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武双全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属于历史名人。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他率军转战四方,先后收复山西、河北、长安、洛阳等地,后来又击退吐蕃,多次挽救唐朝危局,功勋卓著。特别是他品行高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始终对唐朝忠贞不二,受到人们赞扬。
两唐书记载,郭子仪,是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他自幼习武,武艺高强,长大后参加武举考试,成绩优异,成了一名军官。郭子仪长期在北部边防军服役,他作战勇敢,胸有谋略,体恤士兵,因功升迁至朔方节度使。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郭子仪母亲去世,他正在家中守孝。郭子仪深知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毅然返回灵武,点齐兵马,东进平叛。灵武远在西北,路途遥远,郭子仪平叛心切,日夜兼程,时间不长,就兵临山西。
安禄山起兵之后,在向洛阳进军的同时,也派兵占领了山西部分地区。郭子仪大军赶到,随即对叛军展开攻击,先是收复玉右县,斩杀叛将周万顷,接着,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大军继续东进,很快收复云中、马邑,占据东陉关,打通了向河北进军的道路。郭子仪大军犹如一把尖刀,凶猛地插向了安禄山的背后。
安禄山南下进兵,也很神速。由于河北是他的地盘,他又打着奉诏讨伐杨国忠旗号,所以一路畅通无阻,只用两个月时间,就攻占了东都洛阳,安禄山随即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这时,河北各郡县看清楚了安禄山造反的真面目,纷纷予以声讨,表示效忠李唐。安禄山派史思明回师镇压。史思明率大军攻占常山郡、俘获颜杲卿之后,又连续攻克十几个郡,基本上占领了河北全境。
这个时候,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也从太原起兵,东进讨贼。李光弼是契丹人,却忠于唐朝,他作战凶猛,智勇双全,一举打败叛军,收复了常山郡。郭子仪与李光弼联合起来,共同反击史思明。
过去,郭子仪与李光弼曾经都在朔方郡为将,两人都有本事,互不服气,加上年轻气盛,互不相让,因而关系十分紧张,甚至达到不能同桌吃饭的地步。如今两人在战场上相遇,面对破碎河山,不禁感叹流泪,说:“国家遭此大难,连皇上都避难去了,个人私怨算得了什么?我们只有同心协力,共赴国难。”从此,两人尽释前嫌,在平叛中并肩战斗,共同建立了不朽功勋,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值得效仿的佳话。
郭子仪与李光弼联手,互相支持配合,多次打败史思明,收复了河北、山西大部分地区。郭、李二人声威大振,各地民众欢欣鼓舞,纷纷抬着酒肉慰劳唐军。史思明被打败以后,退守大本营范阳,并表示愿意归顺唐朝。郭子仪知道这是史思明的缓兵之计,正想乘胜攻击范阳,却接到唐肃宗让他班师的诏令。
唐肃宗让郭子仪回师,是想收复长安。因为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掉以后,叛军内部不稳,史思明又假意投降了唐朝,所以唐肃宗打算尽快攻取长安。郭子仪回师以后,在长安附近与叛将安守忠打了一仗,不料却打败了,士兵伤亡很大,还丢失了大批武器和辎重。郭子仪受到了降职处分。
公元757年8月,唐肃宗任命长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任命郭子仪为副元帅,联络回纥兵马,加上唐军共计十五万人,准备攻打长安,收复京师。
守卫长安的叛军有十万多人。叛军不习惯守城,而喜欢野战,于是在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一带摆下战场,准备与唐军决战。
叛军十分凶悍,见唐军到来,趁其立足未稳,突然发动进攻。唐军有些慌乱,在这危机关头,前军主将李嗣业大吼一声:“今日若不死战,必将一败涂地。”说着,李嗣业脱掉铠甲,光着膀子,挥舞大刀,厉声大呼,带头冲向敌阵。士兵们受其鼓舞,个个拼死向前。战斗十分惨烈,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到处血肉横飞,尸横遍野。
这一仗,叛军死伤六万多人,元气大伤,退回长安后,没敢停留,连夜逃跑了。第二天,唐军入城,百姓夹道欢呼,不少人流下眼泪,说:“没想到今日又能见到官军”。
李豫、郭子仪休整部队三日,然后率军继续东进,直扑洛阳。安庆绪杀了老爹之后,坐享其成,当了大燕皇帝,听说唐军到来,急令谋臣严庄领兵对敌。严庄是汉族人,却极力唆使安禄山造反,是安禄山的主要谋士,后又投靠安庆绪,帮助他谋杀了安禄山。严庄善于投机钻营,但没有什么真本事。
严庄率十万军队,背山结阵,对抗唐军。郭子仪用大部队攻击叛军正面,令李嗣业和回纥兵登山绕到叛军背后。两军战斗正酣之时,叛军背后尘土飞扬,回纥兵杀到。叛军很怕回纥兵,大惊失色,纷纷溃逃。唐军乘胜掩杀,叛军死伤无数。严庄见势不妙,赶紧投降了,居然被唐朝封了个三品高官。
安庆绪闻知兵败,没等唐军前来攻城,就仓皇逃到邺城,占据了相州。郭子仪顺利收复了洛阳,同时,河北、山西、河南大部分地区也已经收复。郭子仪得胜还朝,唐肃宗令人高接远迎,并夸赞郭子仪说:“国家再造,这都是您的功劳啊!”唐肃宗加封郭子仪为司徒、代国公,赐食邑一千户。
收复两京之后,唐肃宗忙着回迁、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回京等事宜,没有部署对残敌进行追剿。安庆绪、史思明得到喘息机会,分别在相州、范阳重整旗鼓,恢复实力。
公元758年,唐肃宗令九个节度使,各领本部人马,共计六十万人,围攻相州,企图一举灭掉安庆绪。可是,唐肃宗听信谗言,猜忌诸将,不设元帅,致使唐军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因而相州久攻不下。后来,史思明从范阳起兵,来救相州,与安庆绪内外夹击,大败唐军,并且重新占领了洛阳。勇将李嗣业在此役中战死。
唐肃宗恼怒,拿郭子仪当替罪羊,撤消了他的职务,夺了他的兵权。许多人为郭子仪鸣不平,郭子仪却为死伤的将士感到悲痛和内疚,甘愿受罚,并不解释,更无怨言。
公元760年,唐肃宗重新起用郭子仪。郭子仪继续领兵平叛,直到安史之乱被彻底平定。
唐肃宗死后,唐代宗继位。唐代宗担心老将不好驾驭,再一次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
唐朝真是命运多舛,安史之乱刚被平息,吐蕃又趁乱打了过来,一举攻占了长安城。刚即位不久的唐代宗只好逃往陕州,诏令郭子仪召集军队,抵御吐蕃。当时,郭子仪身边只有二十多名士兵,但他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郭子仪军令一下,各路军队纷纷赶来。郭子仪率军大败吐蕃,吐蕃在长安城只待了十五天,就被驱逐出去了。郭子仪把唐代宗迎回长安,他再一次挽救了国家。
唐代宗抱歉地对郭子仪说:“你是国家忠臣,朕后悔用你晚了,才有今日之乱”。从此,唐代宗对郭子仪宠信有加,赐给他免死铁券,把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任命他为太尉、中书令。后来,唐代宗打算任命郭子仪为尚书令。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当过尚书令,后来这一职位一直空着。郭子仪跪地谢恩,但坚辞不受。
郭子仪于国家有大功,又深受皇帝宠信,但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谦虚谨慎,宽厚待人,受到朝野称赞。
唐代宗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皇帝女儿,自然高傲。有一次,小俩口吵架,郭暖急了,脱口说道:“你不就仗着你爹是皇帝吗?我爹是不稀罕当皇帝,要不然,哪有你爹的份?”这话说得过分了,搞不好会掉脑袋的。
升平公主不知深浅,回家后告诉了父亲唐代宗。唐代宗很明智,并没有生气,反而对女儿说:“他说得没错,当年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李家的了。”唐代宗借机把女儿教训了一顿。后人在这一情节的基础上,创作了戏曲《打金枝》。
郭子仪听说了此事,勃然大怒,当即把郭暖痛打了几十大板,然后把他关起来,自己赶紧去向皇帝请罪。唐代宗笑着说:“儿女在闺房之中,什么话不说?何必那么认真呢。”唐代宗还是挺明白事理的。
公元781年,郭子仪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五岁。
后世对郭子仪给予高度评价,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唐代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宋代追封七十二人,郭子仪均名列其中。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还有一个大功臣,名字叫李光弼。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李光弼是契丹族,却对唐朝忠心耿耿,为恢复唐朝江山不遗余力,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