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测量课

黄山坐在桌子前抓耳挠腮,张煌言跟张名振坐在他一左一右。

“黄兄你看,这是个抛物线,咱们四磅炮、六磅炮等等不同的炮弹有不同的抛物线的……”张煌言拿出一张表格,“抛物线的测定都在这个表格上,你找到对应的六磅炮。”

黄山用铅笔沿着六磅炮画了一条横线,“然后呢?”

“然后咱们看横轴,横轴是距离,竖轴是角度,假设咱们炮兵距离敌军三里地,三里下边对应的角度就是25度,所以炮兵炮口就应该抬25度。”

“这跟三角函数有什么关系”黄山放下笔。

张名振摇了摇头,“没关系,因为澳洲人已经帮你算好了。”

黄山把笔一摔,“有表还做啥算数啊!不做了不做了。”

张煌言笑道,“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就施秀才还稍微能跟得上。”

黄山转过身来,“那以后咱们炮兵岂不是要招账房先生跟秀才我就觉得这张表,咱们那些打渔的大老粗也看不懂啊。”

“确实是这样,秀才倒不至于,但至少要识字,还要粗通数理,光读死书的酸子也不行的。”

张名振站了起来,“大家也累了,咱们出去走走吧,正好出去看看六到十组今天在干啥。”

黄山揉了揉眼睛,“走吧,听说今天是参谋跟幕僚的必修课,做地形沙盘,咱们没有这门课。”

“澳洲人的沙盘我倒是见过。”张煌言回忆起自己在琼州见到过的情景,金无恙的大办公室中央就有一个,他曾经仔细地看了一下,大体上跟自己的认知相符合,但他不信澳洲人能做到百分百还原,毕竟在地图都虚画的时代,你要说服一个古人地图地形可以按比例放大缩小几乎不可能。

黄山合上作业本,三人一同走到屋外,沙盘制作老师待的地方有一个几十米高的小山坡,此处给学员们练习如何测量等高线,继而制作沙盘。

“沙盘制作的前提就是要绘制等高线图,你怎么绘制呢,肯定不能凭空想象,地形地貌都是我们测绘人员一脚一脚走出来的。”讲解老师正是原勘探专家老陆的嫡传弟子李国饶,他身穿广西山民的服装,身边所有的学生也都做边民打扮。

黄山三人悄悄坐到了外围,跟李国饶点头打了个招呼。

“按照讨逆军的正式课程,咱们一开始要学的其实是民俗与民风,你们将来跟满清作战,肯定会深入敌后测量地形,在敌后工作,口音不对,饮食习惯不对,这些都可能造成测量失败,甚至被敌军俘虏,因此为了方便大家以后的工作,我先教大家一个简易的方法,以后贵军可以发动敌后反清志士进行测量。”

大家笑了起来,怪不得上这门课还得穿奇怪的衣服。

李国饶命人拿来两根笔直的竹竿,约莫一米五左右的长度,两个半圆尺,三根绳子,一根五米长度,另外两根稍短,最后还有两个小秤砣。

“来,你们两个过来帮我一下。”李国饶拿起两个半圆尺,“你们把短细绳从半圆尺中间的孔穿过去,将这一段打死结。”

两个学员比照着老师的方法,将半圆尺系好固定在长绳子上,然后将两枚秤砣吊在半圆尺的中央。

“好了,接下来要把长绳的两端系在两根竹竿的距离顶端15厘米左右的凹槽内,大家切记,这个绳子一定要绷紧,否则测量出来的结果会有偏差。”李国饶把杆子头递给学员们一个个传阅。

黄山把杆子拿到手里,“小小的物件还挺别致的。”

张煌言跟张名振两人捏着胡子,“竹竿、秤砣跟绳子都是民人常用之物,如果再化妆成木匠,连半圆尺都好解释了。”

等简易测量仪又回到李国饶手中后,他拍了拍手,“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物件怎么测量等高线。两位张师傅,你们俩过来做个示范如何”

“我们”张煌言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还是看着学吧。”

“过来嘛,我听学员们说你俩算数学的很好,半圆尺应该很熟悉。”

二张也不再推辞,李国饶把两根竹竿交到两人手中,他把住其中一根,找到山坡上的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咱们测量的基准点,在这个点,你要用罗盘确认好自己的南北方位,竹竿一定是要跟咱们的铅摆垂直。”

张煌言伫立在自己的点上,将竹竿竖好后拿出罗盘,“一号基准点确认完毕。”

李国饶在一张大图纸上点了一个基准点,“现在请张名振先生将竹竿向后拉,直到细线绷直,站在原地寻找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就在你两个铅摆都指示在半圆尺的90度位置上。”

张名振按照指示,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挪,不一会儿这个位置就找到了,“二号点确认完毕,在一号点62度方向。”

“二号点确认方位角,张煌言先生,你现在按照我对张名振先生说的方法,依葫芦画瓢,确认三号点。”

二张越来越熟悉,基本确认一个点差不多用时一分钟左右,这样看来,测量一个南方山头差不多十天左右就够了,如果人手比较多,可以同时对多个山头进行测量,速度还是很可观的。

李国饶按照二张的报点在纸上画图,“咱们在画等高线图的时候,要本着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连线要圆滑丰满,不要太曲折,否则后边制作沙盘会很困难。”

“报告教官,一圈已经测量完了。”张煌言将两根竹竿抱在手中,“接下去是不是去测另一个山头”

“咱们还没完呢。”李国饶笑道,“等高线哪有一条线就好的,我们设计上高距是十米,你们就要再爬十米的高度,再测量一圈,如此往复,直到山顶。”

李国饶拿了个石灰罐,在刚刚戳下去的洞里做标记,防止第二道线串线,“大家记住,在野外作业,有些地方比较陡峭,或者人没法攀爬,可以适当拉宽行距。”

学员们手里拿着笔记,将关键点一一记下,跟李国饶想的相反,学员对这繁琐的测量过程并不抵触,因为原本山川理势只能朝廷出人堪舆,跟历法一样是天下禁术,没想到澳洲人连这种学问都教,哪有不好好学的道理

第七十三章 探矿第二十五章 宴会第三百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四十章 河仙镇第三十三章 沃尔特水库战斗第二百零四章 永历赶散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后审判(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潘家角的三和大神第三十七章 战果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下明灯澳洲藩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克上(上)第六十八章 变数第七十八章 武器试制第七十六章 钱德勒之死第三十三章 沃尔特水库战斗第一百零六章 波诡云谲的局势第三百五十三章 锡兰第一百八十七章 轰炸气球第一百四十章 加冕典礼(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官之战第一百六十八章 黄佩琪和朱乔治第一百六十一章 留澳幼童(三)第六十六章 比赛之后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院见闻(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留澳幼童(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潘坤的苦恼第二百二十章 十字路口第二百零九章 悲惨的安南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战后审判(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英雄相惜第十五章 联合审判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口退税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力回顾一百八十三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冕典礼(二)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零九章 悲惨的安南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蒸汽之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计划多妻第七十六章 钱德勒之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林宇相亲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瘸子的回忆第二章 雾夜小镇第三百零九章 明冬人第二十四章 面见总督第五十一章 军队改制第三十一章 信鸽号的旅程第三百五十三章 锡兰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冕典礼(二)第九十一章 东南亚泥潭(二)第八十五章 莫方反应第二百八十二章 神奇的农具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陈合流第十章 战后小镇第二百零七章 琼州来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使琉球第一百八十七章 轰炸气球第四十四章 皇家橡树第三百一十九章 和解第一百四十六章 阿奇博德漂流记(一)番外第一百六十九章 捕鲸记(一)第十七章 巴兰加鲁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上封锁线第三百四十四章 霹雳国第二百三十三章 浙闽总督第三百零七章 制作沙盘第一百零七章 印度土兵第八十章 查理二世的王冠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奇博德往事(三)番外第一百五十章 阿奇博德往事(五)番外第三百三十九章 秉烛夜谈第一百四十章 加冕典礼(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屠龙饭店第一百三十九章 爆料第一百二十章 新闻发布会(一)第七十九章 他们的国王第六章 一条大河南渡记之两肋插刀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渡记之马进宝第二十一章 荷兰人见闻第四十五章 哗变第二十二章 准备启航第二百就是一章 老夫少妻第二百七十七章 咖啡第七十五章 铁山第四十五章 哗变第二百七十五章 调解会第四十八章 悉尼剪影第十六章 秘密会议第八十二章 越南人阮福春第二百八十四章 潘家角的三和大神第一百一十九章 琉球使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琉球使臣第七十二章 刘国昌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病情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见马进宝第二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三十六章 溃败第一百章 东南亚泥潭(十一)第二百一十章 阮主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