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宁

Ps:感谢老朋友南九州和100805163856779昨日分别打赏本书一百起点币。

--------

朔方郡,大城。

“大帅,盆落叛逆的大军聚集在桢林、平定和广衍一带,有五万多人。公达已到达白土城,身边有三万余人。叛逆的东面、北面是湍流的河水(黄河),我们从南面和西面同时发起攻击,叛逆无路可逃。”贾诩在牛皮地图上画了一个圆圈,面带微笑,信心十足。

将领们一脸轻松,摩拳擦掌。

韩丰因重伤送回定边城修养(另有重用),都尉马腾统领虎豹骑前营,都尉赵云兼任虎豹骑前营假统领。调都尉黄芪(升了一级)接替程银,辎重营别部司马刘飞接替谢进金,军司马曹雷接任谢进金;军司马臧霸接替阮成,各统领一部人马;调军司马魏延接替王盛统领一曲步卒,他不能老待着刘靖身边,太浪费了!

虎豹义从营扩充至三千人(义从屯增加六百人),包括义从曲、重甲骑兵曲和神箭曲,别部司马张成为统领;别部司马典韦、许褚和军司马李凌锋分别为三曲统领。

三年过去了,赵云、典韦、许褚、颜良、太史慈、庞德、张辽、臧霸、高顺和魏延等闻名三国的英雄经历无数激战,都活了下来,都开始独当一面,刘靖感到很欣慰。

赵云成长最快,已是都尉,现为虎豹骑前营的假统领,前途无量。魏延最早来到刘靖身边,因年龄小,怕他牺牲在战场上,对不住他舅舅习平,放在身边,一晃快四年,如今还是个军司马,耽误了他!他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只差带兵的经验,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文和,你说皇上今日到了什么地方?”盆落自不量力,刘靖突然对战事提不起兴趣,思绪已飞到冀州。刘宏十八日从京城出发了,浩浩荡荡几十里。李金带着三十五名特种队员远远的跟在后面,每日回报皇上一行人的行程,虽然是八百里快报,但通过蒯明,再送到他的手里,也是四天前的消息了。刘宏一出京,刘靖就心神不定,以前从没有这种感觉,要出大事了!刘宏对他不错,关怀备至,就是被利用,他也认了!要是刘宏被废或被杀?他将义无反顾的举起报仇的大旗?出兵讨伐!这将是争霸天下的开始,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心中还没底!

刘靖希望上天保佑刘宏。

给蒯明、程昱、蔡瑁和郑秋生分别写信,做好防备(也不能明说)。

嘱咐蒯明,催促太尉府,大战正酣,急需辎重,打好的军械一批批运过来(上个月,刘靖用卖马所得的军费定购了十亿的武器,不能好事了别人)。

当然没忘记投资!以十三万大军平息匈奴叛乱和驻守朔方郡为名,嘱咐蔡家、蒯家和习家(许家的投资已还回),按市场价,每家购买五十万石军粮(今年,南郡周围的夏粮丰收,皇甫嵩班师回朝,粮价跌到了三百二十)。

嘱咐岳父在长沙郡和桂阳郡收购一百万石粮食(长沙郡的粮价降到三百)。

要是冀州没有谋反发生,刘靖买的粮食就要低价抛售,损失将会很惨!要是刘宏被废或被杀,天下突然大乱,他买的粮食有可能为别人做嫁衣。

这次是刀口上的投资,风险极大!

但刘靖知道这些宝贵的信息,不做点什么,心有不甘!

睹一把!大不了把以前赚的钱还一部分出去,不会伤了元气(粮食是实物,不可能跌到一钱不值)!

“回禀大帅,皇上今日应该到了邺城。”贾诩知道刘靖这段时间心事重重,安慰他。

“文和,皇上离京后,本帅就心神不宁!军中的事,你和宾硕、汉生多用点心。”

“属下遵令!”

“宾硕,你负责制定四万骑兵从这里赶往安平国的计划。”刘靖不能告诉他们原因。

众人一脸惊讶。

从西河郡渡过河水(黄河),翻越吕梁山、太行山,进入冀州,路途遥远,山路崎岖、险峻。太行山蚁贼横行多年,两侧的郡县破坏严重,四万骑兵的粮草靠沿途郡县补给指望不上,粮草辎重只能自己携带。

“属下遵令!”

李金一行人分成二股,赶着车辆,装扮成马商和粮商,离皇上的车队晚半天的路程。

紧跟其后,保护刘宏?三十六名武林高手抵挡千军万马?痴人说梦话!一万御林军可不是吃素的,除了忠诚外(都来自洛阳和三辅的良家子弟),他们可是大汉精锐中的精锐!要是以为他们在京城中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就大错特错!刘靖在洛阳待了二个多月,知道他们每日训练二个时辰,常年不断,军事素养不错,就差临战经验(皇上御驾亲征才有机会)。光禄勋张温虽比不上左将军皇甫嵩和右将军朱儁,但也是老谋深算,久经沙场,所辖官员除了大夫、郎、谒者外,还有期门、羽林;大夫有太中大夫、光禄大夫、谏大夫;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上千人;中郎将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等等,人才济济!卫尉刘博出任度辽将军多年,在边关经历大小战事十几场,警惕性极高!再加上尚书令卢植老谋深算!身后一路跟着三十多名骑兵,他们还看不出来?弄不好,被当作刺客绞杀!要是被抓住,一审问,监视(谁相信是保护)皇上,图谋不轨?要是真的发生了谋反,刘靖也脱不了干系,只能远远的跟随。以前刘靖看到金先生笔下的洪七公,老顽童飞檐走壁,皇宫来去自如,赞叹不已!自从他多次出入皇宫后,四道关卡,森严不说(搜身),光皇宫过道两侧的墙壁高二十余丈、十多层楼高,不通过大门,只有鸟才能飞过去,才知道金先生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大概连秦王宫都没参观过!

要是对阵,一万军械精良的御林军对付二、三万郡兵绰绰有余!但王芬、周旌在暗,卢植、张温和刘博在明,到时发生任何情况都有可能!

“宾硕,你派人去告诉须盆落,本帅手下有十三万大军,只要投降,本帅奏请皇上,既往不咎!不然,后果自负!”

不战而屈人之兵!

“属下遵令!”

--------

八月下,邺城。

“微臣恭迎皇上!”冀州刺史王芬率冀州校尉周旌、长史耿武、魏郡太守李毅、郡丞邓炯、都尉王平等早早的恭候在十里魏亭,道路两旁恭迎的百姓一直排到邺城。看见浩浩荡荡的车队前来,王芬迎上前去,卫尉刘博带王芬来到天子刘宏的车撵旁。

“王爱卿辛苦了!”天子刘宏探出头来一脸笑容。

“皇上、太后和皇后能驾临信都城,这是微臣和当地百姓的荣幸,皇上、太后、皇后、皇子和公主一路劳顿,请皇上、太后、皇后、皇子和公主随微臣前往行宫休息。”

“请王爱卿前面带路。”

“微臣遵旨!”

-----------

平定城,车骑将军府。

平定城在西汉是西河郡的郡治(现郡治为离石城),东距长城六十里,北临桢林十五里。城池呈方形,黄土夯实筑成,城垣长二百七十余丈,城高两丈左右,城外有三丈余宽的壕沟,城内还有座长六十余丈宽的方形子城。

盆落撤退时,没有烧毁城池,城内留下了八百多户,四千多居民,以汉人和匈奴人为主,还有鲜卑人和羌人,见到汉军,百姓们并不慌张;匈奴人也穿着汉服,讲汉话,除了长相外,没有什么区别。

匈奴人如今以放牧和耕作为主。

从五凤四年(公元前五四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王朝已过去二百三十余年,匈奴人已汉化。

“回禀大帅,盆落叛逆已退到西河东岸,聚集在美稷城,他们嚷嚷着要为单于庭而战,太自不量力!”贾诩一脸的不屑。

西河北起度辽将军府所在地曼柏城,向东南流入河水,因在河水(黄河)以西,故称为西河,宽一百余丈、深二、三丈,河水清澈,水流平缓,两岸水草丰盛,气候宜人,是座天然牧场,匈奴人在西河以东建立了单于庭-美稷城,这里出产闻名天下的河套马。

呼韩邪归附汉王朝后,汉王朝对于归附的匈奴人给予优厚的待遇,将他们安置在西河郡内。五凤三年(公元前五五年)设置了西河属国都尉,尉治美稷,以安置管辖这些归附的匈奴人,匈奴人从此在这里放牧、耕种,安居乐业。

二天后,盆落同意归附,但提了个先决条件:朝廷应承认他为匈奴单于,赐死于夫罗。

史书记载,章帝永元二年(公元九零年)南匈奴鼎盛时期,有三万四千余户,人口二十三万七千余人,有控弦骑兵十余万。

后来,匈奴人口减少到十九万余人,经过这次叛乱,人口锐减,只剩下不到十四万人,分成三股:于夫罗有三万八千余人,盆落有七万余人,屠各胡部落首领白马铜王有三万余人。

白马铜王野心勃勃!

盆落老糊涂了?

要是朝廷同意了,那朝廷在天下人面前还有何信誉?盆落不是让朝廷陷入不义吗?承认你为大单于,让刘靖杀了于夫罗!那天下还有何公理?他最烦这种人,杀了人不受惩罚,还有功?事后他就认为你软弱可欺,一有机会又会叛变!

昨日,左司马荀攸带着持至尸逐侯单于挛提于夫罗、屯骑中郎将皇甫鸿、步兵中郎将段毅和使匈奴中郎将刘资赶到了平定城。

皇甫鸿和段毅是老朋友了,战场重逢显得格外亲切,他俩脸上又多了几条皱纹,面容疲乏。屯骑中郎将还有七千余步卒、步兵中郎将还有八千余步卒,士卒的盔甲、军服有些破旧,但士气旺盛,脸上洋溢着喜悦,像离家的孩子又回到了大家庭。

刘资,三十多岁,魁梧强壮,相貌堂堂,手下有六千余骑兵。

于夫罗,四十多岁,身材中等,金盔金甲,浓眉大眼,发须花白,一脸恭敬,他带来了九千多骑兵和三万多族人,赶着二千多辆牛车、十余万头牲畜,浩浩荡荡,面带喜悦,不久就要回家了!

左贤王挛提呼厨泉(于夫罗的大弟)、左谷蠡王挛提都阔宣(于夫罗的二弟)、右贤王挛提豹(于夫罗的长子)、右谷蠡王挛提去卑(于夫罗的次子)、左大将呼衍阔、右大将丘林津等一行人精神抖擞。

“于夫罗,盆落要你让出单于之位才肯投降,你愿意吗?”刘靖面容严肃,试探一下。

“回禀大帅,只要匈奴人不自相残杀,末将愿让出单于之位!”于夫罗面色平静,眉宇中透出无奈。

预料之外,这家伙不简单,有大志,要小心!

“大哥,不能把单于之位让与叛逆,父亲大人的仇还没有报?”呼厨泉一脸着急。

“单于,不能让位!”众人也纷纷劝阻。

“大家不要劝了,只要盆落归附,愿意让出单于之位!”于夫罗神情悲壮。

“单于!”呼厨泉带众匈奴人跪地,请求于夫罗不要退位。

“大家都起来吧,就是单于想退位,本帅也不会同意!要是那样,我大汉的脸面何在?”刘靖面色威严。

众人一喜,站立起来,热切的望着他。

“多谢大帅!”

“单于,本帅身边有近十二万大军,盆落能挡得住?本帅不想杀人太多,你派人去联络叛乱的部落,劝他们投降,本帅既往不咎,有功者,本帅奏请皇上嘉奖!”

“末将遵令!”

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四章 改变策略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四章 善罢甘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四章 哑巴吃黄连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一章 丰收在望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偿失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八章 赵云结婚第七八章 前往相县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四章 牛辅阵亡第九四章 乘胜追击(三)第四十七章 假小子黄彦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一章 臧霸出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八章 天下掉下金元宝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六章 排山倒海第八二章 收复兖州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五章 赫然开朗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韬光养晦第八零章 考虑迁都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九章 深挖洞,广积粮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八章 势钧力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三章 渭水水师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九章 围猎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靖到了云中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章 颜良的同乡第八一章 幽州战场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宁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一章 两全其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二章 稍事休整第一百八十二章 晋阳之战(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八章 最后通牒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远门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六章 齐心协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章 水师东进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五十六章 谯县决战(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将至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二章 时不我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七章 收复了美稷第六十八章 不死不休(五)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六章 东阿程昱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二章 见好就收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六章 静观其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马当先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五章 遇刺第二百零八章 货币战(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一百七十七章 万年公主暴毙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五章 达成妥协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孙瓒袭营成功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五章 赫然开朗第一零四章 鲁肃归降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刘靖登基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三章 调虎离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七章叛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三章 小心为妙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二章 盛情挽留第一百九十二章 吕布跑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一章 九龙河伏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八章 心事重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章 爷们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四章 登陆受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九章 巅峰对决(一)一百八十三章 攻防转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八章 袭营第二百十五章 征讨周旌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九章 围点打援第九二章 乘胜追击(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九章 三喜临门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八八章 报仇第二百零三章 明年休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九章 尸横遍野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四章 牛辅阵亡第一零四章 鲁肃归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六章 该来的总会来的第八二章 收复兖州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韬光养晦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五章 田英阵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人到了冀州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攻占怀县第一零六章 班师回朝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五章 满载而归第一百七十八章 静观其变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一章 趁热打铁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烛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一章 纷至沓来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势所迫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攻占怀县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五章 天眼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远门第二百十七章 许褚战文丑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二章 郭太求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四章 善罢甘休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四章 没有白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二章 赵云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