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脉络
那儒生唱完了这一段“顿悟歌”之后,又说道:“咱们唱一遍乡约歌,也需知道这天理就在人世间。”
说罢,他起了个调子,数十人齐声常和起来。
“天地生人必有先,必有先。”
“但逢长上要卑谦,要卑谦。”
“鞠躬施礼宜从后,宜从后。”
“缓步随行莫僭前,莫僭前。”
“……”
“都说尧舜尤万镒,夫子还在尧舜前。”
“帝力何有于我哉,尧舜有位方有治。
“哪及夫子翻手间,至简至易便做成了尧舜事。”
“是故孔子是灵丹,废瓦也能点金精。”
“君相不学这灵丹道,且往乡间亲自教。”
赵立本听的津津有味,基本上这些东西,他都能听懂,而且配上音乐,倒也是朗朗上口。
哪怕他都不怎么识字,也就认得这几年发行的纸币上的那些字,但这里唱的这些东西,还真就听得懂。
若是生活在这里,再唱几遍,自己也能记住了。
实际上,他是听得懂,又听不懂。
听得懂,是说这些平民化儒学的传教法,把前朝的《太祖六谕》演绎了一下,也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尽可能用口语的方式传诵,确实百姓能听得懂。
也确实,把高高在上的儒学,化成了教会一样的道德规范,传唱之间,叫人明白到底啥叫道德,应该怎么做。
走路该怎么走。
长辈要怎么敬。
说的听不懂,因为这些东西,牵扯到明亡顺兴、泰州学派演化的诸多内核。
读史的人,或者那些在庙堂上为官的、有敏感的政治嗅觉的人,是很容易听懂这里面的一些“有趣”的东西的。
这些想法,也确实是王艮的想法,他对“尧舜万镒,而孔子九千镒”的说法,颇为不赞同。
他认为,尧舜不过是因为做到了那个位置上,所以做出了一些功绩,是站在那个舞台上的正常发挥。
而孔子在民间,位天地,育万物,视天下如家常事。要是孔子在尧舜那样的帝位上,做的肯定比尧舜要强,尧舜只是舞台比较高而已。
孔子是师。
尧舜是圣。
为什么他这么认为,要看他的想法。
是要“出则为帝者师,处则为天下万世师”。
要做师。
所以师的地位,要比圣高。
但等到王艮传到颜钧、再传到罗汝芳的时候,情况就变了。
嘉靖皇帝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对“孝”之一字,极为重视。
毕竟涉及到亲爹问题,还专门把曾子的后人找出来封爵了。
孝,再往上,就要孝到太祖那里了。
而本来一些人就琢磨着“予以为圣人出为帝师,而未尝不师天下后世;处为天下后世师,亦未尝不师帝”的人,为了弘扬学派,那就肯定要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然后引以为进身之阶,从而实现王道。
这时候,嘉靖皇帝搞孝。
孝再往上追,那就是太祖皇帝。
那么,学派到此为止,该怎么办就很明显了。
师,肯定是重要的,否则师的地位下降了,当帝师、当天下师的意义何在?
孝,肯定也是重要的。
皇帝正因为亲爹的事,提倡孝呢。
那么,怎么把“师”和“孝”融合起来?
显然,以“太祖为师”,以“太祖六谕为本”,教化万民,既孝、又师,绝对的政治正确。
而这时候,就不能用王艮坚持的“孔子比尧舜强”的说辞了。
因为,“太祖直接尧舜之统”。
聚和会、萃和会的歌谣,都是“会中启口劝勉,罔非祖训六条”。
把太祖六谕,做成平民易懂的东西传播。
那么,既符合孝。
也符合师。
因为以太祖六谕为道,那么,太祖就是师,即达成了孝即师、师即孝。
当然最终还是要突出师的目的。
孝,毕竟是皇帝孝。
皇帝可以换,师却万世师。
而到了此时,在大顺的统治之下,为何又要提孔子比尧舜要强呢?
两点原因。
其一,就是大顺开国之初,做的有点过火。
衍圣公奉祀侯、师圣一体剥离这些事,终究还是让天下儒生不满的。
这里面说的是尧舜和孔子,实际上还是那句话——帝力何有于我哉,尧舜有位方有治。
其二嘛,大顺对这件事也不甚在意,源于大顺树立的官方正统学问。
大顺的道统,不是接的尧舜。
而是按照陈亮的学问,认为尧舜等,在道上,得了满分;汉唐,仍旧有道统,得了六七十分。
大顺接的不像是前朝,不是直接尧舜的法统。
▲ т tκa n▲ c○
而是尧舜,传给大禹,然后商汤,然后文武,然后刘汉、李唐……道统始终在,只是“做的尽与不尽”。
陈亮的这套道统说,可是大顺开国之初急需的东西。
按照朱子的道统说,事儿就麻烦了,对大顺很不利。
之所以大顺选择永嘉、永康派的学问,试图为官方正统。
一方面是因为李过的遗泽。
另一方面,也真的是统治需求。
虽然说,这个学说是战斗的学说,等着逐渐稳定之后,发现其实还是朱子学更好用。
但毕竟大顺开国过于艰难,有些东西传承的时间太久,一时半会真就不好掰开。
而且和满清极大的区别,就在于最适合大顺道统合法性的学问,只有靖康耻之后的永嘉永康学派,而且是真不好用理学。
偏偏这两个学派又是发源于商品经济开始出现的江南地区的,里面确实重视工商业发展。
当然,对统治者而言,道统合法性是主要需求,工商业那一套算是附加赠品。
但这些“赠品”,还是对大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既是选了这个学问,即便没立起来,可里面的说法便多了。
按照大顺开国之初推崇的意识形态学派,道统一直在。
只是一套试卷,得分不同。
那么,尧舜等先王是帝?还是圣?还是帝圣一体?
再换句话说,帝、圣一体,那么是不是把这套“试卷”做到满分,帝就是圣了?
皇帝,按照这一个道统说法,是有封圣可能的。虽然只是有可能,但圣、帝一体,帝“考试”只要卷子满分,就能升格职称为圣。
至于那句“君相不学这灵丹道,且往乡间亲自教”,大顺统治者也只当是“做不得帝师,发发牢骚,何必去管”而已。
而这学派在乡间宣讲太祖六谕,帮助维稳,倒也没必要进行打压。
再者,又因为当初有人为了自己的官位想搞文字狱,也就是泰州学派的“武王伐纣该请薇子做天子、自己回陕西”这个事。
虽然没搞起来,但基本上可以宣告这个学派在官方层面上,彻底废了。
废,指的是不可能作为官方学问了。
既是本身废了,正道走不通了。
其在乡间自干维稳,倒也挺好的。
《太祖六谕》对封建统治者可是好东西。
不只是对大顺这边好,文化圈都一样。
幕府那边,六谕讲义是教科书;琉球那边,也是御教条。
重点就在于“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当然,像是赵立本这样的大字不识几个的百姓,也没有居庙堂之高过,哪里知道这几句唱词里面,隐藏了这么多东西。
反倒是那些比较通俗易懂的道德规范,他是非常容易听懂的。
善自为善,与人为善。俱要勤吾耕煎,守吾门户,爱吾身命,保吾室家。务须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妇随,长惠幼顺。毋以强凌弱,毋以众暴寡,毋以奸欺良,毋轻易忿争。小心奉官法,勤谨办国课,恭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
见善互相劝勉,见恶互相劝诫。
永为良善之民。
这就让赵立本心里有些迷糊。
他算是良善之民吗?
想了一下,只怕自己怎么也算不上良善之民。
当年兴国公搞盐垦改革,他的利益受损,对改革相当不满,选的可不是去当良善之民,而是直接和一些兄弟干了波大事。
被骗到黄龙府金矿之后,自己要是良善之民,就他妈死在那了。靠着一身本身,和当初盐户暴动时候的经验,组织了矿工暴动。
熬到了大赦,终于可以返乡了,虽然大赦之后自己的罪没了,但自己就是良善之民了?
见善互相劝勉,见恶互相劝诫。
啥是善?
啥是恶?
自己倒是兄爱弟敬,长惠幼顺。毋以强凌弱,毋以众暴寡,毋以奸欺良,毋轻易忿争。
可,小心奉官法,勤谨办国课……
官法直接圈地,这也需得奉?不奉便是恶,奉了才是善?
他虽不识许多字,但也算是走南闯北,开阔了视野——虽然是被动的。
但这种从黄淮走到黄龙府、经历过小农经济还未建立就直接瓦解的关东城市乡村的人,哪里还能是这些东西所能管束得住的?
赵立本心道,这些玩意儿,说给那些一辈子没出过村子的人听听,或还有用。我这辈子,怕是悟不了喽!
还是找到弟弟,看看老婆孩子是否还活着,离了这,自去关东好好过日子去。
他在路边等了一阵,直到儒生引着他们把歌唱完,这才走上前去,叫了声叨扰,询问了一下弟弟的下落。
倒也别说,这里的人似也确实比别处更有教化。
说话客客气气,指点了他弟弟的田地,告诉赵立本可能在地里忙呢。还很热情地询问了赵立本从何而来,怕赵立本不知道,还仔细指引了路。
赵立本道了谢,自沿着指出的路,去找自己的弟弟。
虽然不会念诗,可那种近乡情更怯的心情,还是充满了心间。深吸了一口气,带着一种比当初在金矿暴动时候更紧张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