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要有光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桓谭认为,千年前诗经里的这句话,说明早有智者指出月食乃寻常之事。而进入汉朝后,疆土辽阔,天下太平,对日月星辰的观测也更加细致。

他记得,司马迁在《天官书》里就总结了历代月食的规律,一针见血地指出:月食,常也;日食,为不臧也。言下之意,月食既然有规律可寻,那当是一种“有常”的现象,不能被看成是恶兆。

可司马迁毕竟是学黄老出身的,这在汉武朝后被视为“三观不正”,他的微弱声音淹没在诸儒喋喋不休的谶纬预言中。

自董仲舒等汉儒以阴阳五行入经,定天人感应,玄学愈演愈烈,也就没人把司马迁苦心造诣的结论当回事。每逢月食,公羊家、欧阳尚书、易、齐诗,各派便纷纷提出观点,与朝政德行强行牵扯,借机打击政敌,甚至能逼迫皇帝废后下罪己诏……

桓谭作为一个天文爱好者,一位坚定的“浑天说”支持者,老早就怀疑过月食,只可惜那时还没千里镜,观测不便,前朝文献又被学阀刘歆收走,讳莫如深,桓谭和扬雄都无法得知历代确切的记载。

他们也曾去问过刘歆,但刘歆却言之凿凿地说:“司马迁之言,乃是误谬,月食无常。”

刘歆虽然卷入政治,但学术水平没人敢质疑,桓谭也就信了。

直到新莽倒台,前朝文献落入第五伦之手,甚至在“保护”刘歆家时,还搜出了老家伙编撰的《三统历》遗稿逸文,其中很多是未公之于众的,桓谭回到北方,奉命整理刘歆遗作,这才读到了一段让他七窍生烟的话!

“推月食,置会余岁积月,以二十三乘之,盈百三十五,除之。不盈者,加二十三得一月,盈百三十五,数所得,起其正,算外,则食月也……”

桓谭大为震惊:“原来刘歆早在编撰《三统历》时,便已根据历代记载,推算过月食周期了!”

这不是经验性的总结与目测,而是一整套缜密的算法,推断出每135个平朔月,便有23次月食季候,平均下来,一年两次有余。

然而刘歆明明已离揭开事实只差一小步,却停下了,甚至掩藏成果,新朝时每逢月食,他也没少掺和,以阴阳学说抨击政敌不亦乐乎。

桓谭恼火之后,很快就明白了刘歆的用心:“王莽当初重返朝堂,其中一环,便是借汉哀帝时一次月食,令王氏与刘歆趁机进言,攻击外戚傅后、丁后一派。”

尽管时隔多年,但只要王莽在位,刘歆一旦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让老王莽的脸往哪搁?加上刘歆也笃信阴阳,不愿承认月食和日升日落一样,是寻常事,于是就只能自欺欺人:

“天人感应不会有问题,一定是我的计算出了错误!”

这老家伙遂假装一切如故,让这计算沉于简牍之中,直到被桓谭翻了出来。

而当第五伦得知此事后,也颇为感慨,暗想:“果然,当学术牵扯到政治,就别想自由正确了。”

话虽如此,第五伦欲破除日月食乃至于地震、洪水、旱灾这些“灾异”身上的迷雾,其实也是出于政治目的。

他喜欢一切都在掌控之内,但按照天人感应那一套,却总是带来意外。国家这么大,怎么可能处处风调雨顺,但凡疆域内出了一点灾害,都是政治失德造成的,哪还怎么做事?尽管第五伦已狠狠打压,但笃信这些的士人,仍会暗暗形成舆情,对着不满之处指手画脚。若是大一统,也随他们闹去,可如今吴、蜀尚在,被对方借题发挥引发动荡,煽动民情就不妙了。

所以要选择最容易推演的月食周期入手,进一步打击谶纬神学,让隔壁刘秀、公孙述每逢灾异跳大神的举措,看起来像个笑话。

两年前的武德七年三月,长安同一天遭遇日食、月食,就闹得人心惶惶,官府辟谣也没起到大用,必须要提前预测才行——刘歆《三统历》中的月食周期确实有错误,没法完全精确,桓谭必须重新推算才行。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第五伦遂对桓谭的观测竭力支持,令工坊烧制更加透明的玻璃,改进千里镜,让它的倍数一点点增加……

桓谭一点点接近了他想要的“真相”,为了向太学士人们证明月亮的阴晴圆缺并非是体积盈缩,桓谭进行过一次观测。

那天晚上,夜色清朗,繁星闪烁,一弯新月浮游夜空。桓谭带着太学百名士人,站在未央宫的观星台上,观测西方白虎第5宿,一颗明亮的星星“毕月乌”,看它怎样被逐渐移近的娥眉月所掩没。

当“毕月乌”和月亮相接而还有一些缝隙的时候,“毕月乌”很快就隐没起来了,这一幕被十多架千里镜同时观测,更有画师在旁记录。而桓谭精确测定了“毕宿五”隐没的时间,计算出确凿不移的数据,证明那一些缝隙都是月亮亏食的部分,“毕月乌”是被月亮本身的阴影所掩没的。

月亮的阴晴圆缺,与其大小体积无关,既然如此,那月食,也应该是类似的情况!

最终桓谭测得,约19年便会发生28次月食,当这份结果呈送到第五伦案头时,第五伦反问他是否确定,因为按照话桓谭的推测,下一回月食,将发生在武德九年腊月十五,这次,第五伦不打算像两年前一样被动,他要提前宣布预测结果!

“届时,刘秀、公孙述二人,定会诚惶诚恐,击鼓射天救月,唯独予视之为常,仿佛月升月落、阴晴圆缺一般。”

第五伦肃然:“可一旦出现错误,月食的日子不准,予将为百姓所疑,更遭天下所笑!”

“君山,汝敢保证,这计算无误么?”

面对第五伦的目光,桓谭顶着巨大的压力道:“臣观星四十余年,以千里镜望月七年,推算月食周期亦有数载,反复计算,于时、刻不敢精确,但月食之日,绝不会错!”

虽然当时颇为自信,但真到了月食当日,桓谭还是颇为紧张,从天黑起就带着学生们仰望夜空,直到脖子仰酸,月亮都没发生侵蚀。

眼看夜漏子时将至,今天即将结束,他的预言就要落空,月食这才不紧不慢的发生,桓谭这才如蒙大赦,后退几步,靠在墙上让自己勿要倒下,享受起众人的欢呼来。

人对自然的恐惧,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未知,当人们知道一件事是有规律可预测,并且不会对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时,那份生怕月亮被怪兽吞噬的诚惶诚恐,就会消弭许多。

他们反而会油然生出一种心态:果然,一切都在皇帝陛下掌控之中!

桓谭缓了口气后,心里不由得意起来,虽然差点过期,但他的计算与预言毕竟是兑现了,众人看他的目光大不相同,而桓谭也有点飘飘然,来到第五伦面前,向他表起功来。

“陛下,既然月食如数发生,可证此为常事,陛下答应要拨给天官署的黄金,是否也得兑现呢?”

第五伦大笑:“这是自然。”

皇帝令少府速速给天官拨款,但却又唤了桓谭近前,有些不怀好意地笑道:“君山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

桓谭愣住:“陛下何意?”

第五伦笑道:“如今可知月食乃常事,若放在浑天说中,又如何解释?”

桓谭一下子愣住了,对啊!

按照浑天说的理论,根本解释不通月食,可现在他却精确计算了月食的周期。

第五伦的话很轻,只对桓谭一个人说,却犹如一颗月亮,狠狠撞进了桓君山的心坎里,将他过去五十年的天文理论砸了个天翻地覆!

“既然月食周期没错,那么……”

“会不会是浑天说,错了?”

……

桓谭前几年还在愤懑嘲笑刘歆的食古不化,为了硬凑阴阳谶纬,就无视也月食周期的事实。

可现在,轮到他做这个艰难的抉择了。

“浑天说怎么会错呢?”

浑天说于他而言,就是信仰啊!桓谭为光大浑天说,与汉朝、新朝的天官、老儒们斗了几十年,甚至还靠着自己的驳辩,将原本信奉盖天说的扬雄说服,拉入了自己的阵营。

然而连桓谭也不得不承认,当他得到了千里镜,将目光延伸到更远,对日月星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曾经缜密无误的浑天说,似乎出现了一道裂痕。

比如他曾经观测到,遥远的火星、金星在千里镜中,竟长出了牙,颇似一个小月亮。

但桓谭又岂是那么好说服的,他很快就给浑天说加了一个“补丁”。

离开观星台回到厅堂中后,桓谭就缠着第五伦唠唠叨叨起来,非要证明自己的理论没错。

“臣与子云所言浑天说,较之盖天说更进一步,盖天以为天是半球,而浑天以为是一圆球。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日月星辰,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

第五伦颔首,说白了,这还是一种“地心说”。

桓谭又道:“但就算是浑天说,也不以为‘周天’便是宇宙界限,天球之外还有他物。如今要解释月食,是否能说,‘周天’并非一平面,而层层相累,天外有天,或有九天之多。”

“屈原《天问》有言,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故臣以为,虹蜺云雾,不过是第一重天,碧蓝苍穹,为第二重天;据月亮运行周期,或是第三、四重天,距大地较近;而太阳者,则居五`六重天,距大地远?地、月、日三者运行之际,或有相互遮蔽,则出现月食!”

好家伙!第五伦发现桓谭还真是位能举一反三的人物,这九重天确实能用于说明地球距日月星辰的远近,不枉自己费尽心思,时不时就扔出个后世知识指点他。但很快桓谭就又陷入了自己的逻辑漏洞,他的眉毛颦起,就算如此,也难以完美解释月食的发生。

他距离真相,其实就差一点点了,第五伦决定再进一步,给桓谭指一条明路。

“予近来得到一本古书,名曰《周髀算经》。”

这下桓谭的眉皱的更紧了,他立刻回道:“陛下,此乃汉时方士托古而作,并非周公遗书。”

桓谭反应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这本书,是盖天说那一派写的,书中除了算数部分,处处为盖天说张目。

“予知道是伪作。”第五伦道:“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有一段话,予读了颇觉有趣,卿且听之。”

第五伦当然没背下来,让郎官窦固取来那卷简牍,令其念道:“日者,阳之精,譬犹火光。月者,阴之精,譬犹水光。月含景,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明尽,月禀日光而成形兆,故云日兆月也,月光乃出,故成明月。”

第五伦看着桓谭,颇为直白地向他展示“正确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月亮本来是没有光,是借助太阳光才得明亮!”

第348章 关门大吉第303章 摸尾第608章 养蛊第190章 董王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652章 汉奸第5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376章 比烂第132章 黄泥第239章 二五第610章 纪昌学射第24章 不举者有罪第162章 赤眉第50章 你为什么这么熟练第279章 虽王可也!第345章 突骑第559章 甥舅第169章 狗头第331章 钉子第404章 猛虎出笼第643章 懂了第334章 百姓第394章 南渡第146章 别让他跑了第502章 穿插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610章 纪昌学射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471章 改革第622章 吾爱吾师第560章 鹰枭第610章 纪昌学射第36章 灵气复苏?第65章 皇汉第552章 朝辞白帝彩云间第112章 争个屁第566章 围魏救赵第485章 鬼第565章 江汉第330章 你坐啊第240章 我替你骂了第693章 齐卸甲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103章 龙有三个头第174章 双赢第444章 二王第500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637章 河湟隔断异乡春第394章 南渡第676章 折冲千里第588章 先帝创业未半第476章 他们急了第633章 从实力的地位出发第4章 第五伦让梨第452章 越塔第136章 彩礼能少点不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342章守户之犬第21章 蒂花之秀第559章 甥舅第95章 那没事了第679章 惊喜第475章 钩直饵咸第459章 体面第688章 这谁顶得住啊第15章 云台二十八第486章 良善第517章 再见第354章 百废待兴第408章 怒发冲冠第69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第608章 养蛊第422章 北京第327章 离谱第39章 用爱发电第403章 易姓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92章 第五纵队第374章 铜马帝第331章 钉子第659章 阴阳不调第523章 创业未半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103章 龙有三个头第383章 长城第605章 甩锅大会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560章 鹰枭第161章 马善被人骑第173章 路线之争第423章 燕歌行第230章 传统艺能第515章 牺牲第594章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163章 散装大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