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0、宋朝是文人的天堂

朝廷兴起读书热

赵匡胤是武将出身,戎马一生,靠武力夺取了天下。可是,忽然有一天,赵匡胤却倡导百官读书,很快在朝廷掀起了一股读书热。赵匡胤提倡读书,是由一件小事引起的。

公元966年的一天,赵匡胤闲来无事,到后宫转悠,见一名宫女正在梳妆。宫女的梳妆台上,放着一面铜镜,铜镜斑驳破旧,年头很久了。

赵匡胤感到奇怪,问宫女为何还要用这面旧镜子。宫女回答说,她原先是后蜀的宫女,最近刚被充实到宋朝的后宫。那面铜镜是母亲送她的纪念之物,不忍丢弃,于是随身带了过来。

赵匡胤拿起铜镜观看,见铜镜背后有五个字:“乾德四年铸”,不由地吃了一惊。原来,当时正是宋朝的乾德四年,而铜镜却是几十年前的旧物,怎么会有宋朝的年号呢?

宫女也说不清楚,赵匡胤满心狐疑。于是,赵匡胤把赵普等四五个宰相召来,问是怎么回事?赵普等人看了铜镜,也都大吃一惊,但都摇头,皆不知是何缘故。

赵匡胤又把翰林学士窦仪、陶谷召来询问。翰林学士是读书人,很有学问。窦仪、陶谷见了铜镜,异口同声说:“这是前蜀时期铸造的,前蜀的亡国之君叫王衍,曾经使用过乾德这个年号。”

赵匡胤听了,有些恼怒;赵普等人则羞愧不已,十分惶恐。原来,赵匡胤在定年号的时候,再三交待宰相们,要选一个吉祥的、别人没有用过的年号,没想到宰相们经过千挑万选,竟然选了一个别人用过的,而且还是个亡国之君的年号,闹出了大笑话,也很不吉利。

赵匡胤在恼怒之余,十分感慨地说了一句话:“宰相须用读书人!”

当时,赵匡胤的文臣武将们,普遍读书不多,总不能把他们全免了,换上读书人,唯一的办法,是鼓励臣子们多读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于是,赵匡胤开始提倡百官读书。

赵普是当朝宰相,是赵匡胤的主要谋士,他虽然足智多谋,精通吏道,但文化程度却不高。既然皇帝提倡读书,赵普当然要带头了,从此,赵普成了读书迷。

赵普手不释卷,只要一有空闲,就用来读书。《宋史》记载说,赵普下朝回家以后,就干一件事,从书箱里拿出书来,一直读到深夜。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他的书箱,发现里面只有一套《论语》。后来,赵普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了。

其实,赵普不光读《论语》,还读了大量其他书籍。赵光义对赵普有个评价,说他年轻时不好学,晚年却酷爱读书,经史百家没有不读的,最后达到了“硕学老儒”的程度,成为大学问家。

赵匡胤本人也爱读书,他跟随柴荣征伐南唐的时候,就注意收集书籍,回来时装了满满几车。有人向柴荣打小报告,说赵匡胤搜刮了大量财宝,柴荣派人一看,原来全是书。赵匡胤灭掉后蜀等割据政权以后,专门下诏,把当地书籍收集起来,全部运到开封。

赵匡胤提倡读书,又以身作则,朝廷很快掀起了读书热,就连那些赳赳武夫,也有不少人读起书来,说话变得文绉绉的。

有个著名的武将,叫党进。党进打仗勇猛,立了不少战功,但他是个大老粗,没有文化,于是也读起书来,想装点斯文。有一次,党进奉命外调,临行前需向皇帝辞行。党进想显示有点文化,便让人写好了几句文言词,自己背熟,打算在向皇帝辞行的时候露一鼻子。

不料,党进见了皇帝,却一下子忘了词,脸憋得通红,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地冒出了几句话:“臣闻上古时期,民风淳朴,所以,希望陛下保重龙体。”结果惹得满堂大笑。

宋朝宫廷有个很大的图书馆,赵匡胤经常去借书。当时负责图书的官员,名叫卢多逊。卢多逊很有心机,皇帝借走哪本书,卢多逊马上就先行阅读,因此与皇帝交谈起来,头头是道,很受赵匡胤赏识。卢多逊后来当上了宰相。

赵匡胤是个务实的人,他虽然说宰相须用读书人,但选用宰相的时候,仍然重视处事能力,并不重用书呆子。窦仪、陶谷都是饱学之士,但却没有被任做宰相。

陶谷恃着有满腹学问,又有起草禅位诏书之功,心中不平,常发牢骚,吹嘘自己文章天下第一。赵匡胤听了,对左右说:“陶谷写文章,不过是比着前人文章,照葫芦画瓢而已,没有什么新意。”

陶谷知道以后,心中更是不服,便在翰林院墙壁上题诗一首:“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赵匡胤很生气,终究没有重用他。

赵匡胤提倡读书,目的是培养臣子们的忠君思想,同时,他想改变五代时期的暴戾之气,文治天下。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光是朝廷读书还不够,还要在全社会形成读书之风,而且要优待读书人。

宋朝优待读书人

人们普遍认为,历史上读书人地位最高、幸福感最强的,是在宋朝时期。在宋朝,文官地位高于武将,读书人受到优待,以至于有不少人说,宋朝是一个文明理性的社会。

赵匡胤出身将门,靠武力平定天下,但他知道一个道理,就是可以在马上得天下,而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他想重用文人,以文治国。

其实,以文治国早有先例,最著名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刘秀依靠诸多武将获得天下,但建国以后,却没有让武将们参与朝政,而是把他们供养起来,实行以文治国,成效显著 。赵匡胤是想学刘秀。

赵匡胤与刘秀不同的是,他在内心世界里,特别猜忌武将,而不惧怕文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五代时期,造反叛乱的、篡位夺权的,都是手握兵权的武将们,而文官没有这个能力。赵匡胤曾经说过,文官出问题,最多就是贪污受贿,一百个文官,也顶不上一个武将的能量。文官搞不好会乱政,但不容易亡国。

因此,赵匡胤建立宋朝,特别是基本统一天下之后,对武将们充满了猜忌和提防,想方设法降低他们的地位,限制他们的权力,而对文官比较信任,也比较放纵,因而文官的待遇、地位都高于武将。文官是在读书人中产生的,读书人的地位自然也随之提高。

赵匡胤除了在朝廷提倡读书,还要在社会上清除五代时期的戾气,推行教化。为此,他大力推广儒学,尤其是要用儒家思想培养人们的忠君意识。赵匡胤下诏,要求各地建孔子庙、塑孔子像,他还亲自撰写对孔子的颂辞。因此,在宋朝时期,是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人们读书的最大动力,是入仕做官。赵匡胤重视并积极推行科举考试。唐末以来,由于朝廷腐败,考场充满了黑暗,赵匡胤严加整顿,革除弊端,有时亲自主持殿试,还增加了复试制度,堵塞了漏洞,保证了考试质量,使一批人才涌现出来,为文治天下奠定了基础。赵匡胤高兴地对左右说:“过去有钱有势的人垄断了科举,现在朕把这一弊病革除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赵匡胤科举录取的人数不是很多。

宋朝读书人受到优待,许多人认为,这与太祖碑誓有着很大关系。太祖就是赵匡胤,他为后代子孙立了几条誓言,刻于碑上,藏于太庙,要求世代遵守。

记载太祖碑誓最详细的史书是陆游写的《避暑漫抄》。记载说,公元962年,赵匡胤秘密镌刻一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称为誓碑。碑高七八尺,宽四尺多,上刻三条誓言。一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即使犯了谋逆大罪,也只能在狱中赐死,不能公开斩首,也不能连坐家人;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子孙有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三条誓言,实质上是两个内容,一是柴氏子孙犯罪以后,给予一定优待;二是优待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些人都是读书人。第三条只是发了个毒誓而已。

誓碑用销金黄幔遮蔽,夹室上锁,任何人不得观看,只有在祭祀或者新皇帝登基的时候,皇帝由一名不识字的小太监引领,进入夹室,焚香跪拜,面对誓碑默诵。其他人概不得入内。

誓碑如此神秘,大概赵匡胤认为,这是皇帝的底牌,不能广为人知,以防止读书人和柴氏子孙放纵,也担心武将和其他人感到不平。直到金国灭掉北宋,打开太庙之门,誓碑才大白于天下。

《避暑漫谈》属于野史笔记,不一定可信,但是,《宋史》在《曹勋传》中,也记载了誓碑之事,可信度就比较高了。

曹勋是北宋的官员,随宋徽宗一起被金人俘虏。宋徽宗告诉曹勋说,他肯定是回不去了,曹勋如果有机会回到宋朝,就转告新皇帝说,“太祖有誓约藏于太庙,不杀大臣及言事官。”曹勋后来回到南方,将誓碑之事告诉了宋高宗。

也有学者对太祖碑誓提出质疑,认为不一定是真的。不过,从宋朝三百多年历史来看,确实比较优待柴氏子孙,尤其是十分优待读书人。

太祖碑誓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宋朝复兴儒学,实行优待读书人的政策,把文化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有学者认为,古代华夏民族的文化成就,最高时期是在宋朝。外国一些学者也认为,宋朝文化之繁荣,堪比欧州的文艺复兴。这是赵匡胤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赵匡胤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但他死得却是不明不白。长期以来,人们对赵匡胤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50、李纲力主抗金6、速战速决灭李筠3、柴荣托孤费心机27、千古流芳杨家将75、蟋蟀宰相贾似道53、刘豫建立伪齐政权77、丹心汗青文天祥29、蜀地爆发起义49、高宗建立南宋精选2、赵匡胤是被谋杀的吗58、秦桧陷害岳飞28、党项脱离宋朝45、宋徽宗才高德寡58、秦桧陷害岳飞61、金国毁约又燃战火3、柴荣托孤费心机43、司马光反对变法78、崖山海战元灭南宋20、赵匡胤为何传弟不传子38、文坛领袖欧阳修40、正史中的包青天精选1、赵匡胤是怎样发迹的23、继承兄业统一全国73、蒙哥命丧钓鱼城45、宋徽宗才高德寡21、赵光义继位很正常65、爱国诗人陆游42、王安石主持变法精选10、宋朝是文人的天堂22、宋太宗立志兴国精选9、一个禁军将领竟然装哑十二年30、半部《论语》治天下2、赵匡胤是怎样发迹的75、蟋蟀宰相贾似道30、半部《论语》治天下新视角读宋史 序言和目录56、岳飞精忠保国29、蜀地爆发起义39、才华横溢苏东坡24、崇文抑武文治天下18、宋朝优待读书人精选7、正史中的包青天10、雪夜定策图天下62、隆兴北伐南宋反击41、宋神宗力图革新51、宗泽保卫京师新视角读宋史 序言和目录8、为防功臣释兵权37、忧怀天下范仲淹69、宋宁宗懦弱平庸41、宋神宗力图革新53、刘豫建立伪齐政权47、金国迅速崛起5、理性处事稳大局41、宋神宗力图革新75、蟋蟀宰相贾似道新视角读宋史 序言和目录7、有意逼反李重进75、蟋蟀宰相贾似道29、蜀地爆发起义24、崇文抑武文治天下18、宋朝优待读书人精选4、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吗精选9、一个禁军将领竟然装哑十二年1、后周为宋朝奠基66、巾帼词人李清照38、文坛领袖欧阳修65、爱国诗人陆游20、赵匡胤为何传弟不传子55、韩世忠大战黄天荡59、绍兴和议丧权辱国55、韩世忠大战黄天荡38、文坛领袖欧阳修73、蒙哥命丧钓鱼城15、连灭两国收江南63、宋孝宗开创乾淳之治44、宋哲宗恢复新法48、金国灭掉北宋28、党项脱离宋朝8、为防功臣释兵权49、高宗建立南宋49、高宗建立南宋精选6、真实的宋江和方腊起义23、继承兄业统一全国33、宋真宗开创咸平之治20、赵匡胤为何传弟不传子66、巾帼词人李清照62、隆兴北伐南宋反击26、再败岐沟关精选2、赵匡胤是被谋杀的吗10、雪夜定策图天下22、宋太宗立志兴国12、为获财富灭后蜀新视角读宋史 序言和目录50、李纲力主抗金18、宋朝优待读书人30、半部《论语》治天下65、爱国诗人陆游21、赵光义继位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