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六章 南阳张仲景

十二月下,榆中军营。

寒风凛冽。

下午,辎重都尉韩琦带着三千多车的粮草从襄阳回来了。

辎重营别部司马马斯留在襄阳帮助张竑。马斯带着一千士卒和五千民夫来回运输粮食,准备将二百万石秋粮从襄阳过武关运到长安大营。

张举和张纯在幽州建立大燕国,朝野震惊,幽州粮食暴涨,谷物已达七百钱一石(豆麦四百六十)!冀州也水涨船高,达到五百五十(豆麦三百三十),兖州、青州也受了影响,升到四百五十钱(豆麦二百九十);大批百姓从幽州、冀州冒着严寒朝中原逃难,一路上饿死、冻死不少,沿途郡县大量采购粮食赈济灾民!

朝廷也在荆州、豫州、徐州和扬州等地大量采购赈灾和平叛粮食,一时间各郡县粮食猛涨!

南阳郡谷价升到三百七十、汝南郡三百五十、彭城国三百三十、九江郡三百二十!

连桂阳郡也升到三百一十钱!

粮商到处收购粮食,现货买卖!

韩琦娓娓道来,脸上并无欣喜的神态。

长史孙嵩、司马荀攸、屯骑中郎将皇甫鸿、虎牙校尉辛曾、射声校尉武虹、长水校尉刘民、建威校尉黄忠、刺奸都尉鲜于雨、北部都尉王国、从事中郎程昱、华佗等面色凝重,抬头望着刘靖。

刘靖也高兴不起来,其实他可以阻止这场大叛乱的,起码可以破坏它,减少它爆发的程度,但担心别人怀疑自己的动机(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内心深处是不是希望这个朝廷烂到底,推倒重来?

“宾硕,急告子纲和临成(马斯),其余的粮食就储存在襄阳大营内,暂时不要运往长安了,告知陈县令(陈固)、郭县尉(郭湘),由征西大将军府供应粮食,在襄阳城内设立多处赈粥点,对逃到襄阳的灾民一日供应二餐粥,把难民安顿下来,为皇上分忧解难。”

大军在襄阳大营内还有二百五十万石粮食,以每人一日一升半谷计算,可以解决一百万难民五个月的口粮!

在国家困难的时候,赚钱是次要的!刘靖可以用这些粮食为百姓做些好事,声誉有时比利润更重要。

“属下遵令!”

“奏禀皇上,征西大将军府向征北大将军府捐出五十万石军粮用于幽州平叛!”刘靖叫住出去准备书写文书的孙嵩。

太贪了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的!

五十万石谷如今在幽州能卖三亿五千万钱!但他的成本不到七千万,就当给刘宏、皇甫嵩和皇甫鸿一个人情吧!

“属下遵令!”

众人眼睛里露出敬佩的眼神。

皇甫鸿感激不尽。

他们都是忠于大汉的!

历史上,武将比文官爱国,有名的大汉奸大多是文人!武将打江山,文人治理国家!一旦武将地位显赫,一般会发生篡权;但在朝堂上没有了他们的位置,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我们把自己的事办好,先把叛逆王国、韩遂解决再说,为皇上分忧!”

“末将遵令!”众人齐声喊道。

议郎彭伯出任荆州刺史。

坏消息传来,荆州这个冬季还没下一场雪,有四十多天没下一滴雨,冬旱严重!

这就是明年南方大旱的前兆。

史书记载的没有错!

老天爷来添乱了!

明年粮价很难大幅下跌了,对种粮的百姓有利,但天公不作美,农民也无能为力!

前面说过,兴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长安旱饥,“谷一石五十万,豆麦一石二十万”。

现在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相当于现在最高粮价(襄阳三百七十钱)的一千三百五十多倍(和董卓乱造小钱、货币贬值也有关)!谁吃得起?一幅幅饿殍载道、民不聊生的饥荒图。

百姓忍饥挨饿,身体逐渐虚弱,各种病菌又会侵袭人体,传染病流行,可怕的瘟疫,残忍的伤寒将在东汉大流行,一次死亡上千万人!因伤寒出了医圣张仲景,据记载,他一大家族二百多口因伤寒死亡一百四十多口!

他最有名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后人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是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我现在还记得《金匮要略》中有个方剂叫桂枝汤,就二位药:桂枝和芍药各三两,在二位药的基础上加茯苓、人参、附子、大黄、葛根等则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治疗各种腹部疾病,当时讲授中医基础的王教授娓娓道来,如数珍宝,如痴如醉,同学们佩服不已!可惜当时学到的一些方剂都还给老师了!

张机、张仲景,南阳涅阳人,有位师父叫张伯祖(当时刘靖很喜欢NBA球星张伯伦,就把张伯祖的名字记住了),是他远亲的伯父!不知道张仲景如今还在不在涅阳?派人去把他找到,让他静下心来和华佗研究伤寒!这关系到几千万人的大事情(传染病致死的人比战争多得多),做好了对中华民族功德无量!

史书记载董卓之乱后,张仲景还应邀出任过长沙太守,应该还在荆州境内。

“元化在荆州是否认识一个叫张机、张仲景的郎中?”华佗和张机都生活在东汉末年,华佗年长,在民间被奉为神医,张机后来被称为医圣,比华佗的医学造诣还高!

“回禀大帅,末将在荆州没有听说过张仲景这个名字!”

大概张机现在还没有名气?

“元化是否在荆州认识一个叫张伯祖的名医?”

“回禀大帅,末将认识,他就住在涅阳城内,在南阳一带很有名气,如今六十多岁了!”

“元化,你把军中的事情交给君达(封衡,现为郎中营假统领)和无疾(吴普),你带十个士卒到涅阳一趟,先找到张伯祖,看他是否健壮?再找到张机、张仲景,本帅请他们出山,告诉他们大兵之后有大疫!明年还可能是个大灾年,大灾之后也有大疫,本帅让你们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伤寒病,这可是拯救大汉上千万条人命的大事!路上一切花费和公文,本帅会让宾硕准备妥当,你辛苦一趟,就是请不到张伯祖,一定要把张仲景请到,本帅有大用!”

“属下遵令!”

第二天,华佗就由假军侯许明带十个护卫骑马上路了,先赶往襄阳,从张竑处取四十万钱带上,作为张伯祖和张仲景的安家费,不知道两人给不给刘靖这个面子(请不到师傅请到徒弟也行)?

王鹄也跟着从荆州回来了,刘宏追溢王敏为壮烈侯,奖励了一百万钱,王鹄官升一级(军司马)。

“宏伟,家里都已安排妥当?”

父母死后,后人要守孝三年,但官员没有这个机会(除非请辞)。

“多谢大帅关怀,末将都已安置妥当,母亲大人叫末将早日回到大帅的身边来,为大汉效力。”

真想见见王鹄的母亲,不简单的母亲!

“你回来也好,现在正是用人之时,你在本帅这里吃了晚饭就回队伍上去。”

“末将遵令!”

刘靖越来越喜欢这个小伙子了。

------

韩琦带来了刘云的书信。

大哥:

又有大半年没见到大哥了,云儿、雨儿,还有三妹、四妹也想念大哥,盼望大哥早日凯旋。

夏天,小妹们带父母大人去了一趟虎啸山谷,父母看到山里的情形,惊呆了!那里凉爽如秋,大家都不愿意走,大家住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城里。

秋天,我们又去了一趟,在里面住了十多天,今年又是大丰收,堆积如山的粮食上万人几年都吃不完。

李华、俞成、刘石头、秦忠、夏富、许封、黄勃、金熙、刘新、吴玉、王钦、邢三、赖庆、程潜和许武都已结婚;对了,还有大哥的徒弟陈东和吴海也结了婚,连管理果树的袁木也找了个年轻的媳妇,弄得张(奉)先生也想找个媳妇,但里面的姑娘太年轻了,云儿下一次从外面为她找个年纪稍微大一点、善良的女人带进去。他们结婚时,小妹以大哥的名义给每个人都送了喜钱,大家感激不尽!

山里一切正常,请大哥放心!韩子宁过段时间进山一趟,李得新他们也过段时间送粮食、肉食和果蔬下来。

父亲听了大哥的建议,早早卖了临湘城的商铺,人员和钱物全部撤回了郴县,这次长沙叛乱没受一点损失!大哥托父亲大人在长沙郡买的粮食早已脱手,赚了七千多万!

长沙郡叛乱离我们远得很,我和妹妹们一点都不慌张!王太守和张主薄常常上门来安尉我们,并加派了一队护卫,说大哥早有准备,郴县城内有五千大军驻守!

大哥,蔡琰每天都过来和我们说话,还让二妹教她武功,二妹开始也要她每天跑步。珍珠和燕子都长高了,四妹和蔡琰现在都学会骑马了。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蔡琰的琴弹得好听极了!她要教小妹们学琴作为教她骑马、学武功的报答。云儿和二妹以前也学过琴,有些基础,但学了几天,二妹和三妹就坐不住了!她们两个都好动,云儿现在才发现三妹也和二妹一样,像个假小子!只要骑马射箭,浑身都是劲!最后只有云儿和四妹跟着学,云儿天资愚钝,进步不大。四妹有天到蔡琰家串门,正在蔡琰室内弹琴,琴声竟然吸引了蔡老先生,她还以为是蔡琰弹琴,进来想夸奖几声,没有想到竟然是梅竹弹的,大感惊讶,急忙跑到府上,让云儿同意,蔡老先生要收梅竹为徒!云儿喜出望外,摆上拜师酒,最后蔡老先生喝得酩酊大醉,由韩子宁、林金搀扶着回去的。

大哥凯旋归来后,就能听到四妹弹奏的美妙琴声了。

大哥,云儿的肚子大了,不能骑马了;童子军全交给二妹和三妹统领,她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早出晚归,我没事的时候就回父母家去玩,陪她们说说话,她们的身体都好,有些担心大哥。

大哥,长沙郡叛乱时,从临湘逃过来二万多难民,小妹们在新苑、子苑设了二处赈粥点救济灾民。又收留了一百多个孤儿寡母,送了二十七个孤儿寡母到山里,云儿为张先生挑选了一个寡妇,无儿无女,三十多岁,在主人家当过佣人,模样还算标致,心肠也好,听韩子宁回来说,张先生很满意,过段时间就准备成亲,云儿让二妹送了五万钱、一匹布和一些被褥,春节前准备结婚,到时让二妹、三妹代大哥去贺喜。

大哥,黄子敬(黄能丘)和郭子进(郭名)带人把今年的税赋交上来了,那些百姓感谢大哥的恩惠,还送来了二车的山珍野味。

大哥,家里一切都好!林芝肚中也有了孩子,比云儿的小一个多月,她把布鞋厂的事情交给了黄凤。

大哥,云儿看小萍、彭菁、桂芳、秦馨她们每天担惊受怕的,大哥不是答应明年春上为她们成亲的吗?

大哥,要是云儿生孩子的时候,大哥能在身边就好了!

大哥多多保重!

大妹、二妹、三妹、四妹敬上

十二月初一

今日是十二月二十,这封信在路上走了半个多月!

还有十天就要过年了!

看完信,刘靖的眼睛湿润了,一声声大哥叫得他眼睛发热,内心感到深深的愧疚!一年到头在外奔波,四处征战,每天都处在厮杀之中,忘记了家里人是多么的担心、害怕!

他仿佛看到黄昏时分,大门前,四个妹妹翘首以盼,望着夕阳西下,胡同里不见熟悉的身影回来,一脸的惆怅。

他突然想起了年迈的父母,不知道他们是否安康?父母养了自己多年,自己刚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又天各一方!老婆还好吗?儿子还好吗?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儿子,也是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刘靖潸然泪下,一滴滴泪水滴在绢上,墨汁扩散,字迹变得模糊。

他不能辜负她们,应该好好的活下去。

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九章 侍卫长纪灵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四章 论功行赏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五章 出师不利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四章 宴荔游来赎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章 颜良的同乡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五章 惆怅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章 单打独斗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六章 静观其变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一章 蔡琰走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八章 万马奔腾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劳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皇子占优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一章 丰收在望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六章 武猛都尉吕布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章 郴县之行(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二章 乐浪郡求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章 又见典韦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九章 战略反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四章 世界真小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七章 整军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九章 走马上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三章 单打独斗第六十八章 不死不休(五)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三章 鹬蚌相争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二章 见好就收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七章 长途跋涉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章 七星龙渊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章 凉州告急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章 一触即溃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战养战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章 收复交州(二)第二百章 倾巢出动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韬光养晦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章 蔡邕回京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章 紧要关头第一一四章 收复乐浪郡(下)(大结局)第八七章 安南将军麹义赶到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八章 逃过一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九章 三喜临门第五十三章 又遇刺杀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五章 惆怅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边城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七章 救了刘表一命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劝降第四十八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三)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五章 杀杀管亥的锐气第二百二十四章 黄里阻击战(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章 挥手话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八章 探子第八一章 幽州战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乐业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回归自然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一章 趁热打铁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八章 最后通牒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偿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二章 投石车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二章 刘靖愤怒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四章 宴荔游来赎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二章 儿子出生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秋后算账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章 捉马驹第六十章 谯县决战(五)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偿失第二百十一章 恭迎郑玄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章 风起云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五章 达成妥协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四章 湘东郡行太守第六十三章 谯县决战(八)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二章 乐浪郡求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七章 前沿阵地第四十三章 安排地方官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一章 渡口袭击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二章 清理物品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章 颜良的同乡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五章 箭在弦上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人到了冀州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章 除恶务尽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章 七星龙渊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二章 劝降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住刘靖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三章 挺进邺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六章 静观其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秋后算账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六章 情不自禁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章 传言变成现实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二十章 仙人枪法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五章 遇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五章 杀杀管亥的锐气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五章 回家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章 捉马驹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四章 虎入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