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信么

“伯鱼就是那位‘义折强弓’的第五郎罢?”

“哦?伯山居然认得我!”

第五伦还以为,自己的名声是传不出列尉郡的,不成想才半个月就到常安来了?

京师人物荟萃,郡国豪杰齐聚,每天都有无数新鲜的事迹,刚刚流行的事物转瞬又会被人忘记。想要在此显名,比在长陵难上十倍百倍,所以第五伦入京以来颇为低调,连声望都懒得刷。

第五伦嘴上谦逊:“正是我,但那只是乡人夸大之言,不足为信。”

“伯鱼太过自谦。”

耿纯摸了摸自己那看上去总是快掉的冠:“上次休沐时,我去拜会同宗亲戚茂陵耿氏,便听人说起过你。能让原涉大侠赞誉的人可不多。再者,伯鱼这姓太少见,只要听一遍,想忘都难。”

嗯,确实难忘,除非和第一第二第三直到第八放在一起,就傻傻记不清楚了。

还有,原涉称赞自己了?第五伦真不知道,看来有空还得去茂陵会会原大侠,顺便将万脩那把断弓修好还他。

这时候,第五伦却发现了一件尴尬的事。

耿纯倒是知晓他,自己却对耿纯一无所知,看其性格,应该是个直来直去的人,这违心的“久仰大名”四字还真不好说出口。

“伯山前些年在太学读书过吧?”

一旁的景丹却来帮第五伦打圆场了,他上前自报了姓名,笑道:“你我应是同年入学,只是师承不同,但巨鹿耿伯山之名,我还是听说过的。”

景丹又对第五伦介绍道:“伯山之父,乃是济平郡(定陶)大尹。”

原来是两千石之子,难怪耿纯不过二十余岁,就能把太学、孝廉郎官一起上了。新朝有规定,六百石的“元士”以上,他们的儿子可以直接到太学旁听,也难怪景丹心心念念想做到六百石,为的就是后代赢在起跑线上。

而举孝廉时,二千石之间也经常会做些PY交易:错开年份,相互举荐子侄。所以孝廉名额中,真正“寒素清白”的人少之又少,像第五伦和景丹这种,已算异类。

耿纯与二人来到郎署偏僻处后,说起方才为何忍不住发笑。

“那还是十年前,我家中母鸡下了个双黄的鸡子,庖厨打开后,传于众人观看。”

“当时宋子城中,有一个燕地方士名叫西门君惠,他好天文谶记,正在我家做客,便说这是祥瑞,与新室开创有关系,当献于常安。”

“我当时年少,十分不解,难道这牝鸡,是受了天子隔着数千里的感应?”

这话把第五伦再次逗乐了,这耿纯虽为大尹之子,却对新朝皇帝颇为不敬,也是个潜在的反贼啊。

耿纯话语诙谐:“于是我便偷偷带着蛋去厨中,放进水里煮了,撒了盐,两口吃下,味道与普通的鸡子并无区别,之后也无任何奇异之事发生。”

“倒是那西门君惠大呼可惜,还说什么本可以籍此封侯,汝等说这可不可笑?”

确实好笑至极,新朝刚建立时,谄媚之徒见王莽喜欢谶纬,便疯狂向朝廷猛报祥瑞,这里的猪崽长了三条腿,那里的麦禾生了双穗。献得快的人,竟还真被封侯,搞得五等爵制大大贬值。

最后,连常安人街上见了都相互戏言说:“唯独你没有接到天帝的命书么?”

而“十一上公”里,也有人利用谶纬谋取私利,想搞什么“周召分治”,架空王莽。甚至利用“天书”求娶王莽的女儿,便是那位住在宣明里对面的黄皇室主。

五威司命陈崇进言,谶纬符命已成了双刃剑,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王莽立即采取措施,宣布胆敢自行制造者一律逮捕入狱。朝廷需要的符命,只能由他直接指挥的“五威将率”这机构发布,才断了祸乱之道。

“故而那西门君惠也没混上封侯,如今做了直道侯王涉的宾客,依然在谈谶纬。”

风口没了,现在还拿着谶纬祥瑞梦想轻松封爵的,那就是真猪。

耿纯离开后,景丹看着第五伦道:“如此说来,伯鱼莫非和桓君山一样,不信谶纬祥异?”

桓君山,正是那个前些天在扬雄家对第五伦阴阳怪气,事后也没来跟他道歉的桓谭。

过去十年,朝臣为了讨好王莽,宣扬图谶成风,连扬雄都未能免俗,唯独桓谭沉默不语。他甚至还在公开场合抨击祥异之说,是出了名的狂士,又持“形神烛火之论“,颇有一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

这点,第五伦是敬佩桓谭的,只是那人性格如此恶劣,即便扬雄引荐,他也懒得结交。

听景丹如此发问,第五伦却摇头笑道:“我不信谶纬。”

“可祥异,我却是信的!”

废话,尽管王莽鼓捣的这些祥瑞全是假的。

但他,穿越者本人,不就是这天地间,最真的祥异么!?

……

而与此同时,在城南太学生舍,强华被同舍的老太学生庄光一阵抢白讥讽。

这粗鄙无礼的会稽人竟然说什么“谶纬祥异皆为虚妄”。

庄子陵又嘲笑强华:“符命非五威将率所班,皆下狱,你现在去献天帝策书也混不到封侯,只能入监牢了。”

嘴拙的强华被驳得说不出话来,好在有刘秀为他二人说和,拉着强华离开屋舍,不去招惹庄子陵。

强华有气没处撒,只狠狠踢着地上的石头,却忽然回头道:“文叔相信祥异谶纬吧?”

刘秀颔首:“祥异,我信。”

春秋灾变尽现于成、哀之世,已经无可辩驳,灾害和汉家天子的昏庸无道都是真的,再加上世系三绝,灭亡有灭亡的道理。

但借着符命篡汉的新室,就真如王莽宣扬的那般,众祥之瑞数不胜数,天下一片太平么?

“恰恰相反!”

据刘秀所知,这十年来,世上的灾异更多了。

小的不提,就说大的,始建国三年(11年),大河在魏郡决口,泛清河以东数郡,而朝廷不知因何缘由,经久不予堵塞,导致河患愈演愈烈,肆虐兖州、青州,至今七载。自大禹治水后就固定了数千年的黄河,彻底改道,经平原、济南,流向千乘入海。

来到常安后,刘秀又听同门、来自列尉郡的第八矫提及,天凤三年(16),泾水在列尉长平馆雍塞,然后改道。可国将哀章却解说符命,认为这是以土填水的祥瑞,预示着新朝要灭亡北方匈奴,于是朝廷放着水灾不管,却拼命往北边派兵。

又听闻,天凤年间,有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以万数,虽然朝廷辟谣说这是假的,但刘秀却信以为真。

黄龙在王莽篡汉时几次现身人间,如今堕死,是不是意味着新室的土德将衰呢?

这些事藏在刘秀心中,轻易不敢对人言说,他学尚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接触那篇解释五行始终的《洪范》真谛,了解这世间祥异大道。

刘秀看向远方:“至于谶纬,我更是信!”

早在王莽篡汉后几年,常安城内就有一个女子在槀街当众高呼:“高皇帝大怒,趣归我国。否者,九月必杀汝!”

朝廷说这女人是疯子,流放了事,但刘秀听后却觉得,这说不定真是高皇帝上身呢。

后来,又有“刘子舆”的故事广为流传,说是汉成帝的遗腹子,如今长大成人了,还曾拦住新朝大臣的车自报身份,说:“刘氏当复,趣空宫。”

那个人被收系族灭,官方辟谣说成帝的儿子被赵飞燕害死了,根本没有刘子舆。但民间有传言,说真正的刘子舆,还活着。甚至连十多年前高举大旗反抗王莽的大汉第一忠臣翟义,也尚在人世,正潜伏于不知何处,以待时变……

与秦末的公子扶苏、项燕,简直如出一辙!

作为汉室宗亲,这些谶纬,刘秀宁信其有,王莽以谶纬篡汉,难道就不能反过来?

wWW●ттkan●C〇

而他最信的,还是兄长刘伯升在宛城听闻后,兴奋地对他提及的话,那句在民间渐渐有了声音的口号。

“汉家当复兴!”

……

到了下午晡时,郎官们修习完长吏教授的律令后,总算能回家了。

耿纯也算与第五伦二人结识,甚至还邀他们明日同游章台街,二人都推说家中有事婉拒——其实第五伦还真有点想去。

正说话间,一个与耿纯相识的郎官却匆匆几步走过来,也懒得避了,语速飞快,直接改用关中人很难听懂的巨鹿方言,对耿纯说了几句话。

耿纯面色一变,只对第五伦拱手道:“我住在冠前街修成里,伯鱼与孙卿闲暇时一定要来寻我,尝一尝燕赵之地的烈酒。”

言罢就匆匆离开,景丹道:“耿伯山莫非是等不及,今夜就要去章台街?”

第五伦却摇头:“不……是真出大事了。”

他万般庆幸,自己还有点语言天赋,而跟老扬雄这个方言专家了解天下方言时,是从北到南学的,拗口的巨鹿方言刚好能听懂大概。

第五伦低声道:“彼辈在说,刚刚天子颁布了一道密诏,要五威司命驰传天下,考覆贪腐,严查郡尹、县宰为奸利增产致富者!”

五威司命是新朝的监察机构,直接向王莽负责,监察上公以下,凡不用命者、大奸猾者、铸伪金钱者、骄奢逾制者、漏泄省中及尚书事者、谢恩私门者等皆在监督之列。

这次的事,总结起来一句话,王莽要反腐!

景丹听罢一惊:“这是真是假,吾等为何没收到消息?”

皇帝王莽做事一向想一出是一出,第五伦和景丹在京师又没有过硬的背景靠山,公府颁布的诏令,也没有必要先通知一群闲散外郎。

至于耿纯等人为何知道?人家是二千石的儿子啊,京师中姻亲、故旧一大堆,消息灵通。跟他们能一样么?至于邛成侯家的堂侄王隆……这呆子就关心辞赋,知道个屁。

耿纯的父亲是济平大尹,在这次反腐浪潮中,指不定会被牵扯上,所以他才焦急。也不止耿纯,郎署中许多二千石子弟都获知了消息,顿时没了休沐的闲情,都走得飞快。

新朝的官从上到下,都不清廉,王莽忽然来这么一出,恐怕全天下都要鸡飞狗跳。

景丹在疑虑后却又笑道:“说起来,此事与吾等并无太大干系,我之前不过是区区郡文学掾,又一向廉洁,就算五威司命查到我头上,也没什么好怕的。”

第五伦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问道:“孙卿,子孝公他……”

“伯鱼!”

景丹明白第五伦之意,肃然道:“张公矜严好礼,一向不与浊流合污,绝非贪腐之人,吾等身为门生故吏,不可疑之。”

第五伦颔首,他担心的是,若是他们的举主张湛落马,那作为被举者,第五伦、景丹甚至是王隆、萧言都要受牵连。

希望真如景丹所言,张湛表里如一,两袖清风,那第五伦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才怪!

“孙卿兄,我等不到明日了,今晚就走!”

第五伦说完便骑马速速回宣明里,将还没吃饭的第五福喊来,立刻驾驶载有煤球的马车离开常安。

之所以这么焦急,是因第五伦忽然想起,秋天的时候,第五霸可是为了他的太学名额,贿赂过县宰鲜于褒的。

虽然这事黄了,可那些好处鲜于县令却没退,若被牵扯出来,第五氏恐怕会有小麻烦。

这反腐诏书不知道是哪天下的,五威司命也许已抵达列尉郡开始彻查,自己得乘着休沐赶紧回家看看情况,是福是祸,好做应对。

可他还是迟了一步。

入夜时分,当第五伦尚未抵达第五里坞院,就遇上了急匆匆想去常安找他的第五格。

遇到小主人的车,听到儿子第五福连连唤他,第五格连忙勒住马,连滚带爬下来,扶着第五伦的车栏惊恐地说道:“少家主,出大事了。”

“就在下午,鲜于县宰被朝中来的官吏抓了!”

“而刚刚又来了位督邮,将老家主带去了县中!”

……

PS:王莽反腐见《汉书.王莽传》天凤五年。

第540章 伦秀(上)第680章 冲舟第84章 起飞第629章 烽火第684章 雌雄第160章 大新龙脉第612章 每与伦反第159章 挑动黄河天下反第273章 棋逢对手第248章 让我很为难啊第425章 独立第327章 离谱第132章 黄泥第407章 皈依者狂热第106章 吞胡第683章 大敌第138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第341章长杨第12章 听取人生经验第405章 公孙帝第585章 是非曲折,难以论说第679章 惊喜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第283章 借剑第656章 英雄第210章 这河里第164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301章 退婚第157章 真·秀第134章 卿本佳人第37章 你信么第521章 假民主第670章 赴会第197章 冀州乱成了一锅粥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89章 对百姓我重拳出击第76章 巨无霸第276章 北狩第471章 改革第200章 奇变偶不变第93章 横刀立马第381章 存殁同节第21章 蒂花之秀第222章 左队后队第145章 骗纸第610章 纪昌学射第405章 公孙帝第302章 破釜第9章 孝悌救不了大新第137章 放弃幻想第454章 怎么是你第498章 打援第558章 猎物第308章 只有新军在挨揍第493章 预判第346章 贵贱第261章 西汉第283章 借剑第335章借贷第481章 大公无私第616章 焚书第668章 贾复第200章 奇变偶不变第20章 别看今日跳得欢第93章 横刀立马第440章 猛兽第189章 乱杀第518章 辩经第541章 伦秀(下)第三卷完第576章 断蛇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296章 跳舞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508章 豹尾第448章 山海情第119章 莫欺少年穷第269章 儿皇帝第314章 赌徒第242章 举不举?第287章 瓮中捉鳖第589章 忠诚!第297章 第五汉第608章 养蛊第388章 巨人第484章 防不胜防啊第198章 一粒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542章 第五包围网第502章 穿插第515章 牺牲第195章 将军第403章 易姓第165章 只见新人笑第44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14章 宰天下第204章 患难见真情第695章 十二年之梦第535章 鼎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