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虚张声势

第189章 虚张声势

刘钰不是噶尔丹策零所比喻的公马,可当泰兴十五年的春天绿了牧草的时候,真的就如战马一样兴奋。

农历四月,天逐渐暖和起来,有些地方已经露出了绿草,雪百合挤开了覆盖在上面的那层冰雪,努力出一朵朵黄白色的小花。

憋了一个冬天的轻骑兵们开始四散出击,袭击部落,抓人、探路、绘图,一切都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转场的牧民成了这些轻骑兵们最好的猎物,更为详尽的阿尔泰山山口的地图,也从牧民口中询问整理出来。

皇帝所在的西路大军传来了消息,说大策凌敦多布的主力在轮台附近,刘钰也根本不在意。

管他是演戏也好、真的也罢,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没敌人主力,他就翻越阿尔泰山。

有敌人主力,那就野战,正好击溃。

越过阿尔泰山,便是额尔齐斯河,沿途不是荒漠,而是最好的高山牧场区,补给不成问题。

从今年冰融的时间来看,应该是个暖和的年头。

参谋长吴芳瑞匆匆跑到刘钰身边,打扰了正在那看冰河融化的刘钰,喊了声报告后道:“刘大人,轻骑们又抓了几个准噶尔人。都说小策凌敦多布的牧帐就在不远处,他身边只有私兵数千。阿尔泰山南麓的一部分敌军正在赶来的途中。”

这已经是第四次得到这样的消息了,那群松花江来的府兵,结阵对战未必强,可是偷鸡摸狗抓人摸营,那是真的有天赋。

阿尔泰山又被蒙古人称作金山,这里时常有牧民捡到狗头金。前些日子几个轻骑劫了一处准部的哨所,从那里的牧民那抢了马匹牛羊,还居然抢到了一块四斤多重的狗头金。

消息传来,这些轻骑都像是疯了一样,成群结队如同蝗虫,干劲儿满满。

想着当日被杜锋藏在树上想劫自己的“商队”的事,刘钰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抓到人的,赏银子。”

“大人,依着兵法,这时候应该主动出击。他们正在集结兵力,咱们应该趁他们立足未稳,先攻破其一部。”

刘钰摇头道:“着什么急?打完了之后呢?现在要翻越阿尔泰山还不容易,再等一两个月,天气彻底暖和了之后再说。”

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时候,山上的雪还没有融化,一些牧民说时不时还会有大雪。

这里不是荒漠,山上丛生着落叶松、白桦,让那些从松花江征调的府兵轻骑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小生活的地方。

对刘钰而言,他没把准噶尔的军队放在眼里,所阻碍他的只有大自然的伟力。远处高耸的山峦,真叫人有一种绝望的无助。

吴芳瑞明白刘钰的意思,询问道:“大人,既是说大策凌敦多布集结兵力在西路大军对面,不管真假,咱们都应该趁着机会继续前出筑城。”

“嗯,筑城可以筑。让工兵带着两千辅兵,再派一个团跟着保护。去筑嘛。现在不要着急,等到什么时候天气暖和了,翻越阿尔泰山没有问题了,再说其余的事。正好,叫准噶尔人看看专业工兵的筑城手段。你带人去吧。”

吴芳瑞见刘钰让他独自带兵,心里略微有些激动,赶忙点头。

在何处筑城,早就已经制定了计划。前出一点,就意味着将来前进的时候少走一段路。

一个团的兵力,外加工兵和一部分辅兵,这也是参谋部推论出的合适人数。

如果准噶尔部大军在此,肯定是想要吃掉刘钰的万余部队的。

一个团加工兵前出,不算辅兵的战斗力,也足以抵抗准噶尔七八千人的围攻,大军就相隔不远,一旦支援准部就只有跑路。

若是小部分兵力,打不动,也不敢打。

若是准部的主力在此,不会为了一个团的兵力暴露战略意图。

刘钰不着急。不管准部的主力在没在这,他都在等天气更暖和。

一旦准部的主力在此,要在击溃准部主力后,迅速翻越阿尔泰山,追亡逐北,学霍去病掠夺牛马为补给,一路杀到准部腹心。

他要确保击溃主力后,直接能翻山。

而不是击溃主力后,山上的雪还没融化,以至于眼睁睁看着准部残兵跑路。

准部可以不惜生命冒着大雪翻山,他要靠青州军打满全场,不会冒这样的险。

得了刘钰命令的吴芳瑞带着第四团和工兵部队,前出到预定的地点后,专业的工兵部队开始指挥辅兵筑城。

团主力在外警戒。

有专业的工兵,筑城的速度很快。

在他们筑城的时候,许多双眼睛在盯着这座新筑的与大城互为犄角的小堡垒。

让小策凌敦多布厌烦的青州军轻骑兵每天都神出鬼没,他也只能领着百余人的亲随前去观察这座新筑的城。

看着已有雏形的城墙和棱角,小策凌敦多布的脸色极为难看。

亚梅什湖要塞的围城战,让他记忆犹新,那种绝望感,至今不能忘却。

“这些汉人很会筑城。那个刘钰简直就像是个土拨鼠,他手底下的兵也是土拨鼠。如果让他们翻过了阿尔泰山,筑这样的城,我们怎么办?”

原本在七河流域阿拉木图驻扎防御哈萨克的鄂托克宰桑,一个名叫达林的蒙古贵族也是忧心不已。

这一次,大汗豪赌了一场,连压制哈萨克、驻扎在阿拉木图一带的兵也调了过来。

现在看来,隐藏的很成功,哈萨克人并不知晓这一次调兵。

可是时间越拖下去,也难说哈萨克人会不会趁机起事。

这对噶尔丹策零而言,也是一场豪赌。

一旦赌输了,不要说大顺的挤压,西边的哈萨克、土尔扈特人,都会立刻如同饿狼一样扑咬过来。

达林观察了一下远处模模糊糊的筑城,说道:“这群汉人老鼠胆子很小。他们不是在城中,就是在筑城。难道我们就看着他们这样把城筑起来吗?他们袭击我们的哨所、掠夺我们的牛羊,死了好多勇士。难道咱们准噶尔的勇士,就这样白死了吗?他们只有几千人,城还没有筑起来,我们为什么不去打一打呢?”

达林想说一句胆小鬼之类的话,可是生生压住了。谁都知道小策凌敦多布是最勇猛的,在这样勇猛的人面前,他没资格用胆小鬼之类的激将法。

小策凌敦多布看了一阵,摇头道:“不能够这样攻打。他们的轻骑始终在盯着我们,我们的主力避不开这些轻骑的。如果我们大军来攻,他们筑不好城,就会跑回大城里面。如果筑好了城,他们就可以守在城里面。他们可能不会打野战,但是守城应该很厉害。”

小策凌敦多布没有一个专门的参谋团,但是多年的实战经验,让他有一种近乎直觉的判断。

这些恼人的轻骑的侦查距离大约是四十里到五十里,大军出动,轻骑不可能不发现的。

这些汉人的大兵多是步兵,按小策凌敦多布的直觉,走不快。

五十里的警戒范围,算上激战的时间,至少让要大军离开大城二三百里左右。

这样即便轻骑提前预警,他们也跑不回大城,而大城的大军也没法在全歼之前支援。

这个时间差参谋团的人可以计算。

而他这种打了一辈子仗的人,凭借直觉和经验,也能心里有数。

大军不能暴露。

如果暴露在北线,西线的汉兵就会立刻前出,进至轮台筑城。到时候首尾不能相顾,必要灭亡。

“等,等下去。不要急躁。现在水草马上就要肥美了,我们的勇士不需要粮食,可以继续等下去。他们的皇帝,会催促他们出兵翻越阿尔泰山的。”

给出了一个让属下闭嘴的解释,小策凌敦多布继续用缴获的俄国望远镜观察这筑城的情况,筑城的速度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正看着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一阵稀疏的枪声。

达林听到枪声,骂了一句。

“又是那群汉人的轻骑,他们就像是狼一样。这些人不好对付,骑术并不差,而且火枪也更好。他们都带着两支短枪。走吧。”

小策凌敦多布点点头,上了马,没有和远处的轻骑纠缠,迅速离开。

隐藏在山谷中的帐篷内,大策零敦多布也在安稳地等待着更暖和的夏天到来,并不着急。

小策凌敦多布带回的消息,让他更加确信,对面的刘钰是个筑城推进的好手,这样的人守城,是没有办法对付的。

自己的计策是一场豪赌,一旦开赌,就必须要在南线的西路大军反应过来之前,歼灭这支前出的万余人的部队。

否则,南线的西路大军就会知道准噶尔部的主力在北,他们就可以迅速西进,在轮台筑城。一旦挤到了轮台,筑好了城,这边又没有吃下,那么准噶尔就危在旦夕。

“那些汉人的大兵并不出城,很难打。他们的轻骑手段很高,就像是饿狼一样,很难知道他们会在哪里出现。我们想要击败他们的大军,就要骗他们至少离开大城二三百里,否则的话很难截住他们。”

小策凌敦多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策凌敦多布道:“这个不要急躁。他们在这里筑城是没有用的,总要翻越阿尔泰山的。他们的皇帝以为咱们的大军在山南,一定会催促他们翻山筑城的。而且,不是有人被抓了吗?那个刘钰一定知道你在附近。”

大策凌敦多布大军的消息并未走漏,小策凌敦多布在这驻牧的消息很多人都知道,这里的部族本就是他的属下。

然而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诱那些人出击,那些筑城的人就是每天筑城,放牧,其余的事并不做。

“再过些日子,你带些人去攻一下他们的小城。不要死太多的人,攻一下就围,故意让他们以为你在引诱他们出击。要让那些汉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在骗他们出城追击。”

大策零敦多布的策略,让小策凌敦多布完全不能够理解。

骗他们出城,这是既定的策略。

可是故意让他们看出来要骗他们出城,难道他们不会更加谨慎吗?那样的话,不是就更不可能出城了吗?

面对质疑,大策凌敦多布笑道:“让他们看出来你在诱骗他们出城,他们才会出城。难道你认为他们现在不想出城来攻打你的牧场吗?”

“只是他们现在不确定我们的人到底有多少在山南、有多少在山北,所以他们才小心翼翼。”

“你做出让他们看出来你在诱骗他们的举动,他们会觉得,你的兵不多,只是在故意做出这样的举动,不让他们出城。他们反而会出城追击。”

“汉人的兵法里,这叫故作虚张声势。你越是虚张,他们越认为你没有多少兵。”

小策凌敦多布还是没有理解。

大策凌敦多布的想法是对的,大顺的策略是南北对进,切头去尾。补给线的限制,使得每一路大军前出都只能集结一两万人的兵力。

如果准部主力在南,那就北边前进;反之亦然。

都是要在几个关键点上筑城、屯垦,挤压准部的牧场。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一个策略。

以兵法来论,在敌人集结未完成的时候主动发起攻击,破敌一部,这样就能掌握战略的主动权。如果等到敌人集结完成再去打,就是不智的。

大策凌敦多布的计略,就是让小策凌敦多布做出一种“虚张声势”的态度。让刘钰确信,小策凌敦多布只是虚张声势,故布疑阵,实际上手里根本没有多少兵。

让汉兵以为准部的主力在南线。

想要翻山,肯定是要把在山北的小策凌敦多布解决。

因为在他看来,汉军的战略很明确:如果这边是主力,那就筑城拖着;但若不是主力,就应该先去袭击小策凌敦多布的牧帐,解除北路军翻山的威胁后,翻山沿额尔齐斯河筑城守御。

终于把策略解释清楚了,小策凌敦多布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问道:“如果他们是胆小鬼,就是不敢出来,那不是反而更是让他们不敢了吗?甚至他们会以为咱们的主力在这,南线进兵怎么办呢?”

大策零敦多布叹了口气道:“打仗的事,难道是可以全都预料到的吗?现在我们连压制哈萨克的部帐都征调了过来,本来就是在赌。如果他们什么都知道,现在南线就会进军筑城了,我们也就输了。现在南线还能欺骗他们,让他们暂时不敢出击筑城,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去吧,不管怎么样,都要试一试。打仗的事,没有可以全都预料到的情况。你不要带太多兵马,六七千人就好。小城里的人不敢追,会等大城里的人。”

“只要大城里的人出了城,走出二三百里,我们就可以试着围住他们。只要把他们打败了,就能绕开那些城,去劫掠喀尔喀人,去攻打他们的驿站。”

(本章完)

第58章 学习?学个屁!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远第1316章 胆大才能发财第1108章 上国心态(二)第1420章 事已毕(上)第496章 高规格的宴会第477章 四凶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198章 善后考虑第1064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八)第1371章 里病外治(七)第1507章 终章 九三年(廿五)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动物(下)第681章 隐喻(下)第1106章 工业革命(十九)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122章 乡约村社(三)第201章 七擒七纵亦不惧第1173章 备战(十二)第974章 照旧第1165章 备战(四)第757章 表演战(七)第862章 好事第883章 无用功第1240章 三战定印度(七)第302章 这大英,药丸呐第252章 特许第973章 名与实第1046章 破绽第565章 制礼第101章 畜牧稼穑皆学问第1293章 死与复仇(十四)第807章 阉党(上)第578章 信了个寂寞第1346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六)第1212章 统一市场与地方利益(上)第1162章 备战(一)第1368章 里病外治(四)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383章 凡尔赛和约(十)第850章 误解第159章 长期合作第778章 艰难的第一步(中)第204章 投名状第281章 专业行贿第1261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七)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一)第110章 疯子炸粪坑的爆竹第219章 假装君臣共治第430章 权谋第1073章 恶龙残影(八)第939章 自觉(一)第311章 满BUFF皇子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1383章 凡尔赛和约(十)第287章 女人的视角看政事第156章 新思维第707章 海战(五)第1494章 终章 九三年(十二)第389章 战前就分赃第716章 归义军(下)第107章 负荆请罪下死套第751章 表演战(一)第1390章 凡尔赛和约(十七)第1303章 死与复仇(二四)第694章 做给百姓看第347章 君子圣徒第995章 娴熟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92章 超胜十年第510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1040章 大获成功(五)第1195章 木牛流马(二)第1168章 备战(七)第1328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下)第712章 反击第499章 洗头第1203章 木牛流马(十)第959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五)第279章 中转港的尴尬地位第1296章 死与复仇(十七)第702章 备战第1499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七)第587章 不平等第611章 十八路诸侯准坏事第40章 野心第567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第1432章 鸩酒 解药(中)第620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1001章 缺陷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顺便平第989章 拍马屁(中)第101章 畜牧稼穑皆学问第907章 南洋大开发(二)第384章 逼迫第1313章 逼着商人赚钱(上)第875章 留人诛心第633章 斡旋家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