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哗变

“李维,所有的人都已经通知到了吗?今晚七点准时起事,从伦敦来的消息说李尔本正在被克伦威尔迫害,军营的长官们现在已经起了怀疑,我们的处境岌岌可危,跟莫迪亚洛克人约定的时间已经快到了,大家做好准备行动吧。”一间酒馆的小房间里埃尔顿鼓动着众人,在座的有李维、伊丽莎白等一众平等派。

“要是莫迪亚洛克人在英格兰被克伦威尔击败了呢,要是他们不来了呢,这太冒险了,而且就算我们今天能够哗变成功,抢到码头里的军舰和商船,我们也逃脱不了海军的追捕,去莫迪亚洛克的路途实在太遥远了。”有人似乎觉得这个计划充满了不确定性,并不支持这样的冒险行动。

埃尔顿站了起来,看着这里的每一个人,“难道你们就一直想过这样的生活吗?我们当时跟着克伦威尔攻打王军可不是为了让他肆意排除异己,让他废除法官和法律,这已经严重违背了我们的初衷,现在我们即便想苟活都不行了,英格兰新模范军的暴行很快就会蔓延到边疆的驻军,什么都不做就是等死,如果有人不想干,现在必须在我们的监管之下,我也不逼着你们,等我们走的时候自然会放了你。”

在座的几人沉默了一会儿,伊丽莎白.李尔本首先开口道:“我跟你走。”其它几人纷纷开口赞同,埃尔顿见众人没有意见,便分配了任务,他让李维去联系莫迪亚洛克人留在此地的两百名移民,晚七点他们哗变的时候,忠于克伦威尔的守军一定会被吸引过来,到时候就让移民的头头约书亚趁机抢走码头的军舰和商船,他们会在指定地点汇合。

莫迪亚洛克人的移民营已经收到了埃尔顿的消息,他们留在本地的时候唐纳德给了他们一部分武器用以自保,前一段日子新模范军里的内奸又偷偷运出来不少火药和武器,叛军除了火炮恐怕轻武器的数量已经在守军之上。

约书亚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埃尔顿的请求,新移民团体里面有四分之三都是男性,况且过去都是过的刀头舔血的日子,冒险才是这个时代最高贵的品质。而且万一要是埃尔顿被镇压下去,供出这是莫迪亚洛克人的提议,他们也难逃一劫,所以约书亚根本没有疑问,立马跟众人确定好了行动方案。

本地新模范军的长官是汉弗莱少校,他本来是英格兰肯特郡的一名商人,跟着克伦威尔对王军打了几仗后便在军队里面发展了,但是半路出家的身份背景却让他徘徊在传统军官圈子之外,这让他在伦敦感到格格不入,他于是便主动请缨去了前线,希望通过军功晋升,然后再回伦敦给这帮人狠狠的一巴掌,然而现实很快展示了它残酷的一面,他并没有获得参与对苏格兰战争的资格,而是被派往了爱尔兰这个大泥潭,这里情况要比苏格兰复杂太多,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稍微处理不慎就会造成大面积糜烂,因此他是活得战战兢兢,同时也对伦敦的高层充满了怨恨,有时候他甚至同情起那些哗变的士兵,但这种想法又让他充满了深深的负罪感。

晚七点的时候,平等派开始在军营中闹事,他们到处冲撞军官,毁坏军营中的公共设施,被冲撞的军官们不知这是平等派士兵们故意找茬,当即判了几个人鞭刑,可是等来的不是实行鞭刑的士兵,而是一枪托,哗变的士兵们迅速占领了营中的军械库,其他派别的士兵们也趁火打劫,整个军营已经不受控制。

哗变的时候汉弗莱正在处理公文,外边的叫喊声立马引起了他的警觉,他抽出佩剑和一把手枪。“卫兵,顶住大门!”

“少校!快趴下!”卫兵从窗口看到很多手持火器的叛军正在朝这里赶来,卫兵举枪就想射击,然而双手在不受控制地抖动。

“该死!”火枪里的火药没有填紧,手一抖全部洒掉了,命运再也没有给他第二次机会,外边的叛军同时开了火,木门顿时被打得碎屑飞溅,站在门后的卫兵浑身是血,转眼是活不成了。汉弗莱惊恐地朝门外放了一枪,但是很显然没有击中任何人。

“咔哒,咔哒”枪扳机无奈地响着,“啊……”汉弗莱绝望地将手枪扔向门外。

“狗娘养的!”一个叛军士兵满脸是血冲了进来,举枪对着汉弗莱就要射击,埃尔顿赶了上来立马按下了手枪。

“埃尔顿,你给我滚开,你忘记他对你抽的鞭子了吗?”被拦住的士兵青筋暴露,挣红了脸想要挣脱埃尔顿的双手。

“蠢货,打死他谁来吸引军舰上的驻军?你他妈会写字吗?”埃尔顿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好好的计划差点被这个莽夫毁掉。

士兵喘着粗气,不情愿地放下了手中的枪。

“李维,把他架出去,我要和少校好好谈谈。”埃尔顿将自己的枪放进枪套,“少校,请放心,我们不会伤害你的,我们只反对克伦威尔。”

汉弗莱的双腿在发抖,“根本没必要的,海军的驻军马上就会过来,现在你们想走还来得及,根本没人拦得住你们。”

“少校,如果只是想走,我们早就当了逃兵,但是我们今天要做的可不仅仅是逃跑,我们要给伦敦一个教训。放下武器投降吧,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做,我保证你不死。”埃尔顿一脸严肃,汉弗莱整个人就愣在这里。

“汉弗莱,我们并不想对你动粗,你和那些军官们不一样,请立马给海军写信,告诉他们你需要支援,我知道你不想死,我们都不想死,否则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埃尔顿拿出枪指向汉弗莱的脑袋。

汉弗莱最后的心理防线也奔溃了,现在这种情况根本就没有活路,现在一个步兵团哗变,克伦威尔根本就不会放过他,脑中反抗了几秒钟他便扔掉了手中的佩剑,拿起鹅毛笔写起了求援信。

他已经受够了当前的处境,既然伦敦一直排斥自己,现在不管怎么都会死,还不如一起反了,将信盖上火漆后,汉弗莱把信哆哆嗦嗦地交给了埃尔顿,“你们要去哪里?请带我一起走吧,现在这种状况克伦威尔一定会处决我的。”埃尔顿眼皮也没抬一下,把信交给了身后的士兵。

港口里的海军早就发现了城外军营里的异状,但是黑夜里并不知道具体状况,因此也不敢贸然行动,但是刚刚有个士兵带来了驻军长官汉弗莱的信,信中说现在军营里哗变的士兵在到处作乱,但是忠于共和国的士兵们仍然在抵抗,需要海军的援助,当时港口里停了两艘五百吨左右的盖伦帆船,船上并不满员,只有四百多名海军士兵,当时海军负责人考虑到一个新模范军团有六百人,即便部分哗变,也需要三百人去镇压才能形成绝对优势,便留了一百多人和水手们在港口看守船只。

约书亚等到海军的人都走远后,带领着莫迪亚洛克的士兵们偷偷摸向了码头,当时李维给约书亚运出了不少军中物资,其中就包括了新模范军军服,这个时代里很少有军队能穿上整齐的军服,新模范军首屈一指,威尼斯红的军服是所有新模范军辨认自己人的标志,看守士兵们看到有一帮陆军奔向码头立马警戒起来。

“前面的人快停下!”谁都不敢保证前方是不是哗变的士兵,奔向船只的几十个人大声叫着,“败了,败了!乱军占领了军营!快让我们上船,他们就追在我们后边”。

看守海军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情况看起来似乎很不妙,奔跑的陆军后边枪声不断,根本没有时间做有效检查,那还是赶紧救自己人吧,海军们挪开堵在路上的路障,让这些士兵们进入己方的保护区域,等所有红衣军都进去之后,后方果然出现了一堆乱民,海军士兵们举枪便射,但是对方人稀稀拉拉,根本看不到射倒了几个人。

“你们这帮该死的逃兵,赶紧拿起枪跟我们一起作战!”守军长官对着刚跑进来的红衣军骂道,“如果你们不想死的话,就像个男人一样。”

约书亚举起手抢对着面前的海军军官就是一枪,其它士兵们也纷纷对着躲在路障后的士兵们开火,趁此机会,路障对面的士兵们也一拥而上,拿起短刀和守军肉搏起来,守军被身后的袭击一下子打懵了,根本无心恋战,被对面的士兵一个冲锋便开始溃逃,船上的水手见状纷纷准备出港逃逸,但是偌大的帆船想要灵活行动谈何容易,士兵们击溃海军守兵们后迅速开始登船,这里有人当过海盗,有人是丹麦东印度公司的武装职员,没有人对这一项活动陌生,不一会儿两艘盖伦船上的水手纷纷投降,士兵们将两艘盖伦船开出封锁港口,防止有人出去通风报信,一时间,韦克斯福德成了一座孤城。

再说埃尔顿那边,哗变的过程中保王党、第五君主论的士兵们迅速和平等派士兵结成了同盟,汉弗莱到这个时候才发现,真正忠于伦敦的士兵已经不足四分之一,哗变的士兵们在海军援军到达之前就已经完全控制了军营的态势。

汉弗莱已经彻底倒向了埃尔顿,其他仍然忠于议会的士兵被捆了起来,他们的武器被收缴,再加上武器库里剩下来的武器,这些足足武装了三百多出城的各个派别的乱民,六百多人在汉弗莱的引导下朝着海军士兵的方向前进,他们在白天还是伦敦的好士兵和公民,现在暴民们跟在叛乱军队后边焚烧着克伦威尔的旗帜,对克伦威尔的谩骂充斥着整个夜空。

海军士兵和叛军很快就相遇了,海军士兵看到叛军人多势众知道情况不妙,但是这时候肯定不能逃跑,陆军兵团可是有骑兵的,现在把背后留给敌人简直就是找死。

“对面的海军兄弟们,投降吧!”汉弗莱对着对面大喊,“你们已经没有了任何优势,现在所有的市民和士兵都站在我们这一边。”士兵们和市民纷纷呐喊起来。“我们当初和克伦威尔攻打王军可不是为了让他建立恐怖的统治,现在不仅仅国王没了,连法官也没了,神父也没了,地上的罪犯无法得到制裁,死去的可怜人没有地方祷告。英格兰已经被他破坏了,跟着我们一起造反吧。”

海军军官仍然不为所动,“对面的兄弟们,我知道你们都是被汉弗莱这个奸诈小人所欺骗,共和国才是人民的国家,你们不要执迷不悟,等英格兰的新模范军一到,叛乱就会被镇压,回家吧,和你们的妻子孩子一起。”说完对面的叛军阵营一阵嘘声,双方都举起了枪。

不过就在局势进一步不可收拾的时候,海军后方阵营忽然出现了骚乱,当时被约书亚进攻的留守士兵不少逃离了港口,他们带来了令人绝望的消息,叛军和外国人里应外合,现在港口已经被外国人控制,两艘军舰也被攻占,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赢的可能性了,不少海军士兵当场扔掉枪械,有些甚至直接跑到对面的阵营,调准枪口对着几分钟前还在一个阵营的同胞。

“不许跑,所有人都不许跑,谁再跑就判处绞刑。”海军军官发了疯似的想要拦住身边的士兵,但是根本起不到作用,渐渐地,慌乱的人群淹没了他的身影,海军军官履行了他对议会的忠诚。

第三十六章 遭遇战(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闻发布会(二)第六十四章 厨艺大赛?西洋餐第一百零六章 波诡云谲的局势第七十六章 钱德勒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临高旧事(一)第二百四十章 碉楼攻防战第九十五章 东南亚泥潭(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琼州间谍网(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做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战后审判(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陈合流第四十章 攻打梧州(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女奴还是妻子第四十四章 皇家橡树第八十三章 谋划占城第二章 雾夜小镇第二百四十章 碉楼攻防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澳版《藩国仪注》第三十九章 攻打梧州(一)第九十二章 东南亚泥潭(三)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十二章 准备启航第一百零三章 强烈谴责第三百零一章 湖云苏松布行第八十三章 谋划占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林宇相亲第七十八章 武器试制第六十三章 澳门之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澳洲赐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阿奇博德往事(四)番外第三十章 船队扩充第五十八章 农业与制药第二百七十七章 咖啡第二百二十七章 死跑龙套的第四十七章 墨尔本往事第七十四章 卧龙岗煤矿第三百四十八章 火烧吉打第七章 剿灭阿奇博德第二百一十六章 演习前的准备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业的力量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一十章 阮主来客第三十七章 战果第八十九章 工业收尾第三十五章 遭遇战(一)第十章 战后小镇第一百二十九章 常胜制药厂第二百八十八章 宝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厂的早晨第一百七十一章 有主的新西兰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院见闻(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潘家角的三和大神第一百五十九章 留澳幼童(一)第三十八章 册封第九十二章 东南亚泥潭(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潘家角的三和大神第九十二章 东南亚泥潭(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瘸子的回忆第九章 初步探索第五章 海湾会议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业的力量第二百一十章 阮主来客第八章 战后分配第一百六十二章 留澳幼童(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郑军之困第二百四十三章 做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锡兰第二百八十八章 宝地第二十一章 荷兰人见闻第三百二十二章 琼州号第七十二章 刘国昌的安排第二十二章 准备启航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三十二章 黄金海岸第二十四章 面见总督第二百九十章 人民的治安官第五十四章 医药问题第二百八十二章 神奇的农具第七十三章 探矿第一百二十九章 常胜制药厂第九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七十八章 暗流涌动第一百零五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二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零五章 学渣脑子不够用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冈萨雷斯.萨拉查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厂的早晨第六十五章 厨艺大赛?倭餐第一百五十三章 后勤部拆分第一百三十五章 病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潘坤的苦恼第七十九章 他们的国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马(林)大善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马蹄山惊蛰第二十四章 面见总督第一百五十八章 友邦惊诧第二十章 金融体系初创(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赌徒顾小磊第一百三十九章 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