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评书梆子学历史

第202章 评书梆子学历史

皇帝想干的事,正是刘钰暂时所想的事。

相隔两三千里,其实并无多少君臣的默契,只是此时顺路。

就像是海军可以生钱的切入点是日本,大顺教育变革的切入点,便是军改;而军改的切入点,又是准部。

刘钰用青州军证明了一支军改后的军队是如何强大,皇帝想要更多的青州军,就需要全套的军官培养体系。

这是唯一一个能松动科举的地方。

不过这些事,乃至西域之后的事,刘钰是不可能被安排到这掌控的。

西域的事一定,他就要走。

现在,他要为安稳西域做最后一件事。

阿尔泰山的孙都鲁克岭下,古老的牧民转场的牧道北出口,修整之后补充了给养和弹药的青州军在做最后的战前动员。

向导和参谋部的一些人已经先行出发,他们要制定各部翻山的计划。

在哪里宿营,在哪里警戒,在哪里布置号令兵,哪里狭窄、哪里宽敞,这都需要计划。

行军是极为考验部队组织能力的。

大自然的伟力远比准部的大军可怕,所有的十二磅炮、缴获的二十磅臼炮,全都留下了山脚下。

刘钰也想把八磅炮丢掉,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劝说他,不要只留轻便的四磅炮。

之前的一战中,炮兵立了大功,步兵们喜欢己方的大炮隆隆的响声,那会让他们感到安心。

“大人,我们便是抬,也会把这些炮抬过阿尔泰山。十二磅炮不带便不带了,这八磅炮怎么也要带过去啊。”

“是啊,大人。准部的人都能把炮带过山北,我们为什么不能?纵然是兵贵神速,只要翻了山,后面的路就简单多了。”

众人的规劝中,刘钰还是做出了让步。

“好吧,但是十二磅炮不能带了。真的太重了,严重影响翻山的速度。”

“翻山之后,炮兵和工兵们,你们的第一要务,就是绘制地图。”

“参谋部的人分出一半,专门管地图绘制。一定要做到准确。是否是季节性河流、何时下雪、何时结冰,几月份霜降,这些都要从牧民嘴里问清楚。”

“地图,一定要把地图画出来。这比打一场胜仗更重要。炮可以不要,测绘的大望远镜等,一定要带好。”

炮兵和工兵的军官们,“学历”都更高一些,至少比那些步兵军官多学了三年多的数学。

测绘本身也是他们的老本行。

刘钰心想,这也算是自己为国朝平定西域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一份准确的地图,选出将来筑城的位置。

一众军官都答应下来,便去集结部队。部队集结后,刘钰来到阵前。

连和准部决战之前,刘钰都没有做什么战前演讲。

而今日决战已经结束,大军即将翻越阿尔泰山的时候,他却站在了将要被留下来的十二磅炮上,冲着黑压压的士兵做了一番鼓劲儿。

“士兵们,我知道,你们大部分人在从军之前,大字不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问问你们这天上的云是不是要下雨?这麦子需不需要浇水?你们肯定知道。可要是问你们,西域在哪?中国多大?你们肯定不知道。”

“不要说西域了,你们这些胶东人,整日嘴上管西边的叫西莱子,管闯了关东在辽南的叫海蛎子,你们曾知道的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西莱子和海蛎子了。可能有人会说,我管西域在哪干嘛,军官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只要军饷发着,别说西域,就是天竺也要去一去。”

“你们谁知道西域是啥?”

胶东征召的士兵们听着“西莱子”、“海蛎子”这样的地域称呼,一个个全都嘿嘿笑了起来。

可若说西域,一个个就全都傻了,倒是知道西边有个山西,南边有个河南,那都是好远好远的地方。

好远是多远?反正是类似于神话传说的距离,南天门去不成,可这年月去趟河南也难去成,又有甚区别?

至于这西域,是个啥?

“西域是啥呢?这么说吧,咱们就说吃的,这西瓜、核桃、葡萄、黄瓜……原本中原都是没有的。你们都啃过黄瓜吧?”

这个大部分人都是吃过的,军营的菜地里也种了不少,夏天谁都能啃上几根。若是说西域如何、天下如何、这些他们是不懂的。说到这些平日里都知道的东西,这个遥远的西域,顿时贴近了许多。

说什么自古以来,他们不懂。可说到这些平日可见的东西,一个个都笑了起来。

“西域就是个地方。这地方丢了多久了呢?你们既不识字,也就看不得史书,但是评书、唱戏的都听过吧?”

“杨家将七郎八虎、铁镜公主、金沙滩、佘老太君、萧太后的时候,西域的汉人就被杀光了。我估计你们也不知道距离现在多少年了,但是应该知道哪些是在这之后发生的故事吧?”

说起评书大戏,一个个士兵都精神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包青天是往后的!”

“潘仁美那个大奸臣也是后面的。”

“对对对,还有打渔杀家。梁山一百单八将也是后面的。”

“岳武穆!岳武穆的老师,是林冲和鲁智深的老师周侗。”

“祝家庄的栾廷玉也是。岳武穆之后,就是金人达子南下了。韩世忠,梁红玉……”

“再往后……再往后就是蒙古达子南下。《英烈传》,对,英烈传,大明朝开国的事了。后面就是怕老婆的戚大帅了吧?”

“放屁,戚大帅在燕王扫北后面。是北国太子陈雷进白额猛虎一只,被燕王棣打死;校场比武,陈雷又被燕王劈死。陈雷被朱棣打死了之后,他媳妇艳月娘和妹妹陈妙棠才发兵南下。朱元璋才让李文忠为帅,李玉郎和燕王当先锋北征。戚大帅得再往后了。”

下面的人已经为怕老婆的戚大帅到底在燕王扫北前面还是后面争论起来,一阵阵争论之后,终于说到了那段距今不过百年的历史。

“再之后就是东虏入关了。太祖皇帝起义兵,吴三桂这狗贼为崇祯皇帝报仇,引着清兵白衣白甲入关。”

这个最近的历史事件,已经是他们祖爷爷辈的故事了。

这时候再想想更久远的燕王扫北、岳武穆、七郎八虎……这些没什么文化的士兵,第一次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久远。

原来和他们吃的黄瓜、西瓜、葡萄,吃到吐的胡萝卜、吃饺子肯定要就的大蒜……这些东西都来自西域?

那些曾觉得遥远的、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西域,瞬间变得熟悉起来,哪怕并不曾真正见过。

一个个想着,当年的西域,已经丢了这么多年了吗?

七郎八虎杨家将的时候就丢了,这要多少年了?

皇帝都换了不知道多少茬了,真的是丢了很久很久了啊。

虽然靠评书和唱戏来学历史是不对的,但此时却也是唯一有效的。

眼看这些士兵们对西域有了一个模糊,但却很亲近的意识了,刘钰指了指远处高耸的山岭上的白雪道:“翻过那道山,便是西域了。自杨家将七郎八虎的时代之后,七百年了,再一次有天朝的大军入了西域。而你们,便是这七百年后的第一批人。”

“或许有人会说,那成名的都是你们将军的事,和俺们有啥关系?我说,这还不简单?”

“人家打赢了仗,都要立碑。咱们打赢了,自然也立碑。只是咱们立的碑,要把你们的名字都刻上,不就万把人嘛?咱军中的工兵多得是,刻万把个名字也不难。”

“日后提及西域,便有人指着碑文说,诶诶诶,看,当年就是这些人时隔七百年后再入西域。”

“等着回去,我再印一本书,便把你们的名字都写上。再做个奖章,日后你们娶了老婆,有了娃娃,娃娃又有了娃娃,你们便拿着奖章,拿着书,叫孙子们找你们的名字。好不好?”

充满着泥土味的鼓舞,就像是地里新挖出来的地瓜一样脏兮兮,灰蒙蒙。可这偏偏能让这些人听得懂。

一阵阵叫好声中,刘钰指着那条崎岖的牧民转场道喊道:“出发!打到伊犁吃西瓜!”

军中的鼓乐手奏响了欢快的节拍,上万名没什么文化、甚至不知为何而战的士兵们,唱着最土味的欢快军歌,在参谋部的调度下,开始翻越高耸的阿尔泰山。

……媳妇媳妇俺走了,在家千万别偷人。小嫚小嫚也别哭,铅弹不是发发中。

要是铅弹发发中,陛下找谁去当兵?枪子不过小窟窿,炮弹砸过碗大疤。

我们的大炮口径最大,我们的刺刀最他娘长。驻军整天拖军饷,哪如我们月月清?

只要陛下能发饷,我们保准不抢劫。若是月饷涨二两,都敢攻下九重天……

一阵阵充满泥土味儿的歌声中,列成纵队的士兵按照参谋部的调度,井然有序地或是前进、或是停下推炮、或是驱赶牛马骆驼,亦或是停下为后面的做饭。

刘钰刻意挑选了一匹纯白色的战马,披上了最好看的甲,对着随军的一名学过西洋画的画师道:“就给我画一幅西洋画。就叫:刘钰翻越阿尔卑斯……呃,不对,是翻越阿尔泰山。”

“马得是白的,天得是阴霾的。山要陡峭一些,旁边一定要有推着大炮前进的士兵做背景。最好是描绘一下,战马扬起前蹄,我伸着手指着远处山峦的模样,尤其是我的大氅,一定要随风舞动……”

随军画师看了看湛蓝的天,烈烈的太阳,心道好吧,你愿意画成什么样便给你画什么样。

“却不知大人是要重写实?还是重意境?”

刘钰也抬头看看天上烈烈的太阳,笑道:“你看这是阴天吗?就绘个意境吧。我也知画一幅画非一日之功,只是现勾勒出线条,日后再慢慢画就是。”

说完勒了一下战马,让战马扬起前蹄,伸出手向前指着。好容易等来了一阵风,大氅迎风而起,刘钰喊道:“对对对,就是现在这种感觉,赶紧的。”

(本章完)

第1378章 凡尔赛和约(五)第34章 买卖第838章 赌国运(下)第1174章 备战(十三)第15章 居高临下第1306章 死与复仇(二七)第1416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七)第456章 你想尝胆,却没人演夫差第947章 欧洲贸易区(上)第914章 南洋大开发(九)第930章 觉醒(二)第1246章 钻石湾屠杀(二)第537章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解读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四)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273章 巴达维亚的必然(下)第55章 说服第561章 启蒙工具人(上)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动物(上)第717章 臀与脑第905章 罗马和迦太基第1205章 太子难当(中)第39章 心思不纯第747章 巴达维亚新政(八)第365章 垄断权的军事义务第497章 急躁第563章 启蒙工具人(下)第415章 愿天下无有武穆三闾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018章 全都装傻(中)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278章 夷丁第128章 得分点和槽点第778章 艰难的第一步(中)第617章 许愿第717章 臀与脑第208章 记忆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196章 木牛流马(三)第615章 政变加盟第1248章 钻石湾屠杀(四)第980章 决胜千里之外(三)第1119章 最终困境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264章 金刀计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114章 科学院的设想第610章 天选之子第1424章 言方兴(下)第1058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二)第429章 先活下来吧第876章 还是利益问题第674章 归国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1488章 终章 九三年(六)第1119章 最终困境第563章 启蒙工具人(下)第1365章 里病外治(一)第680章 隐喻(上)第1112章 上国心态(六)第479章 全套一条龙服务第596章 好人我来当 坏人你来做第622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兰西(上)第1163章 备战(二)第1430章 王谢燕,百姓家(下)第871章 “不正当”竞争(三)第1296章 死与复仇(十七)第784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一)第1472章 最后的闹剧(十九)第699章 身份的转变第1466章 最后的闹剧(十三)第935章 绑定(上)第962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八)第1095章 工业革命(八)第521章 离开体系只是普通人第1353章 英国的总崩溃(二)第457章 刻舟求剑(上)第1082章 为利而战第929章 觉醒(一)第251章 压力第357章 有货,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第370章 翻译优先级第130章 暴论第1058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二)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455章 最终的闹剧(二)第1289章 死与复仇(十)第1326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上)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81章 麻杆打狼两头怕第832章 中荷友谊(上)第1107章 上国心态(一)第1027章 割裂(五)第593章 资本的去向第1285章 死与复仇(六)第262章 纸老虎第590章 借头一用,以平民怨第958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