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义烈之士朱晖

义烈之士朱晖

义烈,就是为人忠义,性情刚烈。东汉前期,出现了许多义烈之人,朱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后汉书》记载,朱晖是南阳宛县人。朱家世代重视礼教,门风良好,在当地很有名声。朱晖的父亲死得早,朱晖年龄不大,就撑起家庭门面,孝敬母亲,和睦乡邻,很有骨气,人们都夸赞他。

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有一次,朱晖与外婆的家人去宛城,路上遇到一伙起义军,《后汉书》称之为盗贼。盗贼们手持利刃,气势汹汹,掠夺了他们的财物,又见妇女们穿的衣服鲜艳,喝令她们把衣服脱下来。同行的兄弟和宾客们,全都吓得趴在地下,浑身颤抖,一句话也不敢说。

朱晖当时只有十三岁,却毫不畏惧,拔剑上前,厉声斥责:“光天化日,掠人衣服,大失礼仪。财物可以拿走,衣服不能脱下。否则,今天就是我朱晖的死日。”

盗贼们见他乳臭未干,却义正辞严,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便笑着说:“孩子,把刀收起来吧。”于是,盗贼们舍弃他们走了。

朱晖的父亲朱岑,与刘秀是太学时的同学,交情深厚。刘秀称帝以后,四处寻找朱岑,想请他入朝做官,得知朱岑已死,就把他的儿子朱晖召进宫来,封为郎官,后又送他到太学学习。如果是一般人,有这样的关系,肯定会攀附依靠,朱晖却不会这些,他行为矜持严厉,进止必守礼节,人们都称赞他品德高尚。

汉明帝时期,明帝的舅舅阴就仰慕朱晖的名声,亲自前去问候,朱晖看不上阴就的为人,不愿意与他交往,避而不见。阴就又派家臣,给朱晖送去礼物,朱晖坚辞不受。阴就叹息说:“真是义烈之士!”

当时辅政的东平王刘苍,也很器重朱晖,朱晖敬重刘苍,倒愿意与他交往。大年初一这天,刘苍和诸大臣入朝祝贺,按照惯例,少府应当为大臣们提供玉石作为贺礼,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玉石迟迟没有送到。

这个时候,皇帝召见的时间快要到了,刘苍急得直搓手。朱晖见阴就的主簿手里,拿着一块玉石,就一把夺了过来,交给了刘苍,帮刘苍解了围。

主簿没想到朱晖如此大胆,竟敢抢夺侯爷的东西,怒气冲冲地报告了阴就。阴就苦笑着说:“朱晖是义士,不要再向他索要了。”

汉明帝听说了此事,连连称赞朱晖的勇气,任命他做了卫士令,负责皇宫宿卫。后来,又提拔朱晖担任了临淮太守。

东汉名臣张堪,与朱晖是同乡。朱晖还是太学生的时候,张堪就认识他,对他的品行很赞赏,曾经握着他的手说:“我死了以后,想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您,请您照顾他们。”

当时,张堪年龄比朱晖大许多,又是朝廷重臣,而朱晖只是一名年轻的太学生,所以,朱晖没敢应诺。从此之后,两人也没有再见面。

若干年以后,张堪去世了。张堪为官十分清廉,家中没有积蓄,妻子儿女的生活遇到了困难。朱晖闻讯后,立即赶去,慷慨解囊,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以后又年复一年地资助和照顾他们。朱晖与张堪的交往,形成了历史上一个著名成语,叫“情同朱张”,被人们传为美谈。

朱晖的儿子感到奇怪,问父亲:“您与张堪并无来往,为何对他的家人如此关心呢?”朱晖说:“当初张堪把家人托付给我,我虽然没有答应,但心里感激他对我的信任,已经铭记在心了。张堪身居高位的时候,自然不需要我的帮助,如今他的家人有了困难,我岂能袖手旁观?”

朱晖又告诫儿子说:“做人,就应该注重道义。”朱晖的儿子,后来步入仕途,也是一位备受人们称赞的好官。

朱晖有一个朋友早逝,留下了遗腹子陈友。朱晖自愿承担起养育陈友的责任,供他读书,把他培养成才。南阳太守想提携朱晖的儿子到府中任职,朱晖没管儿子,而是把陈友送去。陈友不负众望,勤奋努力,也成为一名好官。

朱晖不仅对朋友重情重义,对普通百姓的疾苦,也是十分关心。他重义轻财,乐善好施,经常拿出钱财,救济穷人。有一年,南阳发生大灾荒,饿死了不少人。朱晖心中焦急,他把家产全部捐献出来,全都分给了穷苦百姓。

汉章帝久闻朱晖的义烈之名,十分欣赏,提拔他入朝担任尚书仆射,协助尚书令掌管尚书台。东汉时期的尚书台,是个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位置相当重要。这个时候,朱晖已经八十岁了,仍然兢兢业业,不辞劳苦,而且性格依旧刚烈。时间不长,朱晖就和汉章帝干上了。

当时,朝廷财政出现困难,有官员建议,恢复汉武帝时期的“均输法”,就是由政府垄断经营盐、铁等大宗商品。汉章帝很感兴趣,认为这是解决眼下财政困难的好办法。朱晖却坚决反对,认为这是与民争利,饮鸩止渴。可是,汉章帝实在不愿意放弃这一生财之道,干脆直接颁发诏书,要施行“均输法”。

按照常规,皇帝下了令,臣子们自然要奉诏执行。因此,尚书们都表示服从,但唯有朱晖不干,他单独一人上书,说这样做,必定会闹得百姓怨恨,官吏腐败,于国家不利,不是明君所为。

汉章帝看到奏章,生气了,因为朱晖年老,不忍心责备他一人,便颁发诏书,严厉责备尚书台。按照朝廷规矩,遭到皇帝斥责,官员应该主动请罪。于是,朱晖带领尚书们,自动坐牢去了。尚书们受到连累,心里都埋怨朱晖。

到了第三天,汉章帝气消了,也想通了,下令放朱晖等人出来,并承认“均输法”的诏书下得不对。尚书们都松了一口气,各自办公去了。可是,朱晖心里的气还没有消,他噘着嘴,生闷气,不肯多说一句话,也不办公,以示抗议。

尚书令亲自去劝他,朱晖硬梆梆地说:“如果阿从皇上的意思,就违背了臣子之义,我朱晖不干这种违心的事。我都八十岁了,还怕什么,只等着受死。”说完,朱晖就闭上嘴,再也不说话了。

朱晖的态度,让尚书们刚放松的心,又揪了起来,他们害怕皇帝再次生气,可能又会迁怒于整个尚书台。怎么办呢?尚书们一嘀咕,便集体给汉章帝上了一道奏书,弹劾朱晖,说他抗旨不遵。尚书们这是为了自保,皇帝如果再发怒,那就与他们没关系了,由朱晖一人顶着吧。

没有想到的是,汉章帝看了弹劾书,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被朱晖的刚直不阿所打动,他马上派人,去慰问朱晖,让御医给他看病,赏给朱晖钱财衣物,还特意关照御膳房,每天做些好吃的给朱晖送去。

朱晖性情刚直,但并非不通情理,皇帝都做到这份上了,他也只能是表示谢罪,然后继续办公了。但施行“均输法”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更没有想到的是,不久,汉章帝提拔朱晖当了尚书令,由副职升为正职了。汉章帝不愧是贤明之君,他十分清楚,在朱晖的心里,装的是整个国家,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样的大忠臣,正是他最需要的。

朱晖当了尚书令,那些弹劾过朱晖的尚书们,一个个全都傻了眼,十分尴尬。但朱晖是个正派人,根本不与他们计较,更不会打击报复,给他们小鞋穿,而是继续与他们公正相处。

朱晖一直活到汉和帝时期,才寿终正寝。《后汉书》没有记载他的出生年月,不知道他享年多少,应该是相当高寿的。

朱晖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赞誉他是奉行仁义礼智信的楷模。

42、蔡伦发明造纸术30、清高人不攀附权贵9、后院起火置之不理8、扫灭群雄收复中原32、刘秀的官吏制度49、诚信君子范式56、汉安帝安于享乐67、汉灵帝仍然宠信宦官12、刘秀灭掉赤眉军31、好男儿不舍糟糠妻8、扫灭群雄收复中原60、梁太后临朝听政精选5、道教是怎样建立的8、扫灭群雄收复中原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精选1、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首领新视角读后汉书 序言和目录39、佛教传入中国精选6、造纸术是太监发明的45、窦宪灭掉北匈奴5、深明大义刘秀隐忍精选10、乐极生悲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精选3、刘秀的两员大将死于暗杀55、邓太后临朝称制9、后院起火置之不理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32、刘秀的官吏制度55、邓太后临朝称制7、智取洛阳东汉建都72、天下大乱天子流浪60、梁太后临朝听政精选6、造纸术是太监发明的56、汉安帝安于享乐43、张衡制作地动仪35、刘秀的儿子们历史上并无“桃园三结义74、汉献帝“献出”东汉江山59、汉顺帝顺从宦官13、四大势力割据西方10、吕母起义史称第一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28、马革裹尸遭遇冷落8、扫灭群雄收复中原精选5、道教是怎样建立的69、宦官又杀一个大将军8、扫灭群雄收复中原精选4、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精选8、离散几十年的有情夫妻又团聚8、扫灭群雄收复中原44、班超收复西域41、王充创立无神论30、清高人不攀附权贵41、王充创立无神论38、富有心计的汉和帝64、宦官祸乱朝纲45、窦宪灭掉北匈奴9、后院起火置之不理1、大灾荒造成人吃人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33、刘秀的文臣们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新视角读后汉书 序言和目录马援马革裹尸遭冷落57、阎太后又立小皇帝56、汉安帝安于享乐精选6、造纸术是太监发明的14、行仁义招降窦融55、邓太后临朝称制精选10、乐极生悲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39、佛教传入中国62、李杜不畏强权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45、窦宪灭掉北匈奴8、扫灭群雄收复中原24、刺奸将军祭遵68、黄巾起义动摇天下55、邓太后临朝称制31、好男儿不舍糟糠妻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新视角读后汉书 序和目录6、平定河北登基称帝16、施巧计卢芳自灭7、智取洛阳东汉建都13、四大势力割据西方23、“大树将军”冯异48、爱民模范第五伦精选9、太监就能发动政变立皇帝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28、马革裹尸遭遇冷落44、班超收复西域51、义烈之女羊子妻60、梁太后临朝听政71、王允设计诛董卓56、汉安帝安于享乐45、窦宪灭掉北匈奴70、董卓入京朝廷遭殃54、丑女有德举案齐眉62、李杜不畏强权17、灭公孙统一天下63、汉桓帝诛杀梁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