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六章 东阿程昱

上小学时,老师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三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盼望着我们去解放他们,刘靖当时热血沸腾,顿感责任重大!懂事了,才知道自己生活在贫困之中,三年自然灾害(三年大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

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刘靖奉旨平叛,那他就是朝廷的鹰犬,残酷镇压少数民族的刽子手?

狗屁!

匈奴人是不是少数民族?烧杀**无恶不作!对这种好战的民族,你不打行吗?最后匈奴民族灭亡了,对中国不是件好事?

鲜卑族是不是少数民族?蒙古人的祖先,你不压制他,他就侵略你,压迫你,让你成为汉奴、双脚羊!元朝、清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唤醒民众,恢复汉人政权,不是近代中国人的理想吗?

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历史上日本内战为什么较少?而中国的战乱不断?是因为日本只有一个大和民族,而中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大团结在汉朝来说是痴人说梦话,就像在汉朝宣传野生动物保护一样可笑!

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人也是动物中的一员!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铿锵之言,哪个热血青年听了不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愿为祖国献出一腔热血!

不管什么原因、多少理由?杀吏民,焚官府,就是反叛朝廷,该杀!

刘靖不知不觉已成了统治阶级的维护者,成了他们其中的一员!

维护共同的利益,天经地义!

从出山开始,一天到晚就是平叛、剿匪,好像没有休息过几天?没有机会享受天伦之乐,刘靖不喜欢这种杀人的生活(不怕杀人)。这个朝代早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只有死亡才能重生!刘靖尽力而为的目的就是在帮助朝廷的过程中积蓄力量,又不背负篡权的罪名(不是虚伪),这需要智慧,也很累!

坏事也许会成为好事!

不能总把二万军队放在南城,离郴城二千多里,来回跑一次要一个多月,反正明年要带他们到凉州平叛,趁此机会把军队调回荆州(带着家眷),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靖!

奏请刘宏,为检阅二万降卒的训练效果,让他们长途拉练,参与武陵郡平叛,同时也检验他们是否对朝廷忠诚?

举荐南部都尉周明为武陵太守,别部司马蔡瑁为南部都尉。

周明从刘靖出现在郴县就是桂阳都尉,别的人接连升了职,就连他的部下黄忠如今已是厉锋校尉,超过了他,刘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一个郡的最高军事长官就是都尉!

刘靖是特例!

八百里快骑,回复的圣旨送到东阿城,刘靖在那等候。

排兵布阵对刘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难的事就是怎样少付代价?

命令南阳郡出兵二千、南郡三千、长沙郡二千、桂阳郡五千、零陵郡一千,自带一个月的粮草,多带些预防瘴气和防治虫兽叮咬的药材。

一万三千名“美式”装备,又经历战场洗涤的将士对付三、四万“山民”应该问题不大,但武陵郡地域辽阔,崇山峻岭,沟壑众多,河流纵横,虫兽出没,瘴气甚猛。

南阳郡、南郡兵马十五日内赶往临沅城,由南郡都尉李德为统领、南阳南部都尉文聘为假统领。

长沙郡、桂阳郡和零陵郡十日内赶往昭陵城,由桂阳郡南部都尉周明为统领、长沙都尉程普为假统领。

据城坚守,不得出战!

示弱!把叛逆拖在武陵郡北部相对平坦的地域内,等候大军赶到。

命令桂阳郡、长沙郡和南郡的水师全部经洞庭湖赶往临沅城,由别部司马蔡瑁为统领,长沙郡军司马黄盖为假统领。

--------

洛阳,德阳殿。

“启奏皇上,平寇将军把南城的二万兵马调往武陵郡平叛,微臣认为不妥。”尚书左仆射卢植出列奏道。

“卢爱卿,有何不妥?”武陵蛮反叛可不是好玩的!建宁二年(一六九年)九月,江夏蛮叛,与庐江贼黄穰相勾结,十万余人,攻占庐江郡四城,祸患二年多,庐江太守陆康起江夏郡、豫章郡、九江郡和丹阳郡等五郡兵马,死伤数万,耗费钱粮十亿余钱,才破之。

“回禀皇上,南城离武陵郡二千余里,以日行五十里,需一月半,恐延误战事,这是其一。其二,南方多瘴气,南城降卒不服水土,如士卒伤亡过多,恐复叛。其三,这二万兵马是朝廷费尽心思为平息凉州叛乱而准备,恐伤亡过多,耽搁平叛大事。其四,桂阳郡已有一万郡兵,加上荆州各郡兵马,应该绰绰有余,不需动用徐州降卒。”

“卢爱卿说得有理。”刘宏犹豫了。

“启奏皇上,微臣认为卢大人说得有理,但也不妥!”尚书令皇甫嵩出列奏道。去年末,元氏城一战,大破蚁贼,贼首张燕率余孽躲入太行山中,冀州叛乱平息,班师回朝,左将军皇甫嵩任命为尚书令,恢复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掌管尚书台,直接对皇上负责。

尚书令刘虞为大鸿胪,掌诸王列侯与内附部族之封拜、朝聘、宴飨、郊迎之礼仪。

刘宏认命声望显赫的皇甫嵩为尚书令,有摆脱三公和大将军的羁绊。

“皇甫爱卿继续往下说!”

“皇上,武陵蛮反叛不可小视,大肆调动荆州各郡兵马,恐江夏蛮、长沙蛮和零陵蛮趁机蠢蠢欲动,到时平寇将军可能四面受敌,那就麻烦了,这是其一。其二,南城降卒不经战事,将士之间缺乏默契,到时在凉州战场上碰到叛逆的骑兵,定会惊慌失措,也有可能复叛,则不可不防。其三,战事不可久拖,武陵郡多山,要是兵力过少,蛮夷据险而守,把平寇将军的兵马拖在崇山峻岭之中,徒增伤亡、耗费钱粮不说,要是凉州突然出现战事,谁敢带着那二万降卒出三辅平叛?微臣自认为杀戮蚁贼过多,卢(植)大人、朱(儁)大人不也一样?”皇甫嵩接着说道,下曲阳之战,刘靖在关键时刻帮了自己一把,没有禀报朝廷,把功劳都让给了自己;再说此战宜快不宜慢,于公于私都说得过去。

“启奏皇上,微臣也认为皇甫大人说得有理,此战宜快不宜慢!据探马回报,鲜卑人在云中、五原和朔方厉兵秣马、大肆集结,有南侵之意。”大将军何进一脸愁容。

“那就准许刘爱卿的奏章,但又要多耗钱粮,这可怎么办?”刘宏打了一个哈欠,这何屠夫又吓朕?说什么鲜卑人虎视眈眈?怎么谁都和朕过不去?

“微臣启奏皇上,既然刘大人没有要求增加军费,就让刘大人节省的用吧。”大司农王翰一脸忧郁。

“启奏皇上,微臣认为万万不妥,兵书云:兵马未至,粮草先行。刘大人手下有三万多兵马,拨付的二亿钱远远不够!”皇甫嵩急忙出列奏道。

皇甫嵩今日怎么专为刘靖说话了?是不是得了他什么好处?车骑将军赵忠暗道,刘靖对咱也不错,但皇甫嵩如今的声望如日中天,假以时日,对中常侍们就是个大威胁!

“微臣启奏皇上,微臣听说平寇将军在临淄一口气买了一千匹好马,朝廷没出一个钱,这说明刘大人有办法!不像有些人打了一年的战,耗费了二十多亿的钱粮,也只把蚁贼赶上山,过不了几日,蚁贼又会下山骚扰。”赵忠说完,鼻子哼了一声,以示对皇甫嵩的不肖一顾。

“你这……”皇甫嵩忍住了,退了回去。

“据度辽将军回报,平寇将军在马邑和马商讨价还价,用三亿钱买了五千五百匹马,一个钱不剩!”大将军何进急忙出列解释,将军手下没有钱粮,怎么指挥部下?自己一个大将军也感到惭愧,只能说两句公道话。

“何爱卿说的是实话,朕也收到了度辽将军的奏报。去年组建军队的军费如今还没拨付,这次买马又辛苦了刘爱卿!朕从少府再增加一亿五千万,把欠的军费一并拨了,让刘爱卿安心打仗吧!”

“皇上英明!”

“那刘爱卿举荐南部都尉周明为武陵太守、别部司马蔡瑁为南部都尉的奏章如何处理?”

“微臣认为不妥,周子昕(周明)只是个武人,怎能当太守?”司空许相出列奏道。

“武人怎不能当太守了?皇甫大人还任过冀州牧!”卢植出列奏道,对许相露出鄙视之意,因许相和张让、赵忠走得很近,京城中的士人都瞧不起他,但他官运亨通,步步青云。

“卢大人,本官不是那个意思!”许相急忙解释,怎么能得罪满朝武人?怪自己多嘴。

“各位爱卿,快快举荐?”刘宏的脸上舒展开来,又有二千万的收入了。

没人吱声!还要花钱,谁愿意去那个穷地方?现在又在闹叛乱!

“那就以后再议吧,让刘爱卿兼武陵郡行太守!”那周明哪能拿出二千万?刘宏想道。

--------

东阿,位于河水南岸,东邻瓠子河,三面环水,城墙宽厚,易守难攻。

在县令王晨、县尉程洪的帮助下渡过瓠子河,在城外东面扎下营寨,安置好战马。

刘靖一行人随王县令进入城池,街道宽阔,来往行人不少,买卖兴旺。

“王县令治理有方啊!”多说点好话。

“多谢平寇将军夸奖。”

“程县尉,这周围是否有强盗?”

“回禀将军大人,去年东面的渠丘山出现了一伙强盗,被下官派人抓住了。”

“好,不错,东阿有你们在,是百姓之福啊!”

“多谢平寇将军夸奖。”

晚上在县府为刘靖接风洗尘,除了县尉、县丞和功曹史外,王县令还请了三位城里的名流作为陪客,其中一位中年人,四十多岁,身高八尺,布袍,纶巾,面容俊雅,三绺长须,一进门就暗地里观察刘靖。

另两位锦袍玉带、高帽,大腹便便,红光满面,一看就是城里的豪门。

“这位是前县令!”王县令急忙引见。

原来是老县令,怪不得气度不凡。

“庶民程仲德叩见平寇将军。”中年人叩见。

“可是东阿程昱、程仲德?”

“正是庶民!”程昱一脸疑惑,这种神态刘靖见多了。

果然是程昱!刘靖从山谷出来前,还重点看过刘备、曹操、孙权身边的文臣武将,重要的人物一清二楚,连表字都熟!为了避嫌,他没有计划招募当今社会上的贤达名士,东阿程昱就是一位名士!曹操身边还有个重要谋臣荀彧,被何颙称为有王佐之才!他现在就住在颍阴县,世族之家。招募他们,弄不好讨个闭门羹,还被人怀疑图谋不轨!像赵云、张辽和郭嘉这些毛头小伙,没有人怀疑刘靖有异心,他们还感激涕零。

程昱比荀彧成名还早!

“程仲德当年带领东阿百姓守住了城池,打退了蚁贼,天下无人不知!”刘靖说的是真事!

“多谢将军大人夸奖。”

两人越谈越投机,竟然把两位豪门搁在一旁。

“失礼了!”

“没有、没有!”

一人是城里的大富商薛房,另一位是张让的远房亲戚张嵩。

一行人入席,大家见刘靖很随和,也就放开了,推杯换盏,尽兴而归。

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网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五章 刘辨同意迁都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章文公连弩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四章 先发制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六章 紧追不放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章 蔡邕回京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三章 小心为妙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六章 荆州收复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章 郴县之行(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六章 彭城张昭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九章 深挖洞,广积粮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三章 预谋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章 收复交州(一)第九零章 灭顶之灾(上)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章 林虞自杀第二百二十八章 马腾阵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九章 深挖洞,广积粮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九章 乐在其中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五章 奉陪到底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五章 杀杀管亥的锐气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袁绍撤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章 休战一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章 车骑将军府第三卷 英雄辈出 一百五十五章 女人的心事第六十七章 不死不休(四)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一章 纷至沓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战虎牢关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八章 逃过一劫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七章 种植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八章 拓跋力微溜了第二百十九章 漳水之战(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二章 时不我待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二章 劝降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七章 整军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章 郴县之行(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赵云大战张合第一百七十七章 万年公主暴毙第一百八十章 公孙度投降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二十章 仙人枪法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四章 金城遇赵岐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五十七章 谯县决战(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静观其变第二百二十二章 劝降韩馥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五章 裸游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八章 探子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九章 侍卫长纪灵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劝降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二章 受伤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八章 势钧力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五章 向往的生活第四十七章 假小子黄彦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一章 渡口袭击第一零九章 攻占玉山国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势所迫第七十章 不死不休(七)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五章 遇刺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九章 乐在其中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三章 小试牛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脱险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二章 稍事休整第一一三章 收复乐浪郡(中)第二百章 倾巢出动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五章 回家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章 忙里偷闲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章 小黄门蹇硕第九一章 灭顶之灾(下)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献计第一百七十七章 万年公主暴毙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营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三章 预谋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八章 卸了一个包袱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七章 点燃战火第一百九十四章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辨登基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一章 接风洗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秋后算账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二十章 仙人枪法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六章 情不自禁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其不意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八章 铲除中常侍(一)第一零二章 收复东冶(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去留两难第六十三章 谯县决战(八)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网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一章 诏告天下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回归自然第五十二章 司马懿发现了庞统的计谋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章 命案破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三章 讨伐曹操(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鲁肃来谈判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章 晋升和嘉奖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七章 整军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五章 赫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