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人与人是不同的

人与人不能一概而论。

第五伦亲临陇右,主要是为了在前线督粮,自己来做“萧何”,顺便就近微操。

而公孙述也北上汉中,最初确实存了“皇帝对皇帝,一战决天下”的心思,非要和第五伦在陇右掰掰腕子。

然而北来之前,群臣轮番劝诫。甚至连丞相李熊也苦心恳求:“自莽灭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今北方大势已定,第五伦已拥数州之众。”

李熊希望公孙述能清醒些,勿要太高估蜀中力量:“荆邯等人皆言魏军虚弱,关中可攻,重复昔日汉高故事。但陛下遣将暗度子午,却为魏将岑彭击灭,损兵数千,足见魏诚不可正面与争锋。”

“隗嚣虽在陇山苦持数月,仍难免大败,助其残喘尚可,欲复争天水则难。从蜀地运粮去凉州,要连续翻越蜀道、祁山,比离关中更远。且陇地冬日苦寒,蜀人习惯了温热,恐将水土不服,绝不可令大军尽数北上,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

他当然知道,对割据益州的成家来说,仅能自保,如果想要争夺天下,必须要争夺一块前进的基地。

但李熊看得很清楚,以蜀军的战斗力,专向一路都有些勉强,否则就不会第一次东出三峡,竟被楚黎王这地方小势力击退,区区荆州两郡尚不能克,又如何与势力强大的第五伦争锋于北方呢?

一旦将兵力、粮食全投到陇右战场上,成家就再没精力做收服南蛮、东出荆州这些事了,最后主力被歼于外,民众疲乏于内,就连三分天下都做不到,而要迅速败亡了!

别人规劝,公孙述还嗤之以鼻,但李熊乃是谋主,让他开始犹豫:“难道就这样坐视隗嚣败亡?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朕还是懂的。”

“对隗嚣,要救,但也不全救。”

李熊对除却巴蜀以外的地区毫无感情,提出了一个阴险的计划:“倒不如只遣万余兵力留在祁山以北,替隗嚣保住陇西数城,作为成家外屏。”

既然无法取陇右精骑为成家所用,那就毁掉它!让陇西数城,变成魏国的脓疮吧!永远好不了,永远烂在那,只要能利用隗嚣和陇人持续不断的反抗,拖延第五伦进取中原、东方的速度即可!

“而陛下则可腾出手来,全力南向,跨有荆益!”

……

所以公孙述抵达汉中,不是为了进军,而是督促主战派退兵。

但他面子上却做得很足,先发了诏令,痛斥第五伦欺负大汉末裔孺子婴,公孙叔叔要来打抱不平,同时也做足姿态:“你看朕都亲自来救隗嚣及了,也算仁至义尽。”

但实际上,公孙述却令大军留在武都、汉中守备,之前北上的蜀兵两万人,也要撤回来一半。兵力要少到当地粮食能养活的程度,避免和魏军打野战,就依靠坚城险隘守。

如此才有了贾复被勒令退兵之事,这其实是公孙述之意。

一直往返于陇蜀,替主公苦心求援的方望,得知隗嚣再败于狄道,顿时大急,三番五次求见后,才得到公孙述接见。

公孙述自称白帝后,大搞谶纬,同时极重仪仗,他学着汉家制度,出入仿效天子法驾,銮旗旄骑,陈置陛戟,然后车驾才出房闼。

而得到隗嚣令方望送来的斩蛇宝剑后,更是爱不释手,常让侍从持于左右,而那传国玉玺则亲自携带,见谁都捧着。

方望就如此经过了一层层繁文缛节,才在修得富丽堂皇的白帝宫见到这巴蜀天子,实在是有些心累,也觉得这位修饰边幅的公孙皇帝不像成大事之人,但为了对隗嚣的承诺,也只能伏拜,苦苦恳求。

但方望陈述的利弊,公孙述都听腻了,只敷衍着方望,心里早已放弃力争陇右,让隗嚣烂在陇西最后数城,不死不活就行。

方望何等聪明,也察觉到了公孙述态度变化,心中大骇,遂哈哈大笑起来。

按照套路,公孙述要疑惑地问“先生为何发笑”,方望就能乘机施展唇舌之术了。

岂料公孙述今日也不想与他啰嗦,只给侍从使了个颜色,他们顿时怒道:“岂敢在天子面前失礼发笑,轰出去!”

方望闻言一愣,但他反应快,赶在卫士拎着自己扔出去前,索性往地上一瘫,哇哇大哭起来,哭得捶胸顿足。

这大喜大悲,实在是太难看,倒是让公孙述不好赶他,只叹息道:“先生何必如此?”

方望这才得到了说话的机会,顿首道:“臣为第五伦没了阻碍,将一统北方而苦笑,也为蜀国未来注定的灭亡而恸哭!”

他道:“以臣观之,陛下莫非是想撤走大军,只留少数外援,仅助隗王维持陇西数城,与魏军长期对峙而已?”

小心思被道破,公孙述脸上无光,觉得此人知道得实在是太多了,甚至起了点杀心,方望却继续道:“向陛下献策之人,恐怕不懂陇上形势啊。”

“陇山若唇,天水如齿,陇西则似舌,无陇山则无天水,无天水则陇西亦将失。如今狄道这舌尖已丢,魏军便能一口气冲到舌根,仅靠上邽等数县,难道就能阻止第五伦将这舌头连根割掉?”

方望力劝:“一旦失去北方屏障,魏军便能从关中到陇西,这千里漫漫长线威胁成家,那时候,便攻守异势了!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故道、祁山道,第五伦国力雄厚,每路皆遣一大将,率军数万进逼,成家将左支右绌,那时候,便攻守异势了!”

难就难在这,公孙述没信心在冬天与北方人战于陇地,但又怕方望说的情况出现,若隗嚣真彻底败灭,一旦第五伦南下,成家也要全力抵御,亦腾不出人力物力去“跨有荆益”啊。

方望趁机道:“臣有一策,不必耗费巴蜀人力粮秣,却能让第五伦不能在凉州安心立足,又能救得隗王保全陇西。”

公孙述需要的就是这样白嫖的方略啊,但又怀疑,真有如此好事么?

“然也,成家只需付出少许虚衔,剩下的事,只需顺势而为。”方望也是迫于无奈,才献出了这个足以让他被唾骂百年的毒计。

“陛下可知先零羌?”

公孙述自是知晓的,羌人是陇右绕不开的一大势力,尤其以金城最甚,各羌部犹如坚韧的野草,怎么割都会继续疯长,甚至更甚从前。

而诸多羌部中,以先零羌最为强大,也是历次汉羌战争的主力。

汉武帝时,先零羌联合诸羌,解仇结盟,与匈奴勾连,共攻汉令居、狄道、安故,差点打下了陇西,次年才平定,先零被驱逐到了高原。

但几十年后,先零又渐渐东返河湟,汉宣帝时再叛,叛乱持续了数年,最后被老将军赵充国平定,部分先零遭到内迁,残部再退。

如今四代人过去了,新莽衰败之际,先零羌再度重整旗鼓,不但帮其他种落夺回了被王莽设郡的西海,还占据了羌地最为富庶的大小榆谷,其种落十余万人,羌人男子几乎人人都能作战,势力不容小觑,如今亦不满足,开始觊觎金城郡河湟谷地。

隗嚣主要交好的,便是先零羌,送了不少丝帛金银,但在魏军南下之际,隗嚣派人去求助,先零没有贸然接受,借口渡过黄河会侵犯其他部落领地,拒绝出兵。

但方望认为,先零之所以拒绝,是因为陇右能承诺给他们的东西,太少了,一个即将败亡的政权,说出的话谁胡信呢?

可成家不同,公孙述好歹是个皇帝,颇具实力,他的封赐,份量也会显得更重。

“封先零羌酋为西海王,统领诸羌部?”

“答应让先零羌渡过大河及湟水,在金城郡无田亩处放牧?”

公孙述有些惊讶,先零羌得了封号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号令诸羌,早就没于西羌的西海郡就不提了,如此就相当于将整个金城郡,也送给羌人了!

“早在前朝,先零就盼望能够尽取河湟,反正陇右已是魏地,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如此可让先零臣服于成家,入贡于陛下,成家相当于得到羌兵数万相助,能在第五伦的侧腹,咬开一个大伤口!”

方望笃定,汉朝时费尽力气才平定的羌乱,第五伦绝不可能应付。

正好遂了公孙述的心意,而且是慷他人之慨,成家最多赐点金子给先零羌,反正他也封了南方句町君为“牂牁王”,也不差一个“西海王”。

“先生何不早教朕?”

公孙述遂同意了此策,并让方望作为入羌地分封的使者。

方望应诺,步出白帝宫时只松了口气,只要能保住隗嚣,便不择手段!

三年了,不知不觉,方望的心态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最初是感隗嚣知遇之恩,想助隗嚣争霸;周原之战后,则是欲保住陇右,奔走凉益之间。

如今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方望却不甘心承认:隗嚣的失败,也意味着他的失败,方望开始赌气,他的目标,已经成了阻止第五伦!

“第五伦,汝先击陇右,是想拿下凉州后,西边再无后顾之忧,便能专力东向,一统天下!”

“但只要先零羌加入,陇右的战争,便会一直打下去。”

“永远不会结束!”

……

方望在极其无能狂怒的情况下,琢磨如何让战争在陇右一直打下去,阻止第五伦的大欲。

而公孙述看清自己实力后,自觉得不到陇右,便想让这里变成魏国的脓疮。

但人与人是不同的,此时此刻,第五伦却在思考如何快速结束战争,给这片土地疗伤,并尽快出台一个适合陇地特色的治理方案。

和公孙述的浮夸奢侈作风截然相反,成纪县行在颇为简朴,就用隗家老宅,不许有任何装饰。

连招待押粮而来的搜粟校尉任光,所食之物也极其普通,四菜一汤而已。

“伯卿真乃吾之萧何,解了予燃眉之急。”

第五伦对任光道:“若非卿此番带着六万石粮食救急,又令长安织女赶制冬衣五万件,陆续送了过来,我军恐怕要迫于饥寒,早早退兵罢战了。”

得了第五伦夸他是“萧何”,任光心中一喜,右丞相的位子,还空着呢,但仍是习惯功归于上。

“还是陛下统筹得当,夺取陇关后,立刻令人修缮道路,如此大车才能翻山越岭,臣与宋少府等,皆是奉诏行事而已。”

但第五伦大概是心里高兴,又夸任光道:“汝亦有识人之明,先前举荐的吴子翼,真是一员猛将,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则上路出征,从不耽搁,为人沈勇而善决断,这不,再建奇功,已经拿下了狄道!追得隗嚣如丧家之犬!连印绶都丢了。”

任光举荐吴汉,那是老早以前的旧事,最后阴差阳错人也没找到,但第五伦还是将这份举人之功算到任光头上,同时知道二人曾为上下级,如今关系也不错,对吴汉的夸奖,借任光之口传到他耳中,效果比直接夸更佳。

但夸了一番吴汉后,第五伦却话锋一转:“可陇地贫瘠,连豪强都不算富裕,总是以战养战也不妥啊,将军们是无可奈何,但予却不能不有长远考虑。”

这是暗示吴汉打仗太狠辣,粮食基本靠抢——不抢也没办法,他基本是孤军深入,补给缺乏,但抢也有讲究,你看万脩、小耿,都是跟豪强好言好语的“借”,许以未来的报偿。

可吴汉就不,他是真抢,纯抢!其手下兵卒虽然换了一茬,但也沾染狼性,对豪强、富户下手极狠,百姓也被殃及,每次吴汉出师,第五伦都会受到监军和当地士人的告状。

然后他就将名匿去,转手发给吴汉,意思是这次情况特殊,不怪罪你,但还是要收敛点。

任光知道第五伦话里有话,果然,他替吴汉告罪后,第五伦便继续道:“这场陇右之战,已持续快半年了,虽限于地形,颇为迟缓,但赖群臣在后,诸将在前,士卒用命,天也助我,根本就不担心打不赢。”

“而是担心打赢了之后,该如何治!”

“眼下陇右诸姓及百姓,都视魏兵为客军,而不是救世王师。隗嚣之所以负隅顽抗,就是因为陇右人心尚在迟疑。”

对策第五伦也有了,你得先解决吃饭问题啊。

“连续鏖战,陇右破败,军民饥饿,流者相望。天水等地存粮耗尽,也只有依靠朝廷送来粮食,才能够维稳。”

“所以眼下,伯卿的担子很重啊,不光要筹备军粮,让前线不需以战养战,还要筹集赈济之粮,赶在降雪前,再运十万石粮过来,以避免大饥。”

陇山可真是不好翻啊,这意味着关中将付出更多人力和粮食了,但话说到这份上,任光也只好硬着头皮应诺,愿意调集大量牲畜,源源不断地运送到陇右来,最多一个月,陇山就将不能行人,十万石粮啊,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臣定转运诸县,以赈赡之。”

其实陇右情况也没有那么糟,据任光所知,投降第五伦的几家陇右豪强,诸如李氏、辛氏、梁氏等,坞堡就有不少屯粮呢……

他感到奇怪,按照第五伦以往的做派,肯定会杀一波大户,诸如在关中,不惜制造冤案,将渭北渭南几十家豪强送给给刘伯升陪葬,吃他们即便瘦削也有不少肉的尸体渡过寒冬,为何这次却如此克制呢?

难道是他忘记初心了?

当然不是,第五伦只是觉得,事与事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因为屠龙刀确实锋利,就试图将所有锁都一刀切。

所以他每一次出手,都很有讲究。

关中那次是迫不得已,不打豪强,拿什么来完成新国家的原始积累?不打干净他们,关中这片根基之地也不会像如今这么安分。

但到了河北,第五伦就很会选择目标了:他在幽冀只打战败的刘姓豪强,如此其余诸姓就会乐呵呵地看热闹,以为第五伦心眼小,在报族姓私仇,而不会串联起来闹事。

如今在陇右,第五伦又变了。

“对陇右大豪,只要愿意降服的,予不准备算旧账,大肆打压,只要彼辈能合作,更不会翦灭!”

在进入陇右数月后,第五伦也算摸清楚了这里的“地域特色”,这片汉戎杂居的土地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存,前者甚至更大些。

“陇人骁勇,常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但不少人却甘愿依附于十六家豪强,不止是遭其兼并,也是为了抱团取暖。”

可不止为了避税,也为了在羌胡作乱时,能有个坞堡可躲,能团结在豪强们身边,对抗异族!

是给豪强做农奴徒附,还是和妻女一起被羌胡抢走做奴隶,还用选么?

汉朝强盛时还好,羌胡都矮人一头,稍怂一些,可如今遭逢乱世,西海沦陷,金城也快了,羌胡内寇愈发频繁,前汉的羌乱随时可能再度发生,甚至规模更大,更难平定!

在这片多山而苦寒的土地上,一家一户的小自耕农,根本活不下去!不是还有郡县官府么?笑话,官府若靠得住,羌人也不至于从缘边小患,变成深入陇地,难分你我啊,前朝留下的隐患,轮到后朝承担,第五伦不觉得自己任命的留守者能面面俱到。

追打隗嚣一人可以,陇右诸姓很乐意抛弃他,就像他们当年排斥陇右领袖李家一样。可若对全体陇豪喊打喊杀,他们被逼无奈,搞不好就会转身捏着鼻子,和羌胡合流……

是将这群地头蛇推向羌胡,还是拉他们一把?

春秋时代的先辈们,早就给出了答案。

第五伦慨叹道: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

“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第493章 预判第592章 优势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531章 齐家第563章 恶手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订!)第138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第108章 狼来了第282章 皮骨第42章 杀人第212章 努力第471章 改革第332章 云横秦岭家何在第235章 莫须有第286章 过河卒(第二卷完)第132章 黄泥第150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第332章 云横秦岭家何在第108章 狼来了第255章 疾风第406章 陇蜀第398章 平林第36章 灵气复苏?第233章 肉食者第104章 封王第311章 数奇第517章 再见第622章 吾爱吾师第164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第318章 打扫干净屋子第25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第356章 逃婚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6章 什么决定脑袋第236章 斧钺!第340章给他一个师第539章 敌手第484章 防不胜防啊第109章 黄河谣第421章 五德第644章 汉魂第170章 我不装了第543章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第665章 定军山第585章 是非曲折,难以论说第467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第68章 我有一言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范一次第13章 实在是太难了第404章 猛虎出笼第342章守户之犬第540章 伦秀(上)第580章 午时已到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274章 政治正确第229章 董忠第132章 黄泥第459章 体面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辈子的懦夫第430章 东北易帜第485章 鬼第87章 假摔第471章 改革第688章 这谁顶得住啊第334章 百姓第325章 远交近攻第336章 千万人之心第281章 不知几人称帝第257章 安民第301章 退婚第115章 三顾第289章 天兵第242章 举不举?第30章 新朝雅政第325章 远交近攻第643章 懂了第451章 看不见的客人第562章 委屈第344章 战于周原第529章 细线第33章 你也配叫刘秀?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693章 齐卸甲第147章 要文斗第460章 牛头第460章 牛头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672章 你有张良计第639章 得加钱第682章 豆渣第124章 四杀第281章 不知几人称帝第102章 灭国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259章 西凉军第124章 四杀第689章 祝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