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大蒙古国横空出世

大蒙古国横空出世

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统一蒙古各部以后,在蒙古国境内的斡难河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大蒙古国,铁木真被尊奉为成吉思汗。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四十五岁。

成吉思是蒙古语,含意是指大海般的浩瀚辽阔,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汗是蒙古人对君王的尊称,相当于皇帝。成吉思汗的意思,是指有着大海般宽阔和巨大力量的帝王。也有人认为,成吉思汗是指坚强、最大,有天皇帝或天汗之意。总之,这是一个具有崇高意义的称号。

成吉思汗确实有着雄才大略,他不仅能够打天下,而且还会治天下,他建国以后,制定了一系列统治制度,形成了以蒙古贵族共和政体为特征的强大国家。

成吉思汗最重要的统治制度,是在全国实行了千户制。成吉思汗把国内所有民众,编制成了九十五个千户,由贵族和功臣担任千户长。千户下面设百户、十户,分层次进行管理。千户上面设了左右翼两个万户长,由成吉思汗最信任的大臣博尔术和木华黎担任。这样,从上到下,把原来分散的部落和民众全部组织起来,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

千户制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单位,也是军事组织机构,取代了过去的氏族部落,形成了新的组织形式。千户制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长官由朝廷任命,既管军队,也管行政事务。老百姓下马为民,从事农牧业生产;上马为兵,随时准备对外征战。

千户制是大蒙古国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把各部落、各民族的百姓有效组合成一个整体,既有利于发展生产,又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十分符合当时人口稀少、战事频繁的社会需要。

成吉思汗与以往少数民族统治者不同的是,他不仅实行兵民合一制度,而且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

成吉思汗在战争中认识到,过去游牧民族长期实行的兵民合一制度,固然有利于保证兵源,但缺乏训练,军纪不严,容易溃散,战斗力不强,因而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战争中,就十分重视建立常备军。常备军属于正规军队,专以作战为主,军纪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这是铁木真最终能够征服各个部落、称霸草原的重要原因。

大蒙古国建立以后,民众大增,条件更加具备,成吉思汗进一步加强常备军建设。常备军分为三军,每军兵力在万人以上。常备军的士兵,主要由两类人员组成,一类是从民众中挑选出来的勇士,个个体魄健壮,身手不凡,能够以一当十;另一类是贵族大臣和各级官员的子弟们,他们对朝廷忠诚,而且还有充当人质的作用。

成吉思汗特别重视选拔军队将领,常备军的军官,都是身经百战、有勇有谋、对成吉思汗绝对忠诚的优秀人才。常备军由成吉思汗亲自指挥,平时作为大汗的护卫部队,战时充当主力和先锋。因此,常备军是一支精锐之师,是成吉思汗军队中的核心力量,在征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成吉思汗善于用人,尤其善于发现和重用具有军事才能的人,因而在统一蒙古各部战争中,涌现出一批能征惯战、功勋卓著的将领,著名的有“四杰”、“四勇”、“四弟”、“四子”、等等,使得大蒙古国人才济济。

大蒙古国建立以后,成吉思汗自然要大封功臣,级别高的功臣封了八十八名,都当了千户长以上的高官。这些功臣和蒙古贵族,取代了原来各部落的奴隶主和氏族贵族,形成了新的奴隶主阶层,成为大蒙古国的统治集团和上层社会。

成吉思汗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为大蒙古国制定了法律,叫做《大扎撒》,也被称为《成吉思汗法典》。《成吉思汗法典》根据当时的需要,对国家制度和人们行为做出了法律规范,是世界上第一部应用范围广泛的成文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宪法意义、包含宪政内容的宪法性文件。

《成吉思汗法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第一次将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开,建立了具有部落民主色彩的君主政体制度。这种两权分开并相互制约的制度,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成吉思汗还创造了蒙古文字。蒙古族原先只有口头语言,没有文字,平时靠结草刻木记事。成吉思汗觉得这样很不方便,也不符合大蒙古国的形象,于是就在畏兀儿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蒙古文字。这是蒙古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正因为有了文字,大蒙古国才有条件颁布法律,撰写《蒙古秘史》等大量书籍,促进蒙古族的文明发展。

成吉思汗对宗教实行信仰自由、兼容并包的宽松政策。蒙古族原来信仰萨满教,后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喇嘛教、摩尼教等,也都获得很大发展。

成吉思汗志向远大,雄心勃勃。他曾经豪迈地说过,让普天之下,全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大蒙古国建立以后,已经不满足于蒙古草原一地,于是,蒙古铁骑便冲出草原,驰骋天下,大肆扩张领土。

蒙灭西夏之战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之后,开始对外扩张,他首先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邻居西夏国。

西夏国,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原先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后来依附了唐朝,被安置在北方夏州一带。党项族首领因参加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唐朝封为夏州节度使,并赐李姓。

五代时期,中原混乱,党项族占据西北五州之地,形成半割据政权。宋朝建立以后,企图吞并党项地盘,但没有成功,只好承认它的独立地位。此后党项族势力发展很快,夺取了河西走廊,占据了宁夏全境和甘肃、陕西、内蒙的部分地区,拥有二十个州。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李元昊是党项族的英雄人物,能征善战,使得西夏势力进一步扩大,与宋、辽、金政权时而和谈,时而发生战争。西夏领土东到黄河,西至玉门关,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国力十分强盛,连大宋王朝都打不过它。

到了成吉思汗势力兴起的时候,西夏已经建国一百六十多年了。可是,在西夏后期,由于皇位更替频繁,内部混乱,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西夏是大蒙古国的近邻,成吉思汗要想向南、向西扩张势力,就必须灭掉西夏。

然而,西夏国实力依然不小,西夏人勇武强悍,成吉思汗想吞并西夏,也并非易事。从公元1205年开始,成吉思汗先后六次征伐西夏,其中四次由成吉思汗率军亲征,双方进行了长达二十二年的战争,大蒙古国才最终灭掉了西夏。

成吉思汗第一次出兵攻打西夏,是因为西夏与克烈部接壤,两家关系不错,成吉思汗攻打克烈部的时候,西夏支持克烈部,惹得成吉思汗大为不满。所以,当成吉思汗灭掉克烈部之后,就对西夏进行报复。不过,成吉思汗当时的势力,不足以灭掉西夏,因而只是攻击西夏边境的一些城镇,进行烧杀抢掠。此后,两家在边境一带冲突不断。

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为了扩张领土,第二次次出兵西夏,攻打西夏的斡罗孩城,该城在内蒙境内。西夏军队顽强抵抗,打败了蒙军,守住了城池。经过这次战斗,成吉思汗意识到,灭掉西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蒙古的南边,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金国,决不能让西夏与金国联合起来。于是,成吉思汗改变策略,打算用武力逼迫西夏与自己联盟。

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出动大军,第三次攻打西夏。这一次,成吉思汗改变了进军路线,没有从正面进攻,而是从西边迂回,占领了西州,致使西夏失去了西部屏障。然后,蒙古大军从河西地区进军,再次攻击斡罗孩城,经过激战,最终攻占了城池。

斡罗孩城丢失,直接威胁到西夏的都城兴庆府,就是现在宁夏的银川。西夏皇帝惊慌,向蒙古求和。成吉思汗提出条件,要求西夏依附大蒙古国,共同讨伐金国。西夏皇帝只好答应了。

西夏被迫与蒙古结成了联盟,并按照蒙古的要求,不断出兵征伐金国。成吉思汗成功逼迫西夏为自己效力,很是得意。西夏与金国为敌,互相消耗实力,两败俱伤,蒙古坐收渔翁之利。这样的局面,维持了十多年时间。

西夏被绑在蒙古战车上,军队长期作战,损失很大,疲惫不堪。国内经济也大受影响,民众负担过重,生活贫苦,社会动荡不安。偏偏西夏皇帝又十分昏庸,苟且偷安,沉湎于酒色之中,使得西夏国力每况愈下。

成吉思汗见西夏国力大减,觉得是灭掉西夏的时候了,于是,从公元1217年开始,又数次出兵攻打西夏。这一次,成吉思汗是下决心要灭掉西夏了。

西夏皇帝见蒙古大军来势汹汹,惊慌失措,赶紧逃到灵州躲避,而把朝政交给了太子,后来,干脆把皇位也让给了太子。太子继承皇位后,一改前朝政策,与金国联盟,共同对付蒙古,与蒙古军队周旋了好几年。这个期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横扫中亚和东欧,给了西夏政权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大军,最后一次向西夏发动了猛烈进攻,决心彻底消灭西夏,扩大自己的版图。西夏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只得倾全国之力,奋起抵抗。

蒙古大军兵分两路,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西夏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让蒙军付出了沉重代价。蒙军在攻打宁夏隆德的时候,起初认为这个小小的城池不在话下。不料,隆德守将马肩龙有勇有谋,胆略过人,他亲自登城指挥战斗,蒙军攻击一天,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到了傍晚,蒙军疲惫,马肩龙看准机会,突然率军杀出,蒙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马肩龙把砍下的蒙军士兵头颅挂在城墙上示众,以鼓舞士气。

成吉思汗大怒,亲自指挥攻城,他把军队分成四个批次,轮番进攻,一刻也不停止,使守军疲于奔命。最终,因寡不敌众,隆德城陷落,马肩龙战死。

经过一年多的激烈战斗,蒙古大军成功实行“黄河九渡”,占领了西夏大部分领土,最后,只剩下孤零零的都城兴庆府了。成吉思汗派使者进城,要求西夏投降,但遭到拒绝。

西夏军民坚守孤城半年多时间,将士们宁可战死,也决不投降。蒙军连续攻城,均被打退,伤亡惨重。最终,兴庆府粮草断绝,将士们死伤殆尽,城池陷落,西夏从此灭亡。

蒙军在兴庆府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恼羞成怒,入城后展开疯狂屠杀,全城百姓死于国难。蒙军还不解气,又纵火焚城,西夏宫殿和城中建筑全都化为灰烬,西夏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破坏。蒙军用暴力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

蒙军南下伐金

成吉思汗为了对外扩张,在打击西夏的同时,对另一个邻居金国也发动了进攻。不过,金国势力比西夏强大得多,成吉思汗毕其一生,也没有灭掉金国,但他率军征伐,重创了金国,削弱了金国实力,为儿子窝阔台灭金铺平了道路。

金国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女真族就是后来的满族,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女真族原先部落分散,不能凝聚力量,因而长期受契丹人的统治。后来,女真族出了一位英雄人物,名叫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势力迅速崛起。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东北地区建立了金国,开展了十年伐辽战争,后来与宋朝联合,灭掉了辽国。随后,金国大军南下,攻陷开封,灭掉北宋,占领了中国北方广大地区。

金国统治的区域幅员辽阔,东到大海,西至关中,南抵淮河,北部包括华北、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国力十分强盛。金国南部与南宋对峙,时常发生战争,北部则与蒙古接壤。金国对蒙古部落也时常进行侵扰,每隔几年就要围剿一次,掠夺财物和人口,把年幼的蒙古子女卖为奴婢,还先后捕杀了多名蒙古部落首领。当时蒙古部落分散,力量弱小,对金国无可奈何,但却埋下了仇恨金人的种子。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战争中,借用了金国的名声和力量,他被金国授予官职,便利用这个身份抬高自己,兼并其他部落。成吉思汗势力增强、建立大蒙古国以后,就不再跪拜接受金国皇帝的诏令,而与金国分庭抗礼了,后来更是屡次出兵攻击金国。

这个时候,金国的皇帝叫完颜永济,是金国第七位皇帝。完颜永济昏庸,忠奸不分,没有治国才能,致使朝廷腐败黑暗,民众怨声载道,社会动荡不安。金国虽然统治的地盘很大,却已经是外强中干了。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利用蒙古人对金国的仇恨,举行誓师大会,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伐金战争。成吉思汗出动的兵力约二十万,而金国仅在北部的军队就有四五十万人。不过,蒙军骁勇善战,战斗力远远超过了金兵。

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越过沙漠,进入到汪古族人的地盘。汪古部落是当时的一支少数民族,依附于金国,替金国守护北部边境。可是,汪古部对金国不满,转而投向了蒙古,被成吉思汗封为八十八功臣之一。如此重大之事,金国居然不知道。

汪古部归附了蒙古,等于打开了金国的北大门。成吉思汗率军长驱直入,很快抵达金国的军事重镇乌沙堡。乌沙堡是金国用来防御外敌的军事防御体系,筑有城墙和堡垒,堡垒以暗道相连,还修建了屯兵城,驻扎军队。乌沙堡防御体系十分坚固,可守军没料到蒙军突然杀到,惊慌失措。蒙军一举攻占了乌沙堡,歼灭了全部金兵,并将防御工事悉数捣毁。

蒙军首战乌沙堡,获得大捷,随即马不停蹄,继续南下,连续攻占昌州、抚州、宣州、武州、宁州等地。

金国皇帝听说蒙军大举入侵,慌了手脚,急忙调集北部的几十万兵马,集结于野狐岭,准备进行决战。野狐岭在张家口一带。

成吉思汗率军日夜兼程,快速南下,途中正在生火做饭,忽然得到情报,说金军在野狐岭集结。此地离野狐岭已经不远了,成吉思汗当机立断,下令倒掉食物,不再吃饭,火速向野狐岭进军,迅速占领了野狐岭北面山口等有利地形。

野狐岭之战,惊心动魄。金军比蒙军兵力多一倍,仗着人多势众,蜂拥向蒙军冲杀。蒙军大将木华黎高声疾呼:“敌众我寡,必须拼死决战,决不能后退半步!”木华黎身先士卒,带头冲锋,蒙军士兵斗志高昂,个个奋勇向前。双方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蒙军地形有利,士兵勇猛,最终取得胜利,金兵溃败而逃。

成吉思汗不给敌人喘息机会,挥军追杀,一直追到河北怀安境内,将一部分金军包围,全部予以消灭。这样,经过乌沙堡、野狐岭、怀安三次大战,金军在北方的精锐部队,几乎丧失殆尽。成吉思汗率军在金国北部驻扎下来,进行休养整训。

蒙军整训之后,开始大举进攻金国,爆发了著名的三路伐金之战。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攻击中原。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西路军,沿太行山东麓向南进攻;皇弟哈撒儿等人,率东路军攻打蓟州等地;成吉思汗和小儿子拖雷,从河北向南进军,直捣黄河。

蒙军经过整训,士气旺盛,兵强马壮,三路大军驰骋中原大地,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几乎侵掠了黄河以北所有的金国领土。不到一年时间,蒙军相继攻破九十多座城池,只有金国的都城和十一座城,尚在金军的手中。

蒙军这次征伐中原,采取了野蛮的掳掠作战方法,不长期占领城池,只满足于劫杀掠夺,每攻下一城,就大肆烧杀抢掠,然后离去。蒙军暴虐,把对金人的仇恨转嫁到中原民众身上,仅在保州一地,就屠杀民众数十万人。蒙军所到之处,无不生灵涂炭,造成千里无人烟,中原人民遭受空前浩劫。蒙军的暴行,在历史上留下了罪恶的一页。

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调集大军,围攻金国都城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大都军民拼死抵抗,蒙军久攻不下。金国皇帝向成吉思汗奉献美女、金帛和马匹,求和停战。成吉思汗见大都难以攻克,便同意了。

给金国造成重创以后,成吉思汗封大臣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把他留在中原,自己则率主力返回,准备西征。

木华黎率领部分蒙军,继续经略中原。木华黎有勇有谋,他改变了肆意杀掠的做法,收降了一些地方武装为其效力,占领了中原数十座城池,使得金国领土支离破碎。金国遭受沉重打击,实力大减,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成吉思汗返回以后,不久率军西征。蒙古铁骑在中亚土地上纵横驰骋,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同样也渲泄了暴力。

24、长子西征横扫欧洲34、用汉人方法治理汉地55、权臣控制朝廷18、鹬蚌相争老三继位27、长途跋涉攻灭大理60、元末农民大起义21、联宋灭金统一北方62、彭莹玉一生致力反元17、成吉思汗是怎么死的29、蒙军第三次西征64、红巾军威震天下70、朱元璋灭元建明朝1、《元史》与《新元史》28、再次伐宋蒙哥丧命45、江南反抗迭起63、韩山童发动大起义精选8、元英宗推行汉化被蒙古贵族刺杀56、元惠宗铲除权臣25、乃马真后摄政53、两都之战元朝混乱精选9、一个不懂汉话的元朝皇帝59、元朝矛盾积重难返2、北方兴起蒙古族67、明玉珍占据巴蜀28、再次伐宋蒙哥丧命58、元惠宗先明后暗精选2、大蒙古国横空出世49、元仁宗推行汉化8、蒙灭西夏之战65、徐寿辉摧富益贫57、脱脱力挽危局30、兄弟相争蒙古内乱57、脱脱力挽危局新视角读元史 序言和目录48、元武宗创治改法20、拖雷离奇去世54、兄弟相争弟杀兄63、韩山童发动大起义2、北方兴起蒙古族2、北方兴起蒙古族37、灭亡南宋统一天下34、用汉人方法治理汉地64、红巾军威震天下45、江南反抗迭起47、元成宗守业有成精选2、大蒙古国横空出世56、元惠宗铲除权臣64、红巾军威震天下18、鹬蚌相争老三继位44、海外用兵受挫38、史天泽为元立大功26、蒙哥争得汗位70、朱元璋灭元建明朝精选7、大元朝为何屡次对外作战失败52、泰定帝坐收渔利55、权臣控制朝廷27、长途跋涉攻灭大理36、刘整献策攻伐江南33、士大夫云集金莲川精选10、元朝爆发两都之战新视角读元史 序言和目录精选6、汉人为元朝灭宋立大功2、北方兴起蒙古族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66、陈友谅弑主称帝52、泰定帝坐收渔利27、长途跋涉攻灭大理17、成吉思汗是怎么死的67、明玉珍占据巴蜀44、海外用兵受挫29、蒙军第三次西征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61、起义具有宗教色彩34、用汉人方法治理汉地56、元惠宗铲除权臣65、徐寿辉摧富益贫33、士大夫云集金莲川61、起义具有宗教色彩30、兄弟相争蒙古内乱精选6、汉人为元朝灭宋立大功47、元成宗守业有成精选9、一个不懂汉话的元朝皇帝2、北方兴起蒙古族50、元英宗实施新政48、元武宗创治改法5、为报父仇毁灭塔塔儿58、元惠宗先明后暗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战精选6、汉人为元朝灭宋立大功精选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精选3、大蒙古国三次横扫欧洲28、再次伐宋蒙哥丧命精选7、大元朝为何屡次对外作战失败精选10、元朝爆发两都之战45、江南反抗迭起精选3、大蒙古国三次横扫欧洲32、忽必烈建立元朝精选2、大蒙古国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