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骑步

魏、齐两军交锋,最好的观战地点,无疑是居高临下的临淄雍门城头。

齐王张步有三个胞弟,其中二弟名曰张蓝,曾替他入魏营质问小耿伐齐缘由,得到了瞠目结舌的答案:鲍鱼海参有毒。张蓝却无可奈何,只能直呼武德皇帝不讲武德……

如今张蓝留守临淄,正在城垣之上指挥,得到了张步的知会:“在两军交战后,派出五千兵马,自雍门而出,攻击魏军背部!”

张蓝很听兄长的话,在战鼓敲响后应约遣师出城,打算来个两面包夹之势,但他自己却以“居中策应”为由,留在了临淄。

午时已至,张蓝正焦急地眺望两军交锋,却听到一阵吵闹,却见一行人在徒附簇拥下,从城内上了城墙,他回首一看,竟是一伙身着锦衣的商贾,不由勃然大怒。

“齐王与魏寇交战在即,我已宣布临淄戒严,百姓无故不得外出,这些商贾登城作甚?”

临淄太守连忙告知张蓝:“将军,来的是东郭公!”

一听这姓氏,张蓝态度顿时变了,也只能收起无处发泄的焦虑,收敛神色,接见了这群商贾。为首者身材高胖,高足八尺半,身形则颇为宽大,大热天里满头是汗,只披着薄薄的锦衣——颜色居然是紫!

虽然在中原正统朝廷里,紫色乃疵也,非正色,地位不如朱、玄高贵,但在青州则不然,从齐桓公时起就齐桓公喜爱紫色,上行下效,整个齐国都以穿紫色的衣服为时尚,历经数百年不衰。直到汉朝,只准商贾穿素服,如今能在大庭广众下堂而皇之披红戴紫的,唯有东郭氏。

齐桓公后代中,有四人分居于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各有以地名为姓。其中东郭氏利用青州地利,煮盐为业,富比王侯,到了汉武帝时,起用一批言利之士,临淄大贾东郭咸阳从布衣商贾,摇身一变为掌管全国上海的官员,东郭氏遂大盛。

几代人过去了,东郭氏虽然失去了中央的官方身份,但仍是临淄第一豪强。新莽灭亡后,东郭长安重新发迹,非但财富剧增,还依靠上万煮盐徒附,成了临淄的实际控制者。

正是东郭长安说服本地士人,放张步入齐以抵御赤眉军,可以说,东郭氏的向背,几乎决定了临淄的归属——魏军侵齐,多亏东郭氏提供了数万石粮食救急,张步一高兴,封他做了少府,把全国的盐铁都交给东郭长安管。

所以连张蓝都得敬东郭长安几分,照面后笑道:“东郭公,箭矢无眼,这大战之际,为何不在府邸闲居以避乱呢?”

东郭长安身形胖大,爬上城头气喘吁吁,他朝张蓝拱手道:“齐王为保卫青州,带着士卒们在外拼死奋战,吾等岂能作壁上观?”

他往城下一指:“将军前些时日曾令城中大贾豪贵出人出粮,当时我赠出粮食三万石,如今仔细想想,却觉得仍有不足。”

东郭长安掰着指头,算起他必须再帮张步一把的理由:

“其一,魏军,外乡人也,齐王,吾等乡党也,同是齐地人,自然要帮助乡亲!”

“其二,我乃齐王臣子,位列九卿,为君分忧是份内之事,岂敢有所保留?”

“其三,临淄大城数十万百姓,多赖齐王才能从赤眉、绿林、河北贼寇手中保全,如今魏寇骤至,幽州突骑军纪不善,一旦临淄为其所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只望齐王早胜,还临淄安宁。”

这三个理由中,既有利益考量,也有大义凛然,听上去颇为可信,连本来有所怀疑的张蓝都信以为真,欣然同意东郭长安组织的数千人协助守城——他们是豪强武装、奴婢、市人组成的,只听本地极有威望的东郭长安号令。

二人说话间,临淄城外又爆发了一阵剧烈的呐喊,张蓝和东郭长安的目光不由向外瞥去。

只见城外魏、齐两军已经交战,齐军一分为二,半数调头,拦住驰援而至的渔阳突骑。

另外一万人则面向南方,抵御魏军中阵主力进攻,那是由三千冀州骑士组成的“骑马步兵”!

……

军队里是等级森严的,作为一支典型的“封建军队”,魏军自然也不例外。

不限于明文规定的上下级别关系——长官随意打骂士兵,几只要有一点理由,能在阵前随意斩杀下属;也不止是渐渐有了苗头的兵为将有,拉帮结派搞山头之风盛行,第五伦都没法一视同仁,对各位将军来说,嫡系与非嫡系的待遇天差地别。

连兵种之间,也有高低贵贱之分。

最卑微低贱的自然是临时征召的民夫,其次是干尽苦活,很少能混到战功的屯田兵,再往上才是整编为军事旅的正规军。而正卒中最高贵的,无疑是骑兵。

想要成为一个魏军普通骑兵,需要跨过无数门槛:首先你得有马且会骑,一般都要求自备马匹参军,这马折损了才能给你换新的,很少出现两只脚来便配发四条腿的情况,再加上鞍鞯等一系列马具,没有一定家财根本玩不起。

其次是要求年纪四十以下,身高七尺以上,至于“壮健捷疾”等标准则较灵活,或许给征兵官塞点丝帛能放放水,但最起码的驰骑彀射还是得有,考核时越沟堑摔下马是很丢人的。

有了这两条,魏军骑兵不敢说万中无一,起码也达到了百里挑一的程度。

然而骑兵里又有鄙视链,仅以耿弇麾下一个军为例,较被认可的是渔阳、上谷突骑。他们不见得多富裕高贵,却是在边塞与胡虏角逐千锤百炼出来的,是军团里最锋利的刀子,作为嫡系,上谷的粮饷待遇又高于渔阳。

尚在二者之下的,则是常作为辅骑的冀州突骑,这是新建立的兵种,从赵魏之地豪强子弟中征发而来——顶级豪门依靠捐粮献土,可将子弟送去长安、洛阳做郎官,多少能混个官做。但也有些“寒门”的中小地主,没那门路和财力,子弟只能走军功路线。

骑士一般会带上一到五个骑奴,遂组成了三千人的旅,战斗力虽不如幽州突骑,但这些“寒门”子弟们都自命不凡,且一身装备价值不菲,几乎到了人人披甲的程度。

冀州骑旅被耿弇相中,带他们奔袭临淄,颇为自得,一个个可神气了,觉得可以追随车骑将军立下不世之功。岂料到了临淄城下,耿弇却勒令冀州兵将马匹让出来,给上谷突骑集中使用,不夸张地说,这道命令差点激起了兵变!

让高贵的骑兵两脚踏地,去做性命如蝼蚁般的徒卒?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其中一个激愤的冀州骑兵怒吼道:

“将自己的坐骑让给他人来用,这与将妻妾献予他人来骑有何区别!”

更有甚者,一位营正跑到小耿处哭诉:“车骑将军,妻子如衣服,换就换了,可坐骑犹如吾等****,焉能割舍……”

耿弇的回应很干脆:“军情紧急,吾等奔袭三百里,还有余力作战的马匹不够了,不想割?好啊,告诉众人,若能有骑射胜过上谷突骑者,就可保住马匹,单独编为一营,作为骑从参战。”

这便是耿弇初至临淄的那两三天里,城头齐人看见的热闹“演武”场面了,半路出身的冀州骑士,还是无法与从小就在边塞骑马的上谷兵比较,他们中许多人,甚至是胡汉混血的……

因条件有限,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之类的项目暂时不比,至于驰骑彀射和前后、左右、周旋进退,多是上谷突骑获胜。输了的冀州兵只好乖乖让出自己的马,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上谷兵鞭打,而自己,则只能拎着刀盾或持矛,去做“骑马步兵”。

仍有心存不甘者阴阳怪气:“上谷兵乃是耿将军嫡系,吾等哪能比啊!”

又有人道:“同样是耿,还是河北的耿丞相(耿纯)对冀州乡党好啊!”

心中虽有抱怨,但他们业务能力却未受影响。

作为精锐中的精锐,骑兵几乎是完全脱产的士兵,在济水以北驻扎的这一整年时间,除去喝酒、找女人、开小差溜号的时候外,仍有大把的训练时间。不单练骑阵及驰射、突触,也练习步阵,马的耐力远不如人,仗打一半马没了,只能靠两条腿作战是常有的事。

故而面对汹汹而至的齐军,冀州旅阵列站得颇为森严,加上他们几乎人人披甲,手中环刀反光让敌人晃眼,一看就不是易斗之兵。

眼看出击在即,冀州兵们也只能将心里的不平暂时放下,他们之所以入伍,都是为了替“寒门”的家族谋个未来,河北刘姓豪强被第五伦一扫而尽,官府那能耐,没法大包大揽管下所有事,空缺的阶级生态位多得是,这是小地主们崛起的机会。

就算小耿待下不公,他们也只能忍过去,这时候耍脾气,小则作为害群之马误了三军,自己都会丧命临淄城下,大则连累宗族,让家里翘首以盼的祖、父失望。

于是三千人都握紧了自己的兵器,而耿弇似乎也注意到了士兵们的情绪,亲自在阵前掠阵,开了尊口,承诺了一件事。

“此役,不论步、骑同等计功;若能胜,事后我向陛下恳请,给吾等每人都补上一匹幽州边塞好马!”

这件事无疑让众人士气稍稍振作,他们站得更加紧密,肩靠着肩,身旁都是冀州乡党袍泽,从骑变步固然羞耻,但洗刷羞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车骑将军看看!冀州兵就算没马,也是天下强军!

但齐军毕竟人数占优,正面之敌,起码是他们的三倍!

“敌已近,开弓!”

伴随着推进,两军距离只剩下百步,骑从里的骑射兵步射亦不俗,远远张开了手中角弓,上千枚箭矢划着弧线离弦而出,倾泻在扑过来的齐军头顶,他们披甲率不高,一时间倒毙无数。

齐军也加以反击,箭矢更加密集,对披甲率高的魏军却未构成太大伤害。

双方箭矢不及射出三轮,魏军前锋已至浅浅的沟壑前,齐军来得仓促,来不及建工事挖深沟,根本挡不住人,伴随着怒吼与嚎叫,魏军阵列中的矛戟往前攒刺,而刀盾兵突破向前,与敌人交刃而斗!

张步遭到前后夹击,只能提前中断休息,齐军赶远路、受袭扰未眠两天的疲倦尚未恢复。

而“骑马步兵”的能耐也很快显现,冀州骑士们作为精挑细选的精兵,斗志不小,身体精壮有力,与疲敝瘦弱的齐军徒卒战斗,几乎都能一个打两。

于是在两军交锋至一刻后,令人愕然的状况出现了,分明是齐军人众,但他们已经乏力,反而是魏兵仍有使不完的力气,在推着敌人往后退!

张步见状大急,火速派人去城中,勒令弟弟张蓝速速派人出城助阵,希望能扭转颓势。

然而耿弇在千里镜中却比他更早捕捉到战机,眼看“骑马步兵”稍有成果,便果断下达命令。

魏军阵列的左右后翼,随着号角吹响,一行行骑队开始聚集,他们以三角形的阵列排序,将尖的那头对准苦战中的齐军,开始挺锋向前,不断加速。

而随着唢呐声响,车骑将军耿弇的命令也传遍上谷突骑,小将军言简意赅:只有四个字。

“横突敌阵!”

……

PS:中秋快乐。

第494章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278章 另起炉灶第575章 绳结第421章 五德第89章 对百姓我重拳出击第584章 大进军第25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第669章 当阳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133章 蜂虿之毒第314章 赌徒第320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第214章 称帝第186章 秋后蚂蚱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622章 吾爱吾师第232章 微操第452章 越塔第239章 二五第644章 汉魂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419章 西线无战事第256章 天变第43章 酒酣胸胆尚开张第581章 骑步第333章 雪拥蓝关马不前第575章 绳结第194章 凛凛人如在第513章 诛莽第19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656章 英雄第524章 老友第612章 每与伦反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订!)第311章 数奇第444章 二王第533章 不识大体第18章 公元一世纪什么最重要?第295章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第173章 路线之争第36章 灵气复苏?第487章 浊流第480章 盖棺定论第14章 宰天下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409章 并州兵骑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392章 衔环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601章 饮马第427章 瓦玉第312章 上驷第196章 攘外安内第430章 东北易帜第520章 煞币第240章 我替你骂了第7章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第580章 午时已到第594章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第302章 破釜第513章 诛莽第194章 凛凛人如在第660章 凛冬将至第498章 打援第96章 防不胜防啊第650章 气势不能输第166章 前浪后浪第577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93章 横刀立马第638章 精锐第480章 盖棺定论第373章 降维第380章 军粮第652章 汉奸第654章 得陇望蜀第219章 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汉第9章 孝悌救不了大新第145章 骗纸第317章 怀哉第379章 尝新第293章 武德第563章 恶手第333章 雪拥蓝关马不前第511章 失马第429章 新年快乐第254章 大预言术第212章 努力第91章 官匪一家第590章 两千第239章 二五第280章 破竹第166章 前浪后浪第110章 跟我上第33章 你也配叫刘秀?第20章 别看今日跳得欢第445章 陈仓第526章 天命之子第345章 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