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他年我若为青帝

姑苏吴城的冬雨像是凄凄惨惨的泪,让人感到彻骨之寒,似乎比北方还冷。尤其对是披麻戴孝,已经给亡兄连守三夜刘秀而言,这大概是他经历过最难熬的一个腊月。

最初刘秀是坚决不信的:“伯兄有万夫不当之勇,只有他破敌杀人的份,哪能被人斩杀?”

但事实就是事实,纵刘秀如何抗拒,都必须接受。

往事一幕幕在眼前浮现,说起来,他和兄长都生于腊月呢,刘伯升是汉成帝在位时,而刘秀生于汉哀帝建平元年腊月初六,他父亲那时候是陈留郡济阳县令,后来调到汝南郡南顿县,卒于任上,那时候刘秀才八岁。

自此以后,兄弟姊妹们就相依为命,刘伯升与他一母同胞,更是长兄如父。他性刚毅,慷慨有大节,靠着结交豪杰,把他们这个支系中衰的名望振兴,成了舂陵刘氏之首。

曾经的兄长一直是刘秀倾慕的对象和目标,年幼时一起玩耍跟着他习武;稍大后听他与宾客们谈话,见他们时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复汉“的念头第一次植入了刘秀的心里。

成年后,兄弟俩为复汉奔走,刘秀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楚元王刘交”,辅翼而已,希望能以自己所长,助兄长成就大业,胜利后为执金吾,做一方诸侯足矣。

纵是他打完昆阳后雄心顿生,也聚拢了一群宛、颍之士,但也只想着,捡起他给刘伯升提议却被兄长拒绝的“徇于江淮”计划。在东南干出一番事业,他日和兄长一东一西,会师于中原。

谁曾想,兄长创业未半而中道薨殂。

他曾苦苦劝谏刘伯升:“不要入关!”说过可不止三遍。关中有第五伦,此人是一个强悍的对手,刘秀设想过兄长一意孤行的结果必不会顺利,但何至于直接殒命?

听说伯升至死都死站着的,听说他身中十余创,听说他是用拍髀自杀的,又听说第五伦以将军之礼安葬了他……

这都不重要,对刘秀而言,重要的是,一直站在他面前遮风挡雨的大哥倒下了。心里好像少了什么,从魂魄到肉体都在发痛。

消息是舂陵的亲戚刘终送来的,还带来了一封从关中辗转汉中,再走南阳,过梁楚,秋去冬来春天都快到时,才艰难抵达的遗书。

刘秀迟迟没有拆开,直到三天后,饿了许久,数次几乎昏睡过去,兄长那高大的身躯在眼前模模糊糊。

他熬不住了,终于将手伸向了封牍,喃喃道:“字还是那般丑,真让人不敢信,你也曾混迹过太学。”

等读着这信时,眼泪又不争气地往下落。

“文叔性勤于稼穑,而吾好侠养士,故非笑汝事田业,似高皇帝之兄刘仲,难成大器。”

“然兄亦知,文叔,实乃天下士也!”

那从来不肯服软,宁死也要站着的兄长,有生以来,第一次给刘秀道了歉,他出战前也有些预感,亦曾悔不听弟弟之言。

刘秀忽然变得颇为愤怒,不是对第五伦,反而是他的兄长:“汝常自诩高皇帝,岂不知高帝亦常败于项羽,丧家失妻,太上皇几被烹煮,如丧家犬般奔逃。却终能亡秦灭楚而得天下,大丈夫能屈能伸,前方无路时,就不能退一步或绕过去么?”

但若是如此,他就不是刘伯升了。

气完之后,刘秀颓然伏在灵牌前,许久才动了动,对侍候在旁的邓禹道:“我要食粥。”

邓禹等僚属欢天喜地,尽管他们也难过,但若刘秀垮了,刚有点起色的势力怎么办?奉上粟粥后,但见刘秀一点点艰难吞咽下去,然后就一言不发去睡了一觉。

刘秀睡了整整一昼夜,起来后第一句话便是:“将舆图取来。”

他们的地图没法跟第五伦的比,颇为粗糙,但邓禹参考三郡所藏图籍,好歹把十三州部,一百多个郡简略标识出来了,至于江河山川错位,且忽略不计——谁会拿着世界地图满大街找路呢?

“天下一共多少个郡?”刘秀目光在上面扫动,他找到了故土南阳,兄长战死的京兆,还有他们所在的会稽。

邓禹道:“若按前汉平帝时计,有一百零三郡,王莽时增至一百二十五郡。”

而他们手里的,勉强有两个半郡:会稽南部的越地豪强自守,连会稽郡守鲁伯都管不了,广陵又小。

刘秀只感慨道:“天下郡国如此之多,今乃始得其二,魏王、更始、北汉,动辄占据一州,唯独我势力颇弱。别说与第五伦相较,连李宪、梁王皆能举手而灭我,仲华,你以前说,天下不足定,何也?”

邓禹下拜:“自从新莽覆灭,海内肴乱,已经半年。天下人饱受战乱之苦,期盼明君,犹如赤子思慕慈母一般。汤以七十里成帝业,文王以百里王天下,由此可知,古代兴大业者,在德厚薄,不以地方大小!”

刘秀点了点头,他现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继承兄长的遗志。”

不再满足于做一方诸侯。

刘秀抬起头,看向门外的正月烟雨,目光坚毅,他的志向在兄长熏陶下一点点成型,如今终于浮出了水面。

“不止是要复汉。”

“要复兴的,是属于我的大汉!”

……

魏王二年(公元24年),正月初一时,第五伦离开陈仓东返,当抵达汧、渭交汇之处时,王隆却请求道:“大王,此处有雍五畤之一,是否要祭之?”

“雍五畤?”第五伦对复杂的祭祀体系不太了解。

王隆作为奉常,在其位谋其政,对这些秦汉祀礼自然如数家珍,只道:“数百年前,秦文公东行,狩猎于汧、渭之间,梦白蛇自天下于地,蛇口止于鄜衍乡,秦文公以为此乃上帝之神,于是作鄜畤,祀白帝少昊。”

第五伦点了点头,也没说要去,只随口问:“祭祀白帝需用何物?”

“白琥。”

“上何处寻此物去?”

“臣已备好。”王隆这奉常还是合格的,第五伦顿时乐了,看来今日的祭祀没那么简单啊。

果然,王隆下拜道:“陛下若去祭白帝,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究竟是以太牢三牲,还是少牢二牲祭之?”

王隆这是在变相劝进啊,第五伦大笑:“你啊你,有话直说。”

王隆原本没这个心思,还是西征前夕,他叔父王元提醒的,在武功县遇上当地大姓苏氏伪造祥瑞后,王隆也上了心。

“大王举事鸿门,王莽自溃;后败绿林,关中弭定;今又拔河西河东,取右扶风,跨州据土,带甲十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位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

在王隆叔侄看来,第五伦先前只称王,是为了迷惑诸汉,可现在他将绿林一通痛揍,又把西汉撵回了陇右,就没必要再装下去了。

王隆是希望第五伦能为帝的:“今日乃是正月初一,大王可祭鄜畤,祀白帝,继帝位,以承金德!”

没错,金德,这是王隆这作为奉常的,参考诸多祥瑞后认为第五伦所具的德性。

诸如王莽做梦长乐宫有五枚金人起立,以及五月二十八那天,有太白星经天,此皆金德之兆也。

然而劝进的不止王隆一人,对第五伦之德的看法更是大相径庭。

景丹见王隆最先开冲,也立刻跟上,同样是一番肺腑之言,但之后却又话锋一转道:“但臣以为,大王应该祭祀的,不是鄜畤,而是北畤!”

他说道:“自秦文公之后,对五帝祭祀渐渐齐备,雍地以东,有密畤,祀青帝太昊。”

“两地之间,有上畤,祀黄帝轩辕氏。”

“渭水以南又有下畤,祀炎帝神农氏焉。”

“但却迟迟没有黑帝之祀,直到汉高之时,东击项籍而还入关中,来到雍地,询问得知此处只有四畴,先觉奇怪,说道‘吾闻天有五帝,而如今只祭四帝,何也?’”

“百官众说纷纭,莫知其缘由。于是刘邦恍然大悟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

“于是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

景丹拜道:“但汉德并非黑水,汉武时先改为黄土,到了汉成帝时再改为赤火,是故可知,刘邦乃是赤帝子,绝非黑帝!”

“大王且想想,汉高所言’乃待我而具五也‘,具五,五!这说的,不就是大王之姓么!原来大王,才是黑帝啊!”

好家伙,原来这预言之子,是我啊!

第五伦得忍着笑,也明白景丹这绕了一大圈,建议他取水德黑色的原因:景丹窥见第五伦定制度喜欢效仿秦朝,秦也是水德。

王隆却不同意了,在上次谏言不要烧债券,又隐隐为豪强鸣不平被第五伦敲打一番后,再涉及军争、治国他不发一言,因祭祀是奉常的职责,他岂能任由景丹随意曲解?更何况王隆偏向以礼治天下,对第五伦政权里竟暗用暴秦之余已有不满,只不敢明说,岂能让景丹将新朝定为与秦一样的水德?

于是他咳嗽一声提醒道:“御史大夫,土克水,不合五行相胜之说。”

景丹却强词夺理:“奉常岂不闻五行逆克之说?土虽能克水,然水多土流。”

接着他还举了第五伦老家长陵长平馆泾水改道,起家之地魏郡黄河决口等例子……就算是水反淹没了土。

二人在此杠上了,而当初第一个劝第五伦称王的第七彪,本来也想跟着跟进,此刻却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这称帝比称王复杂那么多,一套一套的,绝不是他这小脑仁能理解的,还是在劝进时跟着喊“俺也一样”算了。

最终,还是第五伦制止了两位大臣的争论。

“二卿,既然路过,那这白帝、黑帝畴,都先以少牢二牲去祭祀罢。”

王隆、景丹立刻哑火了,听第五伦这意思,是不打算现在就称帝。

“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何遽欲正号位乎?无其实而处其名,余不取也。”

这意思是,我肯定是要称帝的,但现在为时尚早。

第五伦言罢,却又意味深长的地说道:“对了,余家祖上本为田氏,起于东方,虽西迁两百载,却仍不能忘本,那青帝太昊之畴,也替余送去一份少牢。”

见第五伦态度坚决,王隆、景丹不敢再劝进,只应诺后,由王隆去筹办此事,王奉常遂陷入了思索。

“祭祀青帝,莫非大王既不喜金德,也不爱水德,而偏向……木德?以木克新朝之土?”

但这样一来,又会被炎汉之火团团包围,不利啊。

且让臣子们慢慢去纠结此事罢,第五伦现在可不打算急着称帝,这可不是换个名号就能简单了结的事。瞧瞧现在,光争一个德色就吵成这样,其他事更不用说。称帝要涉及繁复的礼仪和祭祀体系,甚至影响朝堂结构,关中百废待兴,他现在哪有空忙活这些,故当缓而不当急。

再往前走了数日,当第五伦抵达武功县时,一大群人已在此等候,其中有太学的老博士国由,以及长安城中的父老代表,黑压压的上百人,都跪在道旁,除了庆贺魏王驱逐汉寇隗贼,他们还受全体长安人之托,来此恳求一件事。

“万民期盼,还望大王,能够早入长安啊!”

金根车内,第五伦没有立刻回答,连车帘都未掀起,高深莫测。

张鱼、朱弟过来询问:“大王?该如何回复?”

第五伦道:“汝等还记得,余年轻时,是因何事而得到名望的么?”

“让梨?”

“辞官?”

张鱼、朱弟面面相觑,他们当然知道,三辞三让啊!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 号【书友大本营】 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第五伦笑道:“此番众人求我入长安,若不来个五辞五让,岂不辜负了他们当初对余的冷眼而视?”

第294章 公无渡河第232章 微操第3章 打不过就加入第560章 鹰枭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416章 两面包夹之势第626章 天子守国门第625章 杀去东京第30章 新朝雅政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672章 你有张良计第250章 广厦第318章 打扫干净屋子第648章 带恶人第119章 莫欺少年穷第33章 你也配叫刘秀?第166章 前浪后浪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333章 雪拥蓝关马不前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526章 天命之子第152章 俺也一样第130章 过去我没得选第653章 砍头第147章 要文斗第94章 千里驰援第299章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287章 瓮中捉鳖第331章 钉子第239章 二五第502章 穿插第145章 骗纸第465章 这里面水很深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223章 打得赢就打第520章 煞币第38章 年轻人不讲仁德第315章 韩信第521章 假民主第36章 灵气复苏?第347章 冲就完事了第33章 你也配叫刘秀?第479章 一生第699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407章 皈依者狂热第486章 良善第303章 摸尾第698章 魏皇来了,青天就有了第659章 阴阳不调第470章 周率第525章 画圆第317章 怀哉第166章 前浪后浪第215章 他急了第637章 河湟隔断异乡春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534章 尔虞我诈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239章 二五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513章 诛莽第381章 存殁同节第322章 起龙第139章 熟练第188章 洪流第108章 狼来了第492章 将军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245章 义在东军第386章 亡国第679章 惊喜第33章 你也配叫刘秀?第500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第282章 皮骨第553章 阴阳第76章 巨无霸第590章 两千第547章 换马第46章 骑驴第317章 怀哉第79章 遇事不决第127章 你摊上大事了第542章 第五包围网第251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第290章 会师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666章 报答第195章 将军第614章 帝乡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640章 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第172章 聚米为山第606章 坚冰第229章 董忠第679章 惊喜第369章 我中了!第212章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