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迁徙路(九)

第1406章 迁徙路(九)

很快,被圈定出的迁徙人员,无可奈何地接受了朝廷的组织,开始了一场跨越被当地人称之为大石山的迁徙路程。

从更宏观的、民族的、或者人类的视角来看,这场迁徙,无疑是浪漫的。

一群人跨越了茫茫大海,来到了新大陆的西海岸,带着世界岛几千年来交流的技术经验,踏上新大陆的征程,就像是为那战火频发的旧大陆世界岛在新大陆留下了一个人类文明的备份。

而从此时此刻每个人的视角来看,这场迁徙,和浪漫仅有一丁点文化特色的浪漫。

但主流,注定是艰苦的异端旅程。

大石头山,也即后世的落基山脉,是北美大陆的分水岭。

跨域分水岭,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水运几乎无法利用,必须要靠双脚和畜力,走过最艰难的那段跨越分水岭的旅程。

这一点,大顺在东北移民的过程中,已经体验过了。

六百多青壮劳力,将家人作为“人质”,安顿在了枫林湾。

没有任何的“累赘”,尤其是前期修堡垒、垦田地过程中的“累赘”。甚至连做饭的人,都是男的,一个女人都不要。三年后大约可以和家人团聚,但现在肯定不行。

虽然阴暗,但事实就是六百多青壮劳力,如果在一片荒芜中干两三年,跟随的女性至少可能会导致几十场命案或者仇杀。

六百多人全是男性。

至于驮粮食、工具的牲畜,也幸好之前枫林湾地区作为海达瓜依等地淘金热的补给基地,总还是凑得出驮种子、农具的牲畜。

每个人身上背着三十斤肉干、糖、炒干了的米。一支火枪、90发铅弹,一身衣裳。

随行的牲畜身上,驮着的粮食,都是要作为种子的,不能吃也绝对不准吃。

一个农业文明都知道的道理,种子种在地里是需要时间才能收获的,收获之前人还是要吃饭的。

大顺这边更是有个专门的词汇,叫“青黄不接”。

而关于这些人吃什么,便是前面所说的,文化因素影响下的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了“浪漫”。

大草原上当然有大量的北美野牛,大量的土著部落就是追逐这些野牛的。

狩猎,并不只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浪漫”。

随行的原住民向导,告诉了这支迁徙的队伍一个事实,那就是落基山脉的河谷区的原住民,会采集一种食物。

这种食物,中国人当然很熟悉。虽然当地的原住民不可能按照华人的叫法称呼这种植物,但是读过书的人很清楚这东西是什么。

菰米。

“浪漫”到那是周天子的“六谷”之一。

欧洲人肯定是不吃这玩意的,估计他们可能都没见过。

但中国人,而且吃过很长一段时间,是能上天子餐桌的。直到宋代水稻技术大发展后,这东西才渐渐淡出了粮食的范畴。

《周礼》言: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菰……凡王之馈,食用六榖。六榖者,稌、黍、稷、梁、麦、菰。

《礼记》亦言:蜗醢而菰食雉羹。

这玩意后来被真菌感染后作为蔬菜,叫茭白。而能种这玩意的地方,宋代之后基本都能种水稻,也怨不得这玩意儿淡出了主粮的行列,被从六谷中除名。

随行作为向导和前期从东海岸穿行回来的测绘队成员,说河谷、湖泊地区,有很多的菰米。

当地的原住民,除了狩猎之外,也会大量采集菰米作为食物。并且他们已经有了陶器作为储存菰米的容器,也会舂米了,看着他们倒似乎的确看到了殷商之前人的生活。

这是欧洲人所不能理解的、当大顺读过几年书的人看到当地原住民吃菰米时候的感觉。

配合着胡编乱造的“殷商后裔”的故事,总会产生一种交错时空的错觉,仿佛《周礼》那个时代,至少在菰米上,这里的风格竟比本土更近。尤其是这里的原住民,也确实是“鱼宜菰”的。

菰米的数量极多,多到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大片生长,只要撑到秋天,今年冬季的粮食肯定不缺。

而春夏季节,大量的野牛等动物,会在草原成群结队地奔行。六百多号人,应该也饿不着。

水里更有数不尽的鱼,因为从没有人大规模捕捞过,所以这里谓之用瓢来舀鱼也大抵不差。

话是这样说,也几乎可能是都是事实。但实际上,这并不意味着生活简单,而是意味着或许饿不死,但生活一定艰难、劳动量一定极大。

因为不单要修堡、垦田,还要在完全没有存粮的巨大心理压力下,完成这一切,其中艰苦,只要想想便可知矣。

最关键的是,这些迁徙的主要劳动力,都是中原地区的人。

许多年以来的中原生态崩溃和人口爆炸,使得他们的意识已经固定:手里没粮,肯定要饿死。

他们已经无法想象,在广袤草原和百万年无人打渔的河谷湖泊里,有多少可以吃的东西了。

这里,不是灾年时候,青黄不接季,为了一棵榆树上的叶子,就能杀人抢夺的地方了。因为榆树叶子,比柳叶好吃的多,至少不苦,那是足够爆发为了保卫自家的榆树和外来爬树摘叶子的人发生流血冲突的“物资”。

终究,社会意识落后于物质现实。

这些记忆了太多灾年记忆的中原人,对于缺粮的恐慌、对于物产丰富到其实不种地这六百多人真饿不死的不理解,使得领队面对这种认知和意识,必须要发挥出极强的领导力。

千万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恐慌,一旦出现了恐慌,那么必然就会有人振臂一呼,返回枫林湾。

这种恐慌,可能是被野兽吃掉、可能是断粮、可能是一场天灾或者风暴。

三十斤肉干糖类和其余高热量的食物,并不足以支撑全部的迁徙路程,是以从一开始,边走边捕鱼狩猎、还要保证每天行进速度的考验,就已开始。

好在大顺之前派出找金矿和寻找跨越山脉山口的测绘队,已经完成了非常关键的探索和测绘——他们找到了超越山脉的山口,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口,也是将来如果要修路或者修驿站的必经山口。

出发大约一个月后的夜里,营寨安扎完毕后,迁徙队的首领和测绘队的向导们,在油灯的光亮下再一次展开了简陋的地图。

测绘队的人指着一条河流道:“沿着这条河走,再走十天,就是山口了。过了山口,再往下很近,就有河流。”

“当地人吃河谷的菰米、用河谷的芦苇做弓箭,是以称之为弓河。这并不是说这条河蜿蜒曲折其貌如弓,类似弓步之理解。”

“从弓河往下,有一处大拐弯,当地人称之为‘胳膊肘’。那里土地肥沃,我见白杨丛生,数目笔直,又砍了几棵树看了看年轮,看起来并无早霜寒冻之灾。若有的话,树多有疖子,且年轮怪异。白杨既生,种麦子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且,那里远眺,可见雪山。颇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意。向东,顺河而下便可一路抵达东海岸;向西,站在河边就能看到雪山;西北便是将来修路必要经过的堪比剑阁的山口。将来若真成城,可谓之新益州。”

“只要过了山口,一切就简单了。河里鱼类极多,且顺流而下,砍树为舟,便简单许多,也不甚疲惫了。”

“最难的,还是这十几天时间。只要跨过山口,一切好说。”

测绘队的人手指点在测绘队此番最大的“功绩”上,那座跨越山脉的山口处,被视作日后修路驿站的必经之地。

此时这里已经很明显能看到远处的雪山了,白雪皑皑的场景,即便离着百余里,也能看得清楚。

这已经引发了迁徙者的一些恐慌,终究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平原区,根本没有见过雪山,很难想象跨越雪山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即便说,这一次不需要爬雪山,只是过山口,但恐慌的情绪已经蔓延。

迁徙领队的人,小时候也没见过雪山,也是华北的百姓。但他年轻的时候跟着刘钰去过西域、跨越过阿尔泰山的山口,对此倒是并不惊慌。

只是,这些迁徙者,既不是训练严苛的当年的青州军。

亦本身对于朝廷骗他们,又拿他们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的事,颇有怨气。

若是处理不好,恐要出事。

领队看了看地图,无奈道:“总归这些天狩猎捕鱼,粮食干肉的消耗并不多。既是要穿越山口,那就要加快速度,越快过去越好。只要过了山,豁然开朗,见了草原,一切就好了。”

“你给我交个实底。过了山口,食物能保证?若能保证,这几日就要加快速度,吃存粮,尽快越过山口。”

测绘队的向导郑重道:“敢下军令状。只要过了山口,一切就好了。即便说运气极差,遇不到携带肉干追猎猎物的本地人,那里的猎物和河里的鱼,保证这六百人的吃喝,不成问题。”

(本章完)

第89章 条约第1302章 死与复仇(二三)第83章 转机!俄国背锅侠来了第1299章 死与复仇(二十)第714章 归义军(上)第529章 服从性测试第380章 内外有别第1240章 三战定印度(七)第757章 表演战(七)第561章 启蒙工具人(上)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319章 施加神圣性(中)第256章 优劣第466章 为何要抑商第381章 胪音第506章 举着复古的大旗往前走第995章 娴熟第213章 西学东渐来不及了第201章 七擒七纵亦不惧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760章 毛遂自荐第158章 无解的贸易逆差第3章 出事了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1119章 最终困境第443章 诱降第1194章 木牛流马(一)第428章 精锐对精锐第1302章 死与复仇(二三)第712章 反击第1023章 割裂(一)第667章 分赃大会(四)第136章 争朝不争夕第1044章 新危机(下)第976章 猜疑链(中)第674章 归国第1334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五)第750章 卧榻之侧(下)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顺第4章 冲突第855章 短暂当人(上)第765章 荷兰灾难年(五)第1238章 三战定印度(五)第338章 下心毒第630章 鼓励西进的真正目的第788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五)第907章 南洋大开发(二)第801章 时代的浪漫(下)第1360章 国富论(三)第153章 锁国第1349章 三角贸易(中)第1355章 英国的总崩溃(四)第597章 下西洋第167章 论迹第646章 亮相带来的思维改变第447章 幕府的底线第217章 国虽大,好战必亡第863章 妄想第1293章 死与复仇(十四)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543章 萌芽?萌个屁第190章 为所欲为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这第1504章 终章 九三年(廿二)第1306章 死与复仇(二七)第1459章 最终的闹剧(六)第1194章 木牛流马(一)第223章 裁撤与移民第1089章 工业革命(二)第1165章 备战(四)第1370章 里病外治(六)第80章 开个小洞第1141章 最后的布置(二)第332章 可压榨的第917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326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上)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11章 廷议菜市场第278章 不要做梦第868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四)第364章 朝贡算不算侵犯垄断权第1505章 终章 九三年(廿三)第1480章 临别告诫(六)第388章 止于何处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远第1376章 凡尔赛和约(三)第262章 纸老虎第1231章 开战(十)第35章 府兵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960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六)第876章 还是利益问题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顺第193章 恐吓威胁第308章 礼法还是利益第44章 三百年后第487章 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