祖反对朱熹的背景材料2

南怀瑾论朱熹和理学

朱子不但如此,又将原文《大学》的文章,运用他自已的观点,重新改编次序,分为十章。因此,在南宋以后的《大学》、《中庸》,便有“右一章”、“右十章”的注释。当我在童年时候,一般同学们读书读得疲劳了,便大喊,啊哟!妈哟,我现在又读到“发昏”第一章啊!

这便是由南宋以后到清末民初,读书人为考功名,不得不永远墨守成规,以程、朱“章句”之学为准则。但当朱子在世的当时,当权派提出反对程、朱之学的大有人在。只可惜他们在历史上的“政治品格”太差,不但在当时起不了作用,就在后世,大家也绝口不提他们。你说是谁,就是南宋的秦桧(反对程颐)、韩侂胄(反对朱熹)。他们指摘程、朱是伪学,要求禁止。如果排除了历史上奸臣的罪名,就学术而言,恐怕也未可厚非。

倘使在北宋时期,有如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等在位,恐怕朱子之说,必遭批驳。当时,如王安石的经学造旨,未必不及朱熹,甚至,宋神宗神明令规定考试经义,都以王安石的注解为标准,结果也遭到反对,所以,王安石的注解,未能流传后世。

以此为例,朱子岂非是时代的幸运者?这正如曾国藩晚年所说:“不信书,信运气。”宋、元以后,程、朱之学大行其道,并非朱子自已,实为当政的领导者——帝王们,想靠它牢笼天下之士,为其所用,并且要乖乖听话,不敢违背先儒,更不敢违背君父,如此而已。

第40章 苏州府衙第15章 救梅景正第12章 大内议婚处(中)第5章 危险任务第55章 平倭之战(三)第33章 南征安南第11章 天价主意第60章 告别谈话第43章 凯旋而归第40章 苏州府衙第46章 擒获反贼第27章 酒之祸福第35章 凯旋路上第5章 送别梅殷第28章 引火烧身第3章 遭遇哀兵第45章 食尔之肉第36章 救人之旅2 明史梅殷传摘录第54章 洪鹏的袭击第17章 除夕逼婚第1章 开大朝会第57章 平倭之战(五)第9章 夜访柳隐(二)第3章 遭遇哀兵第19章 少年可倾国第38章 太湖里的阴谋第41章 阴招叠出第13章 大内议婚处(下)第52章 请你去远方第34章 妙计定安南第8章 深陷敌营第51章 救君和杀将第30章 对马岛上第51章 救君和杀将第9章 夜访柳隐(二)血大的鼓励小封推及其他主角朱明复年表一第51章 救君和杀将第43章 平定叛乱第50章 府衙大牢第22章 人是朕杀的引子第30章 大义灭亲2 明史梅殷传摘录第11章 大内议婚处(上)第30章 大义灭亲第40章 苏州府衙第19章 少年可倾国第42章 求贼捉贼第50章 战不过才和第58章 平倭之战(六)第42章 谁在骗谁第57章 他是我孙子(三)第42章 求贼捉贼第9章 夜访柳隐(二)第53章 一死一疯第5章 千古奇论(一)第46章 擒获反贼第2章 千年教堂第41章 明教内讧第45章 食尔之肉第56章 平倭之战(四)关于更新时间第9章 玉汝于成第17章 除夕逼婚第2章 两件大杀器第54章 洪鹏的袭击第31章 看海的秀吉第52章 请你去远方第5章 心事已了第5章 心事已了第16章 就叫东厂吧第14章 洪蛟其事第1章 万象更新第26章 审心审人第54章 洪鹏的袭击第32章 说服梅殷第58章 他是我孙子(四)第4章 太监最有才第14章 割地收款第31章 看海的秀吉第38章 太湖里的阴谋第47章 琴儿姑娘第33章 南征安南第13章 大内议婚处(下)第47章 徐军入城第29章 祸乱邻国第16章 讨要赏赐第39章 密道之旅2 明史梅殷传摘录2 明史梅殷传摘录第39章 跑不掉的大锦鲤第31章 看海的秀吉第55章 他是我孙子(一)第7章 和平协议(上)第50章 府衙大牢3 明史徐辉祖传第49章 解决方案第57章 平倭之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