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女人的视角看政事

第287章 女人的视角看政事

用刘钰前世很常见的那个比喻,现在漕运、黄淮的问题,就像是媳妇和妈都掉进了水里,先救谁的问题。

前明的话,除了妈和媳妇,还有个祖宗,更是个三难选择。

漕运改海,这等于媳妇没掉水里。黄河,母亲河嘛,到时候就剩一个妈要救,手段就多了许多。

康不怠的想法也是简单,这个两难的问题很好解决:等媳妇先淹死了,再去救妈,岂不就不是个两难的选择了?

见刘钰还是在那犹豫,康不怠直接道:“公子,所谓君子远庖厨也。将来黄河出了事,和你没有关系,也不是你扒开的黄河大堤、阻塞的运河。”

“那谭大人想的是,在出事之前就解决,可他解决的了吗?依我看,说也是白说。”

这话稍微让刘钰轻松了一点,不管是天灾,还是人乱,涉及到的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

这似乎也是没办法,封建朝廷办事,从来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根本没有一个数年的规划。

“行吧,让我再想想。合着盘算了半天,只能靠老天爷发灾?通过这事,让我有些消沉啊。这不还是做修补匠?破了之后才能补?”

康不怠宽慰道:“自古以来,守旧最易、出新次之、变革最难。公子搞海军也好、兴公司也罢,那都是出新,而不是变革。”

“唯一称得上变革的,是军改。军改,公子是赌了命的,而对手也不过是准部的大小策凌敦多布。这治河,废漕,就算不考虑人,你还得考虑老天爷。”

“你赢得了人,你胜的了天吗?对人敢赌命,对老天爷怎么赌命?怕就怕不考虑运河而大规模治黄淮,老天爷发大水,一切就前功尽弃了。”

“这么折腾,每年都要死个十几万人。不如一次来一场大的,灾死个百十万,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漕运、黄淮的事。公子也别怪我心狠,我就是说个实话,毕竟我没去扒黄河大堤。”

一句“胜的了人、胜不得天”,让刘钰这个自小接受了人定胜天教育的人,极为不适。

再仔细想想,康不怠这话也不对。

哪里是胜不了天?分明还是胜不了朝堂上的人。

这些年他尽可能不往朝堂里站,都是在搞一些从无到有的东西,几乎没涉及到变革。而今后,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和朝堂里的人同僚们打交道,他的心里开始有些没底了。

心情沉闷地回到住处,提起笔,按照平日的习惯,将最近发生的这些事,给在京城的田贞仪写了一封信。

也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建议,只是抒发一下心中的郁闷。

信上大致介绍了一下关于漕运、黄淮的事,又说到了节度使入京奏事大廷议一事。

刘钰已经认可了康不怠的想法,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把漕运现在的问题,都说出来,而且奏折的重点应该放在这上面。

如果将来漕运、黄淮真出了大事,岂不是就为海运更加了一些砝码?

他有专门传递信件的通道,用的也是约定好的一本查找字号的书,按照页码写的密信。

田贞仪的回信很快,然而信上的第一句话,就是先把刘钰的想法给驳斥了。

“三哥哥要说这漕运、黄淮可能带来的灾患,那三哥哥是想当铮臣,而让陛下去当昏君?若是这几年漕运、黄淮真出了事,陛下是不是还要下个罪己诏,痛哭自己悔不该当初不听你的建议?”

“三哥哥欲为袁本初之田丰欤?”

“三哥哥你好好想想,这几年陛下可能接受废漕改海的决定吗?事情你之前也想的很明白了,在南洋事解决之前,在海军证明陛下当初的那番祸起东海的担忧不再必要之前,运河无论如何都会保留,为的是将来真要东海有患,还有军改后的陆军能控制运河。”

“康先生说,就算如果现在废漕改海,出了灾,那就要算在废漕改海派的头上。”

“那反过来想,在陛下确定不可能废漕改海的这几年,要是真出了事,三哥哥又提前说了许多,这黑锅岂不是要陛下担着?”

“三哥哥以为,这锅要漕运派背着,实际上否决提议的,是陛下还是大臣呢?”

“天子,真的喜欢铮臣吗?三哥哥要做的事,没有陛下的宠信,做得成吗?三哥哥对自己在朝廷的定位,是大臣?还是宠信的郎官?亦或是勋贵?三者不可得兼,三哥哥万万要想清楚。”

开头就是一番激烈的言辞,将刘钰想的那些全然否决。

读过之后,刘钰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的确,在考虑背锅的时候,把皇帝给忘了。

而自己,看似是武德宫的魁首出身、鹰娑伯、又是鲸海节度使。看上去既是勋贵、又是大臣、又是郎官,但实际上,这三者不能共存,只能选一个,剩余的都只是这个的添头。

变革总不是一蹴而就的,总可能伴随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需要背锅的时候,皇帝是没人可以追究的,只能假惺惺地下个罪己诏。

刘钰想的是,的确,在南洋战争结束前,废漕改海是不可能实行的。但是,可以提前准备准备,或者先把“不这么办早晚要出事”这样的话先说出来,这种“预言”是最安全的,因为谁都不想出事,而一旦出了事这便是“远见卓识”。

按他想的,到时候支持漕运派的就得背锅,变革的阻力会急剧减小。

但是,田贞仪却认为,到时候真出了事,皇帝肯定会在心里生出罅隙,认为刘钰折损了他的面子,让他难堪,到时候纵然下了罪己诏,却也一定会对刘钰生出讨厌。

康不怠的侧重点,在于党争。

而田贞仪的侧重点,在于人情。

或者,康不怠认为,大顺有党争;而田贞仪则认为,大顺没有党争,一切都是皇帝的工具和平衡控制,党争只是皇帝允许的一种“假装君臣共治”的局面。

这几年,田贞仪的信都是这般风格。从当初那封力劝刘钰在威海时,一定要想清楚青州军是谁的那件事开始,田贞仪一直都以这个思路在分析问题。

有时候很有用,有时候又似乎没用。

读过前面的这一小段,将信扔进火盆烧成灰、碾碎,又把后面的信对照着字符翻译出来。

信的后面,语气就柔顺的多了,但还是借着“大臣、勋贵,还是郎官”的定位问题,写了一些她这几年深思熟虑的一些话。

“三哥哥,陛下初用你的时候,你也才十七八岁。用当日陛下的话说,不过是个娃娃,考虑不周,实属正常。”

“少年人,就该朝气蓬勃,不要瞻前顾后,陛下要的就是三哥哥的一股锐气。”

“那时候,是真的喜爱。也只是将三哥哥看成一个子侄辈,在一滩烂泥般的勋贵子弟中找出来了一个还有忧国心思的,自是喜爱的不行。”

“那时候,可以容忍三哥哥做很多出格的事。就当是看一个锐气蓬勃的孩子。”

“陛下既有雄心,难免有‘慕古’之情。心里只怕也把自己当成了汉武,却把三哥哥想象成霍去病。”

“若是三哥哥在平定西域后病死,只怕终此一朝,三哥哥的地位都无可撼动。一部分真的是怀念三哥哥,一部分陛下可能会真觉得自己是汉武转世,这种冥冥之说,实难猜测。”

“三哥哥既把本朝比汉唐,把南洋比西域,那么三哥哥是否还是少年,就不在于三哥哥的年纪,而在于南洋何时平定。”

“只要南洋未定,三哥哥在陛下心中,仍旧少年。口无遮拦也好、锐气胡闹也罢,都可容忍,甚至淡然一笑,也就轻轻敲打一下。陛下都会觉得,有汉武之志,上天以守常所遗吾,可为吾之冠军侯。”

“少年若无锐气,岂称少年?”

“而南洋事,是外事。运河事,是内事。若处置内事,三哥哥就不再是陛下眼中的那个锐气蓬勃的少年了。锐气太盛、咄咄逼人,陛下会觉得,这不是他的郎官了,而是一个朝中大臣了。”

“妹只是女子之见,可陛下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其实心思,女子反倒更易理解。”

“所以我才说,让三哥哥想清楚,勋贵、大臣、郎官,三者选其一。”

“郎官之盛者,霍冠军也。死后无限哀荣,死前战功赫赫,死时不过廿四年纪。”

“依我看,三哥哥这郎官,只能当到南洋平定。”

“还有数年缓冲,三哥哥这段时间,应该是让陛下逐渐接受,三哥哥不再是那个少年了,从郎官成长为大臣了、亦或是勋贵了。”

“若三哥哥将来要做的事,在外,则为勋贵,忠勇无双、骄悍之志、不问朝政、一心向外、不懂政治、不问政治,则可为‘安西大都督’,镇守南洋。”

“若三哥哥将来要做的事,在内,则为重臣,稳重深邃,不站队、不选边、利弊陈明,陛下自决,做陛下的参谋——本朝无相,天佑殿就是陛下的参谋,三哥哥在军中搞出参谋制,当知参谋只陈利弊、定计划,却无决断权。”

“南洋若定,陛下再也不需要一个锐气逼人的郎官了。到时候之前淡淡一笑以为子侄辈年轻的事,便可能会是心生芥蒂。”

“是故,深思,慎思,缜思。”

(本章完)

第66章 认可第106章 喊最响的口号第247章 海参崴第1192章 还得靠争霸第994章 咸饵第885章 县令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六)第722章 墙头草(上)第76章 恍然第1466章 最后的闹剧(十三)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960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六)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205章 太子难当(中)第1292章 死与复仇(十三)第67章 开眼看世界的契机第555章 一战前夜 命运的交汇(一)第243章 泰兴十六年的变化(下)第833章 中荷友谊(下)第674章 归国第643章 反对重商主义第1406章 迁徙路(九)第209章 变脸第354章 锁国之困第1317章 人多声音才大第1420章 事已毕(上)第939章 自觉(一)第985章 决胜千里之外(八)第1492章 终章 九三年(十)第224章 预备役和实学第979章 决胜千里之外(二)第753章 表演战(三)第207章 西域不过小事第1170章 备战(九)第395章 枢密院第31章 收心第913章 南洋大开发(八)第1039章 大获成功(四)第547章 恶龙第935章 绑定(上)第467章 粮食定价权的布局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453章 “帝”(五)第326章 演戏做全套第912章 南洋大开发(七)第60章 思维差异第1457章 最终的闹剧(四)第875章 留人诛心第1167章 备战(六)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827章 海牙惨案(四)第833章 中荷友谊(下)第322章 五月第235章 市什么骨第153章 锁国第663章 推诿第17章 缩头王八生了个横行螃蟹第1062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六)第1265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十一)第376章 最后一次外交(上)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452章 有福了第950章 梦魇第1387章 凡尔赛和约(十四)第699章 身份的转变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955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329章 软弱性的故事第749章 卧榻之侧(上)第161章 全家死绝优先第1338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九)第1443章 歪经已成(中)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747章 巴达维亚新政(八)第885章 县令第1444章 歪经已成(下)第314章 绑定第423章 劝说第676章 科学院(中)第1103章 工业革命(十六)第1320章 施加神圣性(下)第29章 雪盲第366章 模式选择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390章 清华园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1115章 上国心态(九)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1020章 心慈手软第421章 混乱第498章 天朝边界论第965章 扣帽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决于脑袋第1369章 里病外治(五)第942章 南美贸易区第684章 偷梁换柱第405章 筹钱买路