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新忠臣

第五伦给王莽的奏疏上,确实是好消息,但却未一五一十禀报大胜,而是留了点小心眼。

“此役是胜了,但必须是惨胜!”这是第五伦让黄长等人下笔时定的大纲。

时至今日,新室已趋于崩溃,他能赢赤眉,不是因为“魏郡大尹”这个名号,而是因为,他是第五伦。

王莽已经给不了地方大员任何实质性奖励,只有毫无用处的升爵、或在将军名号上加个“大”字,并无实际作用,反而会让第五伦这大新忠良人设越来越凸出,他日越发不好决裂。

更何况以王莽的脾性,你还指望他付出,不反过来和你要东西就不错了!

于是在第五伦的上疏中,参战的赤眉从六七万,变成了两三万,而且只是侥幸将其击退过河,威胁仍在,不能让王莽觉得你实力太强,勒令第五伦渡河扫平兖州,明天立刻出发……

俘获万余赤眉给自己干活这种事提都不能提,王莽可能会要你献俘,一次上千人那种。

还要哭诉一番困难,此役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第五伦的实际伤亡还真是阵亡八百,受伤一千。

第五伦不担心自己阵营里有人打小报告,反正寿良郡的官儿,郡丞也好,属令也罢,都在大河对岸,去年就被赤眉给宰了。

而寿良唯一能和朝廷沟通往来的,阳平侯王莫,又在和第五伦见了一面后,被“赤眉”袭击身亡。

魏成郡第五伦管控得严,与兵曹掾柴戎合谋,一起把本该管军事的属令史熊架空了,他送往常安的信,第五伦都要截留拆过,若是不合心意。

“那就是在半路被贼寇给劫了!”

还有表面上已对他俯首帖耳西门氏,第五伦也敲打过,使其不敢乱给朝中卫将军王涉门下的方士西门君惠传消息。

如此种种,只求王莽当自己不存在。

但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着,第五伦能搞定郡里的消息渠道,却管不住郡外的啊!

他在那自诩小胜,邻居里有的是人替他报功。

诸如平河(清河)连率谷恭,听闻赤眉被击退的消息后,顿时大喜,积极替第五伦表功,根据道听途说,将第五伦的胜利描绘得无比壮阔。最后顺便请求朝廷给第五伦下令,让他支援清河,谷恭快在铜马等各路河北义军滋扰下撑不住了。

还有治亭连率,王莽的堂弟王闳,据传梁山赤眉董宪夺取定陶后,下一步就要带着十万大军来濮阳,吓得王闳差点又服毒一次,遂请求第五伦来助阵——当年他亦曾帮第五伦拿下过邺城。

第五伦欣然应诺,遂派人将治亭郡在大河新道以北的卫国、顿丘两个县给占了,协助友军巩固河防,至于河防另一侧,关他屁事,民兵统统解散回家,春耕种田保生产要紧。

王闳亦只能连告状带表功,希望王莽能给第五伦下诏,令魏兵渡河保卫濮阳!

对比第五伦的奏疏,和他邻居们的奏疏,王莽陷入了沉思,而五威司命陈崇则乘机在旁进言:

“陛下。”

“这究竟是第五伦太自谦。”

“还是他太圆滑?”

岂料王莽却不怒反喜:“既然有邻郡奏疏为佐证,看来第五卿的大胜,是真的!”

而不是像更始将军的“有盐大捷”一样,是虚报功劳。

这一趟,第五伦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王莽最终弃第五伦自己的奏疏不顾,选择相信别人的说法。

不能不信,因为朝廷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王莽颇为精通宣传之能,他当年政斗失败下野,就是靠着几百封贤良文学替他鸣冤的上奏复出,而能成功代汉,也与操弄舆论息息相关。

他能将巴蜀的小野鸡说成是周代越裳氏所献白雉,是周公以来头一遭,翟义举兵反对时,王莽亦能派遣桓谭等德高望重的士大夫下到郡县代自己宣扬,压制舆情。

虽然天下处处起火,土崩之势已现,但常安官吏们听到的,依然是一切向好。

前队那边,严尤大将军剿寇五万,虎踞宛城,波水大将军窦融穿插敌阵,转进颍川,打算从侧翼包围贼寇,胜利在望!

南郡则是田戎、秦丰两支贼人迫于官府压力,不得不聚在一起,来到江陵城下武装请降……

赤眉大贼樊崇是畏我王师锋芒,慌不择路,向东遁逃,想要回老家莒城。

定陶……定陶的沦陷实在是洗不清,王莽就当作没发生,耿艾尽忠殉国,他的爵位由其子耿纯继承。

败仗都能洗刷成胜利,更何况是第五伦?朝廷大肆褒扬,魏成大尹平赤将军用兵如神,全歼赤眉贼十万,黄河为之不流啊!

这大胜一出,常安满城庆贺,百官奉承说贼寇扫清有望,而五威司命陈崇虽然看不得第五伦获胜,但亦适时给王莽拍马屁,上了一封精彩绝伦的奏疏。

“陛下奉天洪范,心合宝龟,膺受元命,能够预知成败,咸应兆占,是谓配天。”

“配天之主,思虑则能移气,出言则能使物自动,施政则百姓甘心受化。先时天子下诏使第五伦兼任寿良连率,群臣颇多不解,然臣崇伏读诏书,窃计时辰,才惊觉陛下圣思始发,反虏已落下风;诏文始下,反虏大败;制书始下,贼虏投河。第五伦虽有功勋,然未及齐其锋芒,赤眉之所以败局已定,多赖陛下圣思也!”

士卒用命,第五伦指挥得当固然有功,但最大的功劳,还是皇帝的一句话啊!

总之,第五伦忠心为国,天子善于用人,英明神武,万事大吉,万事大吉。

其余一切败仗、失地、丧师,都被来自黄河边的好消息掩盖了,必须掩盖,否则要出大事!

既然得此大胜,第五伦当然不能不赏,王莽一高兴,遂给第五伦又升了官。

“除为兖州牧,位比上公!”

兖州牧,顾名思义,管兖州,第五伦若是知道了,只怕是想吐血。

这新朝的兖州,辖巨野(山阳)、治亭(东郡)、寿良、陈留、济平(济阴)、泰山、有盐(东平)、莒陵(城阳)八个郡,然鹅……

泰山是赤眉的大本营,从郡到县一切建制被扫了干净,荡然无存;有盐是成昌大捷之地,王师屠了一遍,赤眉再来一遭,早已赤地千里;济平刚被董宪攻下,火还烧着呢,而巨野正在被他进攻;更远的莒陵,是樊崇的老家,他正喜滋滋地带着十多万人马杀回去。

此外,治亭郡的王闳也迫于盗贼威胁自身难保,算来算去,除了第五伦已经攒在手中的半个寿良郡外,也就陈留还算完好,其余几乎都被赤眉打成一片烂地。

王莽不愧是王莽,从来不做一次亏本买卖,这是指望第五伦再接再厉,自带干粮,就靠一个兖州牧的名号,带着手下分驻各地后,剩下不到几千的机动兵力,替朝廷把二十几万赤眉主力都给平了!

对了,他还真不出所料,给第五伦升了军职,加了个字,从此以后就是“平赤大将军”呢!

朝廷自有规制,既然第五伦升了官,这大尹、连率自然就不能再做,王莽倒也没有糊涂到再度空降一个官儿去,而是从第五伦的部下里提拔。魏成大尹由马援担任,寿良连率由耿纯担任。

在王莽看来,茂陵马氏、宋子耿氏,皆乃大新忠良,扬州牧马余、济平大尹耿艾都死于任上,为国尽忠,忠臣的兄弟、儿子应该也是忠臣。

于是第五伦就剩下一个兖州牧的空名号,让人搞不清楚这究竟是赏还是惩了。

王莽似乎也觉得如此不足以宽慰功臣之心,遂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

“予欲加封第五伦为上公!”

且说新朝爵制与秦汉不同,而是复古了周代吾等爵,自上而下,公侯伯子男各列其位,王莽始建国初期,除了加封自己的儿子、孙子为公外,在外姓群臣之中,只有十一上公,这便是他代汉的班底四辅三公四将,刘歆等人位列其中。

当然,这里面也混进了某献金匮的神棍、卖饼的、看大门的。

后来老臣们相继亡故,公爵及身而止不传子孙,外姓公爵便渐渐稀少。直到去年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有盐大捷”,王莽一高兴就封他二人为公。结果奏疏还没送出去,大捷就变成了大败,此事遂不了了之。

如今却是第五伦战胜了赤眉——虽然是三支中最弱的一支,但亦是开年以来王莽听到最好的消息,虽然群臣皆言第五伦太过年轻不可骤赏高位,但王莽心意已决,只令国师公刘歆领衔,议其爵号。

按照新朝的规矩,一般是取一好字,与“新”结合,诸如刘歆是嘉新公、哀章是美新公。

该用何字,关乎寓意、体统,可是朝廷大事,尚在议论之中。可第五伦的胜仗不会改变天下大势,王莽虽将各郡的坏消息掩着捂着,但舆辞上的小手脚,却不会对现实有半分裨益,这天下贼寇,还是得剿!

王莽遂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大赦天下,下了一道诏令:“王匡、哀章、第五伦讨青、徐、兖盗贼;太师王寻等讨前队丑虏,明告以来降者不杀、守约不变。如若群盗仍迷惑不散,予将遣大司空、隆新公王邑,将百万之师劋绝之矣!”

时至今日,王莽终于舍得让被他雪藏了十多年,大新最强将军,用兵如神的大司空王邑出手了!

但问题来说,朝廷连续丧师,哪来的百万大军?

答案是:正在凑。

“关中、陇右,户数过八十万,两户出一丁,征召大军四十万,二月募足,三月集结,孟夏出征,交予大司空剿贼!”

……

新室“百万大军”招募之际,从常安到六尉,皆是一阵鸡飞狗跳,连第五氏也未能幸免。

安静的地方也有,当初第五伦与老师扬雄居住的宣明里对面,更名为“定安馆”的明光宫中,作为反贼家眷被送入宫的阴丽华,正跪拜在地上,接受主人的审视。

“你便是前队刘伯升那未嫁的新妇?姓甚名甚?”

这却是上报的官员搞错了,阴丽华小心翼翼地说道:

“贱婢,曾是刘伯升之弟未嫁新妇。”

确实是“曾”,从与家人一起作为战利品,送往常安那天起,她的身份就变了,是贱婢,是获虏。地面的砖冰冷,平素都是坐在上头接受下人膜拜的阴丽华,今日却穿着一身宫婢装束,俯首帖耳。

阴氏全家的运气很好,不像李氏,虽然李通兄弟逃走,但全家六十四口人,统统在常安弃市。

阴氏家主主动开新野城请降,被皇帝示以宽宥,没有处死,只降为奴婢。男的遣去上林铸钱,女子则入于掖庭做些洗涤、织布的活,每日与冰冷的水打交道,阴氏淑女原本嫩白的小手都冻得肿红,只能暗暗掩泪,她开始尝到这世间的苦楚了。

掖庭管得严,虽然偶尔会挨女官毒打,但至少没人凌辱她们。前几天,据传王莽的儿子,那个曾被第五伦从新都接到常安来的王兴,对阴丽华颇感兴趣,欲将她调到府中去,可却被更有话语权的人截了胡。

阴丽华遂被带到了这总是大门紧闭、神神秘秘的定安馆,也不知是福是祸。

“抬起头来。”

阴丽华微微抬起眼睛,看到了自己的新主人,一位身着素服女子,正是王莽的女儿,黄皇室主,年未满三十,风华正茂,但她仿佛一直都在戴孝:为母亲、为兄长,也为前朝。

听闻有“复汉反贼妻女”被送到常安,黄皇室主也不知心存何想,竟将阴丽华要了来,见她生得贝齿明眸,模样可人,举止又端庄得体,有些怜惜,只叹道:“本是好人家的淑女,奈何竟沦为奴,也罢,往后你就跟在吾身边。”

“诺,贱婢叩谢长公主……”阴丽华暗暗松了口气,看来自己遇上了一位和蔼的主人。

“在定安馆中,不要用这个称呼,唯独在这,也只有在这……”

王嬿感慨道:“我不是新室的长公主,只是汉家的未亡人!”

……

PS:第二章在18:00。

第411章 真龙不怕火第143章 惊弓之鸟(求月票)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403章 易姓第584章 大进军第522章 殉道第351章 报与桃花一处开第345章 突骑第475章 钩直饵咸第675章 云梦第268章 王司徒第421章 五德第598章 落红第196章 攘外安内第424章 君王死社稷!第220章 战神第172章 聚米为山第269章 儿皇帝第534章 尔虞我诈第89章 对百姓我重拳出击第415章 想桃吃第69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第358章 好消息第624章 异端更可恨第21章 蒂花之秀第30章 新朝雅政第289章 天兵第361章 采风第698章 魏皇来了,青天就有了第693章 齐卸甲第569章 手抖第345章 突骑第317章 怀哉第598章 落红第94章 千里驰援第192章 反动势力第177章 武安第342章守户之犬第448章 山海情第632章 如闪电般归来第598章 落红第699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408章 怒发冲冠第523章 创业未半第159章 挑动黄河天下反第352章 还能离啊第694章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第169章 狗头第278章 另起炉灶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45章 诸君!第320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第121章 入宫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395章 大公第536章 好人第142章 反贼何苦难为反贼第28章 季布一诺第440章 猛兽第618章 不许秀!第4章 第五伦让梨第565章 江汉第425章 独立第565章 江汉第106章 吞胡第154章 折肱第507章 双兔第86章 好马配好鞍第587章 还有一点想笑第468章 祁山第451章 看不见的客人第447章 六盘山上高峰第47章 兄友弟恭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554章 荆襄第669章 当阳第491章 立国第229章 董忠第284章 盗跖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363章 反了个寂寞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299章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第125章 五杀!第605章 甩锅大会第630章 脸都不要了!第499章 强渡第582章 猛如虎第531章 齐家第105章 刈麦第354章 百废待兴第674章 虎牙第618章 不许秀!第325章 远交近攻第200章 奇变偶不变第680章 冲舟第286章 过河卒(第二卷完)第185章 纳头便拜第110章 跟我上第362章 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